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3-02-09 浏览次数:5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计4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千万不要多选哦!)
  • 1. (2021·毕节) 拓片是将刻在不同材质上的文字、符号、图案等拓印下来的纸片,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列古老文字的拓片,可直接用于古埃及文明研究的是(   )
    A . 象形文字 B . 楔形文字 C . 甲骨文 D . 阿拉伯文字
  • 2. 《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许多有关巴比伦的事情。这说明该法典(    )
    A . 各项规定非常地完善完美 B . 是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重要史料 C . 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D . 从根本上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3. 遥望数千年前的雅典,依稀可以看到古希腊文明的繁荣,大致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雅典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政治文明。下列属于这一时期雅典“政治文明”的是(    )
    A . 种姓制度 B . 民主政治 C . 《十二铜表法》 D . 庄园法庭
  • 4. 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在希腊马其顿地区,君主政治代替了城邦政治,而在埃及两河流域等地区的政治体制则增添了一些希腊的因素;同时富于理性的西方哲学与埃及、西亚丰富的数学、天文学结合,从而诞生阿基米德等伟大的科学家。这段话旨在说明亚历山大东征(    )
    A .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B . 征服了埃及、西亚广大地区 C . 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D . 是促进文明交流最好的方式
  • 5.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中世纪末期的西欧,除英国外,都以罗马法典为基础形成法律,而且又指出,英国为了司法的进一步发展,也参照了罗马法诸原则。材料反映了罗马法(    )
    A . 决定了英国法律制定原则 B . 对后世法律制定影响深远 C . 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 D . 促进早期资产阶级的产生
  • 6.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罗马时期思想大师辈出,东西方文化遥相呼应,以下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古希腊学者是(    )
    A . 德谟克利特 B . 苏格拉底 C . 亚里士多德 D . 穆罕默德
  • 7. 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面粉、蔬菜等,也为领主提供衣物,庄园有铁匠、金银匠、鞋匠等各类工匠,可以制造不同的物品,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西欧庄园(    )
    A . 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B . 以农业经济为主体 C . 是个独立的政治单位 D . 领主特权受到限制
  • 8. 课堂记笔记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下图是小丽同学的课堂笔记。据此,他学习的主题是(    )

    时间:12—13世纪

    地,点:欧洲

    赞誉:“最美好的花朵”

    权利: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A . 西欧庄园的兴起 B . 城市的自治 C . 大学的兴起 D . 手工工场的发展
  • 9. 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多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中,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它”是(    )
    A . 亚历山大帝国 B . 法兰克王国 C . 拜占庭帝国 D . 阿拉伯帝国
  • 10. 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场改革使日本(    )
    A . 由小国林立变为基本统一 B . 开始步入封建社会 C . 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 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 11. (2021·福建) 阿拉伯人将古印度人的数字改造为阿拉伯数字,并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   )
    A . 创新与交流 B . 冒险与挑战 C . 征服与重建 D . 统一与扩张
  • 12. 学者布克哈特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意识处在一层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组成的。”这层“纱幕”最先被揭开的国家是(    )
    A . 意大利 B . 英国 C . 葡萄牙 D . 法国
  • 13. 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是强盗,欧洲人则认为哥伦布是功臣,造成这两种不同看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各自立场的不同 B . 经济水平不平衡 C . 地理环境的迥异 D . 知识水平的差异
  • 14. 历史学家阿克顿说:“在民主政治的字典里,妥协是政治的灵魂。”下列最能体现英国“妥协”特色的政治成果是(    )
    A . 1640年议会的重新召开 B . 英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 . 1688年的“光荣革命” D . 议会尊克伦威尔为护国主
  • 15. “短短的几千个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利关系,转化为明确的法律文字。从此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再是至高无上的,它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之下行使。”这段话描述的是(    )
    A . 《权利法案》 B . 《人权宣言》 C . 《独立宣言》 D . 1787年美国宪法
  • 16. 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的原因、意义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16世纪,莎士比亚创作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作品 B . 1688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请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 C . 美国独立战争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 D . 1917年11月7日,俄国彼得格勒工人士兵攻占冬宫
  • 17. 下图为小丽同学整理的框架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她整理的笔记是(    )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

    时代特征:“蒸汽时代

    1785年瓦特改进蒸汽机

    1825年史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A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 . 第一次工业革命 C .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18. 《英国通史》中写道,工业革命前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将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材料反映出工业革命(    )
    A . 加速了城市化发展进程 B . 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C .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 . 增强了工人劳动强度
  • 19. 下列文献对19世纪中期“工人阶级的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的是(    )

    工人阶级的问题

    回答

    社会不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生产资料私有制

    如何改变不公平的现状

    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

    A . 《独立宣言》 B . 《共产党宣言》 C . 《联合国家宣言》 D . 《北大西洋公约》
  • 20. “19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促进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同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逐渐加剧。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材料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    )
    A . 与资本主义发展无关 B . 促使工人运动产生 C . 解决了社会阶级矛盾 D . 因时代需求而产生
  • 21. 某历史公众号推出学习资源包,包含如下几个链接:“章西女王,傲骨不死”“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圣雄甘地”,该资源包的标题应为(    )
    A . 殖民帝国统治相继瓦解 B . 民主改革浪潮汹涌澎湃 C . 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D . 社会主义运动空前高涨
  • 22. 林肯在演讲中说道:“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这体现林肯作为总统在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    )
    A . 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B . 维护国家统一 C .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 . 争取国家独立
  • 23. 1871年,明治政府派岩仓使团出访欧美。使团成员认识到“英国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铁”“国之生利益者,最重工业,而应以纺织为第一”。这一认识推动日本在改革中(    )
    A .  废除农奴制,开启近代化 B . 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 C .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 . 颁布宪法,确立共和体制
  • 24. 分析下表中各国措施,它们产生的相同作用是(    )

    国家

    措施

    俄国

    彼得一世强令俄国男子剃须

    日本

    明治政府发布“散发废刀令

    中国

    民国政府颁布剪辫令,易服饰

    A . 准备了对外扩张的条件 B . 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 C . 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D . 推动了学习西方的进程
  • 25. 19世纪,热力学、电磁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这里所说的“新兴工业部门”有(    )
    A . 煤炭和钢铁 B . 电力和石油 C . 冶金和采矿 D . 纺织和交通
  • 26. (2021·山西)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过:“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这里的“安全网”指的是(  )
    A .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 .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C . 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D . 联合国安理会的设置
  • 27. (2020九上·曲阜月考) 下侧漫画原图发表于1912年,桶上英文意为“巴尔干麻烦”,桶盖将被蒸汽顶起,上面的人物代表英、法、德、奥匈、沙俄等国。漫画可以说明(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 . 凡尔登战役的空前惨烈 C . 欧洲的优势地位被削弱 D . 巴黎和会上的勾心斗角
  • 28. 有学者针对一战指出:“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击了,所以这些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了。从欧洲和西南亚战场返回家乡的殖民地居民根据他们的亲身观察加深了这种印象。”这意在说明一战(    )
    A . 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B . 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 C . 终结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 . 促进了被压迫地区民族解放
  • 29.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写道:“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    )
    A . 推翻了沙皇俄国专制统治 B . 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 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 30. 下侧表格中的内容反映的是苏俄(联)(    )

    农业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商贸

    恢复自由贸易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农业集体化的政策 D . 工业化政策
  • 31.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美国出版了关于苏联的著作《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等。20世纪30年代,美国从苏联学到的是(    )
    A . 通过五年计划实现国家工业化 B . 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C .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 . 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
  • 32. 图解分析历史事件是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图是某同学对二战中某次战役的图解,它形象地表明了该战役(    )

    A . 粉碎德国法西斯不可战胜的神话 B . 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 . 使德国陷入东西战场的夹击之中 D . 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 33. (2021·海南) 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上讨论的波兰重建问题、外蒙古的独立问题、中国东北问题的处置都是背着当事国进行的。由此可知,雅尔塔会议(   )
    A . 损害了美、英等国家的利益 B . 体现了同情弱小国家的倾向 C . 充满了美苏互不妥协的气氛 D . 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 34. 1946年美国的苏联问题专家凯南撰文指出:“美国对苏政策的要旨在于,它必须是一种长期的、耐心而又坚定的、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由此看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A . 称霸世界 B . 避免战争 C . 遏制苏联 D . 进攻苏联
  • 35. 英国学者保罗·肯迪尼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指出:(二战后)日本培养出的工程师比任何西方国家都多得多(大约比美国培养的多50%),它还拥有近70万名研发人员,比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加在一起还多。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日本(    )
    A . 实行非军事化政策 B . 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C . 引进最新科技成就 D . 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
  • 3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为此,欧洲国家(    )
    A . 加强军事合作 B . 联合对抗美苏 C . 寻求美国援助 D . 逐渐走向联合
  • 37. 20世纪末德国重新统一,柏林墙被拆除,其砖块随之被各国博物馆收藏。这一文物的价值主要在于它见证了(    )
    A . 美苏冷战 B . 欧洲一体化 C . 东欧改革 D . 经济全球化
  • 38. 20世纪50年代以来,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非洲年”的出现、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等事件表明(    )
    A . 二战后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B .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 . 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 . 发展中国家加快联合进程
  • 39. 联合国成立以来,提出并通过了多个禁核条约,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或正在进行维和行动。这说明联合国的重要使命是(    )
    A . 促进地区间经济交流 B . 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C .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D . 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合作
  • 40. (2021·福建)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201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已从2001年的5098亿美元,增加到超过3.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这直接佐证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是( )
    A . 推动了成员国经济发展 B . 提高了科技的创新水平 C . 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D . 加快了亚太一体化进程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计40分。)
  • 41. 历史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他(下图作者)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热情和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他,而他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二:直到1500年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铁路成为连接世界的工具,更深远的影响是促进了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化进程。铁路使得商品、人力在城市之间高效流通,加速了资本运转,大规模修建铁路网络,在19世纪西方国家建立了领先世界的工业文明。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开通,标志着铁路时代真正来临。

    ——沃尔玛尔《钢铁之路》

    材料四:

    英美等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

    在欧洲,英国本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国,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丧失领先地位。根本原因在于英国迷信自由贸易的信条,执着于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导产业寻求市场以榨取最后的利润,从而放弃了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主导产业领先市场的追求,教训深刻。

    ——《英国因何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地位?》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他”是谁?“他”“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样的时代精神?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大西洋从“栅栏”变“桥梁”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回答“这一变化”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铁路的发展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1870年—1913年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发生的变化。分析这一时期英国所占比重发生变化的原因。
  • 42. 14世纪前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并逐渐发展壮大。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13世纪的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材料二:

    目录

    第三章  摆脱专制:英国、美国和法国

    1.经济起飞的条件,专制王权的束缚作用    29页

    2.摆脱专制的首次尝试:英国革命与光荣革命   32页

    3.美国的特殊性:美国独立与美国宪法   36页

    4.法国强大的专制制度,推翻专制的革命大风暴   40页

    第四章  摆脱专制:德国、俄国和日本

    1.德意志之后:统一与专制的悖论:1848年德国革命   46页

    2.沙皇专制:“各民族的监狱”;推翻沙皇制度;1917年革命   52页

    3.日本幕府制与西欧封建制:明治维新   58页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三:1787年宪法对于公民的选举权都有财产和居住年限上的限制。这样,贫穷的人和新到的移民便被剥夺了选举权。甚至占全人口一半的妇女,最初也没有选举权。依据1787年宪法印第安人不算美国公民,他们被剥夺了领有土地的权利,并被驱逐到西部贫瘠的山区里去,在那里逐渐灭绝。宪法并没有明文禁止黑奴制……那便为日后的战争埋下了伏线。

    ——摘自郭圣铭《世界文明史纲要》

    材料四:法国大革命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经历了立宪派统治、吉伦特派统治及雅各宾专政三个阶段。这次革命的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不容怀疑的,可以说整个19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影响下度过的。因此,马克思称法国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13世纪欧洲“社会变革”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些变革产生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存在的局限性。
    4. (4) 根据材料四及所学,谈谈如何理解“整个19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影响下度过的”。
  • 43. 为更好地开展期末专题复习,李老师为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识读图片——感知历史细节】

    【任务二:解析目录——把握历史逻辑】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任务三:观察表格——解释历史现象】

    二战的主要阶段

    时间

    概况

    第一阶段

    1939—1941年

    先是德国人、后是日本人获得胜利和扩张

    第二阶段

    1942—1943年

    反法西斯国家开始反攻

    第三阶段

    1944—1945年

    反法西斯国家于1945年8月取得最后胜利

    【任务四  完成图示——提升时空观念】

    一战→①→二战→②→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

    请回答:

    1. (1) 根据任务一并结合所学回答,两次世界大战中俄国(苏联)参战的目的有何不同?
    2. (2) 根据任务二概括,一战后初期的世界呈现出哪些新局面?
    3. (3) 根据任务三,回答战局开始出现扭转的时间。结合所学,举例说明促使这一时期战局得以扭转的事件。
    4. (4) 根据任务四并结合所学,在序号处补充完整相应的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名称。
    5. (5)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有哪些感悟。
  • 44. 以史为鉴知兴替。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这一次,英国人没有像对待查理一世那样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教训告诉他们,推翻王朝容易,建立新制度却很难……从1688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的本质,就是依法治国,也就是谁都不能高居法律之上,谁都不能为所欲为……当蒸汽时代和工业革命到来的时候,它推动着业已领先的英国继续前行,让这个小小的岛屿在后来的几百年中进一步地超越了其他各国。

    ——《大国崛起·走向近代》解说词

    材料二:

    明治维新期间大事年表

    1868年,明治政府颁布具有政治纲领性意义的《五条誓文》,公布《政体书》;

    1871年,明治政府派出以右大臣岩仓为首的使节团出访欧美,考察资本主义国家制度;

    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教育改革法,发展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义务教育;

    ……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促进英国“在后来的几百年中进一步地超越了其他各国”的因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
    3. (3) 过去的千百年间,大国沉浮,不断上演着兴衰交替的故事。回望历史长河,国家的兴衰与哪些因素有关?又给后世的发展留下怎样的启示呢?请结合材料及所学,以“国家兴衰的启示”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有道德良知,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尊重历史规律,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