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通用技术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通用技术1月...

更新时间:2023-02-27 浏览次数:9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 1. 如图所示是一款针对老年人的防摔马甲,依据人机工程学设计,能较好地贴合身体各个部位,在倒地的瞬间内部气囊会弹开;可接入互联网实时定位,发生意外时能进行远程报警。关于该马甲设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要处理好数据采集及处理、高精度控制、远程通信等技术问题,体现了技术的复杂性 B . 集摔倒保护、定位、远程报警等功能为一体,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C . 依据人机工程学设计,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D . 可实现对老年人的摔倒保护,体现了技术的实践性
  • 2. 如图所示为办公桌规划设计图,圆弧主要考虑人坐姿时,随万向轮座椅转动手能触及物件的位置。从人机关系角度分析,该圆弧半径主要考虑了(   )

    A . 人的静态尺寸 B . 人的动态尺寸 C . 人的生理需求 D . 人的心理需求
  • 3. 小明在学习木工工艺后,想设计一种榫卯结构将如图所示的木条a和木条b连接成一根木料,小明将木条a设计成如图c所示结构。则木条b最合理的设计是(   )

    A . B . C . D .
  • 4. 如图所示为汽车25%正面碰撞试验示意图,在时速64km/h时用车身正面的1/4撞击刚性物体,测试车辆变形后人员的伤害程度。下列关于该技术试验分析中,合理的是(   )

    A . 在时速64km/h时用车身正面的1/4撞击刚性物体,采用的是强化试验法 B . 利用计算机将传感器收集到撞击的一系列数据进行计算、复原与推断,采用的是虚拟试验法 C . 通过试验可以得出撞击对人体的哪个部分影响最大,采用的是优选试验法 D . 模拟了与刚性物体真实相撞的情境,采用的是模拟试验法
  • 5. 如图所示为一款儿童桌用坐姿矫正器,使用时将其夹持在桌面上,以规范、矫治儿童的坐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桌面夹持部分可在0~5.5cm范围内可调,主要考虑环境的因素 B . 支撑杆高度调节范围135~170mm,主要考虑人的因素 C . 下巴支撑部分宽度设计为200mm,主要考虑人的因素 D . 下巴支撑部分采用软质硅胶材料,主要考虑物的因素
  • 6. 如图所示是某工件的主视图与俯视图,正确的左视图为(   )

    A . B . C . D .
  • 7. 小明学习了木工工艺后,设计了一款如图所示的可折叠台灯,请分析其结构并完成问题。

    1. (1) 小明准备用实木板制作台灯,在同一块木板中完成灯头板、支撑杆1、支撑杆2以及底板2的取材,下列关于实木板的材料规划中最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2. (2) 若用大小合适的木料加工底板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锯割时可选用单刃刀锯 B . 方孔加工需要用木工凿与木锤 C . 手电钻钻孔时,应单手持钻对准孔中心,紧扣开关,均匀用力加压 D . 两头圆角加工,先砂纸打磨后再用锉刀锉削
  • 8. 小明在学习了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后设计了某一工件,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技术图样,图中未标注倒角尺寸均为6mm,请完成问题。

    1. (1) 小明绘制的技术图样中存在的错误共有(   )
      A . 0 处 B . 1 处 C . 2 处 D . 3 处
    2. (2) 加工该工件时,下列钳工工具或设备中搭配使用不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3. (3) 小明准备在通用技术操作室中将该工件加工出来,下列操作中不规范的为(   )
      A . 起锯时用大拇指挡住锯条,锯条和工件的倾斜角约为15° B . 用钢丝刷顺着纹路清除锉齿内的铁屑 C . 样冲斜向对准冲眼中心,扶正样冲冲眼 D . 手虎钳夹紧工件钻孔
    4. (4) 用合适大小与厚度的矩形钢板加工该工件,以下加工流程中,最合理的是(   )
      A . 划线→锉削→锯割→钻孔 B . 划线→钻孔→锯割→锉削 C . 划线→锯割→锉削→钻孔 D . 划线→钻孔→锉削→锯割
  • 9. 如图所示是一款符合CCC认证的高空智能清洁机器人,其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相结合,通过传感器自主检测建筑物的外观结构,并智能识别凸起和内凹的物体,从而计算出最有效的清洁路径,避免留下清洁死角,其清洁速度较快,在清洁时可溶解灰尘、油脂和污渍,较有效的避免污染环境。下列评价坐标图中与描述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 10. 如图所示的冲压机构,电机带动机构运转,在图示状态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杆件1如图所示的运动方向,电机应顺时针转动 B . 电机单向转动无法实现杆件1的往复运动 C . 杆件2与杆件3的连接属于动连接 D . 冲压机构冲压时,曲柄只能受拉或受压
  • 11. 如图所示为某废旧电路板处理流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为了节约成本,可将一次破碎和二次粉碎两个环节合并 B . 加入脉冲除尘环节,主要考虑资源再利用 C . 一次破碎和脉冲除尘是串行环节 D . 静电分选后的树脂和金属是并行环节
  • 12. 如图a所示为小明设计的天花板钻孔辅助木质支架,使用时将图b所示的冲击钻固定在支架的圆形抱箍中并启动冲击钻,通过拉动把手即可在天花板中钻孔。小明在技术试验后将底座改为图c所示结构,下列关于该支架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为了提高结构使用时的稳定性,应在AB两点之间增加一根连杆,构成三角形结构 B . 图c所示底座能适应更多的地面环境,可以提高结构的结构稳定性 C . 图c底座结构中间下方的支撑脚主要是为了提高结构稳定性 D . 若将底座改为三角形结构可以提高结构强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6+3+9,共18分)
  • 13. 如图a所示为自动攻丝机,图b为攻丝操作平台,图c为机用虎钳。机器使用前需要完成合理的装配:将自动攻丝机通过固定机座安装在操作平台上(四个螺纹孔),后将机用虎钳通过T型槽安装在操作平台上,完成固定。使用时,将工件装夹在机用虎钳上,在智能面板上设定攻丝参数即可完成攻丝。请完成以下任务:

    1. (1) 攻丝操作平台宜选用的材料为(在 A .形状记忆合金;B .亚克力材料;C .铸铁;D .人造木板材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2. (2) 机用虎钳与T型槽连接件连接件最合理的为(   );
      A . B . C . D .
    3. (3) 如图 d 所示是通过高度调节(旋转)手柄调节设备高低的结构图,其中螺杆与连接头(连接处 A)、螺杆与设备(连接处 B)的连接方式分别为(在 A.铰连接; B 螺纹连接;C.刚连接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4. (4) 攻丝时,夹头中应装入的工具为(   )
      A . B . C . D .
  • 14. 请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3条图线(超过3条图线倒扣分)

  • 15. 小明同学在假期参加志愿者活动,帮助果农直播销售水果。他发现手机拿在手里直播很不方便,又缺乏补光设备,水果看上去色泽很差。于是他想利用台灯和自拍杆(形状、尺寸如图),制作出一款带补光功能的手机直播专用的支架,其中需要设计自拍杆与台灯竖杆之间的连接件。其连接件的具体要求是:

    ①自拍杆与台灯竖杆能可靠连接,不能破坏台灯竖杆和自拍杆;

    ②连接件在台灯竖杆上可以上下调整固定位置,且可以稳定保持在调节好的位置;

    ③自拍杆俯仰角能在-45-45°范围内调整,且可以稳定保持在调节的位置;

    ④材料自选。

    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 (1) 小明为了设计该连接件,在网上搜集了以下这些固定结构。这些结构的搜集属于设计一般过程中的环节。(在 A .发现明确问题;B .制定设计方案;C . 制作模型及原型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2. (2) 小明在构思方案时将手机直播支架拆分成补光部分和手机夹持部分,然后对一部分进行构思,最后确定补光部分为台灯,手机夹持部分为自拍杆,小明在构思方案时采用的方法为(在 A .联想法;B .形态分析法;C .设问法;D .仿生法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3. (3) 请你根据设计要求,构思方案,画出设计草图,必要时可用文字说明;
    4. (4) 在设计草图上标注主要尺寸;
    5. (5) 设计连接件时可以不考虑的是(在 A .手机的机身尺寸;B .台灯竖杆的直径;C .自拍杆的直径;D .连接件的安装位置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