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桐柏县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月测试(...

更新时间:2023-03-08 浏览次数:7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 1. 西周时期,统治者把上帝视为至高无上的主宰者,而呼之为“天”,周王则为受天之命而王天下的“天子”。同时,统治者也强调人事的重要性,提出“顺乎天而应乎民”的观点,就是既要顺从天意,又要适应人心,天子既要“敬天”,又要“保民”,才能维护“天命”。这种思想(   )
    A . 要求统治者加强自我克制 B . 催生了朴素唯物主义萌芽 C . 表明统治者放松约束民众 D . 成为维系宗法分封的纽带
  • 2. 商西周时期,我国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被称为青铜时代。青铜时代是以使用青铜器 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有关商西周时代表述正确的有(   )

    ①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

    ②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

    ③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④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3. 孟子认为,用儒家道德教化的培养可以克服物质匮乏的挑战和人的善性的脆弱;韩非子则指出,“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据此可知,韩非子(   )
    A . 否定了儒家仁政教化的作用 B . 指出道德养成教育的局限性   C . 倡导儒法结合的治国理念 D . 主张建立高度集权的政府
  • 4. 有学者说,这号称十万片的卜辞,我们现在能见能用的不到五分之一,那批甲骨文能代表的殷商文化也不过百分之一。用这百分之一的材料,却希望能写出百分之一百的殷商文化史,那岂不是做梦?该学者(   )
    A . 认为不能写出殷商文化史 B . 怀疑殷商文化的研究价值 C . 主张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D . 支持对甲骨文的继续研究
  • 5. 管子曰:“今铁官之数(办法)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末一耜(大锄),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车)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材料所述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A .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B . 铁器使用比较广泛 C . 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D . 政府大力推广铁器
  • 6. 在秦律中,不仅私有土地受到法律保护,而且一切动产及不动产的所有权,如牛羊、甲盾、钱财以至系羊的绳子,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对侵犯所有权的行为都有具体的处理办法。这反映了秦律(   )
    A . 有效保护了农民个人权利 B . 具有轻罪重刑的特点 C . 注重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D . 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小
  • 7. 王莽称帝后,大量更改地名,如为体现以“新”朝代“汉”朝,将安汉改为安新,汉阳改为新通;为体现吉祥,将曲逆改为顺平,符离改为符合,无锡改为有锡;为体现儒家孝道,将亢父改为顺父。为此,其诏书中新改之地名常需要注明原名。这一改革措施(   )
    A . 推动儒家思想向民间渗透 B . 造成行政资源的人量浪费 C . 导致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混乱 D . 深刻改变了东汉的社会习俗
  • 8. 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蕴含着统一的因素,为隋唐统一局面的出现打下基础。下列能支撑这一立论的依据有(   )

    ①魏孝文帝改革    ②南方经济开发    ③坞堡庄园经济    ④北周内政修明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9. 唐朝许浑《汉水伤稼》诗云:“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白居易《杜陵叟》诗云:“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这两首唐诗反映了(   )
    A . 农民对良好年景倍加期盼 B . 农业经济抗灾能力的欠缺 C . 封建政府对农民赈济缺失 D . 水利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
  • 10. 宋神宗时期,外戚向氏兄弟“交通宾客、漏泄机密”,翰林学士蔡京等“奔走其门,务相交结”,因而“物议籍籍”。右正言陈瓘上疏指责道:“谄事外戚,不畏上天,一至如戏”,请求朝廷“流窜蔡京”。最终,蔡京被贬官出京城。朝廷这一做法(   )
    A . 打击了勋贵旧族势力 B . 推动了监察制度的完善                C . 杜绝了朝纲不良风气 D . 有助于政府公信力提高
  • 11. 北宋实行划分坊郭户等的政策。辽州(今山西)“一户开饼店为活,日掠房钱六文”,定为第四等。另一户家业二十七贯文,定为第五等。而两浙路,坊郭户家业不及二百千免输役钱。材料说明宋代(   )
    A . 坊郭户是纳税的主体 B . 城市民户普遍贫困 C . 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 D . 重农抑商政策改变
  • 12.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 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有关丝绸之路的史实对应不准确的是(   )
    A . 草原丝绸之路: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很多是沿着这条商路进行的 B . 陆上丝绸之路:魏晋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影响,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 C . 海上丝绸之路:宋元时期,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D . 西南丝绸之路: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 13. 中医药,是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 体系。下列学生搜集的有关中医药知识的信息正确的有(   )

    ①针灸是建立在经络学说基础上的治疗方法  

    ②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东南亚地区

    ③《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④《神农本草经》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A . ①② B . C . ②③ D . ③④
  • 14.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下列现象有可能发生在元朝的是(   )
    A . 一考生通过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考试,被选拔为官员 B . 乡约主要宣讲“六谕”,不遵守乡约的百姓要受到处罚 C . 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众济院 D . 外国使节和边远少数民族进贡需经理藩院统一协调安排
  • 15.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佛、道三家为主干。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筑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春秋时期,一大批思想家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 . 为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C . 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D . 晚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开始出现,顾炎武、黄宗羲等抨击封建专制,提倡经世致用
  • 16. 都、布、按三司在地方上三权分立,互不统属,同时又分属中央三个不同的机构。都司 听命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布司和六部与都察院有关联,按司则受命于刑部和都察院。这一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   )
    A . 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 B . 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 C . 郡设太守为一郡最高长官,其下设郡尉、郡丞分别协掌军事、行政 D . 省之下设府(州),府之下设县(州),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 17. 下表《明史地理志》所载明代部分省区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情况表(部分)

    省份

    1393年

    1542年

    人口增减数

    增减比%

    北直隶

    1926595

    4568259

    2641664

    137.1

    山东

    5255876

    7187202

    2462326

    46.8

    福建

    3916569

    2111027

    -1805779

    -46.1

    广东

    3007932

    2052343

    -995589

    -31.8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对表中数据解读合理的是(   )

    A . 南方经济衰退明显 B . 地方管理存在缺陷 C . 南方人口大量外迁 D . 北方仍是经济重心
  • 18. 下列选项中,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北京人的发现仅对研究中国古人类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B . 甲骨文的研究证明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自夏朝开始 C . 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亚非美三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 D . 实施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 19. 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间,国家陷入了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各种努力与尝试,希冀能改变中国的命运。下列项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京师同文馆——旨在培养外交与军事人才 B . 两江师范学堂——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C . 《瀛寰志略》——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D . 《革命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 20.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取消私营的商业和手工业。商业上,货物一概没收,居民生活用品由国家统一供应;手工业上,废除手工业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改为有组织的集体生产,建立百工衙、诸匠库制度。这一工商政策(   )
    A . 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B . 规范了工商业的经营活动 C . 为居民带来了丰富的物品 D . 带有明显空想主义的色彩
  • 21. 1898年,清廷颁布谕旨:“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即行咨商总理衙门办理。”自开商埠(   )
    A . 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核心目标        B . 有效缓解了19世纪末的边疆危机 C . 在很大程度上挽回了国家的利权        D . 表明晚清政府已自觉运用国际法
  • 22. 参与1904年圣路易斯博览会的中国人士说:“与会各国,若法若德,穷精极巧,各有其强大不可摧毁之慨。后进如日本、澳大利亚、比利时等,皆各有骎骎日上之势。……我中国国虽弱,犹国也,而独为世界上所不齿,夫果安在哉?”国人的这种困惑(   )
    A . 促使中国开启了工业近代化进程         B . 势必促进文化价值体系的调整 C . 唤起了中华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D . 阻止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进程
  • 23. 表:甲午战前朝鲜向清政府借款的简要情况表(部分)

    年度

    借款处

    金额

    利息

    担保条件

    用途

    1882

    招商局

    200000两

    年8厘

    关税、红参税

    兴建海关和码头

    1885

    电报局

    100000两

    无息

    25年不许他国架设电线

    架设电报线

    1892

    上海海关

    100000两

    月6厘

    仁川关税

    偿还他国债务

    1893

    海防支应局

    35000两

    月6厘

    关税

    对日赔偿

    ——摘编自屈广燕《甲午前清政府对朝鲜贷款问题浅析》

    据表可知,朝鲜向清政府借款(   )

    A . 瓦解了传统的宗藩体系 B . 有利于朝鲜近代化进程 C . 增进了两国之间的友谊 D . 表明洋务运动成效显著
  • 24. 表:武昌起义时各省在职督抚的态度

    在职督抚的态度

    督抚人数

    督抚表现(当时在职督抚共计 24 人)

    弃城革职

    2人

    湖广总督瑞澂,湖南巡抚金诚格

    光复后去职

    5人

    护理陕西巡抚钱能训、云音总督李经着、贵州巡抚沈瑜庆、浙江巡抚增韫、两广总督张鸣岐

    反正独立

    3人

    江苏巡抚程德全,广西巡抚沈秉堃、安徽巡抚朱家宝

    自杀与被杀

    4人

    光复后自杀的督抚有江西巡抚冯汝骙和闽浙总督松寿,被革命军杀死的督抚有山西返抚陆钟琦和暑理四川总督赵尔丰

    托病解职

    6人

    托病奏请开缺,而被清延允准解职的督抚有六位:陕西巡抚杨文鼎、河南巡抚宝菜、山东巡抚孙宝琦、两江

    总督张人骏、直隶总督陈夔龙、黑龙江巡抚周树模

    清帝退住后去职

    4人

    有四位督抚坚持到清帝退位之后去职: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吉林巡抚陈昭常、陕甘总督长庚、新疆巡抚袁大化

    由表可知,武昌起义之后( )

    A . 革命党人完成统一 B .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C . 袁世凯实现了专权 D . 满清督抚奔逃自保
  • 25. 民国初年,蒙古各部分裂活动此起彼伏。面对此危局,孙中山多次宣讲和传播“五族共和”的主张;北洋政府也先后颁布《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劝谕蒙藏令》等法令,承认蒙古王公原有的自治权。这些做法(   )
    A . 从根本上阻止了蒙古的分裂活动 B . 消除了我国北部边疆危机 C . 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 . 确立起民族区域自治制
  • 26. 下图反映的是1913年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的结果,其中“进步党”和“其他党派”都是支持袁世凯的“拥袁派”。这表明(   )

    A . 辛亥革命作用比较显著 B . 合法斗争突出的有效性 C . 革命派立法目的已达到 D . 革命成果难以继续保持
  • 27. 1926年开始,英美烟草公司的大前门香烟的广告由苏州钱起八根据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改编而成,“作文时节神昏昏,眼暗心疲欲断魂。借问名烟何处有,画僮笑指大前门”。1931年元旦期间,天津《大公报》为大炮台(同为英美烟草公司)香烟做的广告是一个青年女子手捧中国象征吉祥的玉如意。这反映了(   )
    A . 中国经济半殖民化程度加深 B . 西方商品促销本土化的增强 C . 中国社会生活趋向近代化 D . 宣传中刻意凸显商品价值
  • 28. 下图是1933年9月《红色中华》刊登的一幅漫画《选举运动》,展示的是苏维埃政府门外的一幕场景。该漫画反映出(   )

     

    A . 建立工农政权面临较大的阻力 B . 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 . 民主政治在近代中国无法实现 D . 中共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决心
  • 29. 下图是某老师教学时的板书设计图(局部),图中“《    》”处应为:(   )

    A . 《奏定学堂章程》 B . 《公务员任用法》 C . 《公务员任用条例》 D . 《文官考试法草案》
  • 30. (2021高二下·吉林期中)   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其中第一条规定对活佛转世的认定实行金瓶掣签制度。该条文说:“大皇帝为求黄教得到兴隆,特赐一金瓶,今后遇到寻认灵童时,……由各呼图克图和驻藏大臣在释迦牟尼像前掣签认定。”这一制度(   )
    A . 是中央政府在西藏行使主权的体现 B . 解决了西藏各教派之间的矛盾 C . 确立了佛教在西藏至高无上的地位 D . 使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理
  • 31. 鸦片战争以后的救亡叙事中,排外与仇外是中国民众的普遍心理,然而到了辛亥(革命)前后,“排满一救国一抵抗侵略”成为惯用论述逻辑,认为“外人”仅为“及身之祸”,而“满虏”则为“祖父之仇”。下列属于造成这一转变的因素有(   )

    ①《辛丑条约》的订立                   
    ②清政府推进预备立宪

    ③  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         
    ④清政府宣布川汉筑路权归“国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2. 1931年3月,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宣布土地一经分定,即归农民所有。同年10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党代表大会通过的“土地法”,明确规定了农民土地私有权,提出了限制富农和保护中小工商业者的正确政策。上述政策(   )
    A . 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广泛的支持        B . 以“统一战线”思想理论为基础 C . 表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D .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 33. 据经济学家陈翰笙1930—1931年在河北定县调查显示,“14617户农家之中,有70%的的农家占有耕地不到全数的30%,其余不到3%的农家,占有耕地几当全数1/5。贫苦农民向地主缴纳的地租通常占收成的一半,赋税繁重。”这一现象(   )
    A . 体现出国民党统治秩序的本质          B . 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 . 动摇了国民党统治的经济基础          D . 推动了“减租减息”政策的出台
  • 34. 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第9号布告,申明“现本政府……特举行募集短期的‘革命战争公债’六十万元,专为充裕战争的用费”,规定“公债利率定为周年一分”,并郑重承诺,“本项公债规定半年还本还息,以1933年1月起为还本息时期,届时本利同时兑还”。这些措施(   )
    A . 有利于土地革命的社会动员 B . 配合了红军战略转移 C . 缓解了日军对根据地的破坏 D . 推动了联合政府成立
  • 35. 下图所示是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接受降书时,何应钦是否弯腰?有众多不一样的解释。事件亲历者冷欣说:“中方桌子的宽度大约是日方的三倍大,何应钦正前方摆了一个方形的话筒,日方递交降书时身体不能过于靠前,以免碰到话筒,以致何应钦不得不弯下腰才能接到降书。”冈村宁次回忆说:“小林总参谋长呈交降书敬礼时,何总司令却不由得站起来作了答礼,看到我这位老朋友的温厚品格,毕竟是东方道德。”台湾作家李敖对何应钦进行了抨击:“怎么你打赢战争的人的腰弯得比这个打败了的人还多呢……丢人丢死了。”这说明(   )

    A . 历史解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自圆其说即可 B . 历史解释要尽可能全面考察史实,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 C . “上帝就在细节里”,一张照片足以还原整个历史事件 D . 无论后人多么努力,都永远无法确知曾经发生了什么
  • 36.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称赞的军事行动(   )
    A . 非常有效地策应了赴缅甸的中国远征军    B . 是中国第五战区徐州会战重要组成部分 C . 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D . 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
  • 3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农村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一个重要阵地,将农民群体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对象;关注农民切身利益,明确传播导向;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厚植传播根基;发挥组织建设作用,充实传播队伍,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成功典范。该现象说明(   )
    A .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    B . 中国共产党为了尽快增强农民的文化素养 C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遵循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 .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飞跃
  • 38. 1945年9月20日,毛泽东主动提出中共让出包括苏浙地区在内的江南八个解放区,将部队撤至陇海路以北及苏北、皖北集中。10月1日,新四军政治部发布《告别民众书》后,江南的部队向北移。中共采取的行动(   )
    A . 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作了安排          B . 出于顾全国内和平大局的考虑 C . 旨在发动群众壮大革命的队伍          D . 使得长江以北地区获得了解放
  • 39. “中国人民由被压迫的地位变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而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代替那封建买办法西斯专政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上引文出自(   )
    A . 《新民主主义论》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 40. 土特产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解放以前,我国各种土特产曾长期滞销,在广西,农民把桂皮当柴烧,在河南,石绵被弃如砂砾。为扩大土特产购销,1950—1951年,各级政府积极组织土特产交流会、展览会,发动私商及群众参与土特产运销。这一做法(   )
    A . 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 . 旨在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 . 扭转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 . 有助于工农业生产恢复
  • 41.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19年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变化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1950—1955年,新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先后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

    ②1955—1969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建交高潮

    ③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美国、日本等,数量迅速增加,其中,大多数        是发达国家

    ④1978—2019年,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外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42. 1950年,中共中央东北局提出把东北北部作为战略后方的设想,建议把辽宁的主要工业企业迁到黑龙江省和松江省,即“东北工业建设要着重放到北满去,可移的工厂尽量北移,尤其如机械厂等,应下决心北移,新建的工厂放到北满”。“南厂北迁”的决策(   )
    A . 适应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需要 B . 以保障东北工业安全为出发点 C . 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布局的平衡 D . 有利于东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
  • 43. 1964年,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法国成为西方大国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中法建交(   )
    A . 引发了新中国第二次建交热潮 B . 推动了西欧国家的联合 C . 表明法国开始走上自主外交的道路 D . 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 44. 日记作为记录当事人生活经历的一种史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下面是一段日记:“今天是选举大会,张健、红旗、林阳都来了,大家嗣着红旗的新车子,议论纷纷……节日的标语到处张挂着,这是一个大喜口子,人民要选自己的代表。”(1953年11月26日)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建立 B . 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C . 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法治化 D . 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 45. 邓小平说:“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但是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这一讲话的重点是(   )
    A .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方向 B . 设定香港自治底线 C . 肯定“港人治港”方针 D . 消除香港分裂势力
  • 4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2月28日修正):“第十五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问,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对材料理解最合理的是(   )
    A . 国家统一领导下的民族自治权 B . 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C . 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D . 实现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
  • 47.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发轫期,下列属于90年代社会重要进步表现的是 ①“法制国家”改为“法治国家”②现代企业制度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向成熟④“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48. 拉萨——林芝铁路2021年6月开通运营,拉林铁路的建成通车,结束了藏东南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弥补了既有交通方式易受高原气候影响的短板,进一步完善了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这有助于:(   )

    ①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民族工作主题   
    ②西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③实现沿途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④人们领略西藏的民族风情,名胜古迹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49. 1985年,公安部颁布了《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公民从此可以合法地在非户籍所在地长期居住。1992年,各省相继出台了“当地有效城镇居民户口”的相关政策,有当地有效城镇居民户口的农民转变身份,成了新的城镇居民。1997年,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小城镇居民及其直系亲属办理城镇常住户口。这些变化适应了国家(   )
    A . 工作重心转移的需要 B . 推动民众获得感增强 C . 社会结构的重大改变 D . 对外开放的纵深发展
  • 50. 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征集“改革开放30周年10大流行语”揭晓,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①”,“北京奥运”“炒股”、②和“雄起”。其中①和②两条是对其余8条产生决定性影响和准确的概括,它们应该是(   )
    A . 西部开发、解放思想 B . 入世、市场经济 C . 对外开放、大国崛起 D . 改革开放、中国特色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 5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史记》“述往事, 思来者”,司马迁以黄帝、颛项、帝喾、尧和舜为五帝,并以黄帝为中国古史的开篇,其中必有深意。

     

    特征

    事迹

    黄帝

    发展生产力的军事盟主

    当时“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因此“黄帝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五谷)”,以征不顺者,并“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

    颛顼

    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的整合

    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祖先、神灵):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

    帝喾

    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鬼神而敬事之。

    德治观念形成国家统治形态完善

    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制定各种刑罚,规定“眚灾过(过失犯罪),赦;怙终贼,刑”。行厚德,远佞人,“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禹、皋陶、契、后稷等22人各司其职,“咸成厥功”,“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

    ——摘编自侯旭东、甘阳主编《新雅中国史八讲》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司马迁的“深意”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 52. 下表是清末民初“新中国”一词的概念内涵与话语演进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严复

    中国传统的“求新”观念与西方的“进化”观念相辅相成,为“进化”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提供条件,而“进化”观念也为“新”字涵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严复指出:“国家为有机体,斯其演进之事,与生物同。”天演之理为国家求“新”提供了理论支持,极大地促进了“新”字与“中国”一词的结合

    梁启超

    1902年,梁启超《新民说》中专列“论国家思想”一节,呼吁培养“新国民”,建立“新中国”。1903年,梁启超发表《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再次详细阐释了伯伦知理的国家有机体说

    孙中山

    发表《中国问题之真解决》,提出“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这是“中华民国”一词的最早出现,作为革命派的“新中国”理想被正式使用

    陈独秀

    发文驳斥了民初的共和政体,他将“民主”与“共和”观念截然分开,阐明了“共和”也不一定就是民主。在政治变革无望的背景下,陈独秀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希望从思想文化领域入手,通过改造国民的方式再造“新中国”

    ——摘编自王玉玲《清末民初“新中国”一词的概念内涵与话语演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确定一个论题,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5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保证军粮供应,明代继承元代的军户制度,政府于驻军所在地分拨田土,兵士屯种自给。军屯组织与卫所制度相适应,因而卫所屯田遍及全国。洪武年间,明政府采取移民屯种的方式,将狭乡人民大量地向宽乡迁移。为了保障边防军粮供给,明政府规定盐商运粮到边地可以换取政府的贩盐执照,然后持盐引到指定的盐场领盐,再到指定的地区贩卖,即“开中之法”。至清代屯田种类繁多,数额很大。特别是在新疆统一后,为戍守需要,从内地调派大批军民到新疆,掀起大规模屯垦戍边的热潮。在天山南北,主要是在北疆地区大办各种屯田。屯田最初以军屯为主,并逐渐发展到民屯、遣屯、旗屯、回屯等多种形式。到1840年,新疆各种屯田共有屯丁11万多人,垦地近300万亩。

    ——摘编自高德步《中国经济简史》

    材料二:1954年,国家经济建设按计划有序展开,军队也开始逐步推行义务兵役制度。10月,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全部就地集体转业,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脱离军队系统,成为正规国营农场。随着兵团事业的发展,兴建了一大批工矿企业。其中包括钢铁、煤炭、建材、机械、水泥、造纸等生产资料工业,门类多达上百个。20世纪60年代初期,兵团奉命在新疆边疆地带建立农牧团场,以完成中央交付的屯垦戍边任务,兵团先后在2000余公里的边境地点建立了58个农牧场团。这些场团分布在新疆9个地区的26个边境县,形成一个纵深达30公里的团场带。在新开辟的绿洲上,兵团在我国较早实行机械化生产和科学种田,建立了大批社会化生产的国有农场。1988年以来,兵团每年拔出一定数额的款项用于扶持生活贫苦的少数民族职工,帮助他们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摘编自李东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演进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新疆地区屯田推行的特点及顺利推行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作用。
  • 54. [街道命名与人文内涵]

    街巷的命名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街道名及命名原因:

    街道名

    地点

    名称来源

    先烈路

    广东广州

    在这条不到4公里的先烈路上,分布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等多处纪念场所。

    延乔路

    安徽合肥

    1927年7月4日晚,29岁的陈延年被秘密押赴刑场执行死刑。他拒不下跪,被乱刀杀害。1928年,26岁的陈乔年被杀害于上海龙华。这条路就是为纪念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而命名,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

    刘家麟路

    湖北武汉

    1937年10月,山西忻口保卫战开始,刘家麒亲自指挥部队反复冲锋,战斗十分惨烈。16日,刘家麟在前线督战中英勇殉国。刘家麟生前路过武汉时,他只在武昌的家中与亲人相会了不到两个小时。为纪念这位抗战英雄,将原日租界内一条路命名为“刘家麟路”。

    金石路

    陕西西安

    近年命名的一条新建道路,位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设有火炸药燃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由于火药研制的相关原料在古代也被称为“金石药”,故采词“金石”作为道路专名,同时寓意“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科研精神。

    夏弦街

    湖北武汉

    1966年“围湖造田”产生的汉阳四新国营农场在进入21世纪发展成现代化的宜居新城四新片区。片区有处由春诵街、夏弦街、秋礼街、冬书街组成四季街,多所优质小、初、高学校在此办学,街名源于《礼记·文王世子》里的“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商代的大学)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指《尚书》),典书者诏之。”

    请从材料中选取2个或2个以上城市街道名,围绕“街道命名的人文内涵”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