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 寒假作业(16)寒假提...

更新时间:2023-01-31 浏览次数:2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亚历山大的东征,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了。”这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   )
    A . 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B . 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C . 促使东西方文化被湮灭 D . 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 2. 15、16世纪,西欧大国出现的新制度是(   )
    A . 等级君主制 B . 专制君主制 C . 君主立宪制 D . 民主共和制
  • 3. 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古希腊单一政体导致政治混乱的历史现象时,提出了“混合政体理论”,这一理论被古罗马发展和实践为“共和政体”。思想家西塞罗对共和主义理念作出阐释:“要知道,最好是国家包含可以说是卓越的王政因素,同时把一些事情分出托付给显贵的权威,把另一些事情留给民众们协商和决定。”此处的“共和主义” (   )

    A . 是一种僭主政体 B . 追求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 . 强调各阶层的参与和妥协 D . 是单一的民主政体
  • 4. 希腊神话中的诸神“被赋予与人类相类似的属性-具有人的体魄,具有人的弱点和需求”。这反映了古希腊(   )
    A . 追求物质生活 B . 倡导禁欲主义    C . 崇尚人文精神 D . 宗教观念淡薄
  • 5. (2020高一下·阆中开学考)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A .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 . 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 . 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 .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 6. 《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奴隶参与了立法 B . 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C . 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D . 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 7. (2022高一下·昌乐开学考) 第一个字母文字系统是由西奈半岛的闪米特商人发明的。他们用一些埃及字符来标示辅音,但又用许多别的符号来标示单词和音节,因而未能发展成为严格的音标文字。真正的音标文字是由腓尼基人发明的,他们于公元前13世纪将原有文字发展成由22个辅音音符组成的字母系统。材料说明(    )
    A . 腓尼基字母是字母文字的始祖 B . 字母文字皆由22个辅音音符组成 C . 字母文字最初起源于古代埃及 D . 腓尼基字母是由闪米特商人发明的
  • 8. 《十二铜表法》是最古老的罗马法文献,虽然它的大多数条款是对古代习惯的沿袭,甚至还有“以牙还牙”等原始残余,但它毕竟第一次用成文的形式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 . 限制了贵族对司法权的滥用 B . 混淆了法律与习惯的界限 C . 有利于贵族对法律随意解释 D . 使公民享有更多的权利
  • 9. (2020高三上·茶陵月考) “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 . 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 C . 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 . 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 10. (2022高二下·黑山月考) 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有这样的规定:外国人永远不能因使用而取得罗马市民财产的所有权。由此规定可知(   )
    A . 《十二铜表法》具有万民法性质 B . 《十二铜表法》保护罗马公民财产权 C . 《十二铜表法》保护本国所有人 D . 《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法体系完备
  • 11. (2019高一上·北碚月考) 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

    A . 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B . 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C . 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 . 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 12. 《十二铜表法》规定家父出卖其子三次就会丧失家父权;后来法律又规定严禁买卖子女,禁止将子女作为人质扣押给债权人,违者对债权人处以流刑。这表明罗马法(   )
    A . 具有野蛮落后的基本特征 B . 维护了帝国的社会秩序 C . 限制父亲在社会中的地位 D . 受到了伦理观念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
  • 13. 在欧洲,继古希腊罗马之后,拜占庭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世界近一千年,但后来却衰落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由于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处,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拜占庭帝国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当时的西欧人为拜占庭有如此壮丽的城市而倍感惊讶,他们以为这就是天堂。

    ——环球网《罗马帝国强大与兴衰》

    材料二: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无视西欧城市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把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陈志强著《拜占庭帝国史》

    1. (1) 结合材料一分析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为什么能够“以西方古典文明的保存者姿态,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 14. 拜占庭帝国由古代罗马帝国分裂而成,它延续千年,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世纪初至11世纪初,拜占庭帝国臻于极盛。阿拉伯作家描写拜占庭的手工艺品时写道: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相媲美。同时,经由君士坦丁堡往来于欧亚大陆各地区的货物非常多,它们是黑海地区的奴隶和盐、印度的香料和宝石、埃及的纸莎草和粮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以及西方的银、熟铁产品、亚麻布、棉花和毛织品。拜占庭的这段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材料二 落后、保守的查士丁尼(483-565年)一心想将恢复帝国的梦想变为现实。因此,他征服了北非、意大利及西班牙地区,还编纂了罗马帝国的法典。查士丁尼宣称:“我们将重建过去的一切,尽管其价值现已降低到最低限度……我们要重视罗马人的名誉,确保过去的一切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回到我们生活中来。

    材料三 1453年,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大军20万,战船300艘,配备10万攻城重炮,一举包围了君士坦丁堡。当土耳其人兵临城下时,君士坦丁堡城内兵力甚少。拜占庭人与主耳其大决战,激战了53个昼夜,5月29日被攻陷……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拜占庭帝国的繁盛表现在哪些方面。其繁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3. (3) 从拜占庭帝国1000余年的兴衰过程中,你能得到什么感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