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3-02-08 浏览次数:5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 1. (2018九上·郑州期末) 从这一时期开始,很多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这主要是由于(  )
    A . 君主专制的终结 B . 人文主义的兴起 C . 科学技术的进步 D . 工业革命的来临
  • 2. (2018九上·郑州期末) 西班牙一直想要参与印度的香料贸易,以获取丰厚利润。然而根据《托尔德西拉斯条约》的规定,西班牙不得向东航行,而境内的阿拉伯问题使得其又无法打通向印度的陆上通道。于是,哥伦布的向西航行计划实际上成为西班牙参与印度贸易的唯一可能性。这说明哥伦布航行(  )
    A . 主要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B . 发现了欧洲到印度的新航路 C .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D . 使西班牙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 3. (2018九上·郑州期末) 殖民地居民对强制实行的蔗糖税法(1764)、印花税法(1765),汤森税法(1767,对进口的很多商品课税)以及茶叶法(1773)尤为不满,他们还反对强制实施的航海条例,这些条例要求殖民地不论输出或输入商品都必须用英国船只装运货物,并遵从英国惯例。这表明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是(  )
    A . 北美居民不适应英国法律制度 B .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C . 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压迫 D . 北美独立精神增强
  • 4. (2018九上·郑州期末) 恩格斯说:在法国,革命同过去的传统完全决裂;它扫清了封建制度的最后遗迹。这直接反映了法国大革命(  )
    A . 保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B . 经过了艰难且曲折的斗争 C . 传播了自由民主的思想 D . 进行了彻底的反封建斗争
  • 5. (2018九上·郑州期末) 《拿破仑法典》共2281条,分为3篇、35章。它宣布保护私有制度,一切私有财产都受到严格的法律保护,根据法律上公民平等原则,规定一切人享有民事权利,还规定了一系列契约自由和契约法律效力的条款。其主要目的是(  )
    A . 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B . 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C . 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D . 恢复封建贵族的统治
  • 6. (2019七上·龙湖期末) 某同学在学习某一单元的过程中摘录了“南北朝 ”、“三国鼎立”、“汉人胡服”等关键词,由此推断该单元的时代特征是(  )
    A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7. (2022九上·卢龙期末)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于2017年6月28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此次展出的环球纪念章,就是纪念英国的德雷克船长,他是世界上第二位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和探险家。那么,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实现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
    A . 哥伦布 B . 达迦马 C . 麦哲伦 D . 迪亚士
  • 8. (2018九下·苏州开学考) 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该文献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的发表标志着(    )
    A . 列宁主义的诞生 B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 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 D . 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 9. (2022九上·卢龙期末) 国家发改委于2017年3月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称,截至2016年底,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居世界第一。回顾人类铁路发展历史,世界第一条铁路及火车机车最早诞生于(    )
    A . 蒸汽时代 B . 电气时代 C . 信息时代 D . 网络时代
  • 10. (2022九上·卢龙期末) 电影《林肯》围绕着南北战争展开,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面对种种压力,林肯和他的团队运筹帷幄,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最主要的贡献是(    )
    A . 实现国家独立 B . 废除封建制度 C . 维护国家统一 D .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 11. (2017·宜宾) 1928年──1937年的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成了六千多个大型工矿企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这说明了苏联当时(  )

    A . 经济明显超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B . 轻工业是处于完全停止的状态 C . 采取计划经济手段使其成就显著 D . 一直坚持列宁时期新经济政策
  • 12. 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巴黎和会后建立的“新秩序(    )”
    A . 没有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B . 彻底消除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C . 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 D . 未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秩序
  • 13. (2017·东营)

    下面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新秩序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是(  )

    A . 《九国公约》 B . 《北大西洋公约》 C . 《华沙条约》 D . 《开罗宣言》
  • 14. (2017·重庆) 毛泽东曾说:“这些阴谋家……不但并无丝毫制止侵略的意思,而且相反,纵容侵略,挑拨战争,使人为鹬蚌,己为渔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实则是‘坐山观虎斗’。世界上多少人被张伯伦及其伙伴的甜蜜演说所蒙蔽,而不知道他们笑里藏刀的可怕。”下列历史事件,符合材料描述的是( )

    A . 萨拉热窝事件 B . 慕尼黑会议 C . 铁幕演说 D . 马歇尔计划
  • 15. (2017九上·黄石月考) 20世纪30年代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下列能反映这一时代特点的事件或现象有(    )

    ①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②德国:纳粹政权掀起反犹狂潮  ③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④美国:生产过剩,失业率高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英国和法国分别被送上断头台的封建君主是(    )
    A . 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 B . 詹姆士二世查理二世 C . 路易十六查理二世 D . 查理一世路易十六
  • 17. 1789年7月14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下“今日无事”,他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    )
    A .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 . 召开制宪会议 C . 拿破仑发动政变 D . 反法联军攻打法国
  • 18. 王老师备课在网上查阅“三级会议、路易十六、罗伯斯庇尔、”等资料,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出王老师要讲的相关内容是:(    )
    A . 美国独立战争 B . 法国大革命 C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 南美解放战争
  • 19. 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
    A . 来克星顿枪声 B . 波士顿倾茶事件 C . 萨拉托加战役 D . 约克镇战役
  • 20. 17、18世纪先后出现了英国的新生、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以下是这三次革命的共同点,其中哪一句是错误的?(    )
    A . 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B .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都推翻了封建统治,处死了国王 D . 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60分)
  • 21. (2018九上·郑州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 (1) 请在材料一中方框处填入一个合适的海洋名称,并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人之所以成为世界主人的原因。
    2. (2) 从材料二的图片中,你能看出哪种宗教的色彩?根据材料二,请提炼东罗马帝国灭亡的文化因素。
    3. (3) 对比材料一、二,结合以上探究,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你有何感悟?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下面根据14世纪~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材料一:

    2. (2)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英国国会颁布了一个正式的文献,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有效限制…英国之所以能在群雄林立的欧洲脱颖而出并顺利实现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领先于它那个时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治体制。

      ——摘自张国君著《大国是怎样崛起的》

      材料二中“对国王的权利进行有效限制”的文献指什么?“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政治体制”指哪一体制?
    3. (3)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写出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大国崛起的因素。
  • 23.   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世界历史上前几次全球化相比,中国“一带一路”引领的全球化是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新型全球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500年来,近现代世界历史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转变始于15世纪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第二次转变发生在l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崛起……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二: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际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

    材料三:如下图,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推动“欧洲崛起”的两个历史事件。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的推动力有哪些?
    3. (3) 从材料三“全球化进程”的漫画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当今中国引领全球化转型的推进倡议是什么?
  • 24. (2022九上·抚宁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为时常想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认为自由世界必须制止共产主义的扩张。杜鲁门的这种“遏制政策”,几十年来始终是美国外交的准绳。它使美国扮演了“世界警察”的角色。……世界被分为以美苏为首的两个敌对的集团。

    ——【德】曼弗雷德·马伊《世界历史》

    材料三:外媒称,尽管没有邀请中国和俄罗斯参加,但美国希望在1月16日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加强其对朝鲜施加“最大压力”的行动。中国和俄罗斯称该会议背后存在“冷战思维”

    ——参考消息网2017年1月16日报道

    1. (1) 材料一中的“共同的危险”指的是什么?“大同盟”指什么?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为“制止共产主义的扩张”推行了什么政策?这项政策导致了怎样的国际格局?
    3. (3) 有人说“冷战”早已结束,有人说“冷战”一直存在,也有人说“冷战”再次来临。你同意哪种观点?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请写出你的理由(要求有观点,有事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