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九中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

更新时间:2023-03-15 浏览次数:3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 1. (2018八下·泰兴期中) “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这首歌里“人民的大救星”是指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    )
    A . 朱德 B . 周恩来 C . 刘少奇 D . 毛泽东
  • 2. 它“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前,它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的它是指(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3.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的标志是(   )
    A . 三大战役胜利 B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 全国土地改革完成
  • 4.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是在(   )
    A . 1950年 B . 1951年 C . 1952年 D . 1953年
  • 5.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这首歌(   )
    A . 中国工农红军的军歌 B . 八路军、新四军的军歌 C .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歌 D .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 6. 美国在朝鲜战争前期任命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与他在此进行殊死较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   )
    A . 毛泽东 B . 刘伯承 C . 林彪 D . 彭德怀
  • 7. 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   )
    A . “三八线”附近 B . 美国 C . 鸭绿江边 D . 日本
  • 8. 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朝鲜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
    A .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B . “联合国军”退回到“三八线”附近 C .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撤职回国 D . 1953年7月,美国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
  • 9. 我国大陆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完成时间(   )年。
    A . 1950 B . 1951 C . 1952 D . 1953
  • 10. (2021八下·九台月考) 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B . 实现了土地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C . 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D . 农业生产获得发展,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 11. 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
    A .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 .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12. (2017八下·河源期中) 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一五计划”的完成 C . 新中国的成立 D .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13.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包括(   )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③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4. 1954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
    A . 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 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D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 15.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
    A . 建立生产合作社 B . 实行公私合营 C . 完全没收 D . 赎买
  • 16. 下列哪些方面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   )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交通运输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7.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 18. (2018八下·高邮期中) 这次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成为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这次大会”是(    )
    A . 遵义会议 B . 中共七大 C . 中共八大 D . 中共十五大
  • 19. “文化大革命”中,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其中成为党的历史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冤案的是(   )
    A . 七千人大会 B .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 C . “四人帮”被隔离审查 D . 成立中央文革小组
  • 20. 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他是谁(   )
    A . 邓稼先 B . 焦裕禄 C . 雷锋 D . 王进喜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回答:

    1. (1) 在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上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目的是什么?
    2. (2) “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
    3. (3) “三十年以来”指什么事件以来?它标志着什么?
    4. (4)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标志着什么?从那时起,中国人民的内外敌人是谁?
    5. (5) 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纪念革命先烈?怎样继承革命事业?
  • 22.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 (1) 图一和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是在哪次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
    2. (2) 中国参加这次战争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3. (3) 请分别概括两位英雄人物的事迹。
    4. (4) 两位英雄人物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步骤一:史料探究

    材料一:公元1663年(清康熙二年),张小泉剪刀始创于杭州,传统民用剪刀是张小泉的起家产品。它靠磨工精细、刃口锋利等十大特点称雄制剪业。当历史的时针指在1953年时,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原先的小作坊全部统一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制剪合作社,1956年张小泉剪刀厂诞生了。

    材料二:同仁堂是供奉清宫用药的御药房,历经八代皇帝,达188年之久。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同仁堂成为执行党的政策的模范企业。同仁堂经理乐松生在中南海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从此其医药生产蒸蒸日上,今天发展为医药生产领域的著名国有企业。

    步骤二:激烈讨论

    有关如何看待三大改造,张明和王刚展开了争论。

    张明:真是了不起!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真是了不起!

    王刚:三大改造中存在很多缺点和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
    2. (2) 材料二中的同仁堂执行了党的什么政策后成为模范企业?在改造过程中采取了哪一创举性政策?
    3. (3) 你觉得他们说的话有道理吗?请说说你对三大改造的看法。
  • 24. 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是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重大失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

    ——毛泽东八大开幕词

    材料二:下表反映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经济科技建设取得的突出成就。

    钢铁

    建成武钢、包钢

    石油

    建成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

    铁路

    修建兰新、包兰等铁路

    科技成就

    1967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 ______

    1973年,在世界在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 ______

    先进

    人物

    党的好干部 ______

    解放军好战士 ______

    材料三: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写道:“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实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基本实现公社化。1956年至1976年的20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曲折前进的时期。

    1. (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八大召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 (2) 请补充横线部分的内容,完成表格。
    3. (3) 根据材料三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6年至1976年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至少3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