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3-01-30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5九上·环县月考) 材料是人类发展中的重要物质,陶瓷属于(  )
    A . 合成材料 B .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 复合材料 D . 金属材料
  • 2. (2022九上·莘县期中) 据《礼记》记载,西周时期已有相当丰富的酿酒经验和完整的酿酒技术规程。下列酿酒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 “糖化”: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B . “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C . “蒸馏”:根据沸点不同分离得到白酒 D . “窖藏”:封存白酒产生具有醇厚香味的物质
  • 3. 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 垃圾分类回收 B . 露天焚烧作物秸秆 C . 煤炭添加固硫剂 D . 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 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酒精用作燃料 B .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 铜用做电线 D . 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胃酸过多可以服用稀氢氧化钠溶液 B . 少吃蔬菜,多吃含蛋白质的肉类,可以增强体质 C . 食品中缺乏维生素不利于健康 D . 吸烟使人精神振奋,有益健康
  • 6. 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可除水垢【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食醋的pH<7 B . 可以用铁罐长期保存食醋 C . 紫色石蕊溶液能使醋酸变红 D . 醋酸除水垢属于化合反应
  • 7. (2022·海南) 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表演“五环魔术”,她往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溴百里酚蓝试剂,呈现鲜亮的蓝色。若将溴百里酚蓝加入盐酸中,则会呈现黄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溴百里酚蓝可作为酸碱指示剂 B . 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 C .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D . 碳酸钠属于碱
  • 8. (2022·福建) 我国古代常用灰吹法炼银(如下图),其过程为:将矿物银熔于铅形成银铅块,通过焙烧使铅氧化成PbO进入炉灰,灰吹得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银是活泼金属 B . 银铅块属于混合物 C . PbO中Pb的化合价为+2 D . 灰吹法炼银过程含有化学变化
  • 9. (2022·聊城) 下列图示是几种常见物质溶于水后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 . B . C . D .
  • 10.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对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用无磷洗衣粉洗衣服

    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B

    用洗洁精清洗有油污的碗筷

    洗洁精能使油污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

    C

    将洗净的铁锅擦干水放置

    潮湿的铁锅在空气中易生锈

    D

    入冬前给月季花施用磷肥

    磷肥能使月季花根系发达,耐寒耐旱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2022·安徽) 完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两个实验,都必需用到的仪器是(   )
    A . 玻璃棒 B . 酒精灯 C . 漏斗 D . 试管
  • 12. 我省是海洋大省,海水淡化一直是重要研究课题,膜技术的引入使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如图对醋酸纤维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透过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各种离子不能通过膜,从而得到淡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分子的直径大于海水中离子的直径 B . 持续增大压强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淡水 C . 右侧溶液通过蒸发结晶可得到精制食盐 D . 加压过程中右侧溶液里离子的种类不变
  • 13. (2022·北部湾) 以下是某同学对实验现象的记录,错误的是(   )
    A . 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B .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紫红色的固体生成 D . 同时将等质量的镁粉、铁粉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镁粉反应更剧烈
  • 14. 将过量的Zn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中只含有Cu、Ag B . 与反应前相比,固体的质量一定增加 C . 滤液中的溶质只有Zn(NO3)2 D . 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 15. (2022·聊城) 为探究铜、锌、X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产生气泡

    无明显现象

    X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A . 锌、X、铜    B . X、锌、铜    C . 锌、铜、X D . 铜、X、锌
  • 16. 类比、迁移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C . 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 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17. (2022·衡阳)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证明烧碱有吸水性 B .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 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
  • 18. (2022·衡阳) 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Cl晶体

    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B

    CuO粉末

    木炭粉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

    Na2SO4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的BaCl2

    D

    O2

    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稀硫酸

    A . A B . B C . C D . D
  • 19. 取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a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关量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 B . N点对应的固体为黑色 C . 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b)g D . 0~t2min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 20. 实验室有一包铜和铁的混合粉末。“筑梦”学习小组为测定其中铁的含量,并制取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溶液X呈黄色,其中含有两种溶质 B . 固体Y只能是铁 C . 固体N的质量为20.0g D . 混合粉末中铁的质量分数为20%
二、选择题组
  • 21. 【阅读下面信息,回答下列小题】

    2021年,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2022年,又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这些研究为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路径。其中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实验流程如下:

    1. (1) 关于人工合成淀粉技术的研究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 B . 若人工合成淀粉投入工业化生产,可以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C . 人工合成淀粉、葡萄糖和脂肪酸有利于促进“碳中和” D . 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淀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 (2) 关于人工合成淀粉的实验流程,认识正确的是(   )
      A . 流程①中用太阳光分解水是理想的制氢方法 B . 淀粉和碳六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相同 C . 流程②发生了化合反应 D . 淀粉属于糖类,在人体内可直接被吸收,提供能量
三、填空题
  • 22. 现有“C、H、O、N,Na、Ca”六种元素,请按要求用化学式填空:
    1. (1) 可用做补钙剂的是
    2. (2) 汽水中含有的酸是
    3. (3) 常温下呈液态且易挥发的碱
    4. (4) 广泛用于玻璃和洗涤剂生产的盐是
  • 23.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我们要善于观察生活,思考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糖类俗称“碳水化合物””,下图食物中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是(填字母序号)。

    2. (2) 喷漆可以延缓汽车钢铁外壳的锈蚀,“喷漆”防锈的原理是
    3. (3) 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入了酸性物质所致。在被咬的皮肤上涂(填家庭常见用品)会减缓痛痒。
  • 24. 某兴趣小组利用“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钠、碳酸钠、硝酸钾”五种溶液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微观探析。

    1. (1) 图1是向滴有酚酞试剂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过程没有变化的微粒是,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2. (2) 图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的微观示意图,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3. (3) 图3是硫酸氢钠在水中解离的微观示意图,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向其中滴加(填化学式)溶液既能降低该溶液的酸性又能生成沉淀。
    4. (4) 将碳酸钠溶液滴加到图3溶液中,现象是,若将硝酸钾溶液滴加到图3溶液中现象是
    5. (5) 【归纳小结】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 25. 兴趣小组同学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U形管左侧管内固定一小试管,右侧管内挂的是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滤纸条,其中一条是湿润的,一条是干燥的。

    1. (1) 将左侧胶头滴管中的稀硫酸注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试管中,写出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2. (2) 将右侧胶头滴管内的药品滴入U形管内,观察到气球明显变瘪,则右侧胶头滴管中的药品为,气球变瘪的原因
  • 26. 化学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部分结果如下图所示。

    1. (1) 本次实验是将溶液向溶液中滴加。该实验中可以依据,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2. (2) 该反应过程是(选填“吸热”“放热”)。
    3. (3) 根据上图分析,第30s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4. (4)  [反思与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27. 化学项目式学习小组对久置于潮湿空气中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中的一种或两种。

    【查阅资料】20℃时溶解度:Ca(OH)2—0.61g,微溶于水,CaCO3—0.005g,难溶于水。

    【设计实验】

    1. (1) 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品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解

      烧杯底有白色固体

      一定有CaCO3

      将①中混合物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


      一定有Ca(OH)2


      有气泡产生

      一定有CaCO3

      实验①结论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其理由是

    2. (2) 请你完善实验②中的实验现象,实验③的实验操作
    3. (3)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得出样品中含有Ca(OH)2和CaCO3.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生石灰干燥剂中产生Ca(OH)2的原因
    4. (4) 【拓展延伸】

      根据以上探究结论,你认为实验室中保存氧化钙的方法应该是

  • 28.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实验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提出问题】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

    【设计实验】取3根无锈的铁丝设计如图1所示的三个实验。

    1. (1) 【实验现象】实验Ⅰ中铁丝生锈,当铁丝足量,时间足够长,打开止水夹后,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实验结论】对比实验(填序号),可以得出铁生锈需要氧气: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这一结论所依据的现象是。对比实验(填序号),可以得出铁生锈需要水。
    3. (3) 【拓展延伸】小明发现,海边铁制渔船上的锈迹比江边铁制渔船的多,他提出问题:海水会加快铁的生锈吗?为验证这一问题,设计如图2所示实验,并按照下表药品进行A、B两个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3.

      实验

      实验药品

      实验A

      长5cm、直径1mm铁丝,15mL蒸馏水

      实验B

      长5cm、一定粗细的铁丝,15mL海水

      ①实验B中铁丝的直径最好是

      ②根据图3,说明铁生锈会(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③根据图3,可以得出结论

    4. (4) 【反思交流】

      暖宝宝反应原理与铁锈蚀原理相同。根据以上探究分析,为了加快暖宝宝发热速度,原料中除铁粉和活性炭外,还可以加入(填物质类别或名称)。暖宝宝发热时,铁粉与氧气、水蒸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迅速的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
  • 29. 为测定某实验废液中硫酸铜和硫酸的质量分数,分别在三只烧杯中倒入50g废液,并在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实验结束后,测得的数据见如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反应前加入铁粉质量/g

    5.6

    8.4

    11.2

    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3.2

    3.2

    6.0

    反应后损失的质量(H2)/g

    0.1

    0.2

    0.2

    请回答:

    1. (1) 对比第一、二组数据,第一组实验结束后,废液中的(填化学式)已全部参加反应;
    2. (2) 通过分析第二、三组数据,50g废液与铁粉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最多为g;
    3. (3) 50g废液中所含硫酸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