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更新时间:2023-03-30 浏览次数:3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大理石做景观围栏 B . 炭黑用作干电池负极 C . 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D . 要科学防治水体污染
  •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物质都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 B . 在人多的地方要注意通风,防止二氧化碳中毒。 C . 加油站,油库,面粉厂等地方,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D . 有天然气的地方,一般都石油存在。
  • 3. 关于下列几种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只有②是离子 B . ①和③属同种元素 C . ①和④化学性质相似 D . ①属非金属元素
  • 4. (2021·五常模拟) 规范实验操作可以减少不必要麻烦,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向试管中塞进橡胶塞 B . 倾倒二氧化碳气体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D .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 5.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紫红色的铜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产生耀眼的白色火焰,放热 D . 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有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 6.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 食品充氧气以防腐 B . 玻璃钢制船体 C . 钛镍合金制人造卫星天线 D . 大棚内用二氧化碳做气肥
  • 7. 新房装修结束后,应进行室内环境检测,避免甲醛含量超标,最新研究表明甲醛已经成为第一类致癌物质。甲醛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醛是由3个元素组成的 B . 甲醛中电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C . 甲醛分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 . 甲醛由甲醛分子构成
  • 8.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用石墨制取金刚石 B . 石油分馏 C . 活性炭净水 D . 氮气填充灯泡
  • 9. 下列叙述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 .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 B . 铝制品抗腐蚀的原理: C . 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D . 工业用赤铁矿炼铁:
  • 10.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二氧化碳无毒,而一氧化碳有毒

    物质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

    B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容易爆裂

    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C

    两根钢轨之间夏天缝隙小

    温度越高原子间的间隔越大

    D

    食盐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

    氯化钠分子不断运动到水分子中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被雨淋湿的自行车应用带油的布擦 B . 菜刀用过后应立即洗净擦干可防止生锈 C . 用钢刷擦洗铝制品 D . 燃气灶的火焰出现橙色或黄色时,可调小进风口
  •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

    A

    高锰酸钾和氯酸钾

    观察颜色

    B

    黄铜和黄金

    分别滴加硝酸锌溶液

    C

    铝和硬铝

    相互刻画

    D

    蒸馏水和氯化钾溶液

    各取一滴液体,滴在玻璃片上蒸干,观察现象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请仔细观察下面四幅图象,其中能正确表示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过量且浓度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的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少量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aO

    CaCO3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CuO

    Cu

    在空气中充分加热

    C

    Zn(NO32溶液

    AgNO3

    加适量铜粉过滤,蒸发

    D

    MnO2

    KCl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将60g锌、镁的金属混合物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2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
    A . 131g B . 133g C . 156g D . 58g
二、填空题
  • 16. 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宝石中含有某些才使它们绚丽多彩;
    2. (2) 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
    3. (3) 大火无情人有情,但是燃烧需要满足
    4. (4) 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
  • 17. 金属材料对于我们生活十分重要。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材料为铁和铁的合金。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59式中型坦克是我国自行生产制造的第一代主战坦克,坦克装甲一般是由(填合金名称)制成的。
    2. (2) 中国目前有辽宁舰、山东舰和福建舰三艘航母,已知航母的动力系统一般是柴油蒸汽轮机。则航行过程中能量转化为(答全过程,用“→”表示转化)
    3. (3) 金属防锈方法很多,自行车保护不当往往会生锈,请你写出自行车链条防锈常采用的方法是
    4. (4) 2023年1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系涡轮机专业校友张金麟,因病离世,他为中国潜艇研制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潜水艇在水下的行驶过程中,艇内获取氧气有下列方式:电解水装置、氧气再生药板、氧烛、空气罐。氧烛不产和朋火,其中含有氯酸钠和催化剂三氧化二钴(钴元素符号Co),则钴元素的化合价为;氯酸钠在撞击和催化剂三氧化二钴的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氧气,方程式为氧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变化为

  • 18.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 (1) 为使图A完整准确,应在A中补充1个____(填“A”或“B”)。
      A . B .
    2. (2) 此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
    3. (3) 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一个氧分子中含有个质子。
    4. (4)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比氢元素多2个周期多2个族,与该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电子数目为
  • 19.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 (1) 下列实验过程中均有放热现象,请从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角度,将下列实验A与(填字母)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主要都是由发生变化引起的放热现象。

      A.镁在空气中燃烧                

      B.氢氧化钠溶于水

      C.向生石灰中加入少量水

    2. (2) 请认真阅读资料卡片,并根据其中的内容和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卡片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还可以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变化)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两组化合反应中,甲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因: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填“有”或“没有”)变化。对比甲、乙两组化合反应的反应物可以得出,四个反应中有(填物质分类)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甲组

       

       

      乙组

       

三、综合题
  • 20. 实验室有高锰酸钾、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氯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大理石,下列仪器及相关用品:

    1. (1) 写出仪器⑤的名称
    2. (2) 利用上述药品制取二氧化碳应选取的仪器有(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利用上述一种药品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4. (4) 若酒精灯的灯帽是由玻璃制成的,在熄灭酒精灯时的正确操作是:先用灯帽盖灭火焰,然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进行上述操作的原因是:用灯帽盖住火焰的过程中,灯帽内温度升高,气体受热逸出,灯帽盖紧一段时间后,灯帽内温度降低至室温,且灯帽内,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导致再使用时的后果。
    5. (5) 在进行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时,实验不同,集气瓶中盛放的液体种类也不同,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

      a.在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时,为防止瓶底炸裂,集气瓶中盛放的液体X的名称是

      b.在做木炭燃烧的实验时,为验证燃烧产物,集气瓶中盛放的液体X名称是

  • 21. 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3种是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写出你推断的化学式:B,D
    2. (2) A和D反应实验现象
    3. (3) 请写出A与E反应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
  • 22. 为测定某生铁中铁的含量,将20g生铁样品加入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杂质中不含铁元素),实验过程及测得的数据如下:

    1. (1)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该样品中铁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
    3. (3) 该生铁中铁的含量为
    4. (4) 所得滤液的质量为
    5. (5) 若工业上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100t,(假设炼制过程中损失10%的铁),能炼出上述生铁的质量为t。
五、科学探究题
  • 23. 为研究金属与含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后固体成分和滤液成分的存在规律,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下列实验,向含有AgNO3、Cu(NO32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向固体A中滴加稀盐酸无现象,小组同学对所得滤液B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B中含有哪些成分(除水外)?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滤液B中含有Fe(NO32

    乙同学:滤液B中含有Cu(NO32和AgNO3

    丙同学:滤液B中含有Fe(NO32和Cu(NO32

    【表达与交流】

    1. (1) 根据固体成分,写出甲同学提出猜想的理由:铁粉先与硝酸银后, 
    2. (2) 【反思与评价】

      请对乙同学的猜想做出评价: 

    3. (3) 【实验探究】

      取少量过滤后的液体于试管中,向其中插入铜丝,观察紫红色固体表面出现银白色固体。则滤液B中物质的化学式应该是;从而能推出滤渣的成分是。若向含有AgNO3、Cu(NO32的废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反应的过程中离子的变化如图,能表示铜离子变化的是(填数字序号)。

    4. (4) 【归纳总结】

      在考虑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后所得固体成分时,若溶液中有最不活泼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存在,则固体中一定存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