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质...

更新时间:2023-01-30 浏览次数:5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2. 下列各一个微粒中,具有3个原子核的是(   )
    A . Ar B . H2O C . NH3 D . HF
  • 3. (2021九上·本溪期中) 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该实验不能说明石蜡具有的性质是(   )
    A . 密度比水小 B . 可燃性 C . 难溶于水 D . 硬度小
  • 4. (2020九上·乐东月考)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 伸入燃着的木条 B . 闻气体的气味 C . 加入澄清石灰水 D . 观察气体的颜色
  • 5.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 五氧化二磷 B . 金刚石 C . D . 氯化钠
  • 6. 生物体死亡后,体内含有的碳-14会逐渐减少(称为衰变)。因此科学家可通过测量生物体遗骸中碳-14的含量,来计算它存活的年代,这种方法称之为放射性碳测年法。碳-14原子核中含6个质子与8个中子,在衰变时,有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形成新的原子核。下列关于新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碳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 B . 氮原子核,含7个质子,7个中子 C . 碳原子核,含6个质子,7个中子 D . 氧原子核,含7个质子,8个中子
  • 7. (2018九上·朝阳期末)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
    A . H2 B . 2H2 C . 2H D . 2H+
  • 8. 2022年“世界水日”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 .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必须有蒸馏的步骤 C . 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并振荡后,会出现大量浮渣 D . 为节约水资源,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 9. 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
    A . H2O2 B . CH4 C . H2 D . HNO3
  • 10. 下列有关燃料及其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应该有效地提高煤等化石燃料的利用率 B . 所有的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C . 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石油 D . 用高压水枪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 11. (2022·黔西)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中药千金藤素(化学式为C37H38N2O6)对抑制新冠病毒复制有很强作用,若临床实验成功,将成为新冠病毒的克星。下列有关千金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1个分子中共含有83个原子 B . 1个分子中含有1个N2 C . 碳、氧元素质量之比为37:6 D .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 12.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推理,其中正确的是(   )
    A .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 . 因为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在化合物中显正价的一定是金属元素 C . 因为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 13.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鉴别: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和CO B . 除杂:点燃可以除去CO2中少量的CO C . 检验:用燃着木条检验CO2气体 D . 制备: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 14. “见著之微,见微之著”是化学的思维方法。下图为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们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 . 构成它们的原子的种类和大小都不同 C . 金刚石和石墨构成它们的原子种类相同,但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 只有石墨和足球烯能在氧气中燃烧,金刚石不能燃烧
  • 15. (2022九上·岫岩期中) 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的值是31 B . 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7:11 C . 丁可能为单质 D . 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
二、填空题
  • 16. 化学用语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 (1) 钙元素:
    2. (2) 氮气:
    3. (3) 2个亚铁离子
    4. (4) 氧化铝
  • 17. 水、燃烧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 (1)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 (2) 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 . 水的蒸发 C . 水的电解 D . 水的净化
    3. (3) 厨房使用活性炭净水器净水,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
    4. (4) 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氧气(或空气)、可燃物、。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的方法,采用的原理是
  • 18. 走进“碳村庄”。“碳村庄”的格局如图Ⅰ。

    1. (1) “碳村庄”的居民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2. (2) “碳村庄”中的部分居民可以相互转化。写出相应转化的化学方程式:转化①的化学方程式为。通过分解反应实现的转化⑤化学方程式为
    3. (3) “碳村庄”又来了一位新成员——蔗糖(C12H22O11),它在酒曲的催化下,经过发酵过程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图Ⅱ所示实验中,可以说明该反应已经发生的现象是,B中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2022·十堰) 图1是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图2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 (1) 图1中x=
    2. (2) 图2中的粒子对应的元素共有种。
    3. (3) 已知溴化镁由离子构成。根据以上信息,请写出溴化镁的化学式
  • 20. (2019九上·江油期末) 能源与环境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 (1) 化石燃料是指煤、和天然气.天然气不完全燃烧可产生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H4+5O2 CO2+2CO+nH2O,其中n的数值为
    2. (2) 2018年12月16日联合国气候大会闭幕,全票通过实施《巴黎协定》,《巴黎协定》是为了应对地球气候变暖问题而从2020年开始实施的温室气体国际减排框架,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下列措施可行的是(填序号)

      ①实行每周少开一天车;②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③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

    3. (3) 烧木柴时,常把木柴架空一些,其目的是;堆积的柴草容易起火,人们常用泼水和盖沙土的方法灭火,其中水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 21. 有A、B、C、D、E、F、G、H等八种物质,其反应关系或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均已省去。其中D为一种黑色粉末,通常状况下F为无色液体,H是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E、G都为混合物,且E为液体,G为固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A物质的名称:
    2. (2) D物质在如图的关系中扮演了两个不同的角色,分别为
    3. (3)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原理:反应②。反应②属于反应(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 22.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研究显示: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近一半存留在大气层,其它被陆地和海洋吸收。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与水反应后会形成碳酸。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导致过量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使海洋酸化。人类给海洋的二氧化碳越多,海水酸性越强,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就会相对减弱,这样的循环会导致海洋生物链发生变化。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且没有毒性,可用作实验和工业生产的保护气;通常情况下,它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金属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白光,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黑色颗粒,放出大量热。二氧化碳是农业生产中最好的气体肥料,还是工业上生产尿素、甲醇、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等的要原料。

    垃圾焚烧发电是生活垃圾处理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垃圾焚烧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还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海洋酸化;同时垃圾焚烧需要购买辅助燃料,成本较高。我国烟气处理协同P2G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 (1)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填写两条)①,②
    2. (2) 用如图所示方法,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可以见到蜡烛熄灭,据此可推测: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的一项用途是,但是一旦镁粉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进行熄灭,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使用P2G技术的优点是(写一条即可)。
    4. (4) “甲烷化装置”中的化学反应是 , 其中X是(填化学式)。
  • 23. 请根据下面化学实验装置,回答以下问题。

    1. (1) 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②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装置(填字母)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装置有一点不足之处是。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端(填“a”或“b”)通入集气瓶中;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氧气收集满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
    3. (3) 利用B装置可在实验室制取CO2气体,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           
    1. (1) (一)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

      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2. (2) 由如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3. (3) 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的沸点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
    4. (4) (二)学习了二氧化碳知识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毫升二氧化碳气体;

      ②试剂瓶中加入300毫升水(恰好加满),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试剂瓶中加入的液体最好选用____。

      A . 自来水 B . 蒸馏水 C . 河水
    5. (5) 推动活塞时尽量缓慢,其目的是
    6. (6) 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8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体积的二氧化碳。
三、计算题
  • 25. (2019·海口模拟) 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大理石,某化学小组成员称取12.5g该大理石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碳酸钙的含量,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2.5g,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2. (2) 计算12.5g该样品最多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