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3-04 浏览次数:6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19 分
  •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语文学习之旅,是美好的精神之旅。伴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一起领略了英雄们骁勇善战、锐不可当.(A.dāng B.dǎng)的气势;随着《藤野先生》,我们一同感受了作为弱国子民的鲁迅对日本“爱国青年”的(指对某人或某事物厌恶、痛恨到了极点);品读朱自清的《背影》,我们在晶莹的泪光中仿佛又看见了那个肥胖而的背影……

    1. (1) 文中甲处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根据文中括号里的意思写出乙处的成语。
    3. (3) 根据注音写出丙处相应的词语。
  • 2.          古诗文名句默写。  

    诗者,融情于景,吟咏性情也。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春花绽放,春草吐绿;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云生结海楼”,雄伟壮观,想象瑰丽;崔颢《黄鹤楼》一诗中“”,远眺汉阳,绿草如茵;李清照《渔家傲》一词中“”,海天相接, 似梦似幻。

    道者,文之根本,志之所之也。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一文中“;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借景言志, 淡泊名利;《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文中“”,卒章显志,心怀家国。

  • 3. 语言表达要连贯,衔接紧密。下列句子按照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但这样的时候很少,翠湖的水不深。

    ②浅处没膝,深处也不过齐腰。

    ③湖水常年盈满,我在昆明住了七年,没有看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

    ④偶尔接连下了几天大雨,湖水涨了,湖中的大路也被淹没,不能通过了。

    A . ④①③② B . ①④③② C . ③①②④ D . ③④①②
  • 4. 某中学根据“语文报杯”的大赛通知,准备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参赛用纸和专刊由学校承担费用并统一邮购,稿件需在 3 月 30 日前交给语文老师。请你以班级语文课代表的身份,根据学校要求和下面的参赛材料,简要地向同学们介绍参加这次大赛的注意事项。(100 字左右)

    大赛主题

    本届大赛参赛主题为“路”,参赛学生须围绕规定主题写作。(切忌将“路”直接作为作文标题)

    参赛方法

    1大赛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不收取参赛费用。

    2参赛作文须使用统一参赛用纸并贴上参赛标志,参赛用纸和参赛标志附在《大赛辅导专刊》中,复印无效。

    3《大赛辅导专刊》定价 15.00 元,可直接网购或邮局汇款购买。也可以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组织邮购。

    ⑴   登录天猫“语文报社旗舰店”后,直接下单购买。

    ⑵   邮局汇款请寄: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和平南路 45 号语文报社财务部赵楠

    (收);邮编:030024。

二、阅读(41 分
  • 5. 关于下列作品的说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飞向太空港》全景式地描绘了中国“长征三号”火箭的一次成功发射,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的形象,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自豪的情绪。 B . 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徐海东等。通过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我们可以发现,作品是按照“寻找红色领袖”的经过来记录见闻的。 C . 在众多以长征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王树增的《长征》有着浓厚的文学色彩,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来表现长征中的“人”。作品中既有对革命领袖浓墨重彩的描绘,也有对很多无名红军战士细致入微的刻画。 D . 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它第一次对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提出了质疑,唤醒了民众的环保意识,对人类环保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 6. 在某中学举办的“假期读好书”主题征文活动中,一位同学的参赛征文《且听虫吟—— 读<昆虫记>有感》用四个小标题来概括自己对《昆虫记》的理解和感悟,引起了评委的关注。请结合《昆虫记》的内容和自己的阅读体验,挑选其中的两个小标题,谈谈你的理解。

          【一】且听虫吟——我听到了“科学”的巨响

          【二】且听虫吟——我品到了“人性”的温柔

          【三】且听虫吟——我寻到了“尊重”的内涵

          【四】且听虫吟——我悟到了“探究”的真谛

  • 7. 文学作品阅读。

    家有斑鸠

    陈忠实

    ①住到乡下老屋的第一个早晨,刚睁开眼,便听到“咕咕——咕咕”的鸟叫声。我断定是斑鸠,不由得惊喜。披上衣服,竟有点迫不及待,悄声静气地靠近窗户,透过玻璃望出去,后屋的前檐上,果然有两只斑鸠。一只站在瓦楞上,另一只围着它转着,一边转着,一边点头,发出“咕咕——咕咕”的叫声。

    ②六年前的大约这个时节,我和王仲生教授住在波士顿城郊他的胞弟家里。尽管三层小洋楼宽敞舒适,我和王教授还是喜欢站着或坐在后院里。后院是一片绿茸茸的草坪, 有几种疏于管理的花木。树木的枝杈上,栖息着,毋宁说侍立着一群鸟儿。一种通体黑色的梭子形状的鸟儿,在人刚打开后门走到草坪边的时候,它们便从树枝上飞下来,落在草坪上,期待着人撒出面包屑或什么吃食。你撒了吃剩的面包屑或米粒,它们就在你面前的草地上争食,甚至大胆地跳到人的脚前来。偶尔,还会有一只两只松鼠不知从哪棵树上蹿下来,和梭子鸟儿在草地上抢夺食物。

    ③我在那个令人忘情的人与鸟兽共处的草坪上,曾经想过在我家的小院里,如若能有这样一群敢于光顾的鸟儿就好了。然而,实际想来,实现这样人鸟人兽共存共荣的和谐景象,恐怕也不是短时间的事。【甲】我们把鸟儿兽儿作为美食作为美裳作为玩物作为发财的对象而心狠手狠的年月,已无法计算。我能记得和看到的,一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对麻雀发动的全民战争,麻雀虽未绝种,倒是把所有飞翔在天空的各色鸟儿吓得肝胆欲裂,它们肯定会把对人的恐惧和防范以生存戒律传递给子子孙孙。再是种种药剂和化肥, 杀了害虫长了庄稼,却把许多食虫食草的鸟儿整得种族灭绝——更不要说那些利欲熏心丧尽良知捕杀濒临灭绝的珍禽异兽者。我曾瞎猜过,能够存活到今天的鸟类、兽类,肯定具备一组特别优秀的专司提防、警惕人类伤害的基因。不然,早该在明枪暗弓以及五花八门的机关和陷阱里灭绝了。

    ④还是说我家的斑鸠。

    ⑤我有记事能力的时候就认识并记住了斑鸠。在我家乡的鸟类中,斑鸠是最朴拙最不显眼近乎丑陋的一种鸟儿。灰褐色的羽毛比不得任何一种鸟儿,连麻雀的羽翅上的暗纹也比不得。没有长喙和高足,比不得啄木鸟和鹭鸶。没有动人的叫声,从早到晚都是粗浑单调的“咕咕咕——咕咕咕”的声音。它的巢仅由几十根柴枝,横竖搭置成一个浅浅的潦草的窝。小时候我站在树下,可以从窝底部的缝隙透见窝里有几枚蛋。记得有篇小学课文,说斑鸠是最懒惰的,懒得连窝也不认真搭建,冬天便冻死在这种既不遮风亦不挡雨的窝里。

    ⑥然而,整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我住在祖居的老屋读书写字,没有看见过一只斑鸠。我以为再也看不到斑鸠了。

    ⑦斑鸠却在我重返家乡的第一个清晨出现了,就在我的房檐上。

    ⑧我便轻手开门,怕惊吓了它们。它们还是飞走了。

    ⑨初始,无论我怎样轻手蹑足开门走路,它们一发现我从屋内走到院中,扑棱一声就从屋脊或围墙上起飞了,飞到高高的村树上去了。我仍然往小院里抛撒米谷。直到某一日,我开门出来。【乙】两只斑鸠突然从院中飞起,落到房檐上,还在探头探脑瞅着院中尚未吃完的谷米。我心里一动,它们终于有胆子到院内落脚啄食了,这是一次突破性的进展。

    ⑩我和斑鸠的关系获得令人振奋的突破之后,随之便是持久的停滞不前。斑鸠在房檐在房脊在院墙上栖息追逐,似乎已经放心无虞。然而有我在场的时候,它们绝不飞落到院里来啄食,无论我抛撒的米谷多么富于诱惑。有几次我从室内的窗玻璃前窥视到斑鸠在院中啄食米谷的情景,每当我出门,它们便惊慌地飞上房顶。这一刻,我清醒地意识到,它们还不完全是我家的斑鸠。

    ⑪要让斑鸠随心无虞地落到小院里,心里踏实地啄食,在我的眼下,在我的脚前, 尚需一些时日。

    ⑫我将等待。

    (选自《我走在这活泼泼的人间》,有删改)

    1. (1) 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中“我”与斑鸠的关系,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

      有记事能力的时候

      重返家乡的第

      一个早晨

      重返家乡后的某一日

      关系

      “我”未见过

      斑鸠

      “我”给斑鸠喂食,斑

      鸠敢到院里啄食

    2. (2) 有同学对文中画线的【甲】【乙】两处有疑问,请你解答。

      ①【甲】处“我们把鸟儿兽儿作为美食作为美裳作为玩物作为发财的对象而心狠手狠的年月”语句很长,没用标点停顿,强调了什么?

      ②【乙】处的“探头探脑”好像有丑化斑鸠的感觉,去掉是不是更好些?

    3. (3) 本文题为《家有斑鸠》,②③两段却没有写“斑鸠”。这两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4. (4) 文章以“我将等待”结尾,“我”能等来“我家的斑鸠”吗?请联系全文和生活体验简要分析。
  • 8. 非文学作品阅读。

    筷子小传

    施  芳

    ①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 3000 年。商王纣用筷子的故事被人熟知。《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就是说商王纣挥霍无度,大臣箕子为之恐惧。“纣为象箸”便典出于此。这说明,在商王纣时,已经有筷子的存在。河南安阳殷墟 1005 号墓中曾出土 6 支青铜箸头,可以接柄使用。

    ②先秦时代,筷子被称为“梜”,战国晚期至汉代开始称为“箸”,到了明代得名“筷”。明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道:“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意思是说,船家期盼快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因而忌讳说“住(停)”“翻”等字,故将“箸”称为“快儿”。此名迅速传开,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因筷子多用竹木制成,久而久之,后人就给“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③作为传统餐具,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这是中国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在许多地方,筷子可作为新婚礼物,寓意成双成对。筷子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国潮筷子、古风筷子、卡通筷子,配以富有设计感的包装盒,筷子成了一份实用性与美感兼备的礼物。

    ④古时筷子的使用很有讲究。朱熹的《童蒙须知》中有言,“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在现代,人们也都遵循着筷子使用过程中的礼仪禁忌:颠倒乾坤——筷子颠倒使用;仙人指路——筷子指向人;焚香礼拜——筷子竖插在碗中;翻江倒海——筷子随意上下翻拣。⑤走过漫长的岁月,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花样繁多。就材质而言,除常见的竹筷子, 还有木筷子、银筷子、瓷筷子、不锈钢筷子、塑料筷子。就造型而言,有素雅的原木筷, 还有彩漆、雕花筷子以及多种材质镶拼而成的筷子。为适应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一次性筷子应运而生,不同颜色的筷子则适合家庭成员间区分使用。一种配有筷子及勺子的便携餐盒既环保又卫生,深受年轻人喜爱。为推广分餐制,写有“公筷”的筷子正被越来越多的餐馆所接受。

    ⑤小小筷子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多一双公筷,多一份安心。

    1. (1) 本文主要介绍了筷子的历史、得名由来、①、②、种类。
    2. (2) 选出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A . 筷子为中国独创的餐具。它的使用历史悠久,直到明代才称之为“筷”。 B . 朱熹的话,说明古人讲究筷子和勺子同时举起来使用,进食极为方便。 C . 筷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既有人们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也有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D . 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便携餐具的出现、公筷的推广,都顺应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3. (3) 文章开头写商王纣用筷子的故事,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9. 古诗阅读。

    【甲】西塞山怀古①

    刘禹锡

    王濬②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④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乙】赤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①〔西塞山怀古〕唐穆宗长庆年间,藩镇势力又有所抬头。长庆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经过西塞山,有感而发,乃作此诗。②〔王濬〕晋益州刺史,一作“西晋”。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③〔千寻铁锁〕东吴末帝孙皓命人用大铁索横于江面,以拦截晋船,终失败。寻:长度单位。④〔四海为家〕指国家统一。

    【甲】【乙】两诗都是咏史怀古诗,试比较两首诗歌抒发的情感的异同。

  • 10. 文言文阅读。

    天祥至潮阳①,见弘范②,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③。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④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向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

    (节选自《文天祥传》)

    注:①〔潮阳〕地名,在广东。后文的“崖山”,也是广东的地名。②〔弘范〕即张弘范,元朝将领。③〔张世杰〕南宋将领。④〔泫然〕流泪的样子。

    1. (1) 字词理解。

      ①辨析一词多义。

      使为招张世杰 ( ) 乃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 )

      ②“殊”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常见义项有如下几项,《文天祥传》中“天祥临刑殊从容”中“殊”应理解为(     )。

      ①死     ②断绝     ③不同,区别     ④副词,很,非常,根本

    2. (2)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3. (3) 文天祥的衣带中有赞文“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这一赞文符合文天祥的形象吗?请你结合选文内容进行评价。
三、写作(40 分
  • 1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在 2020 年“五四”青年节,“哔哩哔哩”网站发布一段名为《后浪》的演讲视频,寄语青年一代:“青春是善良、勇敢、无私和无所畏惧,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读完上面材料,请你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标题自拟,诗歌除外,文体自选;文章不少于 500 字;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