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23-02-21 浏览次数:7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主要讨论(    )
    A . 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B . 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C . 制定我国宪法问题 D .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2.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表述有误的是(    )
    A .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B .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C . 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D .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 3. 毛泽东指出:"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其"必须参战"的主要理由是(    )
    A . 美军曾帮助国民党攻打共产党 B . 通过参战解放西藏 C . 保家卫国,维护中国长远利益 D . 打击美国收复台湾
  • 4. 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英勇牺牲的战斗英雄是(    )
    A . 黄继光 B . 彭德怀 C . 杨靖宇 D . 邱少云
  • 5. 图片是历史的有效载体。下面的图片出现于(    )

    A . "一五"时期 B . 抗美援朝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土地改革时期
  • 6. 下表中两部法律文件的共性是(    )
    时间 法律文件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 都推动了中国民主与法治建设 B . 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C . 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 D . 都反映了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
  • 7.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中国开始全面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志是(    )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 .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 第一届人大的召开 D . 中共八大的召开
  • 8.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下面的成就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9.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分工……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诉说表达了(    )
    A . 土地改革后的喜悦 B . 对农村改革的肯定 C . 对大呼隆的向往 D . 对农业改造的期盼
  • 10. 邓小平说:“这些年来搞改革的一条经验,就是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力下放给农民。"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 . 农业合作社 B . 农业集体化 C . 人民公社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1. 1984年,我国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这次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 解决大锅饭问题 B . 增强企业活力 C . 实行按劳分配 D . 实行公私合营
  • 12. 开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秘诀,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件法宝。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
    A . 深圳 B . 上海 C . 香港 D . 海南
  • 13.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空间的是(    )
    A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 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C .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 14.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解决这一思想困惑的理论是(    )
    A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 邓小平南方谈话 C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5. 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搭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中共十五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 . 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1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它的提出践行了哪一新发展理念(    )
    A . 创新 B . 共享 C . 绿色 D . 开放
  • 1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是(    )
    A . 邓小平 B . 江泽民 C . 胡锦涛 D . 习近平
  • 1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    )

    ①走中国道路    ②弘扬中国精神    ③凝聚中国力量    ④依靠全体人民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9.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了我国(    )
    A . 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 引进外资推动经济的新增长 C .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D . 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 20. 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想,一个个梦想成真主要是因为我国(    )
    A . 综合国力的增强 B . 教育事业的发展 C . 科学技术的进步 D . 一带一路的实施
二、辨析改错(12分)
  • 21. 社会主义在探索和曲折中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并加以改正。
    1. (1) “铁人”焦裕禄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大庆油田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2. (2) 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结束。
    3. (3)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 (4) 科学发展观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第22小题16分,第23小题14分,共30分)
  •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年8月19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中央代表团团长汪洋出席庆祝大会并讲话。汪洋说,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祖国统一事业的重大胜利,是西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70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1950-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数据对照表(单位:万吨)

    年份 1950 1951 1952
    粮食产量 13213 14369 16392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藏和平解放有何历史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年零9个月”所指的具体时间,并分析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地位。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1950—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概括这些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
  •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旧中国的一百年。

    ——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

    材料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已基本完成。……可以确定地说,1956年是我国国民经济趋于全面高涨的一年。

    ——195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摘自部编版八下历史教材

    1.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就2例,并分析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完成下列示意图。

    3. (3) 在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了怎样的探索?结果怎样?
    4. (4) 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四、活动与探究(18分)
  • 24. 我国的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策。分析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改革篇】

    材料一: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开放篇】

    材料二:

    ——摘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复兴篇】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光辉的起点"。
    2. (2) 根据材料二,请你补充A、B两处的内容,并归纳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3. (3) 材料三中"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哪些发展思路?
    4. (4)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应坚持的原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