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2-2023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

更新时间:2023-01-14 浏览次数:5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黄石) 冰雪埋忠骨,历史有温度。青山犹在,致敬先辈!电影《长津湖》场景中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长津湖湖水结冰 B . 棉衣裁制成单衣 C . 战场上战火熊熊 D . 铅笔书写绝笔信
  • 2. (2022·黄冈·孝感·咸宁) 202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A . 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 .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C . 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D .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 3. (2022·长沙) 氢能源汽车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华丽亮相,备受瞩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氢属于金属元素 B . 氢气不能燃烧 C . 氢元素符号是H D . 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元素组成
  • 4. (2023九上·鸡西期中)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B . 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 . CO2属于空气污染物 D . 空气中的O2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 5. 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 微粒的运动和变化是导致物质发生变化的原因 B . 原子虽小,既有质量也有能量 C . 繁多复杂的物质是由种类有限的元素组成的 D . 离子带电,所以不能构成物质
  • 6. (2022·福建) 下列有关硬水性质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样品 B . 滴加肥皂水 C . 振荡 D . 加热水样
  • 7. 准确描述实验现象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铜粉在空气中加热,红色固体变成黑色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气体 C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 D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并放出大量的热量
  • 8. (2018·济宁) 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
    A . 花香四溢                     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 B . 热胀冷缩                     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C . 滴水成冰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D . 食品变质                     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 9. (2022·海南) 项目式学习小组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 . 能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 C . 能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D . 能除去水中颜色和异味
  • 10. (2022九上·薛城期中) 我国科学家发现了新冠治疗的新药“千金藤素”(化学式C37H38N2O6),在已经发现的新冠病毒抑制剂中排名靠前,再次展现中药的光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千金藤素中含有氮气分子 B . 千金藤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 . 千金藤素属于氧化物 D . 千金藤素中氮、氧元素质量比为1:3
  • 11. 2021 年 10 月 16 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开始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太空舱里常用 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 CO2转化为O2。已知 NiFe2O4中 Fe 为+3 价,则 Ni 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 12. (2022·黄冈·孝感·咸宁) 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N     ②2Fe2+     ③     ④     ⑤

    A . ①表示2个氮分子 B . ②表示2个铁离子 C . ③和④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Al2O3 D . 由⑤可知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g
  • 13. 关于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植物光合作用 B .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是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 C . 自然界中通过“氧循环”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大气含氧量 D . 自然界中通过“氧循环”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
  • 14.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图“”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则下列各图示中的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 15.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该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要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读数,否则测定结果偏小 B . 该实验中的铜粉换成碳粉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C . 实验过程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可使测得数据更加准确 D . 符合题意操作情况下,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应该是反应前玻璃管内空气体积的1/5
  • 16. (2019九上·市北区期中) 下列图示是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17.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B . 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 .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18. 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实验,并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测定本条燃烧情况,记录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8.9%

    36.8%

    44.7%

    52.6%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很亮

    复燃

    A . 采用分液漏斗可以节约药品、控制反应速率 B . 若木条微亮,则瓶内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C . 当瓶口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集满,收集到了纯净的氧气 D . 该实验说明要收集较纯净氧气,需在木条复燃后再通入一会儿氧气
  • 19.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结构观: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 B . 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 . 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 D . 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 20. 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各项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实验

    验证氧气的性质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除去水中的泥沙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异常

    情况

    未看到火星四射

    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滤液浑浊

    测定结果偏小

    选项

    A.可能是铁丝太粗

    B.可能是收集气体前集气瓶内没有装满水

    C.可能是滤纸破损

    D.可能是实验中弹簧夹没有夹紧

    A . A B . B C . C D . D
  • 21. 图像能直观表达化学反应中相关量的关系,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 某一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B . 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 C . 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 .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二、多选题
  • 22. (2022·长沙) 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B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 在这个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 . 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不能由原子构成
三、填空题
  • 23. (2022·邵阳) 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 (1) 硫元素:
    2. (2) 钠离子:
    3. (3) 2个氮原子:
    4. (4) 碳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
  • 24.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完美展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请完成下列问题。
    1. (1) 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燃料,实现了碳的“零排放”,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载运工具亮相北京冬奥会。从环保角度看,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写出一条即可)
    2. (2)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最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可以在极寒环境下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强劲动能,画出锂离子(Li)的结构示意图
    3. (3) 颁奖服和比赛服也将“科技奥运”呈现得淋漓尽致。颁奖服内胆使用了第二代石墨烯(由碳元素组成)发热材料,石墨烯属于(填“单质”或“化合物”)。
  • 25. (2022·荆州) 如图为铕(Eu)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氧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 (1) 铕是一种重要的稀土资源,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 (2) 铕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 
    3. (3) 氧元素和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4. (4) 已知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 , 则相同价态的铕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26. 空气是宝贵的资源,绿色的莱西处处弥漫着清新的空气;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 (1) 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 (2) 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大约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___(填标号)。
      A . B . C .
    3. (3) 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气和工业液氧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氮气的沸点是−196℃,氧气的沸点是−183℃,在蒸发的过程中,(填“氮气”或“氧气”)先被蒸发出来。

      ②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贮存在蓝色钢瓶中氧气的用途是(填序号)。

      A.气体肥料B.医疗急救C.气割气焊D.炼钢

      ③除分离液态空气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氮分子比氧分子体积(填“大”或“小”)。

    4. (4) 从环保角度:

      下表为我市某监测点监测到的空气质量。依据表格回答问题:

      污染项目

      PM2.5

      PM10

      SO2

      CO

      NO2

      污染指数

      69

      95

      9

      0.8

      42

      说明:PM2.5是指细颗粒物,即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10是指可吸入颗粒物,即粒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

      ①污染指数越大,危害越大,该监测点的空气中危害最大的污染项目是

      ②如图是我市城区街道上一辆新型环保车,通过360°旋转的“大炮筒”向四周喷水,这款环保车喷水的作用是

四、综合题
  • 27. 某实践小组参观本地矿泉水厂,该厂矿泉水含钙、钾等矿物质,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 (1) 矿泉水中的钙、钾指的是(填“元素”或“单质”)。
    2. (2) 活性炭过滤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3. (3) 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若水源中含有下列物质,推测该流程中“超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____(填字母序号)。
      A . 难溶性大颗粒 B . 可溶性无机盐 C . 可溶色素
    4. (4) 臭氧的化学式O3的微观意义是。(写出一条即可)
  • 28. 通过近半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对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下图是小亮同学对氧气制取方法的梳理,请你和小亮同学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 (1) 用图中A、B、C所示的方法能够制取氧气,是因为它们的反应物中都含有
    2. (2) 用方法D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 (3) A和C制取氧气需要加热,B常温下就可以产生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 (4) 小亮同学欲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下:

      请你帮助他选择发生装置(填字母序号,下同),选择该装置的依据;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用该装置收集氧气,判断已集满的方法是。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放在桌面上。

  • 29.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实验后,知道催化剂(二氧化锰)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到底还有哪些因素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呢?
    1. (1) 【任务一】探究氧化铜能否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在此实验中观察到:A试管中小木条;B试管中的小木条复燃;结论: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2. (2) 同学们讨论后,认为要确定氧化铜对此反应有催化作用,还需探究反应前后氧化铜的不变。
    3. (3) 【任务二】探究二氧化锰和氧化铜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在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分别将注射器内盛有的3mL5%的双氧水注入试管中,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气,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小组同学开始实验时注入双氧水的方法是____。(填序号)

      A . 快速推注射器活塞 B . 缓慢推注射器活塞
    4. (4) 实验中造成U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的原因是
    5. (5) 为了比较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实验中除了记录注射器内收集氧气的体积,还需记录
    6. (6) 通过图像除了能得出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还能得出的结论
    7. (7) 【任务三】: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试管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

      反应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

       

      取一支试管加入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反应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上表中得到的结论是

    8. (8) 在设计此实验时,需要改变的因素
    9. (9) 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还有很多,请你举出一例
五、计算题
  • 30. 新冠病毒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公共场所尤其要注意消毒杀菌。戊二醛(相对分子质量为100)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注“—”、“=”表示原子之间相互连接)。

    试计算:

    1. (1) 戊二醛中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 (2) 戊二醛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列式计算)
    3. (3) 多少克戊二醛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30g。(列式计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