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3-01-07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中考试
一、辨别性选择题(认真思考下列各小题的说法,用“正确”“错误”表示。每小题1分,共5分)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分,共15分)
  • 6. 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     
    ②我们要珍惜这个新起点,体验初中生活的快乐

    ③升入初中,我已经是个大人了,一切都要自己做主  
    ④我们要从点滴做起,付出努力,为以后的人生奠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哪有那么多一夜成名,全都是百炼成钢”,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努力就有改变   

    ②梦想是一种臆想

    ③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④努力就能实现梦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8. 2022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奋斗成就梦想,邀请了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冠军徐梦桃,气象服务志愿者孙德远以及谢华安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遗传育种学家等等。他们生动地讲述了对于梦想的力量,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梦想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②有梦想,我们就一定能成功

    ③有梦想就有希望   

    ④梦想犹如灯塔,能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9. 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

    ①体现了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  

    ②有利于打开学生生命的视窗,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

    ③只要有学习的心态,生活处处是学习  

    ④说明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过时,不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2022·湘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这提示我们(    )
    A . 学习中只有快乐没有辛苦 B . 只有和同伴一起学习,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C . 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D . 不管个体差异怎样,学习方法都一样
  • 11. 在郓城县某村,不少学生都利用假期的闲暇时间结伴来到村上的农家书屋阅读各类书籍。同学们表示,通过在农家书屋学习,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可见(    )

    ①学习让人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②学习能满足人的一切需求

    ③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④学习能时刻给人带来快乐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有时我们需要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下列同学的表现,是正确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的有(    )

    ①小佳说小倩的衣服不好看,小倩便要妈妈给自己买新衣服

    ②小明听到老师对高强的表扬和对自己的批评之后,决定以后要向高强学习

    ③刘鹏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认为别人对他的评价都是对的

    ④张猛认真听取老师的评价,改进学习方法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①④ D . ②④
  • 13. (2022七上·威远期中) 下列现象,属于接纳与欣赏自己的是(    )

    ①虽然我学习一般,但我对他人有爱心   

    ②虽然我个子不高,但我理想远大

    ③虽然我的家境不够好,但我爱我家   

    ④我就是我,独一无二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4. (2018九上·新平月考) 诗人说“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灌木,那就当一片草地;不能是只麝香鹿,那就当尾小鲈鱼—但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诗句所以蕴含的道理是(  )

    ①要发掘自身的潜能,充实和提高自我

    ②应塑造十全十美的自我形象

    ③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

    ④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5. “朋友是肩膀,可以让你倚靠着哭泣;朋友是巨浪,可以令你热情高涨;朋友是一口井,可以让你放心地倾诉痛苦;朋友是一双手,可以把你从绝望中拉出来”。这告诉我们(    )

    ①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

    ②友谊带给我们快乐和信心

    ③朋友决定一个人的兴趣爱好甚至性格

    ④要真诚交友,珍惜朋友之情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王轩约好朋友李浩去教训一个不听话的低年级同学,李浩拒绝了他,并让他也不要去。过后,王轩对李浩心怀感激:“幸亏你的提醒才使我没犯错误,你是我真正的好朋友。”对他俩的友情你的认识是(    )

    ①友情是珍贵的财富,要原谅朋友的所有错误

    ②与朋友相处不能没有原则,朋友犯了错误,要及时规劝,否则就会伤害友谊

    ③朋友相处需要信任和忠诚,李浩辜负了王轩的信任

    ④他俩的友谊是真正的友谊,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7. 学校要组织一场古诗文朗诵大赛,晓萱和好朋友晓丽都报名参加了比赛。对于好朋友之间的竞争,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竞争本身不会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的态度

    ②朋友之间只有合作,不存在竞争

    ③真正的朋友就算存在竞争,也不会对友谊造成伤害

    ④若朋友在竞争中成功,要坦然接受并祝贺朋友的成就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8. 作家毕淑敏在一篇关于友谊的散文中写道:“友谊有的时候是那样脆弱,一句不经意的言辞,就会使大厦顷刻倒塌。友谊有的时候是那样容易变质,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言,就会让整盘牛奶变酸……”这告诉我们(    )

    ①生活中不存在真正的友谊        ②友谊需要用心呵护

    ③要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④友谊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没有必要珍惜

    A . ②③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②
  • 19. 七年级学生王笑喜欢写文章,在学习之余经常在网络公众号上发表随笔,还认识了许多天南地北的同龄人网友,他们常常一起聊天交流,遇到问题,也会通过网络互相请教,非常方便、快捷。这说明(    )

    ①网络交往超越了时空限制   

    ②网络交往有利无弊,要积极参与

    ③网络交往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   

    ④网络交往拓展了我们的朋友圈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20. 12岁的小芬在网上认识一位网友,两个人发现彼此有许多共同的爱好,聊得非常开心,小芬对网友越来越好奇,正巧对方发出邀请,想在周末和她见面。要不要见面呢?小芬在网上发帖求助。大家的回帖中,你认为可取的是(    )
    A . 小聪:“我不会去见我的网友,网上交友要慎之又慎!” B . 小耿:“我觉得见一见也无所谓,怕什么!” C . 宁宁:“网上哪有朋友?不要见面,都是坏人!” D . 多多:“我觉得应该把网上的朋友都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
三、问答题(请运用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21. 乐乐和几个同学在聊天,分别说出了自己升入初中后,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娟娟我学习很刻苦,常常学到深夜,但是我的学习成绩却没有提高。学习真没劲。

    兰兰我看见学习较好的晓新上课从来不做笔记,我也开始不做笔记,结果一段时间下来,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 (1) 结合教材多角度、多层面谈谈你对学习问题的认识。
    2. (2) 结合他们的聊天记录,请你谈谈进入中学后应该如何学会学习?
  • 22. 某大学服务中心举办了一系列“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第一次团体辅导中,老师引导成员思考认识自我的重要性,让成员们静下心来,主动认识自己。在第二次团体辅导中,老师以“解开千千结”作为实践活动,随后让团体成员互相评价,指出对方的优缺点,促进成员全面认识自我。

    结合上述材料,某中学七年级(2)班开展了“认识自我,做更好的自己”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根据材料,说说在“认识自我”环节,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
    2. (2) 结合自身情况,说一说你将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 23. 品读国学经典名句,能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阅读下面名句,回答问题。

    名句一: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闲,益矣。

    1. (1) “三友”对我们的成长有何价值?
    2. (2) 这一名句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的哪些道理?
  • 24. 今天,当我们步入互联网社会,便会发现青少年与互联网之间有着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少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青少年网民沉迷互联网、上网成瘾的突出表现也难免让人担忧。正如中学生聪聪,手机整天在线,在家里抱着手机玩不与父母说话,上课时偷偷地玩游戏或与人聊天、吐槽(任意发表言论);晚上熄灯后,躲在被子里和陌生人畅聊微信。一天放学后,聪聪告诉晓萱她在网络上认识了一位名叫紫轩的新朋友,两人有许多共同爱好和话题,紫轩提出了周末与聪聪一起去看电影的邀请,聪聪不知是否应该答应……
    1. (1) 请根据材料中聪聪的事例,谈谈你对网络的认识。
    2. (2) 你认为聪聪怎样慎重结交网友?
    3. (3) 如果你是晓萱,在与网友见面的这件事上,你会给予聪聪哪些合理的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