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南宁市3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2月联合调...

更新时间:2023-04-24 浏览次数:3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汉书》《后汉书》及主要汉碑中现在所能找到的西汉“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共有184人,其中出身于官员贵族之家的有128人,出身于地方豪强大地主之家的有11人。这一情况可用于说明西汉时期( )
    A . 察举制不能有效选拔人才 B . 官位基本被上层社会垄断 C . 贵族政治进一步得到加强 D . 中央与地方矛盾日趋尖锐
  • 2. (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这是中古西欧的一种王权借助由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组成的代表大会实施统治的政权形式。这种政权形式是(   )
    A . 封建君主专制 B . 等级君主制 C . 君主立宪制 D . 选帝侯制
  • 3. 在1942年太行抗日根据地的选举中,武乡、榆社、襄垣三个县产生了598名村干部,其成员结构比例如下图。由此可知,太行抗日根据地( )

    A . 地主阶级逐渐掌握政权 B . 凝聚了人民的抗战力量 C . 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D . 佃农缺乏抗战积极性
  • 4. 下列法律、法规的制定(   )
    在文官总法规下,制定各种补充法规、条例和实施细则 瑞士、法国、联邦德国、日本
    无文官总法规,直接制定一些单行法规条例和规定 英国
    有文官总法规,但随着情况的变化,内容经过多次修改补充,各项单行法规实际上已与总法规并行 美国
    A . 标志着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B . 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C . 有利于文官制度的正常运行 D . 影响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
  • 5. 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该规定( )
    A . 承认了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B . 促进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 C . 说明欧洲均势体系的形成 D . 标志着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 6. 下表所示是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的概况。由此可知,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政治意义在于(   )
    地区 成立时间 面积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 118万平方公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10月 166万平方公里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 23.6万平方公里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 6.6万平方公里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 120万平方公里
    A . 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B . 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统一 C . 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D . 加强各民族的交往和交融
  • 7. 下面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一 览表(部分)。
    时间 事件 外交谈话提要
    2014年 国际工程科技大会 —-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2014年 中法建交50周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015年 巴基斯坦议会演讲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016年 在伊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信则立,不信则废”
    2017年 金砖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国之交在民和亲"以和为贵,协和万邦”
    2018年 博鳌五洲论坛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据此可知,习近平的外交思想(   )

    A . 倾向于增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B . 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 C . 倾向于对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 D . 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
  • 8. 有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税制这样评价:中国整个政府的负担,无论是中央或地方政府,全都加在那绝大多数的贫苦农民的肩背上;而有资产的阶级差不多全没有纳税的负担。越有钱,越可以不纳税;越没钱,纳税越多。该观点说明中国古代税制(    )
    A . 阶级不均衡性突出 B . 区域性差异较明显 C . 忽视了社会中上层 D . 难以增加政府收入
  • 9. 下表所示为牛建强在《明代国家基层社会控制体系述论》一文中列举的明代社会基层组织。由此可知,明代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是( )
    类别 制度名称
    政治类 里甲制、老人制度、卫所制度、巡检司制度、民壮制度
    经济类 预备仓制度、水利兴复制度
    文化类 社学制度,旌表节孝制度、乡约制度、乡饮酒礼制度
    A . 基层组织职能交叉化 B . 基层组织职能的创新性 C . 基层管理组织儒学化 D . 基层管理制度的多元化
  • 10.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社区工作者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为社区居民采购蔬菜和药品,昼夜服务于抗疫一线。这体现出社区的职能是( )
    A .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B . 维护社会稳定 C . 加强法制宣传 D . 致力慈善救济
  • 11. 如果没有物种引进,我国大小餐馆和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西红柿(番茄)炒鸡蛋、土豆烧牛肉以及八大菜系中的川菜和湘菜等都将不复存在。番茄传入中国的路径是(   )
    A . 美洲一欧洲一中国 B . 美洲一西亚一中国西北 C . 欧洲一亚洲一中国 D . 美洲一印度一中国西南
  • 12. 正是出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营养健康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加快发展绿色农业”,积极构建支撑绿色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这表明我国( )
    A . 重视科技在农业转型中的作用 B . 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后来居上 C . 积极提升农业国际市场竞争力 D . 走出一条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 13. 工业革命后,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骚动的蜂巢,绝大多数人都像机器般辛勤劳动,人身上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物质财富前所未有地涌流出来。由此可知,工业革命( )
    A . 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 . 推动了社会结构的转型 C . 改善了人们的劳动环境 D . 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文明
  • 14. (2022高二下·界首月考) 随着陆地资源因加速开发而日渐枯竭,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等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国际上围绕海洋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实际上体现了(    )
    A . 意识形态的冲突 B . 国际格局的调整 C . 海洋技术的竞争 D . 国际局势的紧张
  • 15. 16世纪以来,欧洲商人把来自美洲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非洲的黄金、象牙以及欧洲的枪支等运往世界各地销售。这一现象的出现最能说明(    )
    A . 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B . 商业地位日益重要 C . 交通运输日益便捷 D . 贸易中心发生重大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 16. 梁启超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东汉 隋唐
    高层政区 —— —— 行省 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 州,道 路、府、州 府、直震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根据材料,结合秦、东汉和元朝的史实,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 17. 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大致经历了“恩赐官爵制”“政党分肥制”“考试择优录用制”三个阶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分别提取阶段1、阶段2、阶段3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阶段。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长期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友好交往交流,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斗争,形成了经济、文化、政治上的密切联系。建立了相依共存的密切关系,造就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共同心理,并转化为一种巨大的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是在本来就是集中统一的国家搞各民族独立自决或实行联邦制,那是历史的倒退,是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也是违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和发展,既考虑了民族与地方的历史状况,又考虑了其现实的状态及发展需要。历史上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着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的问题。因此,民族区域自治把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更好地发展。

    摘编自王丽艳《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材料二: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摘编自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区域自治把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理解。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及其历史意义。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恩格斯把马铃薯的出现和铁器的使用并重,恩格斯说:“下一步把我们引向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铁已在为人类服务,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所谓最后的,是指马铃薯出现为止。”1532年西班牙人到达秘鲁北部时,才发现土豆。1570 年,土豆才从秘鲁传入西班牙,1590年传入英格兰,1650年左右传入中国。中唐以后,随着国家经济中心的南移,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不断有新的农作物被引进,其中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美洲作物的引进和推广,不仅增加了我国作物的种类,还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凌永胜《美洲作物马铃薯的传入及在福建省的引种栽培》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