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五四学制)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6 短文两篇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 1...

更新时间:2023-02-05 浏览次数:2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案牍之劳形(指官府文书)  有仙则(出名,有名) B . 有龙则(灵气)  往来无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C . 孔子(说)  惟吾德(香气) D . 是陋室(这)  阅金经(金色的书)
  • 2.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濯清涟/而不妖 B . 可爱者/甚蕃 C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 同予者/何人
  • 3.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 何陋 B . 因往晓 C . 而两狼并驱如故 D . 丁氏
  • 4. 下列句中加点的“益”与“香远益清”中的“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 匪浅 B . 延年寿 C . 发达 D . 良师
  • 5.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陋室/唯命 B . 无案牍劳形/送杜少府任蜀州 C . 有龙灵/学而不思 D . 调素琴/蒙辞军中多务
  • 6.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有仙则 B . C . 苔痕阶绿 D . 无丝竹之
  • 7. 下面对《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B .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C .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D .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 8. 文学常识填空。
    1. (1) 《陋室铭》选自 ,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
    2. (2) 《爱莲说》选自卷三,作者,是时期著名的家。著有等。
  • 9. 根据《爱莲说》课文理解填空。
    1. (1) 作者从、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比喻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以孤高自许。
    2. (2) 作者将菊、牡丹、莲一一拟人,分别说它们是的化身,并借此再次表明自己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3. (3) 这篇短文,采用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作,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 10. 默写填空。
    1. (1) 文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2. (2) 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3. (3) 文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句子是:
    4. (4) 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5. (5) 文中点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原因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
  • 11. 阅读下列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 , 为庭实⑤焉。

    (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①本:根。②体:体悟。③虚受:虚心接受。④砥砺:磨炼,锻炼。⑤庭实:指将竹子种植在庭院中,随时欣赏。

    1. (1) 用“/”为下面句子标出三处停顿。.

      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

    2.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则思中立不

      ②故君子人多

    3. (3)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莲,花君子者也/故君子人多树 B . 陋之有/竹似贤, C . 竹节贞,贞立志/君子之行,静修身 D . 濯清涟不妖/有卖油翁释担
    4.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5. (5) 比较分析[甲][乙]两文,完成下 面的表格。
       

      爱莲说

      养竹记

      物的特征

      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

      亭亭净植

      竹性直

      竹节贞

      对应君子的品质

      、正直

      端庄雅致

      正直无私

      两文共同的表现手法

      主旨

      表达了作者对君子贤者高贵德行的仰慕和追求

  • 12.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有?

    (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食诵《诗》,虽家无斗储 , 意怡如也。其妻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选自《晋书》

    [注]①耽:非常爱好。②营:谋求。③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惟吾德

      ②何陋有(

      ③常食诵《诗》(

      ④其妻之(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 (3) [甲]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 [乙]文写王欢与妻子的对话有何作用?
    4. (4) 比较[甲][乙]两文,说说刘禹锡与王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三、综合运用
  • 13. 吟诵古典诗歌,脑海中会呈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即“诗中有画”。请从下面描写荷花的诗句中任选一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要求:①紧扣诗句;②语言表达简明、生动;③运用一种修辞;④50字左右。
    1. (1) 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杨公远《月下看白莲》)
    2. (2)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 14. 读《爱莲说》,用原文语句填空。

    ①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的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②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主旨句)是

    ③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