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潼南区六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更新时间:2023-02-24 浏览次数:4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重庆) 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 坚持绿色出行 B . 野外焚烧垃圾 C . 教科书循环使用 D . 废旧电池回收处理
  • 2. 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 燃放烟花 B . 粮食酸醋 C . 转轮排字 D . 铁的冶炼
  • 3.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干冰 B . 空气 C . 稀有气体 D . 汽水
  • 4. 将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明显下降的是(   )
    A . NaOH B . NH4NO3 C . H2SO4 D . NaCl
  • 5. “中国芯”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硅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B . 元素符号SI C . 单质硅由原子构成 D . 硅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
  • 6.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活性炭可将自来水变为纯净水 B . 在固态时水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C . 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资源 D . 实验室制氢气的方法是电解水
  • 7.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下列从微观角度对花香扑鼻的解释合理的是( )
    A . 分子体积变大 B . 分子数目变多 C .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分子发生了分解
  • 8.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 干冰---制造舞台云雾效果 B . 浓硫酸---作干燥剂 C .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 氧气---作燃料
  • 9. (2021·重庆) 已知CO+CuO Cu+CO2 , 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A . CO B . CuO C . Cu D . CO2
  • 10.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 生理盐水 B . 白酒 C . 汽水 D . 豆浆
  • 11. (2019·重庆) 欲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固体 B . 称固体 C . 量取水 D . 溶解
  • 12. 某同学用pH试纸测得以下液体的pH,实验过程中pH试纸变成蓝色的是( )
    A . 食盐水pH=7 B . 食醋pH=4 C . 肥皂水pH=11 D . 雨水pH=6
  • 13. 下列物质制备原理和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
    A . 实验室用固体纯净物制氧气: B .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 . 高炉炼铁: D . 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 14.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物质

    物质反应前质量/g

    20

    30

    20

    15

    反应后质量/g

    0

    x

    y

    10

    A . 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4;1 B . C . 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 . x=30,则乙是一定是催化剂
  • 15. 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为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 . 该反应中的丙物质可用作保护气 C . 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改变 D . 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16. (2019·重庆) 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c代表氧气 B . t2时刻,O2开始产生 C . 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 . 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
  • 17.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2个氧原子
    2. (2) 4个碳酸根离子 ;
    3. (3)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4. (4) 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 18. 2020年,罕见的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医用酒精、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消毒液是预防新冠病毒的必配医疗品。
    1. (1) 医用酒精(“是”或“不是”)纯净物。
    2. (2) 酒精完全燃烧的产物的化学式为
    3. (3) 二氧化氯(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 , 则R的化学式为
    4. (4) 过氧乙酸(CH3COOOH)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19.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
    1. (1) 下列矿石中属于铁矿石的是(填序号)。

    2. (2) 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①生活中用铁锅做炊具,利用了铁的性。

      ②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和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3. (3) 已知金属M和N能够发生如下反应:。判断Fe、Cu、M、N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0.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0g、20g的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 (1) 图一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2. (2) 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填“甲”或“乙”)。
    3. (3) 若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纯甲的方法是
    4. (4) 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B . 溶液质量:甲<乙 C . 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D . 溶剂质量:甲=乙
  • 21. 2021年3月1日,国产大型客机C919全球首个正式购机合同签署落地,该客机应用了大量的合金。
    1. (1) 机身利用了铝锂合金,体现了该合金____(填序号)的性质。
      A . 熔点低 B . 延展性良好 C . 机械性能好 D . 金属光泽
    2. (2) 铝抗腐蚀性好是因为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该原理:
    3. (3) 铜作为制造该客机必不可少的金属之一,“湿法炼铜”可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制备金属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如果要比较客机材料中锰(Mn)和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以下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填序号)。
      A . 查阅初中化学课本上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B . 利用金属锰、金属铁与稀硫酸进行实验 C . 利用金属锰和FeSO4溶液进行实验 D . 利用金属铁和MnSO4溶液进行实验
三、综合题
  • 22.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

    1. (1) X的名称为
    2. (2) 用固体混合物制取O2 , 选用装置(填“A”“B”或“C”)。
    3. (3) 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 (4) 制取干燥的CO2气体,导管口a接(填“b”或“c”)。

    5. (5) 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 23. 某同学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序号),其中操作错误的是(填序号)。
    2. (2) 需称取氯化钠g。
    3. (3) 量水时选用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填字母),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

      A.100mL B.25mL C.10mL D.50mL

    4. (4) 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填序号)。
      A .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 用生锈砝码称量 C .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 . 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5. (5) 将溶液配制完成后,取10g该溶液将其配制成质量分数为4%的溶液,则需加水的质量为g。
四、计算题
  • 24. (2021·德阳) 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的铜与氧化铜的粉末固体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烧杯中固体的质量随收集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