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上海市宝山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12-28 浏览次数:6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古诗文(35分)
  • 1. 默写与运用
    1. (1) 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
    2. (2) ,影布石上。 (《小石潭记》)
    3. (3)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4. (4) 小明在月夜欣赏湖光美景,不禁想起了《岳阳楼记》中“ ”两个比喻句。
  • 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甲】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东坡诗文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阳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 而人或谓之不韵。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棐:指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③海外诗:指苏东坡被贬海南所作的诗。④气索:气短,指没面子。

    1. (1) 【丙】文中的“东坡”指的就是【甲】【乙】两篇作品的作者(原名)
    2.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遂至承天寺张怀民(       )     前后如此(       )

    3. (3) 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世人再也不会说我的文章啊! B . 世上不会有人说到我了啊! C . 世上的人再也不会说到我啊! D . 世人不会说到我的文章啊!
    4. (4) 【甲】【乙】两篇作品中,都有涉及“月”的语句。【甲】词中“月有阴晴圆缺”一句,

      写出月亮 的特点;【乙】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出月色的特点。

    5. (5) 根据【丙】文内容,东坡诗文“为人所传诵”的具体表现有:;苏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很流行; 。(用自己的话回答)
    6. (6) 分析【甲】【乙】两篇作品在写作背景、写作内容、写作手法和思想情感四个方面的共性。
二、现代文(35分)
  • 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人贵有自知之明

    ①“自知之明”一词出自《老子》:“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一个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但人要做到这一点,往往是比较难的,解剖别人易,解剖自己难。所以,人们又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意思是说能清楚认识自己是最明智、最难能可贵的。

    ②人贵有自知之明,难的是真正了解自己,战胜自己,驾驭自己。自以为自知和真正自知不同,自以为了解自己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毛病,真正了解自己是少数人的明智。人生如秤:对自己的评价秤轻了容易自卑,秤重了又容易自大。只有秤准了,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真正做到自知之明。

    ③可现实中人们常常秤重自己,过于自信和自重,总觉得高人一等,办事不知轻重,而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悲剧。当然也有秤轻自己的人,其表现为往往自轻和自贱,总以为自不如人,自惭形秽,而经常处于无限的悲苦之中。

    ④那么,人如何才能做到“自知之明”呢?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说,自知之明来源于自我修养和自我慎独。因为自省才能自制自律,自律才能自尊自重,自重才能自信自立。人要有自省吾身的意识,更要有严于剖己的态度。严于剖己就是要对自己的言行表现进行思考分析,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自知。人具备了自知之明的胸襟,其人格顶天立地,其行为不卑不亢,其品德上下称道,其事业左右逢源。

    ⑤“自知之明”与“自知不明”一字之差,两种结果。自知不明的人往往昏昏然,飘飘然,忘乎所以,看不到问题,摆不正位置,找不准人生的支点,驾驭不好人生命运之舟。在人心浮躁的今天,_____不能正确对待自己,_____很容易受到诱惑,以致酿成许多人生苦果。而自知之明关键在“明”字,对自己明察秋毫,了如指掌。因而遇事能审时度势,善于趋利避害,人生道路也会更顺畅。可见,自知之明对于为人处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⑥从另一层面上讲,自知无知才求知,自知无畏才拼搏。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自知度越高,求知欲愈强。学然后知不足,知然后更求知。掌握的东西越多,越感到自己学识的短浅。知无止境学无涯。因此,自知之明是求知的不竭动力。

    (有删改)

    1. (1) 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⑤段画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 . 即使……也 B . 如果……就 C . 不仅……而且 D . 虽然……但是
    2. (2)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3. (3) 有同学认为,第④段画线句放在第⑤段结尾处更合适。对此,你是否赞同?请简述理由。

  • 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学琴

    杨葵

    ①在钢琴家黄亚蒙家吃饭聊天时,我问她:“这把年纪了,我还想学门乐器,有可能吗?”亚蒙想了想答道:“古琴。”

    ②几天后,在友人的引领下,我坐在余青欣老师家里。余老师,虞山吴派嫡传弟子。

    ③说实话,在余老师家的前一个小时,我很失望。她身着居家服,颜色搭配有点粉艳。家里摆设全无章法,家具天长日久,颜色淡了,干裂起皮。

    ④许是和友人久不相见吧,东家长西家短地叙旧,基本没理我。我也不哼不哈,面露微笑听她们聊。心想,可能确实不想收学生吧。也好,这么碎叨我也有点儿杠不住。

    ⑤不想正在这时,余老师突然起身:“瞧我,又忘了,学琴是吧,来吧……”地领我进了书房,在一侧琴前坐定。这一系列移动,话可没停:“今儿太高兴了,老忘正事儿,那什么,我先弹一段儿你听听吧,你坐那儿。”

    ⑥突然话就止住。只见地她两手抚住琴面,弹出第一个音符的瞬间,余老师像完全变了个人,碎叨、粉艳,顷刻灰飞烟灭,她笃定、沉稳,又深情尽在。右手抹挑勾剔,左手吟猱绰注,无一不恰到好处。一曲弹完,我神游已远。只听余老师问道:“行吗?愿意学吗?”

    ⑦还有什么可说的啊!从此每用三晚8点,我去余老师家学琴。

    ⑧《仙翁操》《秋风词》《酒狂》《阳关三叠》,这四首曲子打基础。学完“阳关”那天,余老师听我磕磕绊绊地弹完,居然鼓励说:“虽然弹得太生,但是不俗,这很难。下次可以学新曲子了。但是这首还得使劲儿练啊。”说完又正色道:“从现在起,要跟你定条规矩,在我这儿学的曲子,不练够两千遍,绝不许在外人面前弹。”看她那么严肃,我只能礼真地点头。她又补充道:“这不是我的规矩,这是虞山吴派的规矩,你现在初学,将来如果 能弹出点样儿,也要算到虞山吴派门下啊。”

    ⑨慢慢地和余老师越来越熟,就有点儿理解初识时她那份碎叨了。好多年前,余老师离了婚,上有老下有小,余老师又清高,不愿意撒开来收学生,日子过得清苦。但她说了:“这都不叫事儿,等着我去完成的大事儿还多着呢,我顾不上这些。”她说的大事儿,是要一曲接一曲地打古谱,要传承好门派,不能在她这一辈塌下来。因清高而清苦,日常生活艰辛又肩扛大任,耗的时日久了,碎叨也算一种排______(qiǎn)吧。

    ⑩时光流转,我渐渐忙碌起来,琴课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之是越去越少,直至干脆不去了。开始自己还练练,渐渐地,琴也成了摆设。

    ⑪后来,很久没有余老师的音讯,有一天刷微博,看到有人给我评论,说猜博主可能学过古琴。余老师留言回复:“对,虞山吴派门下。”我一头汗,心里愧到想找条地缝。一愧不知余老师何时也注册了微博,我都没关注;二愧我如此半途而废没出息,余老师还以这种方式鼓励我。

    ⑫我想当面向她忏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删改)

    【相关链接】:“抹”“挑”“勾”“别”“吟”“猱náo”“绰chuò”“注”是古琴弹奏的不同指法。

    1. (1) 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排(qiǎn)
    2. (2) 按要求填写下列表格。

      余老师和“我”之间发生的事

      余老师的特点

      “我”对余老师的情感态度

      余老师与友人聊天,忽略了“我”。

      爱碎叨

      余老师弹琴给“我”听,收“我”为弟子。

      敬佩

      教学认真严肃

      余老师向“我”诉说自己肩抗的重任。

      以“传承门派”为己任

      愧疚

    3. (3) 文中多次出现“虞山吴派”,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第②段的“虞山吴派”,强调了余老师古琴技艺出自专业名门。 B . 第⑧段两处的“虞山吴派”,强调了余老师对门派规矩的重视。 C . 第⑪段的“虞山吴派”,表现余老师以“我”为门下弟子的骄傲。 D . 四处“虞山吴派”,都表现出余老师坚持以“传承门派”为己任。
    4. (4) 请比较原句和改句,你认为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请简述理由。

      原句:右手抹挑勾剔,左手吟猱绰注,无一不恰到好处。

      改句:右手抹、挑、勾、剔,左手吟、猱、绰、注,无一不恰到好处。

    5. (5) 联系上文内容,请在结尾画线处补上“我”的内心独白。(30字以内)

      我想当面向她忏悔:“。”

三、综合运用(20分)
  • 5. 为了让同学们对现当代诗歌有更深刻的理解,某校宣传部组织同学布置一个关于现当代诗歌的展厅,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1. (1) 【任务一展厅命名】

      同学们集思广益,给展厅拟定了四个名字,其中最不合适的一项是(   )

      A . 诗海拾贝 B . 诗意留香 C . 古诗如歌 D . 诗情流长
    2. (2) 【任务二板块分类】

      整个展厅划分了三大主题板块“爱国情怀”“人生感悟”“青春赞歌”。

      ①下列作品不能放入“爱国情怀”板块的一项是(   )

      A. 《黄河颂》光未然                                B.《回延安》贺敬之

      C. 《我爱这土地》艾青                            D.《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

      ②选择“爱国情怀”或“人生感悟”中的任一板块,参照示例,拟写主题展览“前言”。(不超过20字)

      示例:“青春赞歌”主题展览前言:诗意盎然,书写一段青春岁月。

            ”主题展览前言:     

    3. (3) 【任务三诗歌推荐】

      经过讨论,同学们决定选取《艾青诗选》中的诗歌,作为展厅重点推荐的内容。

      ①同学们打算撰写诗人艾青的简介,拟定了六项内容。其中,不适合放入简介的两项是

      A. 读者对艾青诗歌特点的评价           B. 艾青生卒年份         C. 艾青的原名、籍贯

      D. 艾青的代表作品               E. 艾青的成就及影响       F.《艾青诗选》的创作过程

      ②同学们选取了《艾青诗选》中的两首诗歌,张贴于展板上,推荐给参观者。见下图所示。

      请你从意象选择、表现形式、语言表达等任一角度,选择图示中的诗句,写一段赏析性文字,作为推荐理由。(字数60字左右)

四、写作(60分)
  • 6. 每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会和周围的人、事、物有着某种联系。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又往往会“视而不见”。

    请以“我会在乎你”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