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3-02-09 浏览次数:6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 1. “他们已经知道选取砾石或石英,打击成为有棱角的石片,当作武器或生产工具来使用。”据此推断“他们”可能会(   )
    A . 使用打制石器 B . 保存天然火种 C . 种植农作物 D . 铸造青铜器
  • 2. “七八千年前,中国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A . 青铜工艺高超 B . 土地肥沃 C . 用耒耜耕种 D . 使用铁制农具
  • 3. 目前已知的研究北京人的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还有10多万件石器,成批的骨器,大量的灰烬,据此可知,为我们了解北京人生活情况提供依据的是(   )
    A . 神话传说 B . 文字记载 C . 考古发现 D . 学术研究
  • 4. 我国远古时期留下了许多神话传说,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对神话传说的历史价值理解正确的是(   )
    A . 基本没有历史价值可言 B . 远古先民生活真实写照 C . 对历史研究有参考价值 D . 口耳相传的历史小故事
  • 5. 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 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B . 人们之间互相谦让 C . 人们过着群居生活 D . 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 6.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材料叙述的是(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7. 2021年3月,沉睡三千年的三星堆文明遗址有了重大发现。考古学家在6座“祭祀坑”里共发现青铜神树、象牙、青铜面具等500余件文物。“祭祀区”考古发掘专家王巍说:“古蜀文明是中国商代青铜文明当中非常有特色的一支,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这就像一个花园中百花齐放、千姿百态,共同构成了青铜时代的中华文明。”王巍的话意在说明(   )
    A . 中华文明的多样性 B . 中华文明的开放性 C .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D . 中华文明的外延性
  • 8.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成就突出。这一时期的主要表现是(   )
    A . 骨耜的发明 B .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C . 筒车的发明 D . 曲辕犁的推广
  • 9. (2021七上·柳江月考) 《春秋》记载:鲁隐公三年,周平王去世,筹措不到丧葬费用,周王室派周大夫武氏之子到鲁国“求赙(钱财)”,以安葬周平王。这一事件反映了(    )
    A . 诸侯争霸 B . 百家争鸣 C . 群雄兼并 D . 王室衰微
  • 10.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其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材料描述的是(   )
    A . 百家争鸣 B . 焚书坑儒 C .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 . 统一思想
  • 11. 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
    A . 促进生产力发展 B . 实现富国强兵 C . 缓和社会矛盾 D . 推动思想进步
  • 12. (2021·南京二模)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平台,各家学派在此进行交流与论辩。这一状况(   )
    A . 出现了学术垄断的局面 B . 导致了传统文化的分裂 C . 推动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 . 有利于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 13. (2021七上·蓬溪期末)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制作的年代标尺,②处应是(    )

    A . 西周建立 B . 春秋时期 C . 我国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 D . 秦朝完成统一
  • 14. 成语“贯朽粟陈”出自《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描述了西汉早期国库财粮富足的情景。这种情景的出现得益于(   )
    A . 文景之治 B . 颁布推恩令 C . 统一铸造五铢钱 D . 独尊儒术
  • 15. 曾国藩曾这样评价汉武帝:“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下列选项中汉武帝作为“非常之君”的举措包括(   )

    ①实行推恩令    ②推行盐铁官营制度    ③统一度量衡    ④推行郡县制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6. (2018·襄阳) 千古帝乡,智慧襄阳。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 17.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说:“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关于古代“丝绸之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东汉张骞始开丝绸之路 B . 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 C . 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 . 丝绸之路起点是洛阳
  • 18. 近代史学家翦伯赞说:“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他的依据是(   )
    A .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出现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 D . 《牡丹亭》批判封建礼教
  • 19.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

    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B

    280年,西晋灭吴

    西晋统一了全国

    C

    291年,八王之乱

    直接导致西晋的灭亡

    D

    383年,淝水之战

    使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历史地图能直观地再现历史。如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 春秋争霸 B . 秦朝统一 C . 三国鼎立 D . 宋金对峙
  • 21. (2019七上·宁化月考) 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发生在(    )
    A . 春秋 B . 战国 C . 秦汉时期 D . 东汉、魏、晋
  • 22. 《宋书》:“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
    A . 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B . 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 . 人口南迁是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D . 我国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 23. 如图是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段,可知此时期的特点是( )
    A . 政权分立 B . 民族交融 C . 繁荣开放 D . 闭关自守
  • 24. 祖冲之是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在天文历法、数学以及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下列属于祖冲之成就的是(   )
    A . 撰写了《齐民要术》 B .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C . 创作了《洛神赋图》 D . 创造了“割圆术”
  • 25. 临沂有灿烂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这位“书圣”的代表作品是(   )
    A . 《女史箴图》 B . 《洛神赋图》 C . 《兰亭集序》 D . 《水经注》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编于部编教材《中国历史》及《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是淮河流域农业加速发展的时期。……春秋后期,铁器始用于该流域,战国时逐步推广。……稻作农业显著发展。农业技术进步较快,至战国时已转向精耕细作,生产力迅速提高。……

    ——摘自李修松《春秋战国时期淮河流域农业生产述论》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的主要材质并简述材料一反映出的农业生产工具发展的趋势。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淮河流域农业发展的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 27. 关于秦始皇,历史上有着多种评价:

    材料一: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一夫作难而七庙隳(huī毁坏;崩毁),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汉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始皇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明•李贽《史纲评要•后秦记》

    1. (1) 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贾谊、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
    2. (2)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简要评述秦始皇。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并未迅速推广开来。目前,公元二三世纪的纸张出土极少,出土的书写材料还是大批的竹筒。造纸技术的改进没有停止。古籍记载,用左伯纸书写表达,“妙物远矣,邈不可追”。王羲之用坚如蚕茧的纸张作《兰亭序》,字体优美,成传世珍品。唐代《北堂书钞》记载,东晋余杭令范宁规定写公文时不许用竹简和粗糙的纸,引发仿效。宋代《太平御览》记载,东晋桓玄掌握朝政后,曾下令宫中文书废除竹简,一律改用黄纸书写。四五世纪以后,竹简、木牍不再多见,主要是植物纤维纸了。

    材料二:两晋南北朝时期,著述之风日盛,著作的范围和数量远远超过前期。与此同时,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有许多专著问世。在书法、绘画艺术上,出现了很多书画大家。他们之所以能在书法、绘画艺术的天地里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纸的大量生产和普遍应用。佛教在两汉之间(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到四五世纪时,由于纸张充足,使译经事业盛况空前。为了对抗佛教,道教师徒便发奋著书。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路雨祥主编《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史大系》

    问题:

    1. (1) 材料一的历史叙述参考了哪些类型的史料,结合材料予以说明。
    2. (2)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纸术得到推广的原因。
    3. (3) 根据以上材料,针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纸的推广带来的社会变化,列举具体史实说明。

      范例:变化:出现了很多书画大家;举例:王羲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