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

更新时间:2023-01-31 浏览次数:3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共24分)
  • 1. 按要求写出正确的拼音和汉字。
    1. (1)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2. (2) 我暗暗地在那里nì xiào,却一声儿不响。
  • 2.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 . 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 , 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B . 从此,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针、杯子、以及坐、站、行等这些词。 C . 他从未见过这栋房子像现在这样灯火辉煌,人声鼎沸 D .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的咄咄逼人
  • 3. 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注意到雨水与瓦的较量在一种高亢的节奏中进行,无法分辨谁是受伤害的一方。

    ②然后雨势变得小一些了,雾气就散了,那些瓦片露出了它简洁而流畅的线条。

    ③肉眼看到的现实是雨洗涤了瓦上的灰土,因为那些陈年的旧瓦突然焕发出崭新的神采。

    ④那是我唯一一次在雨中看见我家的屋顶,暴雨落在青瓦上,溅出的不是水花,是一种灰白色的雾气。

    ⑤在接受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水冲洗后,它们开始闪闪发亮,而屋檐上的瓦楞草也重新恢复了植物应有的绿色。

    A . ④②①③⑤ B . ③②④⑤① C . ③②⑤④① D . ④②⑤③①
  •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把“一直”或者“始终”删掉) B . 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把“通过”或者“使”删掉) C . 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还很健壮。(把“健壮”改为“充沛”) D . 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把“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 5. 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如果你是鱼儿,那么快乐就是一汪清凉的水;

    如果你是小鸟,那么快乐就是一片湛蓝的天;

  • 6. 默写
    1. (1) 水何澹澹,。(《观沧海》曹操)
    2. (2) 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3. (3) ,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李白)
    4. (4)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5. (5) 回乐烽前沙似雪,。(《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6. (6) 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7. (7) 古人写诗,各有所寄。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托鸿雁传书,寄托游子的思乡之情。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借明月寄托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二、阅读(共48分)
  • 7.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各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季札①之初使,北过徐君②。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③,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④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注】①季札:春秋时吴国公子。②徐君:徐国国君。③上国:古指中原发达国家。④冢:坟墓。

    1.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陈太丘与友   

      尊君在

      系之徐君冢树而      

      使上国

    2. (2) 用现代汉语翻泽下面的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②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3. (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 B . 古人称谓有谦尊之别,比如《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中的“尊君”和“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C .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 .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它与《大学》《礼记》《孟子》合称为“四书”。
    4. (4) 这两则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传统美德?【甲】文中的元方具有什么样的优点?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我国自2011年起实施农村务教育学生就餐问题的一项健康计划。目的是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

    公平。

    【材料二】

    山西省有21个国家试点县和40个地方试点县。截至2016年底,国家试点县享受营养餐的学校数达1398所,惠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23.88万人;40个地方试点县享受营养餐的学校数达1740所,惠及义务教育学生25.48万人,共计49.36万学生。2016年国家下拨中央专项资金19947万元,中央奖补资金7431万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实

    施以来,国家为我省共投入中央专项资金990845万元,中央奖补资金26404万元,共计1254885万元。

    【材料三】

    新华网2018-06电:2011年11月,农村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启动实施。计划实施7年来,全国共有29个省市(京、津、鲁单独开展了学生供餐项目)、1631个县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人数达3700万。2017年,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男、女生各年龄段的平均身高比2012年高1.9厘米和2.0厘米,平均体重多1.3千克和1.4千克,高于全国农村学生平均增长速度。其中,12岁和13岁儿童的平均身高和体重变化最为明显,这一年龄组也是从2012年小学一年级入学以来,到目前一直受惠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年龄段。

    【材料四】

    以下数据来自《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评估报告》

    1. (1) 认真阅读【材料三】【材料四】,说一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给青少年带来的变化有哪些?
    2. (2) 无论是国家,还是山西省政府都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如果你是一位受益者,请你代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的学生,写一段话表达对祖国和政府的感谢。不少于100字。
  • 9.  阅读以下文章,完成各题.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顾晓蕊

        ①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

        ②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

        ③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翌日清晨,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

        ④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

        ⑤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捱的两个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

        ⑥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

        ⑦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

        ⑧那一刻,安静极了。忽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

        ⑨泪痕很快被风吻干。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我照张相吧。”我掏出数码相机,紧张得按了三次快门,才拍下这美好的瞬间。弟弟倚着老槐树,感叹地说:“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射出来。

        ⑩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⑪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

    1. (1) 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以“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为题有什么妙处?
    2. (2) 根据提示,将方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线索一:挺拔的槐树花香醉人→→重生的槐树更加繁茂

      线索二:少时的弟弟快乐健康→

    3. (3) 联系语境,结合加点词语或修辞手法来品析下列句子。

      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忐忑

    4. (4) 第⑧段“两行清泪落了下来”一句中加点字“泪”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5. (5) 根据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⑩段中“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一句的理解。
  • 10. 名著阅读
    1. (1) 《朝花夕拾》里一些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根据下面的句子写出相应的人物。

      【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她”是

      【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

      “他”是

    2. (2) 下面是丰子恺为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请你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①篇名《      》, 《      》。

      ②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鲁迅先生“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请你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三、 作文(作文45分)
  • 11. 以《那一次,我真》为题,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这是半命题作文,横线上需要补充一个表达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然后选择具体的事例写,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