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试卷:写作

更新时间:2023-03-05 浏览次数:122 类型:二轮复习
一、中考真题
  • 1. (2022·黄石)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真是个孩子!”这是长辈和老师们挂在嘴边的话。

    有时,它是轻轻的敲打;有时,它是深情的抚慰。

    “真是个孩子?”面对敲打和抚慰,我们也有疑惑。

    其实,我们有大人体验不了的乐趣;其实,我们有大人难以理解的烦恼。

    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感受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若写记叙文,请以“真是个孩子!”为题。

    若写议论文,请以“真是个孩子?”为题。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 2. (2022·绵阳)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母亲微笑着端上早餐,知己从远方发来问候;山水从不曾遮掩青绿,虫鸟又何时吝惜鸣唱;诗文让我们以李杜为友,科学让我们知宇宙浩瀚……多多亲近这个世界的美好,生活会更加充实与幸福。

    ——摘自某作家博客

    请以“亲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如出现真实的县(市、区)名、校名、人名等,请用x×代替;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 3. (2022·衢州) 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里说:“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从长辈那里得到的教益让我们受益终生。请你给家人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你从他们那里得到了教益。

    要求:请以下面的文字为开头:爸爸(妈妈或其他家人),此时此刻我正参加人生中一场重要的考试。人的成长就在一瞬间,而读懂你,就在那一刻……信末署名为“小南瓜”;不得出现个人真实信息(人名、校名等); 500字左右。

  • 4. (2022·上海) 作文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 5. (2022·丹东)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文题一:阿长泛黄粗拙的《山海经》,父亲蹒跚买橘的背影,母亲的殷殷叮咛,老师的谆谆教诲,朋友的关心鼓励,陌生人与你共擎的伞,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车……

    生活中,有多少爱蕴藏其中,如夏日里的一缕凉风,冬日里的一抹暖阳;如春风唤醒花儿,星光点亮世界。

    请以“藏在    ▲     中的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

    文题二:生活中,我们的眼睛像一台摄像机,捕捉精彩瞬间,记录生活点滴,定格美好回忆,见证时代变迁。牵手同行的家人,热烈讨论的师生,奋力奔跑的少年,向阳绽放的向日葵,丰收喜悦的笑脸,遨游太空的神舟,迎风飘扬的国旗……你的“镜头”里拍下了哪些让你念念不忘的场景呢?

    请以“镜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

  • 6. (2022·襄阳)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屠格列夫说过:“人生的最美,就是一边走,一边捡拾散落在路旁的花朵。那么,人生将美丽而芬芳。”这花朵或是美丽的风景、或是有趣的故事、或是成长的思考……在行走中感受它们,你的人生之路会更精彩。

    请以“行走中的  ▲  ”为题目 , 写一篇文章。

    题二:迎,是一种人生态度。积极向上,是“迎”的方向;拼搏奋斗,是“迎”的姿态。对朋友,应笑脸相迎;对困难,要迎难而上;学榜样,需迎头赶上……

    请以“迎”为话题 , 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

    ②若选题一,请补全题目;若选题二,请自拟文章题目。

    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 7. (2022·荆门)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ㅤ文题1:

    “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ㅤㅤ“真正的自由是自律的自由,不是放纵的自由。”(罗翔)

    ㅤㅤ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不愿戴口罩、测体温,志愿者对我们说“不”;上学路上我们横穿马路,交警对我们说“不”;闲暇时我们沉迷手机,父母和老师对我们说“不”……

    ㅤㅤ请以“  ▲  对我说‘不’”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ㅤㅤ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⑤文章不少于600字,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ㅤ文题2:

    ㅤㅤ“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莱布尼茨)

    ㅤㅤ“君子和而不同。”(孔子)

    ㅤㅤ风景因别样而多彩,人生因不同而丰富。你是否留心过身边的“不一样”?对于生活中的“不一样”,我们是否应该多一些理解、接纳和欣赏?

    ㅤㅤ请以“不一样,也挺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④文章不少于600字,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 8. (2022·潍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被誉为“沙漠英雄树”的胡杨树,具有惊人的抗干旱、抵御风沙的能力,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根系极其发达。向下扎根,才能汲取向上成长的力量;根深,才能叶茂。世间万物,莫不如此。

    请你根据阅读后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在材料含意范围内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或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 9. (2022·日照)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春,是一段珍贵的旅程。新时代的中国青少年,生逢盛世,应该确立正确的青春方向,勇敢坚定地去实现人生理想。

    请以“朝向佳处,放步去走”为题,第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姓名、学校等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 10. (2022·德州) 作文

    我家的财富,是院中的一竿清风,屋里的一缕书香;是唐时窗前的那片明月光,宋朝拍岸的千堆雪;是曲阜杏坛的枝枝红杏,楼兰城头的那首《梅花落》……

    家有小家亦有大家,财富有形亦无形。它承载悠悠往事,传承馨香品德,描绘如画江山,谱写英雄壮歌……

    请以“我家的财富”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 11. (2022·鞍山) 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①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起舞,是一种向上的姿态,是追求、是奋进、是拼搏……只有起舞,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请以“起舞的日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书写清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② “和”是温和、亲和,才有了“和风细雨”“和颜悦色”;“和”是和气、和睦,才有了“和气致祥”“家和万事兴”;“和”是和谐、和平,才有了“和衷共济”“天地人和”……“和”是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情怀,对于个人、家庭、集体乃至国家都至关重要。

    生活中处处体现“和”,请以“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如选择第(2)题,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书写清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2. (2022·淮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大千世界,多彩生活,等待我们用眼睛与心灵去发现。

    发现讲究方法,发现促进创新,能反映人的勇气和智慧。

    发现难,突破原有认知的新发现更难。然而正因其来之不易,才更显珍贵。

    请以“新发现,来之不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 13. (2022·长春) 写作: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①作文题目:挂着眼泪的笑涡

    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②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也有它自己的使命!要知道:生命的象征是活动,是生长,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表达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 14. (2022·烟台) 世间万物,人生百态,都可以被“看见”。“看见”是一种观察,“看见”是一种发现,“看见”是一种见证。请以“看见”为题目,写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名和地名。

  • 15. (2022·无锡) 教育部要求,今年秋学期,劳动课将进入中小学课堂。劳动,是人生的必修课。家务劳动、集体劳动、公益劳动……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劳动的经历,在劳动中,我们体验到乐趣,感受到幸福,磨练了意志,丰富了人生。

    请以“在劳动中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二、中考模拟
  • 16. (2022·全椒模拟)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蛋从外面被敲开,注定会被吃掉。你要是能从里面自己啄开,很可能是只鹰。——电影《长津湖》台词

    如果尽力地去争取了,即使没有成功,也会拥有了坚韧的铠甲,不再轻易惧怕未来的风雨。

    ——莫言

    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你的一次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提示和要求】⑴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⑵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⑶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 17. (2022·越秀模拟) 请以《最好的助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 18. (2022·汕尾模拟) 对于爱物之人而言,“物”就像一组无形的密码,在瞬间开启记忆之锁,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总会在不经意间被记录在某些物件中。当你偶然再次看到或触碰到它们,某个岁月片段便会立即苏醒过来,记忆中的情感也便汹涌而来。

    你的内心深处,是否也有这么一个“物”?请自拟题目,记述你与某物之间的故事,抒写你的感悟。

    要求:⑴题目自拟;

    ⑵文体自选;

    ⑶不少于500字;

    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 19. (2022·宝安模拟) 作文。

    爷爷和郑伯伯他们神奇的口袋里闪着微光,照亮了我的童年;那些街头巷陌擦肩而过的普通人,你们不惧泥泞,守望相助,向光而行;还有看似平凡的我们,默默无闻,却坚定信念、逐梦星辰。

    他们、你们、我们微光点点,聚成明炬,照亮我的征程。

    请以“微光成炬照征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⑴根据自选任务,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将对应的选项用2B铅笔涂黑。⑵符合文体特征,不得抄袭或套用。⑶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

  • 20. (2022·龙华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⑴一个企业家和俞敏洪讲起他大学时候的一个故事:他们班有一个同学,家庭比较富裕,每个礼拜都会带六个苹果到学校来。宿舍里的同学以为是一人一个,结果他是自己一天吃一个。从此同学留下一个印象,这个孩子太自私。后来这个企业家做生意成功了,而那个吃苹果的同学还没有取得成功,希望加入企业家的团队。大家经过商量决定不让他加盟,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大学的时候他从来没有体现出分享精神。所以,在学生时代,你得学会跟同学们分享你所拥有的东西,感情、思想、财富,哪怕是一个苹果也可以分成六瓣大家一起吃。因为你要知道,这样做你将来能得到更多,你的付出永远不会是白白付出的。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悟?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

    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是人名、地名、校名。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⑵“你舍得对别人好,别人才会舍得对你好。”请以“有舍才有得”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是人名、地名、校名。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⑶根据以上材料,请以“今年,我家的葫芦不负众望结了果,在邻居家的墙头垂着,一天天变大……”为开头,充分发挥想象,写一篇作文。

    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 21. (2022·上海市模拟) 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写道:“真正的自信是,有勇气敞开心扉去欢迎新的变化和想法,不管它们来自何方。真正的自信源于你的思维模式:你已经做好了成长的准备。”

    请以“真正的自信”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⑴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⑵不得抄袭。

  • 22. (2022·上海市模拟) 题目: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要求: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⑵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⑶不得抄袭。

  • 23. (2022·利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在冬奥会的志愿者岗位上,一张张青春的面庞格外引人注目。每一个冬奥会志愿者都如同一簇“微火”,无论走到哪里,都洋溢着热情的气息,绽放着温暖的光芒。他们热情好客、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不仅让国人为之赞叹,更令外国友人为之动容。“微火”成炬、温暖盛会。我们要向志愿者们看齐,让青春之风采激扬,让青春之担当绽放!

    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与感悟,请以“因为有我”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

    要求: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⑵不套做,不抄袭,要写出真情实感;⑶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24. (2022·绥江模拟) 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⑴轻盈的雪花是冬天赠与大地的礼物,馨香的山花是自然赐予大山的礼物,温馨的友情是朋友赠与我们的礼物;挫折是生活赠与成功的礼物,生命是父母赠与我们最好的礼物……我们的一生,总会收到缤纷的礼物,哪一件是你最喜欢的呢?

    请以“最的礼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⑵请以“一封家书”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若选题⑴,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若选题⑵,按要求直接写家书的正文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包括本卷中的材料)。

    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 25. (2022·永康模拟) 活动五:说运动时光

    活动的最后,学校拟创设一个《运动时光》专辑,征集关于“运动”为主题的文章。请你选择一个栏目投稿,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写上文章题目;

    ②不少于500字;

    ③不得套写、抄袭;

    ④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栏目

    ◎运动故事

    (以《我的运动故事》为题,叙述你的运动经历。)

    ◎观点釆撷

    (以《运动贵在▲》为题,发表你对运动的看法。)

    ◎项目介绍

    (就自己喜欢或熟悉的运动项目,向同学进行介绍)

    ◎热线求助

    (给畏惧运动的小文写一封信,分享如何更好地开展运动。)

  • 26. (2022·江北) 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勇气有很多种。勇气,是你有两块糖,却能留下一块到第二天。勇气,是和别人吵架后,你先去讲和。勇气,是改掉坏习惯。勇气,是再来一次。勇气,是知道还有高山,就一定要去征服。勇气,是上探太空,下探深海。勇气,是小草从冰雪下破土而出。勇气,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勇气,是必要时说声再见。勇气,是我们互相给予的东西……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你任选一个任务进行作文。

    任务一:请结合生活经历,以“勇气”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向学校文学社投稿。

    任务二:请以“做一个有勇气的人”为题,写一篇演讲稿,为学校演讲比赛作准备。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不能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 27. (2022·万州模拟)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⑴史铁生三次北海看花的经历,发现了善待自我的真谛;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的引导下,发现了知识可以再塑自己的生命;莫怀戚陪伴母亲妻儿散步初春的田野,发现了自己的使命担当。……生活、学习中前行的你,会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个别样的自我。

    请以《我发现了一个别样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⑵下面三句话摘自《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请任选一句话,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①不要妄自菲薄,同时要自强不息。

    ②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

    ③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 28. (2022·南山模拟) 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万物皆有缝隙,那是光得以进入的地方”,那一束光,就可以改变很多。 

     透过疫情的缝隙,照进了居家学习的日子。有的同学改变“游戏主场”为“网络学习空间”,有的同学改变“饭到张口”为“居家大厨”,有的改变“散漫放任”为“自律自觉”…… 

     有人说:“行为可以变成习惯,习惯能够养成品格,品格可以决定命运。”把目光投注于自己以及现实生活,我们会发现,改变正在或者已经发生。 

     学校公众号发布了“疫情下的我们”的征文启事,请你以“这改变,可能会影响我的未来”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参加征文活动。 

     要求: 

     ①需要结合“疫情”背景,写出自己的经历、体验与思考; 

     ②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书写会根据作文卷面给分; 

     ③文章符合题意,文体特征明确;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信息(人名、校名等),如不可避免,用XX代替; 

     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 29. (2022·新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青葱的校园,美好的生活。初中三年,有太多的遇见,遇见亲爱的同学,遇见和蔼的老师,遇见美妙的知识,遇见更好的自己……在这里,有欢笑,有泪水,有感动,有不舍……构成了一首校园交响曲。

    请根据上述文字的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题目自拟,题目要包含词语“校园”或“遇见”:⑵文体自选:⑶不少于500字;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 30. (2022·武汉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年轻人拜船工为师学划船,船工要求他先学会游泳。

    年轻人问为什么,船工说:“如果你不会游泳,那么你在划船时就会担心自己失足落水,而一旦有了这个担忧,就难于专心致志地划船了。”

    年轻人说:“我不会游泳,学划船时就会心怀忧虑,小心翼翼,不敢犯错,这样不是会学得更认真更快吗?”

    细想一下年轻人的话,似乎更为可取。倘若学船者先会水,又怎样能很好地监督自己去学划船;不害怕从船上掉落水中,又怎样去把学船技作为自己的首学。唯有有了拙学则失船,失船则命忧的顾虑,才能加快年轻人学船的速度,扎实年轻人学船的功底,真正达到学会划船的目的。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如此。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点忧患意识,他又怎能更好地避免犯错,怎样能够更好地前行呢?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