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阜新市2022年九年级毕业生学业模拟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3-09 浏览次数:3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水的沸腾 B . 石蜡燃烧 C . 动植物呼吸 D . 火药爆炸
  • 2. 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量过低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是(   )
    A . B . C . D .
  • 3. (2022九上·洞口期中)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这是因为(   )
    A . 分子的质量增大 B . 分子的间隔减小 C . 分子的数目减少 D . 分子的种类改变
  • 4. 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约占21%的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 5. 硫酸钾(K2SO4)具有增强植物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硫酸钾属于(   )
    A . 氮肥 B . 磷肥 C . 钾肥 D . 复合肥
  • 6. 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鸡蛋 B . 西红柿 C . 菜籽油 D . 米饭
  • 7. 如图是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用镊子夹持木炭 B . 图一目的只是为了加热木炭 C . 图一、图二中木炭燃烧的生成物一定不同 D . 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剧烈
  • 8. “垃圾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从环保的角度看,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
    A . 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B . 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 C . 防止电池中铅、镍、镉、汞等金属对土壤和水的污染 D . 防止电池中的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
  • 9. 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就有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尼古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尼古丁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7:5 C . 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g D . 尼古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3%
  • 10. 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B . a玻璃管与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8 C .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 . 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
  • 11.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A . NaCl B . HNO3 C . NH3·H2O D . C12H22O11
  • 12. 下列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近似pH范围,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A . 鸡蛋清(7.6 ~ 8.0) B . 炉具清洁剂(12 ~ 13) C . 苹果汁(2.9 ~ 3.3) D . 牙膏(8 ~ 9)
  • 13. 2Cl2表示(   )
    A . 4个氯原子 B . 2个氯分子 C . 4个氯分子 D . 2个氯原子
  • 14. (2023九上·津南期末)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可将混合气体
    A . 点燃 B . 通过灼热的炭层 C .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15. 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20

    12

    2

    6

    反应后的质量/g

    0

    2

    2

    x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 物质c可能是催化剂 C . x的数值是30g D . 反应中b、d的质量比是3:1
  • 16. 分别将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 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B . 浓硫酸的溶液质量增大 C . 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 . 浓盐酸的溶液质量增大
  • 17. 如图所示,为使水中的白磷(白磷的着火点40℃)燃烧,下列关于气体x与水温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 氧气、5℃ B . 氮气、40℃ C . 空气、80℃ D . 二氧化碳、80℃
  • 18. (2022·阜新) 某同学课堂笔记片段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处是(   )

    A . a处 B . b处 C . c处 D . d处
二、填空题
  • 19. 中科院院士张青莲对铟、铱、锑、铈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杰出贡献。图A是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B、C、D、E是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

    1. (1) 由图A你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写一点即可)。
    2. (2) B,C,D,E四种微粒共表示种元素。
    3. (3) B,C,D,E四种微粒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填字母序号)。
  • 20. 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 (1) 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2. (2) P点表示
    3. (3) 60℃时,向100g水中加入45g氯化钠形成的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 21. 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离不开化学。
    1. (1)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有些城市的部分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做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温室效应增强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是(写一点即可)。
    3. (3) 2021年1月1日起,全国餐饮行业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这一措施要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三、综合题
  • 22. 在实验室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将浑浊的细河水最终制成自来水。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1. (1) 静置沉淀和过滤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杂质(填“可溶性”或“不溶性”)。
    2. (2) 加入的物质x有吸附作用,物质x是
    3. (3) 取少量液体C于试管中,滴加,振荡。观察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该液体是硬水。
  • 23.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金属。了解金属的性质对科学的利用金属材料是十分重要的。
    1. (1) 用铜制电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和
    2. (2) 为探究锌、铜、钪(S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5%的盐酸体积相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速率较快

      无明显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更快

      实验结论

      实验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锌、铜、钪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24. 下图是有关化学实验的装置及操作。

    1. (1) 实验一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取三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①②③实验,观察三朵纸花的颜色变化。①②中纸花均不变色,③中纸花变为时,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2. (2) 实验二探究铁钉锈蚀条件。一段时间后,对比证明铁钉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钉与空气和水直接接触;对比③④证明能加快铁钉的锈蚀。
  • 25.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标出)。F广泛应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

    1. (1) E的化学式是
    2. (2)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6.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实验装置。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用A装置能制备二氧化碳的依据是
    3. (3) 用B装置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用C装置能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5. (5) 用D装置收集气体前,集气瓶要盛满水的目的是,使收集的气体更纯净。
  • 27. 某小组同学设计的简易灭火器装置及原理示意图如下:

    1. (1) 图Ⅰ:将矿泉水瓶的瓶盖上用钉子扎几个小孔,“棒棒冰”瓶口剪成锯齿状。

      图Ⅱ:向矿泉水瓶里加入一些碳酸氢钠固体,再向“棒棒冰”瓶里倒入一些盐酸,并将其放入矿泉水瓶中,拧紧瓶盖。装置正立时,“棒棒冰”瓶中的盐酸与放在矿泉水瓶中的碳酸氢钠固体不能接触,因而不能引发反应。

      图Ⅲ:装置倾斜倒置时,①盐酸会与碳酸氢钠接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②强大的气压使二氧化碳气体夹带液体一并从瓶盖上的小孔溢出,喷射在可燃物表面将火扑灭。

      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火扑灭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2. (2) 小组同学对反应后残留废液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残留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

      猜想一: NaCl;猜想二: NaCl、HCl;猜想三:

    3. (3)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盛有氢氧化铝固体的试管中,滴加残留废液

      猜想二正确

      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应用】

      若猜想二成立,残留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铸铁管道腐蚀,所以需将残留废液处理后再排放。请就如何处理残留废液提一条具体建议

四、计算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