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新未来2023届高三下学期理综物理元月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3-04-24 浏览次数:48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钚—239裂变释放出的快中子,被铀—238吸收,铀—238就转变为铀—239,铀—239再经过衰变转变为易裂变的钚—239,这就是核燃料的“增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钚—239裂变产生的新核核子平均质量比钚—239核子平均质量大 B . 铀—238吸收中子转变为铀—239的核反应方程为 C . 铀—239衰变转变为钚—239,同时释放一个粒子 D . 轴—239衰变转变为钚—239,同时释放一个粒子
  • 2. 如图甲所示,a、b两长直导线平行放置,通以同方向但大小不等的电流,P点在两导线所在的平面内,到两导线的距离均为d,这时P点磁感应强度为;若改变导线a的位置,将a、b两导线互相垂直放置(两导线相交但不相连通),P点仍和两导线在同一平面内,到两导线的距离仍为d,两导线中的电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时P点磁感应强度为。则关于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 .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C . 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D . 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 3. 如图所示,长为L的长木板A端着地,倾斜放置,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长木板上的B端,长木板开始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现使长木板绕A端在竖直面内缓慢转动到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的位置(虚线位置),物块始终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物块大小,重力加速度为g,则此全过程()

    A . 板对物块的作用力变小 B . 板对物块的摩擦力增加量大于板对物块的支持力减小量 C . 板对物块的摩擦力增加量小于板对物块的支持力减小量 D . 板对物块的支持力做功为
  • 4. 如图所示为发射卫星的示意图,卫星发射后直接进入椭圆轨道1,卫星在椭圆轨道1的远地点P处点火加速,变轨到运行圆轨道2。椭圆轨道1的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1 , 远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2 , 卫星从椭圆轨道1的近地点运行到远地点所用的最短时间为t,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卫星在椭圆轨道1上运行的速度不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 . 卫星从椭圆轨道1的近地点运行到远地点,机械能不断增大 C . 地球的质量为 D . 卫星在圆道2上运行的周期为
  • 5. 如图所示,ABCD为竖直面内边长为L的正方形,AB边水平,从A点和C点分别沿AB和DC延长线方向水平抛出一个小球,结果两球在DC下方离DC高度为L处相碰,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大小,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两球先后抛出的时间间隔为 B . 两球先后抛出的时间间隔为 C . 两球抛出的初速度之差是一个定值 D . 从C点抛出的小球初速度越大,两球抛出的初速度之差可能越小
二、多选题
  • 6. 如图所示,将小球用细线悬于O点,细线伸直,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在竖直面内沿往复运动,B为运动的最低点,C为运动到右侧的最高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小球运动到C点时处于失重状态 B . 小球运动到C点时既不超重也不失重 C . 小球从A运动到B和从B运动到C,合外力的冲量相同 D . 小球从A运动到B和从B运动到C,合外力的冲量不同
  • 7. 如图所示,A、B、C、D是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周上的四点,是圆的两个直径且相互垂直,P是中点、Q是中点,在P、Q两点分别放置电荷量为的点电荷,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B,D两点场强相同,电势相等 B . A,C两点场强不同,电势不等 C . A点场强比B点场强大 D . D点电势比C点电势高
  • 8. 如图所示,平行虚线M、N间,N、P间有垂直于光滑水平面、方向相反、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的匀强磁场,每个磁场的宽度均为L。边长为L、质量为m、电阻为R的粗细均匀的单匝金属线框静止在水平面上,边离虚线M的距离也为L,用水平拉力F(大小未知)作用在金属线框上,使金属线框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线框运动过程中边始终与M平行,边刚进磁场的一瞬间,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线框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B . 线框穿过虚线N的过程中,通过线框导线横截面的电量为0 C . 线框进左边磁场过程中安培力的冲量小于出右边磁场过程中安培力的冲量 D . 线框穿过整个磁场的过程中,拉力F的最大值为
三、实验题
  • 9.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实验。

    1. (1) 实验不需要的操作有_______________;
      A . 悬挂砂桶后调节细线与木板平行 B . 测量小车质量M C . 需要满足砂和砂桶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M D . 平衡摩擦力
    2. (2) 按正确的操作,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O、A、B、C、D、E、F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 (3) 保持小车质量一定,改变砂桶中砂的质量,砂桶和砂的总质量为,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小车加速度a与砂桶和砂的总质量m之间的关系图像可能是_____________。
      A . B . C . D .
  • 10. 某实验小组要测量一段金属丝的电阻率。
    1. (1) 先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mm;

    2. (2) 要测量金属丝的电阻,小组成员先用多用电表欧姆挡粗测金属丝的电阻,选用挡测量电阻,欧姆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测得的金属丝的电阻为

    3. (3) 要精确测量金属丝的电阻,小组成员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电路,已知定值电阻阻值为R0 , 两个电流表:一个量程为Ia、内阻为ra , 另一个量程为Ib、内阻为rb , Ia=2Ib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两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均较大,当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时、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 , 若金属丝的长度为L,则测得金属丝的电阻率。(用已知和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四、解答题
  • 11.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有垂直于坐标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第四象限内有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一块绝缘挡板垂直于坐标平面斜放在电场和磁场中,A端在y轴上,O、A间距离为L,板与x轴交于C点,板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y轴上的P点沿x轴正方向以大小为的速度射入电场,经电场偏转后恰好在C点与板无碰撞地进入磁场,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 (1) P点的坐标;
    2. (2) 要使粒子能第二次进入电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 12.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光滑直杆竖直固定在地面上,一根轻弹簧套在杆上,下端与地面连接,上端连接带孔的质量为m的小球B并处于静止状态,质量为m的小球A套在杆上,在B球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两球碰撞后粘在一起.当A、B一起上升到最高点时,A、B的加速度大小为 , g为重力加速度,弹簧的形变总在弹性限度内,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 , 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A,B两球均可视为质点。求:

    1. (1) 小球A开始释放的位置离B球的距离;
    2. (2) 两球碰撞后,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及两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3. (3) 若将A球换成C球,C球从A球开始静止的位置由静止释放,C、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立即取走C球,此后B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与A、B一起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同,则C球的质量多大。
五、多选题
  •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B . 能源危机指能量的过度消耗导致自然界的能量不断减少 C . 内能相等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也可能发生热传递 D . 并不是所有晶体的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异性,但所有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E . 地球大气的各种气体分子中氢分子质量小,其平均速率较大,更容易挣脱地球吸引而逃逸,因此大气中氢含量相对较少
六、解答题
  • 14. 如图甲所示,上端开口的导热汽缸放置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的活塞密封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环境温度为时,活塞静止的位置与汽缸底部距离为h,离缸口的距离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活塞厚度及活塞与汽缸壁之间的摩擦不计,大气压强为

    1. (1) 若缓慢升高环境温度,使活塞刚好能上移到缸口,求升高后的环境温度T;
    2. (2) 若先在缸内壁紧贴活塞上表面固定一卡环(与活塞接触但没有作用力),如图乙所示,再缓慢升高环境温度到T,求升温后卡环对活塞的压力多大,及此升温过程相对于(1)问升温度过程气体少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七、多选题
  • 15.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P、Q是波传播路径上的两个质点,时刻,质点Q正向平衡位置运动,质点P的振动频率与摆长为的单摆振动频率相同,取重力加速度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 . 该波的传播速度为 C . 质点Q比质点P振动滞后 D . 质点Q在内通过的路程为 E . 质点P的振动方程为
八、解答题
  • 16. 如图所示为横截面为圆环的玻璃柱形容器,其内径为R,外径为为截面条直径。一束单色光,在纸面内从A点以的入射角射入容器,经一次折射后,恰好与容器内壁相切,求:

    1. (1) 玻璃容器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
    2. (2) 将入射光线在纸面内绕A点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直至折射光线恰好在容器内壁上发生全反射,入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