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铁岭市部分校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

更新时间:2023-03-01 浏览次数:27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 1.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项(    )
    A . 冕(guàn)      秘(jué)           困(è)            言不义(jí) B . (jiāo) 风(sāo)        养(rú)             断章取(yì) C . 然(mào)         取(jí)            循(zūn)        富丽堂(huáng) D . 影(jiǎn) 劫(lüè)         物(zāng)      丰功伟(jì)
  • 2.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 . 这件事本来是我的错,他却李代桃僵 , 为我承担了责任,使我很不好意思。 B . 这首诗情中含景,景里有情,情景交融,相得益彰 , 因而成为千古名句。 C . 《理想照耀中国》这部系列片再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建党前后到今天这段时期惟妙惟肖的历史画卷。 D . 东京奥运会2021年7月23日开幕,这段时间,各国运动健儿纷至沓来 , 参加相关比赛。
  • 3. 选出对选文中的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郑重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①由我国建成的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卫星导航系统,从此走向了造福人类、服务全球的时代舞台。这是自豪的宣告。②这充分体现了北斗致力干为全球提供导航定位服务。完成北斗卫星的组建,③咱们国家前后共用了26年的时间,花费大约100亿美元左右。中国的北斗是一流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中国愿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共促全球卫星导航事业蓬勃发展。④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扬了应有的功能,可以让全球用户享受到多系统并用带来的好处。

    A . ①把“造福人类”和“服务全球”调换位置。 B . ②句在“定位服务”后加“的诚意和决心”。 C . ③句把“大约”或“左右”删去一个。 D . ④句“功能”改为“作用”。
  • 4.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 《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 . 《行路难》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行路难是乐府古题。 C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 D . 《水调歌头·明月儿时有》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宋代文学家,明月几时有,词牌名。
  • 5. 选出下列对苏轼《水调歌头》赏析有误的一项(    )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作者开篇便把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一 B . “起舞弄清影”意思是众人在月光下跳舞,影子也随着动,作者看到后的感触,所以说“何似在人间”,那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C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月亮,也写了月色,月儿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的挂在低矮的雕花的窗子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无眠”指的是诗人自己。 D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愿,婵娟指的是月亮。
  • 6. 名著阅读。
    1. (1) 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 《西游记》盘丝洞中七女妖把唐僧吊上房梁,悟空见七女在庵旁温泉洗浴,遂变饿鹰,叼走其衣,又下水变成鲇鱼,戏弄女妖。 B . 武松在景阳冈打死猛虎,做了督头,武大被西门庆打卧床,潘金莲用砒霜毒死武大,武松回家杀了潘金莲,又到狮子楼把西门庆杀了。 C . 在《春水》里,冰心虽然仍旧在歌颂母爱,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但是,她却用了更多的篇幅,来含蓄的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烦恼和苦闷。 D . 《骆驼祥子》中虎妞想回到人和车厂,又担心刘四爷不接受。祥子偷偷到人和车厂附近观察,发现车厂的招牌换了,刘四爷把人和车厂卖了,带着钱外出看世界了。
    2. (2) 填空。

      何清发现了劫生辰纲的人中有晁盖,跑去告诉了兄弟何涛,何涛是个公人,于是两人把此事告诉了府尹,府尹派人捉拿了白胜,打了三四顿,白胜供出了其余的人,何清兄弟被派去郓城县捉拿人犯,可当地公人去吃饭了,县衙内无人,正巧碰上了宋江,准备把相关公文交给宋江,宋江说知府中午要休息会儿,他也要回去处理一下家务,趁机跑去通知晁盖等人,叫他们快点离开,宋江回来带何清兄弟见了知府,知府派了(美髯公)和雷横(插翅虎)去抓人,结果美髯公故意放走了晁盖。

      从中可以看出宋江的的特点,美髯公是

  • 7. 口语交际。

    妈妈:“你脱下来的脏衣服总是随手扔到床上,就不能自己洗一洗吗?”

    小明:“我学习这么紧,哪有时间去洗?”

    妈妈:“你总是这样,以后不在妈妈身边怎么办?学习固然重要,但也要学会独立。”

    小明:“我没时间洗,以后再说以后的事。”

    1. (1) 妈妈和小明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 (2) 请参加这场讨论,谈谈你对这个焦点问题的看法及理由。50字左右。
  • 8. 古诗文默写。
    1. (1) 读贵有得。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会读出:“,锦鳞游泳。”的动态之美;会读出:“浮光跃金,。”的月色之美:会读出:“,郁郁青青。”之美;会读出:“渔歌互答,!”的意境之美。
    2. (2) 读贵有感。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会读出“沉舟侧畔千帆过,

      ”的哲思;会读出:“,二十三年弃置身。”的无限辛酸和悲凉;会读出两个典故中:“怀旧空吟闻笛赋,。”蕴含的被贬归来的感触。

    3. (3) 读贵有悟。李白的《行路难),会读出宴饮气氛的欢乐:“。”

      会读出诗人形象化的语言中寓含着的仕途的艰难,无限的悲慨:“。”

      会读出诗人在沉郁中振起,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二、阅读(满分60分)
  • 9.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乙】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包拯列传》,有删节)

    1. (1)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 异二者之为                     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 B . 物喜                             故河塞不通 C . 进亦忧,退亦忧               斯陋室 D . 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一怒诸侯惧
    2. (2) 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②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

    3. (3)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拯 立 朝 刚 毅 贵 戚 宦 官 为 之 敛 手 闻 者 皆 惮 之。

    4. (4) 写出【乙】文中有关包拯的两件事。
    5. (5) 【甲】【乙】两文中作者都具有的政治情怀;【乙】文表达了作者对包拯情感。
  • 10.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亲爱的,要走,不要停

    ①表妹考上了研究生,打电话给我报喜,语气里是难掩的激动,她说,姐姐,你不是想要去海边城市吗?我要在这样的城市待三年呢,你可以来找我玩。

    ②我一边开心地满口应下,一边在心里琢磨着那个对海边城市的向往是什么时候诞生的。之所以有这样一个想法,是因为那年我心心念念要考的大学就在那样的城市里。我心目中它一定是临海而立,风满时能鼓动一袖春光,而我,一定可以在海水拍击岸边的时候,打捞起不灭的梦想。作为一个在北方长大、从来没见过海的人。那座沿海城市的大学,成为了我心中通往未来的秘密通道。可惜的是,我到底也没有能够穿过这所秘密通道。不但没有通过,连在门口徘徊的资格都没有。

    ③那一年高考,我的成绩差到羞于向人提起。最后,选择了复读。

    ④高考失利的我在家里鼓着勇气跟爸妈讨价还价,虽然羞愧的我好像并不具备这样的资格,但还是硬着脖子,好家脾气硬一点,就能掩饰内心的难过,我一会说我要去读技校,一会说我要去打工。爸妈却反反复夏只有一句话,你必须去复读。我说我不去,转身就躲在房间里哭泣。

    ⑤我并不是真的不想复读,只是不知道如何面对那样难堪的分数,那和我一贯的成绩不符。我甚至想我可能是不适合高考的,否则为什么明明每次月考的成绩都不错,却在面对高考试卷的时候溃不成军呢?我更害怕,一旦复读的结果也不好,我有没有勇气来面对爸妈?面对我自己。

    ⑥最后决定去复读,是因为爸爸,他不再强制性要求我去复读,也从不对我说我们是为你好这样的话。他只是抱着学校发的那本报考指南,那么厚的一本书,我都懒得翻。可爸爸每天都在翻看,一夜夜,一页页的翻看,认认真真研究每一个专业,询问从事教育行业的亲戚。他说,哪一类的学校都好,只要可以收到录取通知书。但你不可以不读书的,你才18岁,你不知道未来还有多长。如果停在这里,你有可能就会一直停在这里了。你现在可能还不明白这样的选择对未来的那个你,是多么不负责任。

    ⑦爸爸歪着头,坐在那里,翻着册子,有时候招手问我,你来看看,这个学校怎么样,你不是喜欢英语吗?英语专业好不好?

    ⑧我突然就觉得绷不住了。我低着头,瓮声瓮气地说,爸爸,我去复读,还有半句话,卡在嗓子眼里没说出来的是,对不起,谢谢你。对不起,不能成为你们的骄傲,还让你们操碎了心,谢谢你,包容我的肆无忌惮和不懂事。

    ⑨8月份去复读,夏天还正当道,热得理直气壮。能容纳一百人的复读班,黑压压的全是人。桌子上的习集,像是长了一双双深不可测的眼睛。如果还有比高三更惶恐的时光,那一定是高四。

    ⑩我自己选择了最后一排靠近角落的位置,旁边是空的;好像那样才不会被打扰。就那样我开始加倍努力。

    ⑪一个月后,我有了个同桌。她来的那天,背着一个巨大的书包,架着大眼镜,周身写满了俩字:严肃,我试探着问了她的成绩,以为会得到一个让我惊讶的数字。可这次,她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下。其实,我中途退学了,因为没考上好大学,就出去打工了。后来又想读书,干脆又回来了。她没有再说下去,可接下来她所有的勤奋都在诉说着对重返校园的感恩。因为有一年没读书,落下的课程比较多,她每天都要花费比我们更多的时间。晚上不舍得睡觉,早上早早起床。有了那样一个勤奋的同桌做参照,我也更加努力。

    ⑫那一年,留给我唯一的印象,就是试卷,成沓的试卷。数学老师走到我身边的时候会顺道帮我解道题,英语老师会问下我昨天的试卷有没有写完。还有同桌那一双每天6小时睡眠还能神采奕奕的眼晴。

    ⑬那一年,我和同桌,终于收到了迟到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虽然依旧不是我向往的沿海大学,也不是她刻在书桌右侧的北京、北京。

    ⑭读大学的时候,我特意去了我向往的那所学校。在校门口拍了张照片。绕着校园走了一圈又一圈,恨不得记下每一个建筑物的名字。同行的朋友问,你喜欢这个学校啊?我点点头,又摇摇头。确切地说,我向往的不仅仅是一所大学和一片海,还有更多更多的未知。而如今的我,已经度过人生最黑暗的时刻,已经有了足够的勇气去探索每一个未知,剩下的就只有释怀。千万不要让你的选择或理想成为你停在这里的枷锁,你明明可以成为一把钥匙,为自己开锁,何不往前继续呢?

    ⑤不管是高考,还是人生。最差不过一路告别一路失望,可失望过后也会有希望,告别之后也会有新生。谁又不是勇敢着面对一切未知呢?亲爱的,你要走,不要停。

    1. (1) 阅读选文④~⑬段,围绕“我”的求学历程,将“我”的经历补充完整。

      →爸爸影响,决定复读→

    2. (2) 选文⑥段中加点词语“一夜夜”“一页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 (3) 选文⑭段中“我”为什么“点点头,又摇摇头”?
    4. (4) 人生难免经历“最黑暗的时刻”,你从“我”成长的经历中得到那些感悟?
    5. (5) 选出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     )
      A . 选文中表妹对我说,姐姐,你不是想要去海边城市吗?引出了“我”对大海的向往和喜爱,构思巧妙。 B . 选文④段中我在家里鼓着勇气跟爸妈讨价还价,意在表现我只顾自己不关心别人。, C . 选文段画线的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习题的神秘,“我”看到习题后内心对学习极度的惶恐 D . 选文结尾段点明了文章中心,照应了标题,发人深思。
  • 1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河南暴雨、欧洲洪水、北美热浪、相关联

    ①河南郑州遭遇了有记录以来的史上最强降雨。如今,暴雨来到了河北。7月22日,河北连发三个红色预警,包括暴雨红色预警、山洪灾害红色预警以及地质灾害红色预警。今年,全球极端天气事件多发。席卷北美地区的热浪,困扰欧洲中西部的洪水,再到中国北方的强降水。全球各地极端天气事件看似孤立,背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河南暴雨、欧洲洪水、北美热浪带来的危害无疑是巨大的、据央视新闻报道,此轮河南强降雨至今为止造成全省140多个县(市、区)受灾,因灾死亡302人,全省已紧急进险转移约37.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5.6万人左右。农作物受灾面积将近215.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2.2亿元左右。今年6月至7月,北美地区民众经历了一次罕见的高温浪湖,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南部小镇利顿的气温一度逼近50℃。北美民众还在经历高温炙烤,欧洲民众则遭遇了洪水袭击。近期,欧洲中西部强降雨引发洪水,截至当地时间7月19日晚,共有196人在洪灾中遇难。

    ③专家指出,河南出现的特大暴雨主要与大气环流、地形以及台风“烟花”有关。在台风“烟花”和副热带高压的气流引导下,大量的水汽通过偏东风源源不断从海上输送到陆地,在河南集结成雨,欧洲洪水与此次河南暴雨还有所不同,专家指出,中欧地区上空形成的寒冷、低压系统“伯恩德”导致了这场席卷欧洲地区的强降雨。这股低压携带着来自地中海区域的热带水汽,被困在东、西两侧的高压区之间,进而带来了暴雨,造成洪水。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0)解释,此次北美热浪是由“大气阻塞模式”引起的,“大气阻塞模式”导致两侧的低压形成一个“热穹顶”,就像压力锅一样,将高温都集中在一个特定区域。

    ④究其原因,全球变暖是这种极端天气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各自具体成因来看,今年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似乎都是孤立天气系统导致的,其实并不是这样。中国河南的暴雨、欧洲的洪水以及北美热浪是通过大气环流联系到一起。打一个比方,“可以把大气想象成水,扔一个石头进去,就会泛起一些涟漪,而这些涟漪可以扩散到很远距离之外。根据大气动力波动,会产生遥相关联系。”

    ⑤极端天气事件或逐渐增多,如何采取措施应对,避免人、财、物损失就成了下一个关键问题。

    ⑥从政府举措角度来看,应加强各部门协调合力,否则极端灾害一旦来临,应对难免“捉襟见肘”。气象部门做出预警后,城市管理部门、水利部门、道路交通部门以及应急响应部门应该立即行动制定应对措施和方针。在极端天气发生后,也须制定群体紧急庇护预案。在强降水来临时,应该设立清楚的指示标识。寻我哪些地点庇护,远离哪些地点(如低洼、地下通道等)。另外,应及时排查地下排水系统。普查周边水库、蓄水设施,危险建筑物等,一旦发生险情,应有健全的综合应急抢险系统。

    ⑦此外,              , 有意识地根据预报预警保护自身安全。政府和民众不能等到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后才开展应对,想要从根源上减少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需要民众从日常做起。

    ⑧“我们不能等到看到冰山,才把船停下,”多纳指出,问题的核心在于人们改变气候的速度快于适应的速度,由此民众必须对温室气体排放采取行动,眼下的每一个决定,包括如何发电、如何为房屋供暖以及如何运输货物,都应着眼于一个更加低碳的未来。

    (2021《知识窗》)

    1. (1) 在选文⑦段中的横线上给本段填写一个恰当的中心句。
    2. (2) 比较分析选文②段和③段中加点的“截至”与“压力锅”两个词语体现的说明文语言特点。
    3. (3) 选文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 选文题目交代了说明对象,概括选文主要说明内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 此轮河南强降雨使37.6万人紧急避险转移,紧急转移安置25.6万人。 C . 河南出现的特大暴雨主要与大气环流、地形以及台风“烟花”有关。 D . 选文⑧段总结全文,强调低碳环保重大意义。
    5. (5) 阅读选文⑥段,你认为极端天气事件逐渐增多,如何采取措施应对?
  • 12.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中学阶段是定型的阶段,中学生时期与其注重治学的方法,不如提倡良好习惯的养成,个人的坏习惯在中学还可纠正,假使在中学里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会影响个人的前途,在大学里可能不会是个好学生,在社会里可能不会是个有用的人才。所以,我认为中学阶段良好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

    ②良好的习惯怎样养成呢?我在台湾大学讲《治学方法》时,讲到一个故事:宋时有一新进士请教老前辈做官的秘诀,老前辈告诉他四个字:勤谨和缓。这四个字,大家称为做官的秘诀,我把它看作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秘诀,

    ③勤,就是不偷懒,不走捷径,要切切实实,辛辛苦苦地去做。要用眼睛的用眼晴,用手的用手,用脚的用脚。

    ④谨,就是谨慎,不粗心,不苟且,写汉字,一点、一横也不放过,做数学,一个圈、一个小数点都不苟且。所以细心谨慎,是必须养成的习惯,

    ⑤和,就是不要发脾气,不要武断,要虚心,要和和平平。什么叫做虚心?脑筋不存成见,不以成见来观察事,不以成见来对待人。就做学问来说,要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做化学、数学、历史、地理,并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学语文。无论对事、对人、对物、对问题、对真理,完全是虚心的,这叫做和。

    ⑥缓,这个字很重要,“缓”的意思是不要忙,不轻易下结论。如果没有缓的习惯,前面三个字就不容易做到。缓的意思,是要等着找到了充分的证据,然后根据事实来下判断,无论作学问、作事、作官,都是一样的,达尔文写生物进化论,费了三十年的工夫,他到四海去搜集标本,做研究,并与朋友们反复讨论。达尔文这种持重的态度,不是缺点,是美德,这也是科学史上勤谨和缓的实例。

    ①青年学生们要在中学里便养成这些好习惯,无论是做人、做事、做学问,将来不怕没有成就。

    【材料二】

    良好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生活上和谐,成就事业的助力器。但是习惯的培养,必须从小时候、小事情上开始,只有经过千锤百炼,即使是不起眼的习惯,也会成为每个人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

    我们是新时代的中学生,因此就要坚持不懈地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掌握课本知识,我们还要积极主动的广泛涉猎其它学科的东西,借以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和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连续不断的积累,相互之间融会贯通,我们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是新时代的中学生,因此就要坚持不懈地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在学校时,要遵守校规班纪,维护集体荣誉,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要做到语言文明礼貌,行为举止大方,这样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在生活中便会互励共勉、共同进步,愉快和谐。

    我们是新时代的中学生,因此就要坚持不懈地培养自己良好的社会习惯。我们不但要细心体会欣欣向荣社会画卷,而且要在困难面前、挫折面前甚至失败面前,保持一种不屈不挠、奋发上进的精神,“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美好的理想、伟大的抱负正是在一波三折中逐渐历练出来的。

    【材料三】

    生活中,很多人深信“性格决定命运”,把一个人的成功归结于性格,却忘了追问性格从哪里来,事实上,对于那些“高效能人士”来说,他们完整的人生轨迹乃是: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而“播下一种思想”的时间节点,往往是在一生的任何时刻,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朝闻道,夕死可矣”讲的就是人一生中都要寻找改变提升自己的契机,去寻求升华自己的机缘。也正因此,幸福并非取决于性格,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

    因而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把好习惯的“方向盘”,不打滑、不松劲,让好习惯不断形成惯性,积聚势能。一旦习惯成自然后,坏习惯就很难再来敲开门。好习惯如一艘船,载着我们远航;好习惯如一朵花,芬芳我们心灵                          

    1. (1) 选出下列对三则材料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 【材料一】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青年学生养成好习惯对将来做人、做事、做学问都很重要。 B . 【材料二】中表明中学生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社会习惯。 C . 【材料三】论述习惯对于一个人幸福的重要以及应该怎样培养。 D . 中学时期培养良好的习惯很重要,而“播下一种思想”的时间节点,往往也是在中学时期。
    2. (2) 阅读【材料三】,完成下列问题。

      ①画浪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

      ②仿写画横线的语句,使之与前句构成排比。

    3. (3) 阅读【材料一】,简要写出选文①~⑦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论述了中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件,提出观点,良好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

      接着,

      然后,

      最后调青少年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总结上文。

    4. (4) 说说你在生活中好的习惯是什么?是怎样养成的?
三、写作(满分60分)
  • 13.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自信就像是一根柱子,能撑起青春的天空;自信就像是一片阳光,能为我们照亮前进的路;自信就像是一片大海,乘着它驶向胜利的彼岸。正如爱迪生说的:“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请以“我相信自己”为题目,写一篇文 ……

    题目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句道出了新生事物必将代替旧的事物。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良好的心态面对得失,面对成功失败。

    请以“这条路,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如选择题目二,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⑵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

    ⑶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

    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