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赫行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

更新时间:2023-01-20 浏览次数:4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商人们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    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入史册的“丝绸之路”。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二者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篇章。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了    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 (1) 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载(zǎi)  载(zài) B . 载(zài)  载(zài) C . 载(zài)  载(zǎi) D . 载(zǎi)  载(zǎi)
    2. (2) 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勾   ②沿 B . ①勾   ②延 C . ①沟   ②沿 D . ①沟   ②延
    3. (3) 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A . 【甲】句号  【乙】句号 B . 【甲】句号  【乙】分号 C . 【甲】冒号  【乙】句号 D . 【甲】冒号  【乙】分号
    4. (4) 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路国家珍藏的文物精品。下图是展览的宣传海报,上面有“殊方共享”四个字。一位同学查字典得知“殊方”的意思是“他乡,异域”。结合展览的内容,你认为“殊方共享”在这里的意思是

  • 2. 古诗文默写填空。
    1. (1)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2)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 (3)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 (4) 《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5. (5)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被朝廷重用的心愿的句子是:
二、阅读(45分)
  • 3.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温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师川外甥奉议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书》)

    【注】①奉议:官名。②奉思:思念。③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念。

    1. (1)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序”是一种文体,分为书序和赠序。《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书序。 B . 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C . 古代一般称“有才德的人”为“君子”,“犹幸预君子之列”中的“君子”则指有官位的人。 D . “缀公卿之后”“四海亦谬称其氏名”中“缀”和“谬称”皆为谦辞。
    2. (2) 下而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无从书以观 致:得到 B . 援疑理 质:询问 C . 媵人持沃灌 汤:菜汤 D . 右备容 臭:香气
    3. (3) 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少 年 志 气 方 强 时 能 如 此 半 古 之 人 功 必 倍 之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

    5. (5) 请从描写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6. (6) 甲、乙两段选文,两位长辈就“怎样才能学有所成”的问题,分别给出了建议。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

      学习建议

      前提条件

      热衷于学习

      第一条建议:②

      全身心投入学习

      第二条建议:③

  • 4.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最近,很多人会陆陆续续收到一条这样的短信:“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实施《密码法》,增强密码安全意识,推进密码规范应用,为维护国家安全、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智慧社会、创造美好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的密码保障。国家密码管理局宣。”

    密码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密码法》中的密码和我们口中所说的密码是一回事吗?那么就让我们尝试了解一下密码背后的那些“秘密”。

    现实生活中提到“密码”一词,人们通常以为就是每天接触的手机开机“密码”、电子邮箱登录“密码”、微信“密码”、银行卡支付“密码”等。实际上,生活中这些“密码”只是个人手机、电子邮箱或者个人银行账户的口令、“通行证”,是一种简单、初级的身份认证手段,是最简易的密码,不在《密码法》的管理范围之内。

    《密码法》中的密码,是指采用特定变换的方法对信息等进行加密保护、安全认证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许多市民了解后提不起兴趣,认为《密码法》中的“密码”肯定太专业了,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扯不上关系,没必要太过关注。事实却不是这样。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密码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化平台都离不开密码的保护。

    初始密码就像一层窗户纸,轻轻一捅就破了。而使用密码产品就像混凝土一样坚固,想要捅破那是难上加难。比如验证码,就有很大的作用。就拿银行转账为例,一位客户在上午9点向银行申请转账1万元。如果不使用验证码,仅仅是客户印象中的输入密码,那么钱款极易被不法分子获取,验证码就是证明转账是本人意愿。类似的还有U盾、动态口令等,就是用于安全认证的密码产品。当用户输入转账信息后,银行的信息系统会根据你的身份、账号、金额、申请时间等信息,使用特定的密码算法,生成动态口令,这个过程中,只要任何一项信息变化,都会使令牌显示的数字完全不同。这样就通过动态令牌的认证保证了网上银行交易的安全,从而保护了用户的个人财产安全。

    健康码、移动支付、ETC背后都需要密码的支持。

     “请扫健康码。”疫情期间,无论想进入商业综合体、小区、各类公共场所都会听到这句话。健康码是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凭证,同时是防疫人员查验的主要依据。细心的市民能发现,健康码除了有颜色区分外,它显示的核心其实是一种“密码”。卫生信息系统在密码技术助力下,实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统一身份认证,有效满足了居民医疗健康数据的完整性保护、可信时间及责任认定等安全需求,同时有效防止假冒身份、篡改信息、越权操作、否认责任等情况发生。特别是在抗疫斗争中,通过采用密码技术、疾控数据直报,健康码做到了传输不中断、信息不泄露、数据无篡改,为政府、社区、单位联防联控、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请问您是微信支付还是支付宝支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移动支付已经大量普及。小到超市买一瓶水,大到买车买房都离不开移动支付。移动支付的背后离不开“密码”。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银行卡、网上银行、条码支付及非银行支付等各类电子支付中都需要用到密码。各大支付平台都使用密码技术实现用户身份认证、交易数据验签等功能,确保支付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保护用户资金等敏感信息不被盗用、输入的交易资料不被篡改。移动支付的密码技术防止了业务损失或服务中断,保护了消费者资金安全,在防止欺诈、套现、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全省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已经非常普及,并且安全高效。市民仅需申领相关设备,将其安装好后就可以放心使用。ETC在收费站和汽车双向身份认证以及收费设备读取、传递、接受汽车数据过程中,均采用商用密码算法进行保护,有效提升了公路及停车联网收费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2019年10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颁布以来,密码应用保障领域全面拓宽,产业生态持续繁荣壮大,科技创新成果显著。近年来,我国商用密码产品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产业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已建成种类丰富、链条完整、安全适用的商用密码产品体系,部分产品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涉及国家安全的保密通信、军事指挥,到涉及国民经济的金融交易、防伪税控,以及在涉及公民权益的电子支付、网上办公等等,密码在背后发挥着基础支撑作用,维护着国家网络空间的安全、发展和利益。

    1. (1) 下列各选项中对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生活中人们通常以为的“密码”,如微信、qq密码等只是一种身份认证手段,不属于《密码法》中的密码。 B . 为了保障用户的个人财产安全,密码以各种形式渗透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验证码”“U盾”等。 C . 自《密码法》颁布以来,随着密码自主产品能力的不断提升、密码产品体系的不断完普,产品性能已全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D . 全文运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使得结构严谨,同时修饰限制语的使用,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2. (2) 选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对象的?
    3. (3) 选文第5段划线句运用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初始密码就像一层窗户纸,轻轻一捅就破了。而使用密码产品就像混凝土一样坚固,想要捅破那是难上加难。

  •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雪花,春天的邮戳

    刚开始的时候,雪花是猫着腰,蹑手蹑脚着来的,似乎要给你某种惊喜。待你敞开了门扉和胸怀欢迎她的时候,她已经开始不拘小节,大摇大摆起来了。这正是她可爱的地方,多大的雪都不会恼了我。不管什么时候,在我眼里,飘舞的雪花都是数之不尽的好消息。我相信她是春天的邮戳,她贴着我的额头,附着我的耳畔,与我耳鬓厮磨,转瞬间便融化了。雪花匆匆来去,只为提醒我,春天的幕布已经拉开,准备好你的节目了吗?

    我淹没在那些幸福的白色花瓣里,不想靠岸。不得不承认,雪是我生命中的“精灵”,作为一个美丽的意象不止一次出现在我的文章里。我如此深爱它们,如信仰一般,虔诚至极。世界太大,我只要守着一片小小角落,捧着小小的六个瓣的雪花,便是心灵的天堂了。

    相反的,有一个不到20岁的孩子,对雪却是厌恶至极。他是我常去的一个小饭馆里的小服务生。每次下了雪,都听见他向天空咒骂着,那些恶毒的语言与他清俊的脸孔极不协调。在他看来,那漫天飞舞的不是雪花,而是令人生厌的苍蝇和蚊虫。

    我堆在门口的雪人也常常遭到他的蹂躏。这些都是他少有的反常行为。

    因为平时在他的脸上总是看不到任何表情-不会热泪盈眶,不懂笑靥如花,一副很标准的扑克脸。让人从不解、好奇、厌倦,到最后认定他根本就是缺少基本感情。孤僻又冷漠的孩子啊,我看他的眼神开始变得嫌恶。

    冰心曾借她文章中人物的口说:世界是虚空的,人生是无意识的。人和人,和宇宙,和万物的聚合,都不过如同演剧一般,上了台是父子母女,亲密得了不得;下了台,摘了假面具,便各自散了。哭一场也是这么一回事,笑一场也是这么一回事。与其互相牵连,不如互相遗弃。

    这种心境与这个小服务生此时此刻竟完全一样,他们的冷漠在遥远的时空里不谋而合。

    直到那场大醉之后,我才窥探了他心底的苦痛。那天是元旦,天空飘着零星的雪花,出奇的冷,人们都煨在家里,用亲情烤着火。饭馆里除了我,没有其他客人。我喜欢在下雪天里喝点酒,但一个人有些无趣,示意让他陪陪我。在老板的允许下,他喝了酒,不胜酒力的他喝了二两小烧便将心底的哀伤吐露无遗。我第一次看见他哭了,他的眼泪让我确信他身体里的血依然是热的。他说他从小就没了父母,一直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上了年纪,却还要到处收破烂供他读书。这样的书他读不下去,他自作主张,卖掉了他的课本做路费,来城里打工。当他买了很多好吃的和新衣服回去的时候,发现奶奶正守望在门口,已经变成了僵硬的雪人!有人说,少年的情怀是最真的情怀。是的,我看过和听过无数煽情的场面,但他的故事却那样令人心痛。他的哭泣久久盘旋在我的耳边:奶奶说她不要好吃的,不要好穿的,只要我陪在她身边,奶奶无时无刻不在等我回来。

    可是,她没有等到。

    都是这该死的冬天,该死的雪,带走了奶奶。他指着那些贴满窗棂的大朵大朵的雪花,不停地诅咒着。

    这就是他怨恨雪的原因。可是,他多么深地冤枉了雪花啊。他的咒骂,让我心疼。

     “真正让奶奶冷的,是你不在她的身边。换种角度讲,奶奶走的时候,披了厚厚的雪,是不是也会很温暖呢?奶奶不在了,所以你更要勇敢地活下去。”我为雪花辩解着。他喝了大大的一口酒,使劲地向我,点着头,泪光闪闪

    雪没有罪,有罪的是命运。我竭力为雪花洗清冤屈。

    我和他走出屋子,站在雪地上,像一张白纸上的两个标点符号。他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对雪花充满敬意和怜惜。他伸出了双手,张开了怀抱。我们想堆个雪人,可是积雪太薄,想到雪地上打个滚儿,又怕雪花们委屈,只好就那样在雪里呆呆地立着,任雪花落在脸上,融进心里,轻声叨念着一些随着雪花在飘的,亲人的名字。

    我让他去亲近雪花,只想让他相信,每一个六角型的花瓣,都是春天的邮戳,告诉我们,再深重的苦难,也不能压垮春天。

    世界的表情是丰富的,有时冷峻,有时温和;有时调皮,有时哀伤;有时黑白相间,有时姹紫嫣红……人呢?不能总是呆在冬天里,只戴一顶叫做冷漠的帽子。

    (选自《榆林晚报》,有删改)

    1. (1) 关于文章的理解,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邮戳”指盖在邮件上的印记,文题用它比喻雪花,形象地表明寒冷过后,温暖和光明即将到来。 B . 文章开头竭力表现“我”对雪的喜爱,与下文小服务生讨厌雪形成对比,就是为了表达我对雪的赞美之情。 C . 第⑥段借用冰心的话来诠释小服务生当时的心境,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D . “雪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它见证了“我”对小服务生态度的转变。
    2. (2)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析下面句子中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

      刚开始的时候,雪花是猫着腰,蹑手蹑脚着来的,似乎要给你某种惊喜。待你敞开了门扉和胸怀欢迎她的时候,她已经开始不拘小节,大摇大摆起来了。

      ②分析第12段中加点词语“泪光闪闪”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3. (3) 下面哪句话更适合作为全文的结尾?说说你的理由。

      ①我希望他改变对生活的冷漠态度,迎接即将到来的春天。

      ②孩子,扔掉你的帽子,再挺挺吧。

    4. (4) 叶圣陶在《驱遣我们的想象》中提到,“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请具体说说你对这篇文章的鉴赏所得。
  • 6. 欣赏艾青的诗《礁石》,回答问题。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五日

    朗读“但它依然站在那里”这一句时,应如何处理重音和语气?并说出你的依据。

  • 7. 阅读《水浒传》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选段一】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选段二】

    林冲举手肐察的一枪,先戳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戳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的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批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怒,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那雪越下的猛。

    1. (1) 两段选文都写到了“雪”,有什么作用?
    2. (2) 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说林冲“熬得住”“做得彻”,请从作品中另选情节进行分析,来印证这一观点。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 8. 某中学九年级要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开展一次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请仿照示例,再设计一个活动,并说明活动内容。

      示例:

      活动名称:猜人物

      活动内容:根据小说人物档案提示,猜出对应的小说人物

      活动名称:

      活动内容:

    2. (2) 下面是语文课代表设计的“小说人物大家猜”活动步骤,请你帮助他补充完整。

      步骤一:

      步骤二:汇总小说人物档案,建立竞猜题库

      步骤三:

      步骤四:表彰优秀学生,编写小说人物小词典

    3. (3) 下面是一份邀请刘老师参与活动的邀请函,请你按要求修改其中的问题。

      邀请函

      尊敬的刘老师:

      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文学素养,校学生会将于1月11日下午3点举行“走进小说天地”专题讲座,请您按时参加。

      校团委

      1月5日

      ①邀请函内容不完整,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邀请函中有一处用语不恰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邀请函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四、作文(50分)
  • 9. 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⑴题目: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作文⑵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跬步千里,滴水汪洋;向上一尺,根深一丈。

    那种才长半尺就要结穗的谷子,不管穗形多么好看,谷穗肯定不饱满,甚至是瘪的。

    根须扎得越深越久,春日才能猛蹿猛长。

    上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若需要,请用ABCD替代。④文章不得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