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五四学制) /中国历史 第四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3 浏览次数:35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八下·深圳月考) 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人民日报》等许多报纸全文转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展开。时任中央某部部长的一位老同志在会上说:“我就听到了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说文章很好,另一种意见说很不好。我也还没有完全搞透。不要认为《人民日报》登了,新华社发了,就成了定论。”这表明当时( )
    A . 阶级斗争依旧存在 B .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 C . “左”倾思想亟待消除 D . 舆论对待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意见不一
  • 2. (2022八下·潮南期中)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胜利完成了(   )
    A . 中心转移 B . 拨乱反正 C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 D . 解放思想
  • 3. (2021八下·古丈期末) 在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中说:“1978年,一篇刊登在《光明日报》头版上的文章,如同一声春雷,在全国掀起了激烈的讨论。这场讨论成为实现党和国家历史性转折的思想先导。”这次讨论是(    )
    A .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 . 实行改革开放的讨论 C . “两个凡是”的讨论 D . 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的讨论
  • 4. (2021八下·潜山期末) 2020年“新冠肺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最热门词汇,1978年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 .   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 .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 . 大跃进、放卫星、人民公社、赶超英美
  • 5. (2021八下·肇庆月考) “文革”后,邓小平支持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材料表明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突破口是(    )
    A . 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B . 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C . 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D . 经济路线的拨乱反正
  • 6. (2021八下·社旗月考) 某网站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足迹”专栏的解说词: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每一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以回顾历史,启示后人。其中,“1978年的足迹”的解说词应当是(    )
    A . 举国欢庆,翻身作主 B . 黑白颠倒,是非不分 C . 拨乱反正,风清气正 D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 7. (2022八下·深圳月考)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这充分显示了( )
    A . 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 B . 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 C . 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D . 独立自主的强大力量
  • 8. (2022八下·深圳月考)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 )
    A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 恢复邓小平全部职务 C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9. (2022八下·田东期末)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 .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D . 中共十三大
  • 10. (2022八下·浑南期末) 梳理知识示意图有助于历史的学习。下面示意图所表示的会议是(    )

    会议名称

    思想基础

    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主要内容

    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意义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中共八大 D . 中共十二大
  • 11. (2022八下·宽城期末) 思想先行,行动跟进。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 . 解决了人们思想认识的重大问题 B . 奠定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基础 C . 明确了特区姓“社”不姓“资” D . 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
  • 12. (2022八下·威宁期末)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    )
    A . 中共八大 B .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 . 中共十六大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13. (2022八下·邻水期末) 邓小平曾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
    A . 团结一致向前看 B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 尊重客观规律 D . 人类命运共同体
  • 14. (2021八下·深圳期末) 归类法是一种很好学习方法,下面都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事件,属于同一类的是:(    )

    ①西部大开发战略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④邓小平“南巡”讲话    ⑤三星堆考古刷屏网络  

    A . ①②③ B . ③④⑤ C . ①② D . ③④
  • 15. (2020八下·香洲期末)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刘少奇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这反映了中共中央正在开展的工作是(    )
    A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 “以阶级斗争为纲” C . 全面平反冤假错案 D . 推行“两个凡是”方针
二、材料分析题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

    中国崛起是一个“进行”时,从1949年至1978年用了30年时间,进入“崛起准备期”,再从1979年 至2020年用40年时间,真正进入了“崛起起飞期”。

    ——《大国治理》

    1. (1) C处于我国哪一发展阶段?D时期我国开启了怎样的伟大征程?
    2. (2) 图一事件和图二会议有怎样的关系?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从“崛起准备期”到“崛起起飞期”的转折性事件是什么,并说明主要理由。
  • 17. (2021八下·防城期末)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从那时起,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不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阔史诗。请你根据史料,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材料一:经过十年" 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而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三:国外一位学者曾提出了 "21世纪开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材料四: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1. (1) 材料一中"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质是什么?针对于此,当时中国掀起了一场什么内容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2. (2) 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3. (3)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意义。
    4. (4) 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 18. (2022八下·淮滨期中)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从那时起,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阔史诗。请你根据材料,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材料一: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三: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1. (1) 针对材料一中“两个凡是”,当时中国掀起了一场怎样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有何意义?
    2. (2) 材料二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3. (3)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4. (4) 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