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九中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

更新时间:2023-03-28 浏览次数:38 类型:月考试卷
一、<h1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h1>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5分)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日本多次派遗使节来到中国,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二: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他曾6次东渡日本,最终抵达日本,为中日文化的交流作出重要贡献。

    材料三:他西行天竺,是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从那以后,佛教完整教义传入了中国,根据他的口述写成的著作还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责文献。

    1. (1) 材料一中的“使节”称为什么?他们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鉴真”是哪一寺庙的高僧?他“抵达日本”是在哪年?写出他在日本传播的东西四例。
    3. (3) 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著作”指的是什么?
    4. (4) 通过以上材料的学习,谈谈你对对外交往的看法,
  • 27.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材料二: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唐朝诗人杜甫《垂老别》

    材料三:有一位”仗剑天涯扁舟散发,绣口一吐半个盛唐”的浪漫诗人,他的诗抒发昂扬的进取精神,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

    1. (1) 材料一描述的是唐朝发明并推广的哪一灌溉工具?请再写出唐朝的生产工具一例,
    2. (2) 材料二诗句中这一惨状出现是唐朝哪一历史事件造成的?之后唐朝的国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杜甫被称为什么?他的诗因为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而被称为什么?
    3. (3) 材料三描述的“诗仙”是哪位诗人?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与大臣讨论用人时说:“为事择官,不可粗率,唯才与用,如果没有才学,就算是亲近的人也不用,如果有才学,就算是有仇怨的人,也要用。”

    材料二: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创立了亲自面试考生的制度;还创立了武举,使习武的人也能通过考试走上仕途,她不构一格选技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材料三:他即位后,重用贤能,选拔德才兼备的人为相进行一系列改革,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崇,人民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到鼎盛时期。

    1. (1) 材料一中唐太宗为“择官”采取的考试制度是什么?唐太宗把哪一科目作为最重要的考试科目?请你写出他在位时的著名宰相两位。
    2. (2) 材料二中的“她“指的是谁?“面试考生”指她创立的什么制度?
    3. (3) 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请写出他在位时的贤相两位,材料中的“鼎盛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4. (4) 材料中唐朝三位统治者都认为治理国家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在位期间,由于大兴土木,南巡北游,三征高丽,境成赋税、兵役、徭役极为繁重。大业七年,山东地区首先爆发起义,揭开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隋朝最终灭亡。

    材料二:唐朝末年,皇帝昏庸无能,不理朝政,苛捐杂税严重,宦官专权,民不聊生。起义军在他的带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1. (1) 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哪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徭役繁重是因为开凿了哪一水利工程?该水利工程南至哪里?隋朝灭亡于哪一年?
    2. (2) 材料二中的“他”指的谁?他领导的起义有何影响?
    3. (3) 结合两次农民大起义,谈谈统治者应吸取什么教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