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3-26 浏览次数:53 类型:期末考试
一、    (6分)
  • 1. 亲爱的同学,告别童年,我们踏上了崭新的征程,一岁有一岁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风景。成长,值得记录!诚邀你参加“采撷成长的滋味”项目化学习这一活动,体悟并记录生命中成长独特的味道,完成个性化成长空间的创建。

    方案设计

    项目化学习活动方案

    项目名称

    “采撷成长的滋味”

    项目简述

    本项目引导我们记录成长的收获,加深成长的认知,汲取成长的营养。

    核心知识

    成长体悟

    高阶认知

    决策、比较、抽象、问题解决、系统分析、创见

    驱动型问题

    如何创建完善个人专属的个性化成长空间,感受成长之丰富多彩

    实践与评价

    成果与评价

    个人成果:

    1制作评价单,探“志”立言;

    2创建空间相册,赏景悟情;

    3转载成长好文,碰撞思维;

    4原创成长日志,沉淀思考。

    公开成果:完成“采撷成长的滋味”个性化空间,展示及推广

    评价的知识和能力:

    阅读文本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写作能力

    过程性评价:略

    项目过程:1入项活动;2知识与能力建构;3探索与形成成果。

    头脑风暴

    现在,我们即将开启“采撷成长的滋味”项目化学习活动。本活动需组队合力去完成,在活动前,大家不妨先来个“头脑风暴”,思考:团队达成有效合作的重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在你头脑中浮现的是哪些关键词,展示你的观点并书写下来,80字左右为宜。

二、    (28分)
  • 2. 个性化空间创建

    学习实践一:为个人空间挑选个性化简介,发出响亮的成长宣言。

           围绕如何确定空间个性化简介方向,根据自身年龄阶段特征,开掘课内外富有正能量的材料,同学们组织了一次座谈,进行分享交流。

    材料一:

    【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不逾矩。”(《为政》)

    【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节选自《诫子书》)

    【丙】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於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后公威思乡里,欲北归,亮谓之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

    (《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中国:中原。

    材料二:

    【甲】新华社东京8月5日电 在5日下午进行的东京奥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中,年仅14岁的全红蝉完美诠释了何为英雄出少年。

           由于父母都是农民,且母亲的身体并不是很好,清贫的家庭让全红蝉从小就比较懂事,当她知道跳水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时,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跳出个名堂。在其他小队员都忍受不住训练艰苦偷懒甚至落跑时,全红蝉总是默默加练的那一个。

           广东省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跳水教练陈华明:我们这里的条件,可以说是全省最差的,我们在训练全红蝉的时候没有什么特别的设备,都是和大家一起一样训练。

    (节选自新华社)

    【乙】2021年9月25日晚 孟晚舟在被加拿大警方非法拘押期间不屈从加拿大政府的威胁恐吓历经1028天后,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孟晚舟身着红色连衣裙发表演讲,她动情地说:“我想感谢我的祖国和祖国人民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这是我走到今天最大的支柱!”孟晚舟归国向全世界传递了一个强有力的声音,中国共产党和14亿中国人及伟大的祖国是中国公民最坚强的后盾。

           孟晚舟称,信仰如果有颜色,一定是中国红。

    (节选自《人民日报》)

    【丙】“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写下的战斗口号。班长孙涛问他:“你一个‘00后’的新兵,口号这么‘大’?”“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他坚定地说。而他也的确做到了。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非法越线、率先挑xìn、暴力攻击中方前线交涉人员.蓄意制造了加勒万河谷冲突。宁sǎ热血,不失寸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陈祥榕作为盾牌手战斗在最前面,毫不畏jù、英勇战斗,直至壮烈牺牲。

    “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忧国。”面对外军的重重紧逼,陈祥荣没有退缩半步,与对手殊死bó斗,坚决逼退越线人员.守着山河无恙。“没有人生而英雄,只是选择无畏。”

    (节选自《解放日报》)

    1. (1) 《说文解字》:“志,意也。从心,之聲。”

      ①可推导“志”的本意是 ,如:神不清;伯牙鼓琴在高山。

      ②引申为 ,如:匹夫不可夺也。

      ③活用为动词,意为 ,如:吾十有五而于学。

    2.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非志无以成学。

      ②三人务於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3. (3) 结合材料一及自身经历.如何看待的关系。
    4. (4) 下面哪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A . 材料一《为政》篇表达了少年立志要趁早。 B . 诸葛亮认为的“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体现了其高远志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日后的成就。 C . 志、学、才三者是密不可分的,要想成才,志与学缺一不可。
    5. (5) 关于英雄的定义有很多。不屈服于国外强权淫威的孟晚舟可称为英雄,保家卫国、壮烈牺牲的陈祥榕堪当英雄,结合全红蝉的事例,我们又可以怎样去定义英雄呢?
    6. (6) 活动尾声,完成最后的个性化宣言创作及阐述。

      个性化宣言:人能走多远?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 ;人能攀多高?这话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而最终能否“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给出了答案。

      A信念          B意志         C志向

      ①选出合适的选项填入相应空白处。

      ②结合材料中的事例,阐述你对上述个性化宣言的理解。

    7. (7) 材料二【丙】中有四个字在打字的时候只打出了拼音,请根据拼音将汉字写出。

      ①挑xìn ②sǎ热血

      ③畏jù ④bó斗

三、   (16分)
  • 3. 学习实践二:跟着诗歌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去感受山河灿烂,身临其境体会情感,创建空间相册,记录研学成长足迹。

           材料一:

           从小生活在台州的我,从未远离家乡。也许多年以后,或在陕西的潼关或在新疆的轮台,或在……望着落日西沉,我才能真正读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材料二:

    久客临海有怀

    [唐]骆宾王

    天涯非日观,地纪望星楼。

    练光摇乱马,剑气上连牛。

    草湿姑苏夕,叶下洞庭秋

    欲知凄断意,江上涉安流。

    【注释】①这首诗是骆宾王讨伐武则天失败后被贬临海时所作。②《史记》记载西汉淮南王刘安与伍被商量造反,伍被沮丧地说,姑苏宫中要生杂草了。《楚辞》中《九歌•湘夫人》有“洞庭波兮木叶下”句,形容秋来肃杀的气氛。

           王国维在《人间词活》里说道:“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观骆宾王《久客临海有怀》真真印证了如此,在我眼里景色如此优美的临海,诗人在首联却称临海为。结合诗句,我读懂了:一切皆因他当时处在的心境中。所以恐怕研学途中拍摄的风景和诗歌中的景物是有出入的。

四、    (25分)
  • 4. 学习实践三:通过空间日志转载他人成长故事,品读他人成长心路,实时评论互动心得体会。

    [转载]妈,我想回家

    佚名

    ①据母亲回忆,我是四个月大的时候被送到外婆家的。所以,从我有记忆开始,外婆家那排靠大街的瓦房就是“我家”,而母亲则一直是“别人家”的人。她跟其他很多“别人家”的人一样,会来串门儿,会来吃饭,热闹过后也总会离开。在那些我认为的与母亲是“两家人”的日子里,我总是会用到“你家”“我家”这样泾渭分明的词语与母亲对话,母亲总是摇着头轻轻地纠正我:“要说咱家。”

    ②母亲是夜里趁我睡着的时候把我“偷偷”接走的。父亲蹬着吱吱呀呀的“大金鹿”,母亲坐在后座,抱着围了厚厚一床棉被的我。很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然很难想象,A寒冬腊月的天气,母 亲是怎样小心翼翼抱住四五十斤的我一路颠簸到家的,将近两小时坑坑洼洼的土路,我睡得香甜。以至于后来母亲每次提起时总会说,只要我睡着了,地震都摇不醒我。

    ③当时之所以要选在晚上走,是因为,在我隐约意识到母亲要接我离开外婆家时,白天我都是出去躲着的。母亲每次来都会停一辆“大金鹿”在门口,我远远看着只要自行车还停在那里,就绕过门口继续在外面游荡。到吃中午饭时,外婆只能踱着小脚步子满村子四处去找我,好在村子不大,转几圈儿总能找到。直到与母亲生活很久之后我才知道,当年都是母亲出去找的我,找到后再悄悄让外婆领我回家。你看,一直以来,母亲总是能轻而易举地瞒过我。

    ④相比起那些躲着母亲的日子,乍回到她身边时才能真正算得上“挣扎”。从我被抱回去第二天早晨开始,每天我醒来都会哭闹一阵子,只要睁开眼睛的瞬间看到的不是外婆家那宽敞的窗户和一根一根酒红色的窗棱,哭,就成了我的本能反应。我跟着外婆的几年里,很少有关于“哭”的记忆,回到“母亲家”后每天的哭闹几乎弥补了我童年所有缺席的眼泪。换住所,对只有七岁的我来说,近乎于“地动山摇”。而母亲,好像从没哄过我,她好像根本听不见我哭一样。

    ⑤父母当时守着十几米长的鸡棚住在村外“蠖屈蜗潜”式的一间黑洞洞的小屋里,只有一扇小小的北窗,上面好像永远都封着一块塑料薄膜。我能清晰地记得,在上“学前班”的第一天,就有调皮的小男生说我满身的鸡屎味儿,然后我被恶作剧的整个后背都画满了水彩笔。

    ⑥上学第一天,我就大胆地逃学了。一回到那间与鸡棚同高的小屋里,立刻就绷不住哇哇大哭起来,我拿手背一下下用力地擦着眼泪,置气地跟母亲发火:”我想回家,你送我回家,现在就送……”母亲木然地看着我,忽然一下子就哭出声来,自始至终都没能说出一句话。那是我唯一一次看见母亲哭,也是日后的很多年里每每回忆起来都十分揪心的一件事。B我一直记得母亲那天的样子,稍稍凌乱的头发有几缕还垂在鼻梁上,腰间挎着满满的一篮子鸡料,就那样吃力地斜着身子站在我面前,抑制不住地抽泣着。那一年,母亲40岁。

    ⑦哭过之后,日子继续,母亲也是,我也是。我经常看见有的孩子在街上哭闹,身边的家长总是会蹲下身子细心哄着,轻轻地说着“别哭了”这样的话。曾经的我无比羡慕,我很希望母亲也会在我哭闹时蹲下来替我擦擦眼泪,能满是心疼地哄哄我。但是,真的一次都没有。

    ⑧母亲很少对我有什么硬性要求,除了“不准在人前哭闹”这条,我记不起还有什么。当多年后跟母亲提起时,她还是一如从前,轻描淡写地说:“人前不准哭,想哭就回家哭,人总得有个能哭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忽然就很心动,这话像是在说给我听,又像是在说给她自己听。在把所有可以任性的年纪都走了一遍之后,我也终于承认,想哭,真的只能回家哭.因为也只有在家里,才能想哭就哭。

    ⑨周末回家给母亲买了双新鞋,她左试右试,然后问:“多少钱?”同时的,我说30,姐姐说20。姐姐瞥了我一眼,我眼皮都没抬,又说:“我姐买的,我不知道。”母亲轻轻叹了口气,像个孩子一样小声抱怨:“都比不上小时候了,小时候不高兴就当我面哭,现在当我面净是好事了。”今年,母亲60岁。

    ⑩我们自以为是的爱,有时候,真的是种伤害。

    ⑪我还想回去那间鸡棚高的小房子里,还想每天醒来就那么不管不顾地扯着嗓子哭一哭,还想看看母亲脚不沾地来回背鸡料的样子。人生就是这样有趣,我曾经拼尽全力也不想来的“别人家”,如今拼尽全力也回不去了。我一直以为我那“一天一哭”是弥补了童年的眼泪,长大后才知道,那是预支了成年的眼泪。

    ⑫妈,我想回家,真想回那个一不开心就敢“鬼哭狼嚎”的家。

    (有删改)

           1楼  评论时间:2022﹣01﹣17  10:30:21

           考考你:文章围绕“我”与母亲写了哪几件事?概括回答。

           该评论来自手机 Qzone

           回复:

           2楼  评论时间:2022﹣01﹣17  11:30:35

           读到“A寒冬腊月的天气,母亲是怎样小心翼翼抱住四五十斤的我一路颠簸到家的,将近两小时坑坑洼洼的土路,我睡得香甜”和“B我一直记得母亲那天的样子,稍稍凌乱的头发有几缕还垂在鼻梁上,腰间挎着满满的一篮子鸡料,就那样吃力地斜着身子站在我面前,抑制不住地抽泣着”能明显感受到“我”对母亲的情感发生了改变,这是为什么呢?能帮助“我”分析一下吗?

           该评论来自手机Qzone

           回复:

           3楼  评论时间:2022﹣01﹣17  12:16:35

    “我们自以为是的爱,有时候,真的是种伤害。”我没有读懂这句话的含义,结合文章,你是如何理解的?

           该评论来自手机Qzone

           回复:

           4楼  评论时间:2022﹣01﹣17  15:14:21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选文中的母亲、《朝花夕拾》中的父亲、《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父亲,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带给了我很多不同的启示,你怎么看?

           该评论来自手机Qzone

           回复:

           5楼  评论时间:2022﹣01﹣17   18:10:32

           成长总是离不开泪光。

           我想到了《西游记》里悟空三次流泪的场景:

           1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阅读感悟:我觉得美猴王对生死问题感到无可奈何,不觉悲从中来,于是堕下泪。)

           2孙悟空一个人独自凄凄惨惨的在云端飞着,忽然听见嘈杂的水声,孙大圣在半空中往下一看,原来是东海涨潮的声音,他一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又想起了唐僧,忍不住眼泪就从腮边流了下来,停住云头驻足,半天才离开!

           3悟空见了,在二门外捂着脸,脱脱的哭起来。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不哭,况先哄了他的宝贝,又打杀他的小妖,却为何而哭?他当年曾下九鼎油锅,炸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泪儿。只为想起唐僧取经的苦恼,他就泪出痛肠。(阅读感悟:我认为悟空为了骗取九尾狐妖的幌金绳,变作小妖,不得不向妖怪下跪请安,内心倍感屈辱羞耻,所以泪出痛肠。)

    ①在“品读他人成长故事”小结汇报的时候,我想给小组同学读一读第2处悟空流泪的场景,你能指导我如何朗读吗?(可从轻重音、停连等方面入手)

    ②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孙悟空的泪水见证着他的成长。你怎么看?

五、   (42分)
  • 5. 学习实践四:通过原创日志抒写自身成长故事,实时发布共享与交流。

    【素材启发】在鲁迅的成长中,有充满乐趣的百草园,有他的家人①___,有他的师长②___;在孙悟空的成长中,有护师取经重重磨难的波澜起伏,有渡尽劫波柳暗花明后的澄澈顿悟。成长路上一切的景和人都变得那么令人动容……成长,也很美好!

    1. (1) 填写出素材启发中空格中的人名。
    2. (2) 请在自己的个性化空间里完成《成长的美好》一文的创作并发表吧!

      【写作提示】①生活中细心观察周围景物,可以是校园之景,可以是故乡之景,也可以……但需用心感悟,可写一篇借景抒情类文章。②还可以选取身边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诸如父母、同学……将你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③有适当的素材,也可以借助联想和想象,进行叙事类的文学创作。

      【写作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创作记叙类文章;不得套作、抄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