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三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

更新时间:2022-12-29 浏览次数:75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30分)
  • 1. 默写古诗文。
    1. (1)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乎。(《岳阳楼记》)
    2. (2) 野芳发而幽香,,风霜高洁,。(《醉翁亭记》)
    3. (3) 莫说相公痴,。(《湖心亭看雪》)
    4. (4) 欲渡黄河冰塞川,。闲来垂钓碧溪上,。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乘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
    5. (5) 怀旧空吟闻笛赋,。沉舟侧畔千帆过,。(《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
    6. (6) 人有悲欢离合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水调歌头》)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鸟儿展开qīng líng翅膀,盘旋在蓝天上,一忽儿飞入云端不见了。
    2. (2) 勤奋努力是取得好成绩的bù èr fǎ mén
    3. (3) 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zāng wù
    4. (4) 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dàng rán wú cún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小林在校运会上夺得了一百米短跑的冠军,他的丰功伟绩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赏。     B . 骑车经过十字路口时,他总是小心翼翼 C . 春天一到,公园里花团锦簇 , 让人流连忘返。 D . 想起所犯的错误,我追悔莫及 , 两眼浸满了泪水。
  • 4. (2022·广东)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学校提倡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简单的家务抢着做,复杂的家务帮着做”,旨在培养他们每天劳动。(在“劳动”后加上“的观念”) B . 广大青年崇德向善,不仅关乎其人生道路能否走得正、走得远,更关乎整个社会能否风清气正、和谐友爱。(在“崇德向善”前加上“能否”) C . 随着博物馆越建越多,展览内容越来越丰富,最大限度发挥博物馆的作用就成了目前的当务之急。(把“目前的”删掉) D . 在“新时代城市家居”研讨会上,一位年轻的设计师提出了智慧城市家居的明确设计理念。(把“明确”调到“提出”前)
  • 5. 九年级(9)班为庆祝国庆节准备出一期以“我爱我国”为主题的黑板报,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 (1) 任务一:黑板报采用下面哪幅插图更能体现“我爱我国”的主题?请说说你的看法。

                 

      甲图                         乙图

      我认为更能体现“我爱我国”的主题,因为

    2. (2) 任务二:把下面词语组成一幅切合黑板报主题的对联。

      承前启后   皆秀丽   继往开来   华夏儿女    神州河山    更风流

    3. (3) 任务三:下面摘自《艾青诗选》的诗句可以体现诗人爱国情怀的一项是(    )
      A . 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 B .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 C .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吗
    4. (4) 任务四:在“爱国名诗鉴赏”这个板块,请你结合名著《我爱这土地》自选角度写一句不少于40字的鉴赏文字。
二、阅读(40分)
  • 6.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节选自《湖心亭看雪》)

    【注】①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③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鲁直:即黄庭坚。

    【乙】夜雪大作,时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 , 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

    1. (1) 【甲】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湖中人鸟声俱     绝:

      ②上下白            一:

      此                客:

    2. (2) 把语段【甲】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 (3)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时登舟至沙市        欲:

      ②亦复有少            趣:

    4.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

    5. (5) 语段【甲】和语段【乙】同是写雪景,但景物特点各有侧重,请写出其不同点?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的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年底之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全国多地陆续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材料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垃圾分类标准。

    【材料三】生活垃圾无论填埋还是堆放,都将占用土地资源。且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有利于节省土地资源。未分类的生活垃圾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污染环境,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水源和土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亿~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 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 200吨纸的林木……垃圾分类回收,就可以将垃圾变废为宝。

    1. (1) 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 . 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等废纸属可回收物,但是卫生纸和厕所纸属于干垃圾。 B . 网友支着儿:猪能吃的,叫湿垃圾。猪吃不下的,叫干垃圾。猪吃了会死的,叫有害垃圾。可以卖出去换猪肉的,叫可回收垃圾。 C . 2025年年底之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D . 废弃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过期药片、过期化妆品、泡沫塑料属于有毒有害的垃圾。
    2. (2) 爸爸最近换了一个新手机,他想把旧的坏手机连同包装盒当作垃圾处理。阅读【材料二】,请给爸爸一个正确的垃圾投放建议。
    3. (3) 阅读【材料三】,请简要概括垃圾分类处理的积极意义。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写字的老人

    邓建华

    ①广场地面的砖很周正,拼在一起,像一幅巨大的字帖。

    ②华灯初上时,有个驼背老人,手提装有清水的旧油漆桶,肩扛一米长的毛笔来了。

    ③驼背老人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只要天睛,他准时来。摆好水桶,硕大的笔头蘸上清水,就提笔开始写字,工工整整将字写在方格的地面砖上。欧体,飘逸、洒脱。书《满江红》,或《登鹤雀楼》。大热天,他常常穿一条西装裤,一件背心,一口气写上百字,也不见他歇,甚至不喝一口水。清水写的字,让有些呆滞的广场充满韵味

    ④有人散步,匆匆走过广场,陡然发现地面上遒劲有力的字,便收住脚步,围着字细看一番,“啧啧啧”赞叹不已。有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止不住加速度的轮滑,碾压过老人的“作品”,也不见他抬头喝止。他还是那样从从容容地写,腰不痛手不酸的样子,着实叫人惊叹。等到广场舞大妈们开始张罗着,将音响设备推过来,驼背老人才开始收拾自己的笔“墨”。他将六七斤重的笔在桶里反反复复淘洗,将笔锋上每一根不服帖的白毛扯拉得顺顺溜溜,再将有些脏的剩水,提到不远处的金桂树下,小心浇灌。我一直觉得这棵树与别的树不同。如果说那排树是一个班的学生,这棵树就带点它们中的“学霸”那种骄傲样子,是喝多了那些“墨”水吗?有段时间天气不错,驼背老人天天来,我也就天天去到广场溜一圈。

    ⑤有人问:“您收不收徒弟啊?这么好的本事。”老人偶尔搭腔,说:“哪天没饭吃了可能会!”

    ⑥听说了有这么个老人,书法家协会的人也寻了过来。来的人看着老人写了十几分钟字,面带羞愧,小心翼翼地说:“如果请您加入我们书法协会,您老愿意不?”老人头也不抬,瓮声瓮气地说:“哪天没事干了,可能会的!”

    ⑦驼背老人这点儿怪脾气,彻底调动了我的好奇心。我想要读懂他。他是谁?天天这么练,他要干什么?

    ⑧许多人围着他转,他还是一声不响,提笔写字,不关心所有的疑问和好奇。

    ⑨这天,天有点闷热,他每每写到第三行字,第一行就已干了,所以总只能见到两行字,伴着他缓缓前行。倘若此刻有一个航拍器拍下这场景,老人就像一只慢慢蠕动的蜗牛,爬行在日复一日的轨迹上。

    ⑩我忍不住说:“要能写在纸上,多帅!”老人说:“有天到了那步田地,可能会的!”

    ⑪我不理解“那步田地”是哪步,就说:“毕竟啊,写在地上的清水字,一瞬就不见了!”

    ⑫老人将笔蘸满清水,写完“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几个字,才接过我的话说:“是吗?那刻在石头上的字,也只一瞬就不见了。”

    ⑬我看着那几个字,转眼就风干了,不知怎么回答他。

    ⑭老人见我没再说什么,就笑道:“我没有在写字啊,你没有看见我只是在扫地吗?”他照例在他该收场时,洗笔、拨锋、泼水、扛笔、提桶而去。我很纳闷。扫地?

    ⑮后来在一个小区的传达室,我碰见他,只是,他没提笔,而是提一杆不太利索的竹扫帚,在认真地打扫外来车辆粘带进来的纸屑,那一丝不苟的神态,很熟悉。

    ⑯我迎上去,说:“您好啊,您在这里扫地?”

    ⑰老人头都没有抬,有一句话却有力地蹦出来:“扫地?你没见我在写字吗?”

    1. (1) 第⑦段写到老人的“这点儿怪脾气”。老人的“怪脾气”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文章①~⑦段简要概括。
    2. (2)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倘若此刻有一个航拍器拍下这场景,老人就像一只慢慢蠕动的蜗牛,爬行在日复日的轨迹上。

    3. (3)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围绕“写字”展开叙写,写了老人写字、有人问“字”、老人“释字”等情节。 B . 第③段中“韵味”一词,表现了老人飘逸洒脱的字给呆滞的广场所增添的文化味道。 C . 第④段写散步的人的啧啧赞叹,从正面刻画了写字老人在广场上练字的认真、从容。 D . 这篇小说从生活小事入手,语言朴实,耐人寻味,能引发读者对于“人生”的思考。
    4. (4) 毕淑敏认为,在精神上,人应该有三间小屋,其中一间用来“安放我们自身”,即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小明读完小说后认为,写字的老人就有这样一间精神小屋。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三、作文(50分)
  • 9. 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自己的世界,比如,爱音乐的,有自己的音乐世界;爱篮球的,有自己的篮球世界;爱网络的,有自己的网络世界……如果仔细思考这些世界背后的价值与意义,你也许会对它有更深的感悟与体会。请以“在世界中的感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⑵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⑷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