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3-03 浏览次数:5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二、选择题组
  • 16.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完成下面小题。
    1. (1) 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A . CO2 B . N2 C . 稀有气体 D . O2
    2. (2)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 . B . C . D .
    3. (3) 患有骨质疏松的病人,医生建议多食用含钙量高的食物,这里的“钙”指的是
      A . 分子 B . 原子 C . 元素 D . 单质
    4. (4) 泡茶时能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 . 分子间有间隔 B .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分子由原子构成 D . 分子的质量很小
    5. (5) 钾(K)元素对人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已知一种钾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9个质子和20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 19 B . 20 C . 38 D . 39
    6. (6)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 . 纸张双面打印 B . 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C . 使用一次性餐具 D . 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7. (7) 为了安全,公共场所用氦气球代替氢气球。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氦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原子序数是2 B .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 C . 元素符号是He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4.003g
    8. (8)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将火盖灭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A . 隔绝氧气 B . 清除可燃物 C .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D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17. 水是重要的资源,具有广泛的用途。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水由水分子构成 B . 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C . 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 . 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2. (2) 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 . 使用节水龙头 B . 收集雨水用于浇花 C .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 D . 用洗菜水冲马桶
三、填空题
  • 18. 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使用了大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氢氧发动机。氢气在氢氧发动机中燃烧,利用了氧气的性质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焚石成灰”的方法。古人将天然牡蛎壳煅烧获得“灰”(主要成分为CaO),将此“灰”淋水后用作船只和墙壁的填缝剂。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会(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 20. 乙醇是世界公认的优良汽油添加剂,对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1. (1) 使用乙醇汽油与使用普通汽油相比,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有明显下降。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填序号)。

      A.CO        B.N2        C.NO2        D.O2

    2. (2) 我国科学家研究煤炭代替粮食作物制备乙醇。

      ①煤、石油和属于化石燃料。

      ②合成气制甲醇是煤制乙醇生产工艺中的重要步骤,该反应前后微粒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

      A.甲、乙、丙都属于化合物  B.甲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1:2

  • 21.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河岸护坡一般采用混凝土护坡工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大于5MPa才能满足河岸护坡要求。使用普通混凝土虽然抗压强度足够高,但是无孔隙,不适宜植物生长。生态混凝土具有大孔隙,有更多接触面,可以使微生物等附着。

    研究人员用水泥、火山石、水等配料制成了孔隙率不同的三组生态混凝土,28天后检测其抗压强度,相关数据见表1。

    表1孔隙率不同的生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生态混凝土

    孔隙率/%

    抗压强度/MPa

    1组

    20

    12.4

    2组

    25

    8.4

    3组

    30

    5.1

    生态混凝土还对污水有净化作用。通过监测水中氨氮浓度的变化来衡量污水净化效果,氨氮浓度越低,氨氮去除率越高,净水效果越好。取大小相同、孔隙率不同的三种生态混凝土浸泡于盛有相同污水的圆筒中,氨氮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最终的氨氮去除率的结果如图2。

    用生态混凝土代替普通混凝土护坡,不仅经济、美观,且在保证一定抗压强度的同时,对污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可以利用沉淀、过滤和等方法对河水进行净化。
    2. (2)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生态混凝土护坡的优点是
    3. (3) 由表1可知,28天后三组生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孔隙率的关系为
    4. (4) 由图2可得出的结论是:相同条件下,在实验研究的范围内,
    5. (5)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实验中的三组生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满足河岸护坡要求。

      ②由图1可知,在0~336h之间,浸泡时间越长,生态混凝土的净水效果越好。

  • 22. 天然气净化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H2S。工业上处理含H2S的尾气,得到硫单质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 (1) 配平反应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催化转化器中的反应为 , 该反应中硫元素从-2价、价均变为0价。
    3. (3) 硫冷凝器中,硫单质从气态转化为液态,该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 23. 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 , 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 (1) 过程I的反应类型为(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2. (2) 过程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利用这种方法制取H2的优点是(写出一条即可)。
  • 24. 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O2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 (1) A中,仪器a的名称是
    2. (2) 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发生装置应选(填“A”或“B”)。
    3. (3) C中,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瓶底放入少量水,其目的是
  • 25. 兴趣小组同学进行CO2的制取与性质的相关实验。完成下面小题。

    1. (1) 如图A,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一瓶CO2 , 验满的操作是
    2. (2) 如图B,实验前两个纸袋保持平衡,向右侧纸袋中倾倒CO2气体,纸袋下沉,由此说明CO2的性质是
    3. (3) 如图C,向充满CO2的软矿泉水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旋紧瓶塞后充分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如图D,实验观察到试纸1不变色,试纸2变红色,试纸3不变色,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
  • 26. 兴趣小组利用红磷和白磷进行实验。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

    1. (1) A中,红磷燃烧产生的白烟是(写化学式),气球的作用是
    2. (2) B中,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
    3. (3) C的实验目的是
    4. (4)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上面的三个实验中用到的红磷需要过量的是实验(填序号)。
  • 27. 化学小组探究CuSO4溶液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及影响因素。

    【查阅资料】

    ①生成O2的平均速率越大,H2O2分解反应越快。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化学反应越快。

    ③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浓度越高,化学反应越快。

    【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恒温加热器能够保持恒定的水浴温度)。

    实验步骤:向分液漏斗中加入10mL30%的H2O2溶液,锥形瓶内加入不同试剂,打开活塞,将H2O2溶液放入瓶中后立即关闭活塞。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水浴温度/℃

    锥形瓶内试剂

    各时间段生成O2的平均速率/(mL·min-1)

    0~3 min

    3~6 min

    6~9 min

    20

    1mL14%的CuSO4溶液amL水

    2.4

    2.7

    2.8

    30

    9

    10

    10

    40

    90

    63

    28

    40

    2mL水

    1.0

    1.2

    1.3

    40

    1mL14%的CuSO4溶液2mLH2SO4溶液

    2.0

    2.3

    2.4

    【解释与结论】

    1. (1) 实验装置组装完成后,应先,再向其中加入试剂,进行实验。
    2. (2) 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表中的a=
    4. (4) 通过对比实验(填序号),说明CuSO4溶液能加速H2O2分解。
    5. (5) 实验①②③的目的是
    6. (6) 对比实验③⑤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7. (7) 【反思与评价】

      实验③中,3~6min比0~3min反应慢的原因可能是

四、计算题
  • 28. 某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果要吸收640gSO2 , 理论上需要CaCO3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