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

更新时间:2023-04-19 浏览次数:3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 1.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其中,主张靠法令、权术和威势来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
    A . 儒家 B . 法家 C . 道家 D . 墨家
  • 2. 下图中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
    A . B . C . D .
  • 3. 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 . 水利工程的兴修 B . 农业开始使用肥料 C . 青铜器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 D .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 4. 被后人称为“医圣”,这位医学家写的中医学名著作(   )
    A . 《九章算术》 B . 《齐民要术》 C . 《伤寒杂病论》 D . 《黄帝内经》
  • 5. 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②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终点是西域

    ③文景时期,丝绸之路开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④丝绸之路极大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6.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相似之处是(   )
    A . 都是南方政权战胜北方政权 B . 战败一方的经济都迅速土崩瓦解 C . 都有保护南方相对安定局面的作用 D . 都对当时的政治格局变化有决定性作用
  • 7. 下列对史前时期的相关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①山顶洞人使用磨制石器,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②大约在170万年前,中国境内的人类逐渐懂得了耕种农作物,开始了定居生活 
    ③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发明纺织,教人们交换物品
    ④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读某大洲轮廓图,在该大洲(   )

    A . 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因地域辽阔无法流入海洋 B . 绝大部分的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整个大陆起伏非常小 C . 雄踞亚欧大陆,依次被大西洋、太平洋以及印度洋三面环绕 D . 气候的类型复杂而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 9. (2018七上·义乌期末)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下列条件中,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
    A . 地形崎岖,气候寒冷 B . 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C . 资源丰富,气候干旱 D . 水源匮乏,地形崎岖
  • 10. 若图中两图幅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图表示盆地地形 B . 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C . 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D . 甲-乙的实际距离小于丙-丁的实际距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
  • 11.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他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摘编自统编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在湖南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属秦朝时县一级政府的部分档案,涉及秦的内史、南郡、巴郡、洞庭郡、苍梧郡等。其中洞庭郡等资料从未见诸文献记载,可补史籍之缺。

    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1. (1) 根据材料一判断它描述的是哪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材料一中提及“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其变法内容有哪些?(请例举其中二项)
    2. (2) 材料二中的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简述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历代王朝的影响。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朝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
  •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汉时期)“楚越之地(指江南地区),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需要做生意(买卖)就足够,没有积蓄,百姓大多贫穷……。所以,江淮以南,没有受冻挨饿的人,也没有富贵的家庭。”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南朝时期的江南“百年来,没有战事的警报,区域之内,百姓安然自得。……土地广茂,田野肥沃,老百姓勤劳耕作,一年的丰收,能够让很多郡县都不愁吃喝。”

    ——摘编自沈约《宋书》

    材料三:东晋后期江南的情形是“天下太平,没有战事,时令和顺,年成丰收,百姓安居乐业,谷子布帛充足,几乎家家充裕人人丰足。”

    ——摘编自《晋书食货志》

    材料四:如图是东汉魏晋以来的人口流动示意图。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的现状。根据材料二,指出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分别指出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3. (3)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江南地区的开发产生的深远影响。分析概括江南地区的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借鉴作用。
  • 13. 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图中0°经线穿过的大洲有 、
    2. (2) 写出图中D点的经纬度。。图中D点位于C点的方向。从地球上的低、中、高纬度来分,图中A处属于纬度;从地球的五带来分,图中B处属于带;
    3. (3) 海洋约占据地球表面71%的面积,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人们把地球称为“蓝色的星球”。请简述海洋对人类产生怎样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