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7 浏览次数:3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如表为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部分墓葬的随葬品情况表,据如表可知,这一时期(   )

    地点

    墓葬遗址名称

    随葬品情况

    山东泰安

    大汶口墓葬遗址

    大墓陶器多达八十多件,还有象牙梳、玉壁环等。小墓仅一到两件粗制陶器和石器

    青海乐都

    柳湾墓葬遗址

    墓葬大小不一,随葬陶器数量不等,大者多达九件.小者一到两件

    甘肃武威

    皇娘娘台墓葬遗址

    随葬陶器数量不等.大墓多达三十七件,小墓一到两件

    A . 母系氏族公社趋向稳定 B . 国家形态初具规模 C . 多元一体文明格局形成 D . 社会贫富分化出现
  • 2. 下表为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农具种类及比例。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

    农具类别

    初耕农具

    播种农具

    中耕农具

    收获农具

    农具种类

    铁犁、铁锸、铁钁、铁斧

    耧铧

    铁铲、铁锄

    铁镰

    所占比例

    61%

    7%

    22%

    10%

    A . 铁农具普及到全国 B . 精耕细作农业开始形成 C . 农业生产科技落后 D . 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 3. “县官”一词源于《礼记·王制》天子居县内(王畿)、官天下的王制理论。睡虎地秦简和里耶秦简中记载:秦国国君及其家室称为“公室”“王室”,秦始皇下令将“公室”“王室”的称号改为“县官”。秦始皇此举旨在(   )
    A . 巩固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B . 凸显秦始皇及其皇室的地位 C . 恢复对王畿地区的统治 D . 加强对地方官僚机构的控制
  • 4. 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有利于(   )
    A . 架空节度使 B . 杜绝武官腐败 C . 提升战斗力 D . 削弱州府权力
  • 5. 如图所示建筑由清东阁大学士阎敬铭倡议兴建,作为史料可用于研究当时(   )

    丰图义仓

    A . 地方宗族的数量 B . 农户的口粮储备 C . 庄园经济的规模 D . 民间的救济措施
  • 6. 鸦片战争后,东印度公司从中国学习种茶、制茶技术,并在印度大力发展制茶业,大约在19世纪末实现了茶叶生产的机械化,到20世纪上半叶印度茶取代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印度茶的崛起说明(   )
    A . 鸦片战争摧毁了中国茶产业 B . 英国大力扶植印度经济发展 C . 印度开始融入资本主义市场 D . 殖民成为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 7. (2022高三上·中山月考) 今天所称的洋务运动有过好多名目,可以说有名有字有号。洋务运动是一个反映时代的概念,它概括了近代历史一个阶段中所出现过的活动和事物,本无褒贬之义。相比之下,稍明新旧区分应该是(   )
    A . 同治中兴 B . 清末新政 C . 夷务运动 D . 同光新政
  • 8. (2021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等学堂如下课程、课时。从中可以看出清末教育(   )

    课程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学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课程

    几何代数

    植物动物

    理化

    图画

    法制理财

    体操

    课时

    20

    8

    8

    4

    3

    10

    A . 旨在培养维新变法人才 B . 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 C . 西学课程占据主导地位 D . 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 9. 某文件规定,“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这一规定(   )
    A .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B . 基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 顺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需求 D . 深化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 10. 1964年,有一份报告引起了毛泽东的不安,其中写道:“仅全国14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集中了约60%的主要民用机械工业,50%的化学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为此,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A . 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B . 全国掀起了“大跃进” C . 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 D . 开展大规模的三线建设
  • 11. (2022高一下·郑州期中) 史载,伊凡四世从全国各地甄选了一批中小贵族亲信,组建特辖军,专事镇压被控不忠的大贵族。据统计,在1565-1572年间,就有大约4000名大贵族被诛杀。伊凡四世的这种做法(   )
    A . 稳固了基辅罗斯的专制政体 B . 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C . 迅速拓展了俄罗斯国土疆域 D . 奠定了民族国家基础
  • 12. (2022·模拟) 意大利人阿尔贝蒂(1404~1472年)在《论绘画》中写道:“我不知道完美的绘画作品在镜子里看起来是如何优秀;但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中的每一个缺点在镜子里看起来格外明显。因此,取自自然中的作品应该根据镜子的建议加以修正。”这表明,当时( )
    A . 艺术创作注重展现内心世界 B . 现实主义画派渐趋成熟 C . 绘画技法追求光和色的结合 D . 理性意识影响艺术发展
  • 13. 下图是“1535—1558年英国诺福克郡庄园财产分布对比图”。据此推断当时的英国(   )

    A . 自然科学弱化了宗教信仰 B . 殖民扩张加速了社会分化 C . 宗教改革强化了世俗权力  D . 启蒙运动冲击了神权统治
  • 14. 如图描绘了16—19世纪奴隶贩子从非洲获得黑人奴隶的场景之一。据此可知(   )

    A . 新航路开辟之后产生奴隶贸易 B . 非洲被帝国主义商品倾销 C . 殖民者掳掠黑人存在多个渠道 D . 宗主国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 15. (2022高二下·喀什开学考) 下图为中国、美国、英国、印度4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中的相对份额变化示意图。其中③代表的是(    )

    A . 中国 B . 印度 C . 英国 D . 美国
  • 16. 下图漫画名为《援助之手与自由火炬》。左面的漫画上方有一个人,他正在用力摇动闸门的卷轴,升起的闸门上写着:美国对英国的援助。右面的漫画中自由女神将象征着世界自由的火炬传递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在他们身后的带有镣铐的巨手象征着苏联。该漫画的寓意是(   )

    A . 美英两个大国操纵了世界局势 B . 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C . 美国援英实则遏制苏联 D . 反法西斯国家同仇敌忾
  • 17. 1953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在国庆纪念办法中规定,县以上中小城市都应举行纪念会,农村可根据情况以乡或村为单位举行适当范围的群众集会。这一做法旨在(   )
    A . 恢复社会经济 B . 促进民生建设 C . 建构政治认同 D . 重塑民族精神
  • 18. 1984年11月,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公开发行股票,该公司也成为改革开放后上海第一家试行股份制经营的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11月,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访华,邓小平把一张面值为50元的飞乐股票赠送给他。这反映出当时(   )
    A . 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B . 计划经济观念不复存在 C . 股份制公司大量出现 D . 多种经济模式同时存在
  • 19. 在远征路上的亚历山大经常向宙斯、雅典娜等希腊诸神致敬,找希腊预言家占卜,举办希腊式的体育、文学、音乐、艺术等领域的赛事。一批优秀的希腊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学者陪伴在他左右。由此可见,亚历山大(   )
    A . 认为亚非文明源自希腊文化 B . 热衷于传播希腊文化 C . 借助希腊文化实行专制统治 D . 催生了希腊人文精神
  • 20. 印加帝国以库斯科为中心,分成四个大行政区,每区叫作一个苏约,每个苏约下分若干省,每省再分成若干艾卢。在中央允许之下,各地方可以有某种程度的自由。地方长官每隔一定时期被召集到中央汇报工作。国君常往全国各地巡视,了解情况并检查工作。由此可见,印加帝国(   )
    A . 出现民主政治的雏形 B . 国君独揽国家行政大权 C . 政府的行政效率较高 D . 国家行政管理体系较完整
  • 21. 下图分别为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所绘制的人像特写图。对其共同特征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 全部取材于宗教故事 B . 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C . 因印刷术而广泛传播 D . 注重人体比例科学性
  • 22. 巴黎公社的许多重要决议和措施,常常是群众首倡的。比如,1871年4月30日公社根据第19区选民的倡议通过了建立社会治安委员会的决议;4月16日公社根据选民的建议缩将逃亡业主遗弃的工厂移交给工人生产协会的重要法令。这说明巴黎公社(   )
    A . 践行了人民民主 B . 强化了工农联盟 C . 坚持民主集中制 D . 消灭了阶级剥削
  • 23. 1920年至1921年的苏俄农村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工人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从农村取得粮食,而农民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保卫自己的粮食,于是“红军和工人征粮队员往往被农民打死,而农民也因暴力抗征而遭枪杀”。这表明当时苏俄(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功大于过 B . 经济政策的调整势在必行 C . 余粮收集制造成了国家分裂 D . 农村经济十分衰败和凋敝
  • 24. (2022高三上·宁远月考) 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其中规定:法官在正当执行职务期间,有权获得确定的薪金和报酬,法官任职终身制,只有在上、下议院同时在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才能撤销其职务。这一规定说明英国(   )
    A . 议会可以借助立法干预司法 B . 权力中心开始向议会转移 C . 司法审判注重维护程序正义 D . 以法律手段完善司法独立
  • 25. (2021·全国乙卷) 18世纪90年代初,法国国民议会取消监禁专制授权令,否定了家长或家族可不经审讯就将孩子投进监狱的做法:国民议会还规定,由新建立的家事评议庭专司听审父母和20岁以下子女的争讼,21岁的家庭成员不分男女,不再受父权的管辖控制。上述内容体现了(   )
    A . 个人意志即个人权利 B . 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 C . 男女的政治地位平等 D . 家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
  • 26. (2022高三上·宁远月考) 1861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源是南北双方对于奴隶制度的废除持相反的意见,最终林肯总统颁布了《废除黑人奴隶宣言》,但100多年之后的1963年,马丁·路德·金仍然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中希望美国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政治身份与社会认同。美国黑人政治身份认同问题的历史根源是(   )
    A . 《圣经》中歧视黑人的思想根源 B . 美国1787年宪法对有色人种的歧视 C . 近代殖民主义背景下的种族优越论 D . 黑人在美国建设中发挥着破坏性作用
  • 27. (2022高三上·宁远月考) 1905-1908年印度民族运动具备的新时代特点包括(   )

    ①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②民族资产阶级成为主要领导者
    ③主要以和平方式进行斗争
    ④进入无产阶级革命阶段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28. (2022高三上·宁远月考) 下图中的三股潮流组成了19世纪世界历史的基本内容,引发这三股潮流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工业革命 B . 新航路的开辟 C . 殖民扩张与掠夺 D . 经济的全球化
  • 29. (2022高三上·宁远月考)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崛起》中说道:“第一强国对其他国家说,这不仅是我们的利益,也是你们的利益。不摇晃梯子,不掀翻桌子,只要维持现状就好。”你认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可能说这番话的国家是(   )
    A . 美国 B . 法国 C . 德国 D . 英国
  • 30. (2022高三上·朝阳期中) 下表为苏联历年谷物产量统计表(部分),由此可知:(   )

    年份

    1913

    1927

    1932

    1940

    1950

    谷物产量(万吨)

    8600

    7683

    6987

    约8585

    8500

    A . 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实际效果有限 B . 农业的发展受制于国家发展战略 C . 农业生产受国际局势影响而波动 D . 生产关系变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二、非选择题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期察举制与科举制

     

    察举制

    科举制

    取士方式

    地方州郡长官承担推荐之责,按要求向朝廷举荐合乎标准的士人

    采用招考与投考的方式,王朝设科而士人自由报名应试

    取士标准

    取人标准包括德行、经术、史能、功次、文法等

    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士人之进退决于呈文之等第

    入仕程序

    既是入仕途径,也包含了铨选、升迁,有时甚至还有考课的成分

    士子通过礼部主持的各级考试后,仅获得任官资格,参加吏部铨选后方能得官

    教育背景

    大量孝子、隐士、侠客、贤人、名流等被举荐,并不要求一定是学校生员

    士子必须为学校的生员,方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据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整理

    材料二: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是:基于君主专制、小农生产方式、家族宗法社会组织之上而形成的国家统治和治理,必然要求官僚阶层对君主负责,且高度组织化、专业化,并与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规律相契合。而这样的官僚阶层的形成和更新必须以选官制度为重要基础,由此提出对选官制度建立和运行的必然要求。随着国家统治和治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变化,统治者对官僚阶层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这就导致选官制度作出相应的调整并不断演进。

    ——摘编自马凯《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

    结合材料一,运用西汉察举制或隋唐科举制的相关史实,阐释材料二的观点。

    (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释充分,逻辑清晰。)

  • 32. 如图所示为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政策的相关文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时期,以“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进”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历史的透视:一幅宣传画

    结合所学知识,以“《人民踊跃支援前线》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产密,条理清晰。)

  •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最近几个世纪,历史家们把民族国家作为历史研究的一般范围。那么英国的历史能否单从其自身得到解释呢?我们能否将英国的内部史与它的外部关系判裂开来呢?要解答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反思一下英国史的过程,以及对它的主要章节作一番回顾。我们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将这些章节排列如下;

    1)工业经济的建立(始于18世纪最后25年)

    2)责任代议制政府的建立(始于17世纪最后25年)

    3)海外扩张(始于1650—1675年间,初起于海盗劫掠,逐渐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对外贸易,获得热带地区的属地,在海外温带国家中建立新的英语社区)

    4)宗教改革(始于1625—1650年间)

    5)文艺复兴,包括政治、经济以及艺术、思想文化方面的运动(始于15世纪最后25年)

    ——据【英】汤因比《历史研究》

    汤因比对于英国史的研究视角与以往历史学家有何不同?以近代英国历史发展进程说明其研究视角。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