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0课清朝君主专...

更新时间:2023-02-16 浏览次数:5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19·张家界)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 . 专制皇权 B . 监察权力 C . 丞相权力 D . 地方权力
  • 2. (2019·荆门) 清朝前期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
    A . 推行郡县制 B . 设立军机处 C . 废除丞相制度 D . 重视“以德化民”
  • 3. (2019·龙泉驿模拟)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

    记述

    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

    A . 因战事而设 B . 设于雍正十年 C . 强化了君权 D . 设于雍正年间
  • 4. 明清时期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以下措施标志着清代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的是(    )
    A . 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B . 设立内阁和六部 C . 设立军机处 D . 大兴文字狱
  • 5. (2018·玉林) 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
    A . 经济重心南移 B . 民族交往频繁 C . 商品经济活跃 D . 皇权高度集中
  • 6. (2018·黄石) 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的统治者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将人们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材料中的“思想的牢笼”是指(    )
    A . 焚书坑儒 B . 罢黜百家 C . 大兴文字狱 D . 闭关锁国
  • 7. (2018·日照) 某校七年级历史活动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搜集了明太祖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东厂,雍正设立军机处等方面的资料。由此可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可能是(    )
    A . 明朝的经济的发展 B . 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 C . 君主专制的强化 D . 统一多民族的巩固
  • 8. (2018·盐城) 乾隆二十五年(1760)中国政府曾颁发给部分商人海外渡航证明书,这说明当时清政府(    )
    A . 严格管制对外贸易 B . 积极发展对外交往 C . 废止重农抑商政策 D . 屈从于列强的侵路
  • 9. (2018·无锡) 《中国历史十五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 . 闭关锁国 B . 休养生息 C . 轻徭薄赋 D . 重文轻武
  • 10. (2018·娄底) 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政策指的是(    )
    A . 实行重本抑末政策 B . 禁止开展对外贸易 C . 排斥西方一切事物 D .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 11. (2018·北部湾) 18世纪时,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而古老的中国却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仍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清朝在对外政策上实行(    )
    A . 重农抑商 B . 君主专制 C . 闭关锁国 D . 对外开放
  • 12. (2018·烟台)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闭关锁国”政策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闭关锁国”政策


    表现

    ①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②绝对禁止一切商品出口和船只出海


    ③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影响

    ④导致国家闭塞,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A . B . C . D .
  • 13. (2020八上·黄石开学考) 清朝实行限制对外贸易政策,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这一政策( )
    A . 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B . 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C . 促进中外经济交流 D . 避免了西方殖民入侵
  • 14. 舟山有座古楼——御书楼。1687年,皇帝诏改“舟山”为“定海山”。两年后,定海知县建此楼以敬奉皇帝御书“定海山”木匾。据此判断,“定海”作为舟山县名始于(    )
    A . 唐朝 B . 元朝 C . 明朝 D . 清朝
  • 15. (2018·北部湾) 18世纪时,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而古老的中国却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仍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清朝在对外政策上实行(    )
    A . 重农抑商 B . 君主专制 C . 闭关锁国 D . 对外开放
  • 16. (2020七下·海淀期末) 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如果把“锦衣卫、东厂、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那么这个单元的主题应是(    )
    A . 特务统治的强化 B . 思想控制的加强 C . 文化专制的加强 D . 专制集权的强化
  • 17. (2021七下·光明期末) 明清治国者有特别发达的“专制智慧”:一曰除外患,断绝一切联系,把国家变成一个铁桶;二曰解内忧,控制、削弱民间的组织力量,把人民打成散沙。下列选项体现该“智慧”的是(  )
    A . 闭关锁国 八股取士 B . 对外开放 小农经济 C . 对外开放 八股取士 D . 闭关锁国 小农经济
二、非选择题。
  • 18.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和民族的统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上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问题:根据材料,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的认识。

  • 19. 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亚洲文明也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亚洲近几十年快速发展,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就是敞开大门,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如果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文明就将老死不相往来而丧失生机活力。亚洲各国人民希望远离封闭、融会通达,希望各国秉持开放精神,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问题:“如果各国重新回到一个个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文明就将因老死不相往来而丧办失生机活力。”请用一个史实来说明这个观点。(要求史实及影响叙述清晰)

  •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上的体现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限制对外贸易。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问题: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制定了什么对外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政策带来的危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