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鹤壁市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三次...

更新时间:2023-01-31 浏览次数:61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钞关为明清两代内地征税的关卡,下表所示反映了其数量与分布情况。这折射出明清时期(    )

    明代

    7处(九江1处、大运河6处)

    清乾隆时期

    34处(京师3处、直隶5处、辽宁2处、山西l处、山东1处、江南7处、浙江2处、江西2处、湖北1处、四川2处、福建2处、广东2处、广西2处、内蒙古2处)

    A . 政府摒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 . 江南市镇逐渐衰落 C . 区域间长途贸易得到发展 D . 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 2. 雍正二年,大臣刘于义奏称:“山右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之下,方使之读书应试。”雍正同感至甚,御笔朱批:“山右大约商贾居首,……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据此可知,材料反映(    )
    A . 该时期晋商价值观上奉行“学而优则贾” B . 该时期中国传统士农工商阶层实现了逆转 C . 封建社会末期中国人改变了传统观念 D . 该时期中国商业繁荣、人们积极从商景象
  • 3. (2022高一上·浙江期中) 据史料载,明代浙江海盐县的沈荡镇,“列廛(街市商铺)五六百家,五谷、丝布、竹木、油坊、贸店,大贾往往云集”;桐乡县的濮院镇,明万历中丝绸业兴起,至乾隆间,已是“万家烟火”的纱绸中心;炉头镇原为炉头村,在乾隆年间成为“以冶铁为业”“釜甑鼎鼐之制,大江南北皆仰赖矣”。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
    A .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B . 商业的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C . 江南工商业市镇兴盛 D . 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凸显
  • 4. 据统计,元朝时期,仅皇室所掌管的为贵族提供专利和生活用品的手工业部门,就有五十余种之多。如:梵像局(雕刻绘画各种佛像)、出蜡局(金属制造)、鼓铸局(铸铜钱)、永利库(印造宝钞)等等。这反映了元朝(    )
    A . 佛教成为主流信仰 B . 传统经济继续发展 C . 社会习俗趋向多元 D . 官府垄断商品生产
  • 5. 下表是《吕氏春秋》中《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农学文献的主要内容。由此推知,当时(    )
    篇名 内容
    《上农》 提出了重农的主张
    《任地》 提出了十个问题,包括使用土地、整地作畦、中耕除草等问题
    《辩土》 对《任地》中提出的问题作了具体的回答
    《审时》 各种作物与时间季节的关系
    A . 中原地区开始出现小农经济 B . 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逐渐形成 C . 重农抑商政策成为立国之本 D . 铁犁牛耕等生产技术普遍应用
  • 6. 宋代以前,城市中的非农业人口没有单独列为户籍,城乡人口的划分在户籍上没有多大的差别。宋代,“坊郭户”(城市民户)作为法定户名出现,政府将其单独列籍定等,不仅包括居住在州府城、县城和镇、市的人户,也包括居住在州县城外新的城市居民区草市的人户。这一转变从侧面说明宋代(    )
    A . 城乡经济的差距日益扩大 B . 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C . 重视维护市场秩序的规范 D . 商业税收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 7. 19世纪缅甸克伦地区开始流传一个故事:“古代克伦人因遗失了一本书而衰落下去,而后一位年轻的白人保存着这本书的副本,并把这本书的副本送还克伦人。”这个故事对克伦人改信基督教发挥了很大作用。这反映出(    )
    A . 西方的基督教思想源起于东方 B . 侵略者尊重殖民地的民俗传统 C . 天主教不断吸收世界各地文化 D . 殖民者因地制宜进行文化侵略
  • 8. 1497年,卡伯特带着英王亨利七世的特许状,从英国出发向西航行,到达纽芬兰岛北部并举行了占领仪式。凭借国王颁发的特许状,卡伯特以国家名义向任何使用这条航路的商人征收税款。据此推测,英王亨利七世支持卡伯特主要是为了(    )
    A .   开辟最短的欧亚航线 B . 应对价格革命的影响 C . 扩张英国的海上通道 D . 打破荷兰的贸易垄断
  • 9. (2022高二上·广安期中) 如图是1870年和1913年英、法、德、美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这种变化实质上反映出(    )

    A . 自由竞争推动国际贸易发展 B . 帝国主义国家间发展不平衡 C . 美德两国的贸易量高于英法 D . 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 10. 从1793年开始,英格兰银行作为英国的中央银行开始逐步发行带有固定面额的纸币。纸币正面均为不列颠尼亚女神坐像、面额与说明,文字背面均为空白。(注:不列颠尼亚女神为不列颠群岛的守护神,是英国海洋力量的象征。她的形象是身披盔甲,手持海神波塞冬三叉戟和盾,背向大海。)这体现了当时英国意图( )

    A . 控制海洋致力于对外殖民扩张 B . 转变经营方式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 . 恪守传统避免剧烈的社会变革 D . 构建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 11. (2020高一下·鹤岗期末) 有学者认为:“到19世纪中叶,……大量数字说明工业革命造成的贫富距离在拉大,财富的分配极不合理。社会的人文纽带被工业化完全拧断。英国人花了好长时间才意识到,贫困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工业革命的失误。”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
    A . 社会文明进步应注重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B . 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贫富差距扩大 C . 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D . 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
  • 12.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矿业法》,规定:“铁矿、石油矿、铜矿及适合炼冶金焦之烟煤矿,应归国营,由国家自行开采,如无自行开采之必要时,得出租探采,但承租人以中华民国人为限。”这一法规(    )
    A .  受当时苏联经济模式影响 B . 带有一定国家干预色彩 C . 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D . 是战时经济体制的表现
  •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仅从海关表上所列的进口商品品种来看,1874年上海洋货约180种,天津口岸进口的洋货约100种,而到了1911年,上海进口洋货已达850多种,天津进口的洋货也达到800多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 . 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大于资本输出 B . 对外贸易出超局面得以扭转 C . 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加深 D . 民主革命刺激了外贸的发展
  • 14. 1861年,曾国藩在给咸丰帝的奏折中提出:“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这表明曾国藩(    )
    A .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 B . 提出了切实的国家发展战略 C . 未能认识到中外的实质差距 D . 代表着时代前进的主要方向
  • 15. (2022高一下·榆林月考) 有学者指出,由于地租、高利贷、商业资本的剥削是封建地主阶级货币财富的主要来源,因而土地、典当、银号商铺等仍是地主、官僚和商人等财富所有者的主要投资对象,在他们有稳妥的或更好的投资场所时,就不肯轻易向新式工矿企业投资。这现象说明近代中国(    )
    A . 传统生产关系未遭破坏 B . 生产的商品化程度较低 C . 近代化的内生动力不足 D . 民族工业发展阻力减小
  • 16. 1872年,李鸿章同意轮船招商局采取官督商办形式后,朱其昂为招募股本多方奔走,仍不能筹足资金。于是李鸿章从直隶炼饷局借款20万串(合银13万两),使得轮船招商局创办起来,到1877年发展成一支实力可观的商船队。这表明,官督商办(    )
    A .   使清政府解决了财政危机 B . 突破了学习西方器物的局限 C . 利于国家经济职能的强化 D .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17. 如表所示为1928年和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部分商品的进口税率。由此可知,当时的关税改革(    )

    年份

    竞争性进口商品总税率

    工业原料和机器设备进口平均税率

    1928

    4.1%

    5.5%

    1934

    28.9%

    15.7%

    A . 源于民众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 B . 体现了政府回收主权的成果 C . 为官僚资本的膨胀提供了便利 D . 降低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成本
  • 18. 1959年7月,上海市市委劳动工资委员会提出整顿劳动组织,除了停止从社会上招收工人以外,在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在全市范围内抽调一批熟练工人和技术力量支援外地建设。这一举措(    )
    A .   实现了工业布局的合理化 B . 保障了二五计划顺利完成 C . 有助于减少劳动力的浪费 D . 强化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
  • 19. 1960年6月,毛泽东指出,1958、1959年我们曾经讲数量,今年要讲质量、品种,要把质量、品种放在第一位。同时,他认为“二五”计划后三年(1960—1962年)的指标“仍然存在一个极大的危险……还要打一个大大的折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中国(    )
    A .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 . 工作中心转到城市建设上来 C . 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 . 对“左”倾错误全面反思
  • 20. 如图为《红色钢城百年印记》云展厅展示的人物简介图片。由此可以看到当时(    )

    A . 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B . 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C .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D . 国民经济恢复成就显著
  • 21. 1950年《中央财经委员会关于土产经营问题的指示》指出:“国营贸易在土产经营上今后要做到只经营主要土产,把次要土产经营的品种及数量缩小到最小限度……以便把这一市场逐渐让给私人资本经营。”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
    A .   开启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B . 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 . 致力于推动国民经济的恢复 D . 鼓励私营经济的独立发展
  • 22. 1961年,浙江省压缩基本建设投资,缩短工业战线,对工矿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在工业结构上,由“以钢为纲”、着重发展重工业,调整为以发展轻工业和手工业为主。这次工业调整的主要意图是(    )
    A .   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国民经济 B . 减轻市场的供给压力 C . 支援农业并使之恢复和发展 D . 节约经费以发展科技
  • 23. 某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基础薄弱。用于经济建设的资金,人均只有三分钱。如果把三分钱分到每个人手中,什么事也干不成,而把全国5~6亿人的三分钱集中起来就能干一些事。该学者意在说明,新中国初期(    )
    A .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时机成熟 B . 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已初步提上日程 C . 开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当务之急 D . 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具有必要性
  • 24. 196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农业六十条”,缩小社队规模,规定社员一切收入都“按劳动工分进行分配”。这项政策在当时(    )
    A .   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 B .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C . 结束了人民公社体制 D . 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 25. (2022高三上·鸡东月考) 改革开放之初,陈云强调要根据“鸟”(经济)的需要,设计“笼”(计划)的大小,并不断调整“笼”的尺寸,使“鸟”既能在“笼”中自由飞翔,又不被“笼”困死。提出“鸟笼经济”的目的是(   )
    A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 解释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 C . 在计划指导下扩大自主权利 D . 摆脱计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 26. 2012年,中国邮政为纪念轮船招商局创办140周年而发行了一组特种邮票。邮票图案内容的变化,凸显了招商局(    )

    中国邮政发行招商局主题邮票(从左至右为浦江创业、蛇口开发、再创辉煌)

    A .   经营业务与公司规模的壮大 B . 承担的社会责任与时俱进 C . 从个体私营发展为全民国有 D . 从航运公司转向科技企业
  • 27. 1980年,中共中央颁布了第一个肯定包产到户的中央文件。198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将土地承包期政策延长15年不变。2004年后,中共颁布一系列文件,对土地承包中的纠纷解决及经营权流转问题采取系统化、科学化的措施应对。这些做法(    )
    A .   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B . 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 C . 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形式 D . 大大降低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
  • 28. 1993年,我国对“八五计划(1991~1995年)”进行了调整,主要修改了经济增长目标,提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等。这突出反映了当时(    )
    A .   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B . 农村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C .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D . 粮食安全战略地位提升
  • 29. 1983年,中央领导人前往深圳考察,在看到当地领导都穿着旧式干部服时说:“你们为什么不敢穿西装?外商进来,看你们现在穿的样子,不知道投资保不保险。”这反映出(    )
    A .   对外开放有利于服饰改革 B . 中央的政策在地方难执行 C . 共产党固守传统节约作风 D . 地方行动与中央精神存异
  • 30. 明清时期,交通运输仍以水运为主,近海航道、长江、运河等内河成为运输主干道,舟楫不通之处附以驿道等陆路运输,这样就形成了以水路运输为主、陆路交通为辅的全国性交通网络。为数众多、实力雄厚的商人结为商帮,活跃于全国各地。据此可知(    )
    A . 这有利于全国性市场网络体系形成 B . 地域性商帮地位不断提高 C . 交通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D . 重农抑商的政策难以推行
  • 31. 有学者统计,1933年12月1日的《申报》广告,当日该报的30版(10版为增刊中,29版登有广告,总数多达540条,许多广告占了版面1/4以上,甚至占了半版或全版。这说明当时(    )
    A . 商品信息的流通更加及时化 B . 报刊的时政新闻性功能减弱 C . 广告已成报刊竞争主要方式 D . 民众的社会心态日益开放
  • 32. (2022高三上·黄冈月考) 1913年,全国的民营报馆的数量达到500多家。1917到1921年间,全国新出的报刊有1000种以上,民国前期的报刊,多刊载一些议论时政的文章。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们关心社会变革 B . 出版自由得到保障 C . 白话文运动的推动 D . 人们普遍赞成共和
  • 33.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大危机使各国间展开了激烈的贸易战,每个国家或经济集团为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问题,竞相贬值货币,国际货币金融关系一片混乱。这反映(    )
    A . 区域集团化的雏形出现 B . 多国加大干预经济 C . 国际经济需要秩序规范 D . 经济危机得以缓解
  • 34. 1933年12月,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举行的第七次泛美会议上,美国国务卿赫尔代表罗斯福政府首次签字同意美洲各国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表示要放弃对美洲各国的“干涉权”。到1939年底,美国已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贸易互惠协定。美国对拉美的“睦邻政策”(    )
    A .   标志着美洲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B . 阻碍了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 C . 表明美国改变了殖民主义立场 D . 有利于扩大美国的商品市场
  • 35. 1933年,根据美国总统的指令,伊克斯致电美国各产油州政府,要求他们配合联邦政府,对石油生产进行强制限额,并派出专员进行监督,到1934年底,石油限额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由此可见,伊克斯(    )
    A .   肩负着联邦国家干预经济历史重任 B . 敢于违背美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 C . 大胆在美国尝试凯恩斯经济新理论 D . 探索出一条经济稳固发展的新道路
  • 36. 对下图表达历史信息解释正确的是(    )

    A . 社会保险支出比例越高说明该国经济越发达 B . 这种现象容易造成西方国家新的社会不公平 C . 英国、日本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占比重较低 D . 该现象可以推动各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 37. 如图为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在1950年与1999年就业人口分布变化图。对如图信息解读合理的是(    )

    A . 科技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B . 各国服务业从业人口持续下降 C . 发达国家中间阶层趋于稳定 D . 各国的工业从业人口不断增长
  • 38. 从1979年10月到1988年底,英国共有27家国有企业全部或部分实行私有化,政府由此取得近200亿英镑的股票变卖收入;私有化并未消除垄断,反而推动国家垄断向私人垄断的转换。英国采取的这些措施(    )
    A . 适应了当时经济发展需要 B . 力图加强劳资冲突的管控 C . 体现了国家干预不断强化 D . 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 39. 贾谊曾上书汉文帝,曰:“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重,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今驱人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伎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言皆趋农作,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据此可知,当时( )
    A . 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 . 经济政策出现重大变化 C . 商业活动较为兴盛 D . 重农抑商成为社会共识
  • 40. (2022·安徽模拟) 隆庆三年的改革,涉及贡期、赏额、贡额,以及对冒名进贡者的惩处等方面,在将西番朝贡遣使的人员限额提高约十倍甚至百倍的同时,着重大幅减少进京贡使数量和限制近边番僧的朝贡规模。此措施(   )
    A . 表明朝贡贸易面临崩溃 B .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萌芽 C . 进一步落实“海禁”政策 D . 体现了一定的经济理性
二、非选择题
  • 4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在西方,国有企业与资本主义历史一样悠久。现代意义上的国有企业,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二战后,其作为宏观调控手段,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随国有企业内在矛盾和外部环境变化,西方各国政府普遍认识到,企业的本质是创造利润,政府的职能是弥补市场缺陷,而不是取而代之,这为国有企业改革打下了理论基础,西方不断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1979年,撒切尔上台,英国主张建立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理想市场经济体系声音高涨,推行非国有化。1979-1983年,英国出售了宇航公司、联合港口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和国际航空无线电公司的股票,将其变成公众持股。此后10年,英国出售了绝大部分国有企业,改革后,政府干预企业决策的行为受到限制,企业为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企业经营趋于理性化,推动了经济进一步发展。尽管西方国有企业出现了私有化浪潮,但国有经济在西方国家的存在有一定必然性,尤其是在公共部门,对平衡经济和维护社会公平,仍具有一定经济作用。

    ——摘编自《西方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简评其影响。
  • 4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贞观初,“以法理天下,尤重宪官,故御史复为雄要”,“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台院侍御史以弹奏为基本职责,重点在纠弹职位较高的官员。察院监察御史在御史台中品秩虽低,但职务繁杂,百司畏惧,其“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此外还掌祭祀、监南选、监司射、监决狱、分察尚书省六部等。贞观年间,全国被划为十道监察区,由监察御史十人分巡州县,监察御史以六条巡按州县,分巡时威仪显赫,“州县祗请相望,道路牧宰祗候,僮仆不若”。《贞观政要》中记载:“(太宗)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在京流外有犯赃者,皆遣执奏,随其所犯,置以重法。”同时,唐太宗也对清廉官员和清正之举大加褒奖弘扬。

    ——摘编自吴毅《唐朝贞观年间防治贪腐的政策举措释析》

    1. (1) 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吏治改革的主要内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吏治改革的历史作用。
  • 4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它的出现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具有时代特征。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热词(部分)汇编。

    年代

    热词(部分)

    1949年10月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1)新中国、抗美援朝、求同存异……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

    (2)右派、总路线、公共食堂、票证、雷锋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3)夺权、红卫兵、知青、乒乓外交、两弹一星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

    (4)法制、拨乱反正、万元户……

    20世纪90年代

    (5)海选、下海、菜篮子工程、超市、大哥大、上网

    示例:热词:总路线

    说明: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召开,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是造成1959至1961年我国发生经济严重困难的重要原因。

    仿照以上示例,选择(1)或者(4)处补充一个热词并说明入选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