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开学考...

更新时间:2023-03-08 浏览次数:28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据《左传》记载,周公把“殷民”六族和七族以及方国“怀姓九宗”的贵族分别分配给鲁、卫、唐三国,使他们带着宗氏和分族,统率着所属奴隶,随从封君迁到封国,“职事”于封君。这一举措(   )
    A . 标志着分封制度的确立 B . 促成了集权国家的建立 C . 推动了周初的文化融合 D . 消弭了周初君臣的分歧
  • 2. 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下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

    时期

    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

    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

    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

    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 . 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 . 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 . 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 . 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 3. 南北朝 《颜氏家训勉学》篇述,当时“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宋齐时吴郡人顾欢,家贫无力就学,见“乡中有学舍,于舍壁后倚听……八岁,诵《孝经》《诗》《论》”。这些可以解读为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 儒学地位并未受到冲击 B . 儒学影响力依然巨大 C . 教育发展水平逐渐提高 D . 局势动荡阶层差距大
  • 4. 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高层政区

    行省

    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州、县

    A . 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 . 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 . 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 . 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 5. (2022高三上·辽宁月考) 明初,湖南洞庭湖区棉花、葛、苎麻、蚕桑等作物产量大增,且大多“市卖长(沙)、衡(阳)”。清初,岳阳棉纺织业、湘潭麻纺织业发展成为独立的小手工业作坊。清中叶,“浏阳、湘乡、攸县、茶陵皆出苎布,世称浏阳最佳”。这反映出,明清时期湖南(    )
    A . 民营手工业占主导 B . 商品经济显著发展 C . 纺织业领先于全国 D . 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 6. 清代“外洋”一词通常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纳入行政管辖的海洋区域,另一个是指外国。下表是清代官方史书《清实录》中“外洋”一词统计情况。据此可知,清政府(   )

    时间类别

    嘉庆朝(1796—1820年)

    道光朝(1821—1850年)

    咸丰、同治朝(1851—1874年)

    光绪、宣统朝(1875—1911年)

    中国管辖之“外洋”

    74

    141

    27

    8

    外国同义之“外洋”

    4

    19

    25

    148

    A . 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B . 逐渐融入国际外交体系 C . 外交政策趋于稳定 D . 彻底摒弃天朝上国观念
  • 7. 清朝的财政体制原先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收支,户部拥有“制天下之经费”的权力。经太平天国之后,原来掌管地方财政并直接听命于户部的藩司,转而受制于督抚,中央无法通过藩司控制地方财政。这一变化(   )
    A . 造成传统财政体制的彻底瓦解 B . 有助于保障洋务企业资金来源 C . 影响了民族资本主义区域布局 D . 促成戊戌变法政治体制的变革
  • 8. 下表为清朝前期与后期财政收入结构表

    时间

    田赋

    盐税

    关税

    厘金

    杂税

    总计

    岁入万两

    比重%

    岁入万两

    比重%

    岁入万两

    比重%

    岁入万两

    比重%

    岁入万两

    比重%

    岁入万两

    比重%

    1766

    3986

    71.8

    574

    10.4

    540

    9.4

    0

    0

    449

    8.1

    5549

    100

    1894

    3266

    43.0

    673

    9.1

    2050

    27.1

    1328

    18

    402

    5.3

    7400

    100

    1903

    3546

    33.8

    1250

    11.9

    3042

    29.0

    2298

    21.9

    356

    3.4

    10492

    100

    (注:厘金是在商品运输途中抽取的捐税)

    据此可知,晚清时期(   )

    A . 农耕经济持续衰退 B . 呈现出社会转型期的特征 C . 强化海关税收监管 D . 经济半殖民地化日趋严重
  • 9. 下图为上海银行博物馆收藏的一枚中国货币史上面额最大的纸币,面值高达60亿元,折合金圆券1万元,在当时只能买到77粒大米。其作为史料可以用来研究(   )

     

    A . 国民革命时期的经济状况 B .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C . 日本在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D . 陷入崩溃的国统区经济
  • 10. (2022·昆明一模)  1951年,东北机械管理局第三机器厂车工赵国有发起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运动,提出“我们要把工厂变成战场,把机器变成武器”,这立刻得到全国工人的响应,1200个工矿企业中的120余万职工加入生产竞赛。该运动(   )
    A . 有利于我国应对严峻的国际局势 B . 反映出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C . 推动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 . 助长了工业建设中的冒进倾向
  • 11. 在古希腊,智者们将教导人们保持沉着精神作为自己开展教育的目的,并且把教化建立在理性和知识的基础上,他们重视教育在人的天性改变和发展中的功能,认为“德行可教”,德行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学习和教化获得的。这些教育理念(   )
    A . 顺应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价值取向 B . 体现了个人主义的思想特征 C . 凸显了对理性主义的崇拜和追求 D . 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动荡
  • 12. 法王路易十一(1461~1483年在位)被称为“法兰西国土的凑合者”。他在建立起一支由八千名骑兵“大方阵”联队和各教区提供的一万名“自由弓手”组成的常备军之后,设置固定税,要求教会公开其所有财产,否则全部没收。这些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
    A . 提升国王权威 B . 构建民族国家 C . 加强军事力量 D . 废除教会特权
  • 13.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和约承认新教同盟等战胜一方实际占领土地;重申“教随国定”原则;认可德意志各邦在内政和外交方面自主权等。据此可知,这一规定(   )
    A . 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B . 标志近代外交制度的普遍建立 C . 形成了集体一致原则 D . 确立主权平等和领土主权原则
  • 14. 20世纪以来,文官逐渐“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总统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职业文官左右总统的政策”。这反映美国(   )
    A . 三权分立机制发展完善 B . 总统立法权力遭遇侵夺 C . 文官集团垄断政府权力 D . 行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 15.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如图是1953年苏联漫画家的作品《自作自受》。画面右上方是插着苏联、中国等国旗等象征社会主义的堡垒,英国约翰牛、美国山姆大叔和其他西方人士,正用套在脖子上名为“经济封锁”的绳索包围社会主义堡垒。该漫画意在(   )

    A . 批判冷战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B . 揭示资本主义经济滞胀的必然性 C . 讽刺西方经济封锁政策作茧自缚 D . 号召社会主义国家团结抵制封锁
  • 16.
    美国“高科技”革命爆发后,学者一般把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向以知识产业为主的经济转变的过程,称之为“非工业化”,如图所示

    现代工业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由此可知“非工业化”(   )

    A . 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 . 表明政府干预经济缺乏力度 C . 意味着实体经济相对削弱 D . 使世界经济处在深刻调整中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律规定,皇亲国戚、皇帝故旧、高级官僚贵族等八类人犯罪时,处罚“轻重不在刑书”。唐律还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答三十。”“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且近亲中又无成年男丁者,须奏报裁决。“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对妇女犯罪有些可依律酌情而处。

    ——据《唐律疏议》

    材料二:清入关初,曾依照《明律》并参酌关外旧制,制定法律;至乾隆时期,修成了集历代封建法律之大成的《大清律例》。乾隆在《大清律例》序文中说,法律“非徒示之禁令,使知所畏惧”,更在于“弼成教化,以洽其好生之德”。清代还制定了《蒙古律例》《回疆则例》等,使司法管辖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维护了法律政令的统一。

    ——据《大清律例》等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价。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法律制定方面出现的变化及历史意义。
  • 18. 有同学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财政收入

    年份

    米麦(万石)

    布(万匹)

    绢(万匹)

    宝钞(万锭)

    银(万两)

    1430

    3979

    20.5

    94.1

    7388.9

    32.9

    1552

    2659

    13.3

    32.0

    2414.4

    243.3

    1621

    2780

    12.9

    20.6

    8.1

    7552

    ——摘《明实录》

    材料二:《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须繁。

    ——摘《醒世姻缘传》等

    材料三: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废金银,其利有七:粟帛之属,小民力能自致,则家易足,一也。铸钱以通有无,铸者不息,货无匮竭,二也。不藏金银,无甚贫甚富之家,三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 (1) 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价值。
    2. (2) 综合上述材料,简述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城市或地区举办重大赛事,都会在开幕式中展示其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2021年9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省省会西安举行,开幕式包括序曲和“民族根”“延安魂”“中国梦”3个篇章,展示了黄帝陵、秦兵马俑、大唐盛世、丝绸之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延安精神、新中国建立、科技兴国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选择你熟悉的国内某一城市或地区,围绕其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为该地重大赛事开幕式的筹办,拟定一个历史主题,举出与该主题相关的具体史实并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提供至少三个相关的近现代历史史实,具体准确;说明完整清楚,观点正确。)

  • 20. 反思资本主义扩张史,侵略与经营有如两翼,如影随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印度失掉了他的旧世界,而没有获得一个新世界”。这是马克思在1853年以印度为例,对殖民地历史命运所作的精辟分析。

    从19世纪中叶起,资本主义在全球进一步展开了扩张活动,世界文学领域出现了以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为主的文学作品。英国作家狄更斯对这一时代有经典的描述:“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必修三等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路扩张的资本主义基本完成了一体化进程,资本主义实现了人类历史空前未有的纵向和横向发展,不论是发展速度或规模。但在不断扩大和发展的同时,它面临着难以解救的矛盾。

    世界之形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它的真实内容是什么呢?它的真实内容便是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其余地区、国家的统治。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不外是西方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回家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控制。资本主义势力伸向全世界,可以说是“无远弗届”。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析19世纪中叶,包括印度在内的殖民地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的境遇。综合说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是如何以笔为刃直面“最坏的时代”?
    2. (2)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实现其“无远弗届”的手段及其所造成的结果。分析一路扩张的资本主义“横向发展”过程中“难以解救的矛盾”。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