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2-13 浏览次数:6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15 分)
  •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各题。 

    它没有婆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qiú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 ” 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 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 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①难道

    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②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 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 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 (1)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 ) qiú( )枝

    2. (2) 选文中划直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比喻   反问 B . 排比   反问 C . 夸张   设问 D . 对偶   反复
    3. (3) 根据不同的语气划分句子,选文中划曲线的句子属于 ( ) 句。
      A . 陈述 B . 疑问 C . 感叹 D . 祈使
    4. (4) 请在下面横线上为选文①②两处填写正确的标点符号。 

  • 2. 古诗文默写填空。 
    1. (1)  ,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
    2. (2)  ,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 )
    3. (3) 李清照的《渔家傲》中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并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的句子“。 ”
    4. (4)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杜甫的《春望》一诗的颔联“ ,。 ”移情于物引发诗人情丝;《雁门太守行》尾联“报君黄金台上意, 。 ”抒发作者誓死报国的情感。
二、阅读 (45 分)
  • 3. 阅读选文,完成各 小题。 

    【甲】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 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 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①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 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

    若于此时,使② 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③ 改作, 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选自蔡襄奏折《乞④ 用韩琦⑤ 、范仲淹》,有删改)

    【注释】  ①支:通“肢” 。②使:假使。③惮:怕,畏惧。④乞:乞求,请求。⑤韩琦:北 宋政治家,名将。

    1. (1) 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在下面的表格①②③④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内容

      选文

      作者名、字

      朝代、学派

      作者观点 (填原文)

      甲文

      ①孟子:

      乙文

      丙文

      此空不填

    2. (2)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甲、乙】选文中的意思。 

      多助之  

      亲戚

      而后

      乱其所为 

    3. (3)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丙】选文中的意思。 

      信任不疑 ( ) 非愈病 ( )

    4. (4) 丙文中画曲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 ( )
      A . 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 B . 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 C . 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 D . 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
    5. (5) 选文中划直线的句子任选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安时调养适宜, 固不病矣。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6. (6) 【乙丙】选文中作者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有何相同之处?
  • 4. 阅读下文,回答 各小题。  

    燕子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 120 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 的成员之一                          :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垂直地直 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来个 180 度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 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 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中饮水, 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棱着翅膀,像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 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燕子的飞行本领为什么如此高强呢?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 秒钟可以振动 20 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翔特别重要。燕 子的身子特别轻巧,平均重量仅为 20 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燕子是一种勤劳的鸟。筑巢,娶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燕子又是个捕 虫能手。一对燕子夫妻每天捕 8000 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似 乎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所以燕子是益 鸟,是人类的朋友。

    燕子又是一种很聪明的鸟。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 隧道。它们不是飞越高山,而是成群结队地穿过这些隧道,向 目的地前进,从而节约了飞行的 时间和自己的精力。

    (节选自吴莫印《燕子》有改动)

    1. (1) 下面语句填入第一段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 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本领 B . 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翔技能 C . 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翔技巧 D . 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
    2. (2) 文中画曲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全文的说明顺序是 。 
    3. (3) 第一段中加点的“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 
  • 5. 阅读下文,回答 各 小题。

    如果没长大能成为借口

    高一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我离开生活了十多年的故乡,到北京找到父亲,开始了我 的高中生活。

    所以,在北京站见到起了个大早、在寒风里裹紧衣服等我的、许久未见面被我怨恨的父  亲时,我没给他好脸色看。父亲似乎有些尴尬,但是很快就问我:“饿了吧,我带你去吃饭。”

    跟着父亲过的生活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顺利,毕竟十多年没有在一起生活,我们对彼此 的脾气毫不了解。比如他会因为电脑卡顿而爆粗口,会看电视时突然叫好,会常常推开我房间 的门,看看我在做什么。而我喜静,格外讨厌别人盯着我,从小到大更是没说过几句粗 口,所 以我和父亲几乎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终于有一天,我和父亲狠狠地打了一架。我也终于因此离开了父亲。

    再次见到父亲时,已经是一年以后了。那一年里,我狐独、漂泊,在北京城里跑来跑去, 从地铁的起点座到终点。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的经历,让我觉得他至少是我在北京唯一的依靠, 我也终于缓和了态度,趁着周末跟他去了一趟世界公园。

    ⑹东转西转,我们转到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隐约中有梵声传入耳际。那是公园里一处上 香的地方。我向来不信这些东西,正想拉着父亲走开,父亲却毅然付了钱。

    回家后,我给母亲打电话抱怨,母亲突然说了一句:“人老了,总想找机会祈求家人的 平安。 ”我仿佛被敲了一记重锤,眼前隐约浮现出当时他认真祈福的样子,周遭万千的长明灯 一闪一闪,映得一切都变得模糊。

    恍惚里 , .我想起来 , .在很小的时候 , .我喜欢骑在他的脖子上 , .向他撒娇 , .和他甚至比和 亲还亲。.多久没和他好好相处了呢?似乎我们根本不像是父女,根本没有那么温暖的过去。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为什么非要一直任性,认为什么都是他的不对呢?

    我这么想着,突然就落下泪来。

    现在,我早已上了大学,留在了他漂了十多年的北京,也常常和他笑着聊天,听他的唠 唠叨叨,帮一些力所能及的忙。虽然我还是偶尔与他产生分歧,偶尔嫌他烦人,嫌他总是不会 安排时间,嫌他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虽然我还是不能很好地体会他的心情;虽然上次 我还因为他花了近百元的钱买了并不多的草莓说了他一顿,后来才知道,那是因为他发现我爱 吃草莓,想买最好吃的东西给我吃。

            可能我还是没有长大,如果没长大能成为借口。

    (选自《知识窗》2019 年 5 期,有删改)

    1. (1) 请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补全“我”对父亲态度情感的变化过程。 

      ①怨恨父亲,没给他好脸色;           ②

      ③态度缓和,周末同去公园;           ④

    2. (2) 文中画曲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3. (3) 试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简要分析文中画直线句子的作用。
    4. (4)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5. (5) 本文第⑻段中加点的句子,属于哪种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6. (6) 选文第⑼段“我这么想着,突然就落下泪来。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我”也数次落泪。现实生活中,你在与父亲相处的过程中流过泪吗,此时此刻,你有何感想?
  • 6. 名著阅读。

    ①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它的颈部是柔软的,头可以 朝任何方向自由转动。②前腿形状如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祈祷。③它真是凶猛如饿虎、残 忍如妖魔,它是专食活的动物的。④它不但以自己的丈夫为食,还会抛弃它自己的子女,弃家 出走且永不回归。

    1. (1) 这几段文字选自 家(人名) 的作品《昆虫记》, 由这几段提示性文字可知,这种昆虫是 。
    2. (2) 阅读《昆虫记》后,请在下列说法中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家燕将巢塑成球形,只留一个容燕子勉强通过的圆孔。 B . 当还没有墙壁和屋顶时,麻雀将巢筑在树洞里。 C . 墙燕将巢塑成一个敞开的口杯。 D . 将猫放在袋子中旋转,不会使它迷失方向。
  • 7. 根据你对《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的了解,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是英国记者埃德加 ·斯诺。他于 1937 年 6 月至 10 月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考察, 并据此写成本书。 B . 在本书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行 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C . 在陕北期间,斯诺还拍摄了大量苏区生活的照片,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 如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头戴八角帽的半身像,一直广为流传。 D . 西北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的四项举措:重新分配土地,取消高利贷,取消苛 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
三、综合实践 (10 分)
  • 8. 大数据时代,网络已走进千家万户,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身处互 联网时代的中学生,应怎样审视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呢?某校八年级学生要开展“我们的 互联网时代”主题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任务。
    1. (1) 开展网络词语小研讨活动,请在下列选项中挑选出不是网络词语的一项: ( )
      A . 内卷 B . 点赞 C . 狼人 D . 柠檬
    2. (2) 开展手机阅读面面观活动,阅读下面的图表,请综合 2011 年到2016 年“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手机阅读增长率”的数据,写 出两条信息。

    3. (3) 开展用互联网学语文活动,同学们利用所学网络技能,搜索了一些有关散文的知识,请完 善下列表格①②两处信息。 

      常识

      散     文

      特征

      ;意境深邃;语言优美。

      分类

      叙事散文;

      ;哲理散文

    4. (4) 请你帮助八年级同学为此次主题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宣传标语:

四、作文 (50 分)
  • 9. 以下两个文题,任选其一。
          作文 (1) 2018 年春节期间,一段名为《牵妈妈的手》的微视频刷屏网络。视频中, 习 近平主席牵着妈妈的手陪她散步的画面,传递着温馨,散发着亲情,令人感动。

    请以《牵手》为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和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自选角度, 自拟标题,写一篇作文。

    我,就是中国!

    没有人可以永远年轻,我可以,因为年轻的心永远年轻。年轻是一往无前,直面一次又 一次失败,再比失败多一次站起来。一代又一代的相信,才有今天的自信;不被世界改变, 才能改变世界。我相信我可以成为我相信的样子,我是什么样子,中国就是什么样子!为 自 己加油, 因为我,就是中国!

    作文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④文中出现的校名、人名请用“XXX”代替;

    ⑤不少于 600 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