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共同体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

更新时间:2023-01-30 浏览次数:2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0九上·扬中期末)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葡萄糖 B . 不锈钢 C . 赤铁矿 D . 石灰石
  •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 铜丝用作导线 B . 金刚石切割玻璃 C . 氯气杀菌消毒 D . 干冰用于制冷剂
  • 3. 下列符合“绿色、健康、舒适、安全”的生产生活理念的是(   )
    A . 植树造林,防沙降尘 B . 禁用农药,保护水源 C . 回收垃圾,露天焚烧 D . 煤气泄漏,开灯查看
  • 4. 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选 项

    归 类

    物质

    可燃性气体

    氢气、氧气、天然气

    B

    人体微量元素

    碘、锌、硒、铁等

    C

    能导电的金属

    铝丝、石墨、镁条

    D

    常见铁的合金

    生铁、氧化铁、不锈钢

    A . A B . B C . C D . D
  • 5. 兴趣小组进行铜绿受热分解的实验探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 查气密性 B . 装置:加入铜绿 C . 加热铜绿 D . 检验气体
  • 6. 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 .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CO2 B . 用Cu与AgNO3溶液比较两金属活动性 C . 用10mL量筒量取5.62mL水 D .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
  • 7.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 利用金属的年代: B . 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C . 碳元素的化合价: D . 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 8.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10.0mL酒精与10.0mL蒸馏水混合,溶液的体积会小于20.0mL B . 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无需用蒸馏水清洗,直接放回原滴瓶 C . 加热含碳酸的石蕊试液,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 D . 实验室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先熄灭酒精喷灯,后停止通一氧化碳
  • 9. 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湿法炼铜:2Fe+3CuSO4=Fe2(SO4)3+3Cu B . 铝片溶于稀硫酸:Al+H2SO4=AlSO4+H2 C . 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4CO+Fe3O43Fe+4CO2 D .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2Na2O2+2CO2=2Na2CO3+O2
  • 10. 以CO2和H2为原料合成异丁烷(C4H10)的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示中,碳的化合物共有2种 B . 转化①为置换反应 C . 原料中所有的原子全部转化为异丁烷 D . 转化②中两反应物分子数之比为4:9
  • 11. 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很多优点。铁酸锌(ZnFe2O4)可用于分解水制氢气,其原理可表示为: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Z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3 B . 该方法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H2O和ZnFe2O4 C . 上述原理中共有3种氧化物 D . 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之一是燃烧产物无污染
  • 12. 利用如图装置研究铜绿的性质实验(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装置①中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 B . 装置②中固体变蓝,证明有H2O生成 C . 装置③中石蕊试液变为蓝色 D . 实验结束后先拆除装置③,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溶液倒吸
  • 13.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
    A . Fe3O4FeFeCl3 B . CuCu2(OH)2CO3CuO C . KMnO4MnO2H2 D . H2CO3CO2CO
  • 14. 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序号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CO、CH4

    鉴别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B

    NaCl(NH4HCO3

    检验

    取样,加热,观察是否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C

    铜粉(炭粉)

    除杂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

    MnO2、KCl固体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一定质量的CH4可与常见物质M反应,同时放出少量热量。将所得产物Cu2O与O2反应又生成M,同时放出较多热量。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M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比Cu2O中的低 B . 理论上,循环过程中无需添加物质M C . 理论上反应每生成44g CO2同时生成18g H2O D . 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高炉炼铁中所需高温和CO生成都与焦炭有关 B . 化学反应中原子数目不变,则分子数目也不变 C .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一定不能形成原子 D .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元素
  • 17. 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 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9

    2

    2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0

    8

    13

    A . 反应后X的质量为4 g B . 该反应类型一定是置换反应 C . 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是1:3     D . 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
  • 18. 搅拌作用下,向200.0gCuSO4的溶液中先逐渐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再逐渐加入铁粉,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金属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对应的溶液为无色 B . n=6.5,m=16 C . ac段发生的反应能产生FeCl3 D . d点对应的固体中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 19. 利用括号内所给试剂或方法,不能被鉴别出的是(   )
    A . N2、O2、空气三种无色气体(插入燃着木条) B . Fe粉、C粉、MnO2三种黑色粉末(在O2中灼烧) C . FeSO4、CaCl2、稀H2SO4三种溶液(观察颜色) D . CaCO3、无水CuSO4、NaCl三种白色固体(蒸馏水)
  • 20. 含杂质的Fe2O3固体样品20g,高温下用足量的CO完全还原(杂质不与CO反应),得剩余固体,并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后,产生30g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通入CO质量大于8.4g B . 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1.2g C . 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D . 样品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不一定为24%
二、填空题
  • 21. (2022·镇江模拟) 用化学符号表示:
    1. (1) 水银
    2. (2)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3. (3) 2 个亚铁离子 ;
    4. (4) 儿童缺少 元素,严重时会得侏儒症。
  • 22. 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金刚石     B.活性炭    C.青铜    D.武德合金    E.氮气       F.氯化钠    G.干冰    H.不锈钢

    1. (1) 用于食品保护气的是
    2. (2) 用于制作保险丝的是
    3. (3)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4. (4) 人类使用最早的合金是
    5. (5) 可用作冰箱除臭的是
    6. (6) 自然界硬度最大的是
  • 23. (2021九上·丹徒月考) 用氧气传感器测定铁粉生锈过程中氧气浓度的变化如图

    1. (1) 滤纸上涂浓食盐水的目的是
    2. (2) 集气瓶内的压强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4. 飞机制造广泛采用新一代铝合金等材料。

    1. (1) 如图所示材料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2. (2) 硬铝是铝、铜、镁、硅的合金,常用于火箭、飞机、轮船等制造业,则硬铝的强度和硬度比组成其纯金属的(填“强”或“弱”)。若把硬铝浸泡在稀盐酸中,观察到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在所涉及的化学变化中,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其中一个:
    3. (3) 不锈钢是生活中常用的合金,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有铁、铬、镍。其中,铬常见化合价为+3、+6和+2,回答以下与金属铬(Cr)相关的问题。

      ①铬也可以形成化合价为+2价的氧化物,其化学式是

      ②CrO3是一种橙红色固体,将CrO3加热分解,发现固体逐渐变成绿色的Cr2O3 , 同时产生一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金属钛被誉为“21世纪金属”。可以用四氯化钛(TiCl4)与Mg在800℃、氩气保护下通过置换反应制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5. 用氧化亚铁硫杆菌(简称T﹒f菌)脱除工业废气中H2S的原理如图所示。

    1. (1) 环节①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填写元素符号)。
    2. (2) 环节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综合题
  • 26. 某工业废液中含有CuSO4、ZnSO4、FeSO4 , 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几位同学设计实验处理废液,并回收工业重要原料Zn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图,请回答:

    1. (1) 操作①的名称是,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写出加过量M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 (2) 固体A中包含成分化学式为
    3. (3) 操作④中加足量稀硫酸,充分搅拌,当观察到现象时,说明固体中只剩铜。
  • 27. (2018九上·句容期末) 轻质氧化镁(MgO)在橡胶工业上有重要用途。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工业炉渣废料(主要成分是MgO、CaO,含少量杂质SiO2)来制取轻质氧化镁,实验流程如下: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步骤①研磨的目的是
    2. (2) 操作②的名称是,所需要的玻璃仪器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 (3) 【查阅资料】

      ① Mg(OH)2、Mg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② Mg(OH)2的分解温度为340℃∽380℃,MgCO3的分解温度为520℃。

      小组同学用热分析仪对aMg(OH)2•bMgCO3固体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成固体质量变化与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A B、C 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段:

      CD段:

    4. (4) BC段固体为
    5. (5) 通过计算可得:a : b=
  • 28. (2022·镇江模拟) 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 (2)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发生装置为 (选填序号,下同),反应方程式为
    3. (3)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将气体的发生装置由 B 改为 F,优点是 。
    4. (4) 某同学为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原因可能是 。 

      ②对比分析 a、b 点可知,曲线甲表示 (填“块状碳酸钙”或 “碳酸钙粉末”)的反应。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 

      A.碳酸钙粉末产生的 CO2质量多 

      B.对比分析 c、d 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比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 29.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H4HCO3、CuSO4、C粉、Ca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1. (1) 取少量固体微热,没有闻到刺激性气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
    2. (2) 另取少量固体加足量水,产生蓝色溶液和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还含有,一定不含
  • 30.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
    1. (1) (一)铁的应用及防护

      生活中常用铁锅烹饪,主要利用铁的(填字母)。

      a.导电性    b.导热性    c.耐腐蚀

    2. (2) “发蓝“处理是在铁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以防止其腐蚀。“发蓝”的原理是:36Fe + 4NaNO2 + 9NaNO3 + 26H2O=12X + 13NaOH + 13NH3↑,X的化学式为
    3. (3) 患贫血症的人体内需要补铁(填字母)。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4. (4) 如图为某兴趣小组探究铁生锈的三个实验,最先观察到铁锈的是(选填序号)。

    5. (5) 铁生锈的主要过程为: Fe Fe(OH)2 Fe(OH)3Fe2O3·xH2O,写出Fe(OH)2→Fe(O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 (6) (二)铁的冶炼和探究

      取20.0g Fe2O3粉末,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模拟炼铁,并测定反应后固体成分。

      资料:碱石灰可吸收H2O和CO2

      连接装置,先,再装入药品。

    7. (7) 实验时先通入CO,目的是
    8. (8) 该实验装置有一个明显缺陷,你认为是
    9. (9) 控制A中温度在700℃至固体全部变黑,继续通CO至冷却。通过测定装置B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可准确求得装置A中剩余固体质量。装置C的作用是
    10. (10) 现直接测得装置A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7.2g。经分析该17.2g为Fe和FexOy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 , 充分反应,得H2质量为0.1g。(FexOy和稀H2SO4反应,但无气体产生)

      ①固体中Fe质量为g。   

      ②FexOy的化学式为

    11. (11) (三)成分探究

      【查阅资料】用CO还原Fe2O3炼铁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3Fe2O3+CO2Fe3O4+CO2

      阶段2:Fe3O4+CO3FeO+CO2

      阶段3:FeO+COFe+CO2

      另取一定量Fe2O3进行上述实验,加热时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控制在300℃--500℃范围时,固体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原因是

    12. (12) 图中H点对应的固体成分的化学式是
    13. (13) 图中M点对应a的数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