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2-15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 1.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修  拜/怒不可 B . 逗/原  阴/人不倦 C . /附  本/百不挠 D . /茅  勾/锐不可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抱歉   草长莺飞   旁鹜   默不关心 B . 阔绰   矫揉造作   浮燥   振耳欲聋 C . 荧光   大发雷霆   崇拜   鞠躬尽瘁 D . 娉婷   神采弈弈   帐蓬   李代桃僵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清明时节,广州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姹紫嫣红,栩栩如生 , 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 B . “感动广州的最美教师”评选活动让大家认识了许多销声匿迹、呕心沥血的好老师。 C . 在二十大党代表通道上,杨宁郑重其事承诺:她将继续扎根苗寨,让苗家人更幸福。 D . 篮球赛即将开始,同学们前仆后继地涌进球场,个个都想抢到前排的最佳观战席位。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几个学校的老师精心策划了组织学生瞻仰广州起义纪念馆等红色革命遗址的研学活动。 B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北胜蔡李佛拳对研究岭南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C . 梦天实验舱即将升空意味着大家无时无刻期待的中国空间站“三舱合体”时刻已到来。 D . 广州着力打造“健康无障碍慢行示范区”是为了创造更安全、舒适的慢行环境为目的。
  • 5. 你受邀参加社区重阳节活动策划会,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以下任务。
    1. (1) 任务一:释重阳海报

      社区打算从以下两张海报中选择一张张贴在宣传栏中,宣传重阳习俗与文化活动,请你选择一张推荐给社区,并结合海报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2. (2) 任务二:辑重阳诗词

      你和同学一起把记忆中写重阳的古诗词辑录到一起,并从情感角度点评了每一句:“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流露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下与三五好友的约定;“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寄托①

      编辑完成后,你为辑录的古诗词专栏起了一个名称:②

    3. (3) 任务三:圆重阳心愿

      重阳节这天,张奶奶的儿子小王打电话过来说工作太忙,不能来张奶奶家吃饭了,张奶奶听了很伤心。请你给张奶奶的儿子打个电话,劝他回来陪陪张奶奶。

      你这样说:

  • 6. 古诗文默写。
    1. (1) 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②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与君离别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2) 下面是某同学“用典诗句”的专题整理资料,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用典诗

      诗句

      批注

      出处

      思乡念亲,功业未成。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采食野菜,隐居不仕。

      王绩《野望》

      四面楚歌,反思过往。

      秋瑾《满江红》

二、阅读与鉴赏。(42分)
  • 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战国策》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祲降于天/行者于树 B . 有先生也/中有足乐者 C . 且秦灭韩魏/河曲智叟以应 D . 之怒也/管夷吾举于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3.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王以“天子之怒”恫吓唐雎,唐雎从容镇定,并以“士之怒”驳斥了秦王“天子之怒”。 B . 唐雎以专诸、聂政、要离行刺故事,表明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严正立场和凛然正气。 C . 全文成功塑造了唐雎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形象,也揭露了秦王骄横无礼、色厉内荏本质。 D . 文章采用对比手法,唐雎与秦王针锋相对的场景构成正义与非正义之间进行较量的一幕。
  • 8.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任参知政事 , 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平,悔不穷问。蒙正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故不如毋知也。且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节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有删改)

    【注释】①吕蒙正相公:吕蒙正宰相。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有资格入朝廷的官吏。④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

    1. (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蒙正佯为不而过之

      ②悔不

    2. (2)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文中有哪些体现?
  • 9.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1) 请写出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的诗句。
    2. (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 10.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戏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各自的个性,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形成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中国戏曲在12世纪才形成完整形态,走向成熟,经 800 多年推陈出新、繁荣发展至今。

    运用歌舞形式表现生活是中国戏曲的主要手段,宋代的南戏和元代的杂剧,在不断吸收诗歌、音乐、舞蹈、绘图、说唱、杂技、武术等姊妹艺术的基础上,相互兼容,最终形成了以唱、做、念、打的歌舞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

    材料二:

    “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渣渣……”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和特征,不同行当脸谱,情况不一。脸谱分为四种:生、旦、净、丑。

    行当

    表演人物

    说明

    男性人物

    又划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分支,表演上各有特点。

    女性人物

    又划分为正旦(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等专行。

    男性角色

    以面部化妆运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为突出标志,扮演性

    格、气质、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角色。

    喜剧角色

    因面部化妆用白粉在鼻梁眼窝间勾画小块脸谱,又叫小花脸。

    材料三:

    在最近视听文化的生态版图中,《最美中国戏》通过“真人秀”的阐释方式“再现”经典曲艺,疏通了国粹艺术的大众化传播脉络,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的高度关注。

    作为被视为“审美小众化”“观众老龄化”的视听类型,戏曲综艺节目的创作理念与传播路径正在发生重要转变,即创作理念的着力点从“艺术表现”向“文化传承”变迁,传播路径从“单一视听”转向“多元融合”,立体勾勒了戏曲艺术的蓬勃景象。

    以“对话”形塑戏曲传承的“年轻态”话语。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似乎常常被限定在“老年人”的生活地界,与年轻人保持了一定距离。而文化艺术的赓续传承只有在年轻人的广泛参与中方能绽放光彩。如今,戏曲综艺节目不断熔注“对话性”叙事语态,年轻人“介入”戏曲传播过程,使其与传统文化建构“对话”关系,促进国粹艺术更好地传承。一方面,青年戏曲演员以“再诠释”方式与经典艺术进行对话。在《最美中国戏》中,戏曲演员对作品的演绎,深化其艺术本领的同时,推动经典文化的传承创新。另一方面,青年“好戏推荐官”以“学习”方式畅游梨园世界。在知识的学习领悟中,推动国粹的普适性传播。

    以“体验”诠释传统戏曲的“年轻化”表达。在传统的戏曲综艺节目中,“表演”与“观看”似乎有着明晰界限,以致一种莫可言状的“疏离感”在观众心中油然而生。如今,戏曲综艺节目的这种分界线在“沉浸式场景”的“体验性”叙事中得以消解,增强了观众的“强临场性”感知,激活了传统戏曲的“年轻化”阐释样态。《最美中国戏》打破传统戏曲的舞台边界,将“颐和园”作为演出场景,建构了一种契合年轻人心理状态的开放型体验空间。

    以“融合”打造戏曲艺术的“年轻化”传播。置身于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当代社会,“融合发展”已成为一种主流化趋势。一方面,戏曲内容的跨界融合,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旨趣。如《最美中国戏》中戏曲形式与真人秀的元素整合、戏曲故事与时代故事的相互串联……这些跨界内容的再构,与当代年轻人审美趣味相契合。另一方面,传播形式的融合联动,契合年轻人的媒介习惯。

    戏曲艺术在综艺节目的烛照下,借由“年轻态”的话语阐释,推动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并在年轻人的精神世界中产生了意义的“回响”。

    (摘编自赵红勋《戏曲很老也可以很“年轻”》,有删改)

    材料四:

    戏曲自古代起就具有社会教化的作用,在如今通过年轻化,戏曲依旧能够起到引导社会价值观的作用,也能够提高大众的审美素养。在国务院颁布的《扶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文件中,戏曲也被这样定义:“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存一点素心,唱两句皮黄;享三餐美味,抚四面清风。”虚拟的表演如水墨丹青的纵横之笔,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无画处皆成妙境”;写意的舞台简约空灵,无花木却见春色,无波涛可观江河;唱念坐打中“汇千古忠孝节义、成一时离合悲欢”,处处体现着戏曲自身诗的艺术表现和诗的抒情美。独具特色和风情与内涵的戏曲在当代年轻人中也具有一定的感召力与感染力,催生了戏曲年轻态。

    (摘自《戏曲“年轻态”,一直在路上》,有删改)

    1. (1) 下列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运用唱、做、念、打的戏剧形式来表现生活,是中国戏曲的主要手段。 B . 传统曲艺通过“真人秀”阐释方式,疏通了国粹艺术大众化传播脉络。 C . 戏曲综艺节目的创作理念,已经从“单一视听”转变为“多元融合”。 D . 材料三列举真实具体的事例,有力论证了戏曲可以很“年轻”的观点。
    2. (2) 下列对“中国戏曲”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中国戏曲在12世纪前已经成熟并形成完整形态,经800多年推陈出新、繁荣发展至今。 B . 中国戏曲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形式各异的性质中体现各自的个性特点。 C . 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脸谱,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征,不同行当的脸谱,情况不一样。 D . 中国戏曲中,“丑角”指的就是丑陋的角色,因其面部化妆是用白粉在鼻梁眼窝间勾画。
    3. (3) 下列关于传统戏曲走向年轻化的方法分析,与阅读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不断熔注“对话性”叙事语态,使年轻人与传统文化建构“对话”关系。 B . 梨园春戏曲“真人秀”与戏曲形式、戏曲故事相互串联,看尽人生百态。 C . 沉浸式场景体验增强了观众的强临场性感知,推动了传统戏曲的年轻化。 D . 戏曲内容、传播形式的跨界融合,契合了年轻人的审美趣味和媒介习惯。
    4. (4) 推动经典戏曲“年轻化”有哪些重要意义?请你结合阅读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1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鱼馆

    王孝谦

    ①徐南川老妈善于烹鱼,无论什么鱼经她一鼓捣都特别鲜嫩味美,不加辛辣调料,只加少许泡酸菜的白水,鱼也不会有腥味。

    ②老妈刚退休便被釜溪街道伙食团请去当了厨师,虽很辛苦却不取分文报酬。徐南川说:“老妈不图名不图利,凭啥去干?”老妈也不恼:“就凭我是老党员,能为社会出点力是件光荣的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徐南川一时无语,自己的儿子也上大学了,家里的确不用老妈操心。

    ③徐南川开了家泡菜厂。想想老妈做鱼有特色,便选择背街开了家无名鱼馆,直接把老妈从街道伙食团请回来当大厨。老妈也乐在其中,将掌厨当锻炼身体,不为赚钱,只觉好玩。

    ④徐南川五十出头,饱满白净的脸上戴一副宽边眼镜,文雅中透出一股精明气质。他主要职责就是严把进鱼关,他只要产自釜溪河的生态杂鱼,人工饲养的鱼再好也不要。

    ⑤徐老妈矮胖身材,双鬓银白,慈祥的小眼睛满含笑意。她只管烹鱼,其余有专人侍弄。油酥小杂鱼、跳水鱼、干烧鱼等很受欢迎,而最受欢迎的却是用徐南川泡菜厂的酸菜熬制的水煮鱼。

    ⑥鱼馆天天爆满。徐南川有时也来餐馆帮忙。一中年男人一家三口点了两份酸菜鱼,又打包一份说给母亲带回去。临走时他翘了翘大拇指对徐南川说:“老板的鱼虽是一般河鱼,却仍有我曾经吃过的梭边鱼的味道,真是不可思议!”徐南川笑笑:“谢谢夸奖!”中年人又说:“你的鱼馆应该有个名字,不然也不便给吃货朋友推荐。”

    ⑦送走客人,徐南川急忙打开手机,查了查中年男人口中“梭边鱼”的相关资料。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从咸阳到四川的徐氏以家传腌菜,辅之各种天然香料药材烹制河鱼,烹出的鱼,口感麻辣鲜香、肉质细嫩爽滑。而所烹之鱼,取自釜溪河流水鱼,此鱼秋冬喜到河边觅食,当地方言将此现象形容为“梭边边”,于是,“梭边鱼”成为釜溪河两岸的一道江湖大菜,一时名震三江。

    ⑧徐南川一喜,原来梭边鱼这么有名呀?而且名出本家祖上,用“梭边鱼”做餐馆名再合适不过了。他当即问了几位街坊,都说釜溪河因环境改变早就没有梭边鱼了,徐南川又一忧。忧喜交加的他便找老妈商量,老妈摘下围裙,慢悠悠地说:“本地人原来把陈年泡酸菜称为老梭边,若用你泡菜厂的酸菜做鱼,为什么不能叫‘梭边鱼’?”

    ⑨于是,小鱼馆第一次有了店名。进门处贴出说明,本店梭边鱼只是一种烹鱼方法,不是一种鱼类。徐南川仍用本地河鱼加徐氏酸菜烹饪,生意愈加好。

    ⑩老妈开始收徒弟。第一个徒弟是二十多岁的釜溪职高男生,很巧也姓徐名亦然,留着平头,不胖不瘦,显得很干练。徐亦然最先出师的是一道梭边鱼火锅,食客的评价颇高。随着生意愈加好,老妈又收了第二个徒弟,这次是位姑娘,姓陈名好,偏瘦,戴副窄边眼镜,显得秀气文雅。而她学会的第一道菜却是火爆兔肚,也颇受欢迎。

    ⑪老妈不再下厨,只当厨艺顾问。没事可做的老妈便配合街道办先后举办了三期再就业培训班,免费培训烹鱼厨艺。徐南川询问过老妈,老话说教会徒弟饿死老师哟,老妈还是那句话:“我们都是党员,能为社会出点力是件荣幸的事!”

    ⑫小餐馆容不下越来越多的客人,只好在五星街口开了分馆。后来又到成都开了以火锅为主的鱼馆,徐南川驻守成都,徐亦然主厨。

    ⑬生意正火时,市场监管局来人找到徐南川,说有人举报他名称侵权,名称已被人抢注了,他不能再用了。徐南川一时不知所措。局里组织双方协商,见到举报人时徐南川大吃一惊,对方正是给他提建议的中年男人。对方提出徐南川须支付高额费用才能继续用招牌。气得眼冒金星的徐南川扭头就走,对方在他背后说,那好,主厨徐亦然是他侄儿,也不会再帮徐南川了。

    ⑭红极一时的两个鱼馆的牌子都被卸了下来,鱼馆一时又没了名字。老妈也不恼,对徐南川说:“后退一步自然宽嘛!”

    ⑮于是徐南川按老妈的意思直接将店名改了,虽少了字,但包含得更宽广了。经营菜品也由主要卖鱼转换为适合不同口味的大众系列,由陈好主厨。徐南川皱着眉,老妈却对他说:“名字无所谓,咱们曾经生意火爆的鱼馆本来就没有名字。”

    (选自《小说月刊》2022 年第 10 期,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⑥段写中年男人建议鱼馆应该有个名字,为后文写他举报徐南川侵权埋下伏笔。 B . 小说第⑦段对“梭边鱼”介绍,推动了下文鱼馆用“梭边鱼”命名的情节发展。 C . 徐南川鱼馆用“梭边鱼”这个店名,不忘在进门处贴出说明,体现了他的诚信。 D . 徐老妈先后收了徐亦然、陈好俩徒弟,他们做的拿手菜梭边鱼火锅都颇受欢迎。
    2. (2) 结合文段,从描写的角度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临走时他翘了翘大拇指对徐南川说:“老板的鱼虽是一般河鱼,却仍有我曾经吃过的梭边鱼的味道,真是不可思议!”

    3. (3) 徐老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分析。
    4. (4) 文章结尾徐老妈对徐南川说:“名字无所谓,咱们曾经生意火爆的鱼馆本来就没有名字。”原本没有名字的鱼馆是靠什么而“生意火爆”的?你认为“名字”是否“无所谓”?请结合文本和社会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看法。
三、写作。(50分)
  • 12. 请以《带着去远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600 字以上;④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四、附加题。(8分)
  • 13. 他们最近也开“微信”啦。请你结合原著内容和他们一起在“微信”里完成以下任务。

    你在朋友圈发起了“父亲的叮嘱”话题。不少名著里的人物准备给你留言,请你在4个选项中选择以下两位父亲会对自己的孩子说的话。

    A“去拿你的书来。”……“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B“将来读读书,……但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

    C“寄你的书,你可以仔细看,而且要多看几遍。隔些日子温温……”

    D“八股文章做得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

    ①傅雷

    ②匡太公

  • 14. “夸夸群”里的几个名著人物正在感谢帮助过他们的人。请你参照示例 , 在另外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 , 根据人物关系拟写感谢词。要求:不超过 60 字。

    人物出处

    《儒林外史》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水浒传》

    《朝花夕拾》

    感谢人——被感谢人

    汤相公——虞育德

    朱赫来——保尔

    林冲——鲁智深

    鲁迅——藤野先生

    感谢词

    育德叔:当年我因为缺钱把你给我住的房子卖了,你不但没生气,还借给我银子租房住,我十分感谢你的慷慨大方,热心忠厚。

         
  • 15. “故地重游”公众号策划了一条名著旅游路线图。请你在以下地点中选择一个,结合名著内容依照示例进行简要解说。

    示例:白虎堂——林冲被陷害带刀进入这里,以行刺罪被发配沧州,他妥协忍让。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作品揭露封建统治腐败黑暗的主题。

    A黄泥冈(杨志)

    B会稽山(王冕)

    C省城贡院(周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