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试...

更新时间:2023-01-29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 1. (2019八上·德惠期末)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有不同的身份,这些身份的确定是通过(    )
    A . 血缘关系 B . 地缘关系 C . 师生关系 D . 社会关系
  • 2. 对个人成长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影响个人的人生态度

    ②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影响和改变个人的生活

    ④个人成长足迹和社会发展的轨迹存在交会

    ③个人的成长和行动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

    A .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3. (2019八上·双城期末)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了服务社会的行列中,很多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志愿者,为社会服务。他们的行为(  )

    ①是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大事的行为

    ②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行为

    ③是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亲身实践、锻炼自己的行为

    ④是不安分守己、爱出风头的表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4. (2019八上·德惠期末) 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我们在上网时应该(    )
    A . 浏览与学习有关的信息 B . 沉迷不健康的网络游戏 C . 寻找感兴趣的暴力信息 D . 可以在网上信口开河
  • 5. 下面漫画警示我们(   )

    A . 不沉迷于网络,学会“信息节食 B . 学会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方法 C . 要利用网络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D . 要自觉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 6. (2019八上·双城期末) 走在路上,需遵守规则。影剧院里,需遵守规则。游乐场所,需遵守规则——社会公共生活充满了规则。对此,我们应有的态度是(  )
    A . 逃避、远离 B . 需要时遵守,不需要时不遵守 C . 无所谓,与我无关 D . 自觉遵守
  • 7. (2019八上·潮南期末) 一位同学说,在高铁上直播是公民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该同学没有认识到(    )

    ①公民行使自由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

    ③自由要受到规则的约束

    ④自由并不是真正存在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8. 我国古代哲学家管仲说:“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这侧重启发我们在生活中要(   )
    A . 宽容他人 B . 理解他人 C . 乐于助人 D . 以礼待人
  • 9. (2022·济南)   2022年3月24日,在江西宜春,一位孕妇着急挂号请求插队,一位男士让出自己的位置后,主动站到了队伍的最后。没想到队伍里的其他人见状都主动依次站到了队尾,又把他“让”回了原位。这一让(    )

    ①唤起了内心的真诚与善良    

    ②传递出人间的关爱与温暖

    ③凝聚起集体的智慧与力量    

    ④折射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2019·邵阳) 莎士比亚说过:“如果我丧失了真理和诚实,我就等于和我的敌人一起攻击我自己,如果没有了这两种品德,就是丧失了我这副躯体,也不足惜”。这说明(   )
    A .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B . 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 C .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D .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 11. (2019九上·阳信月考) “敬人者,人恒敬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必信,行必果”……这些经典的话语,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有(   )

    ①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②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③诚信做人,言而有信    ④自尊自信,敢于竞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美团外卖骑手小杨为了赶时间多送,闯红灯被交警罚款100元,撞伤小王的私家车,弄坏保险杠,赔偿800元;私家车车主把小杨打成重伤被判拘役3个月,罚金10000元。上述违法行为分别是(   )
    A . 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B . 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C . 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D .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 13. 学习了《预防犯罪》这一框题,泸州市某中学八年级(2)班的同学围绕“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讨论,其中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   )

    ①同学甲: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严重不良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②同学乙: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行为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③同学丙:违法就是犯罪,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同学丁: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触犯了刑法,具有刑事违法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2019八上·双城期末) ________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______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
    A . 法律守纪律 B . 法律不违法 C . 道德守纪律 D . 道德不违法
  • 15. (2019八上·双城期末) 我们享受的美好生活,无不受惠于他人对我们所负的责任。下列行为中,属于对你有直接影响、由他人承担责任的有(  )

    ①课堂上老师教书育人  ②环卫工人清扫街道

    ③警察维持交通秩序    ④父母精心抚育我们成长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6. (2019·齐齐哈尔)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的乐趣。”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尽量少承诺,少担责任 B . 责任既意味着付出,又意味着收获 C . 承担责任是痛苦的事,不要承担责任 D . 要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
  • 17. (2019八上·双城期末)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国家利益涉及的领域有(  )

    ①政治、经济   ②军事   ③文化、社会   ④企业发展、个人收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党中央关于维护政治安全的各项要求,确保我国政治安全。政治安全是(   )
    A . 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B . 国家安全的根本 C . 国家安全的宗旨    D . 国家安全的保障
  • 19. (2019八上·双城期末) 小明在午间新闻听到这两则消息:中国高铁总体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我国连续五年年均减贫超过1000万人,平均每天有3万人摆脱贫困。小明很是感慨,在日记里写了下面四个观点,你支持小明的哪些观点(  )

    ①我们国家的科技整体水平已居世界前列,我为祖国感到自豪

    ②国家正在着力解决部分群众生活面临的困难,取得积极成效

    ③我们要关心国家发展,对未来充满信心

    ④我现在还小,不能为祖国做什么,等我长大了一定报效祖国

    A . ③④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②③
  • 20.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题:2019年新年贺词注释版:习近平提到的那些人那些事。“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岁末年初,国家主席习近平第六次发表新年贺词。他向每一位科学家、每一位工程师、每一位“大国工匠”、每一位建设者和参与者致敬;他祝乡亲们的生活蒸蒸日上,越过越红火;他叮嘱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同志们“一定要保重身体”;他对还在辛勤工作的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道一声“辛苦了”……有关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

    ③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④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某位母亲给八年级儿子小新买了部手机做为生日礼物,并与儿子“约法三章”:不能用手机传播他人私密信息或侮辱性的语言;不能沉迷手机,不准浏览不健康信息,多下载一些经典作品,拓展自己的视野…小新答应了妈妈的约定,但暗地里却沉迷手机,经常在网络上浏览一些不良信息,经常旷课。后来还環着无业青年染上了抽烟、赌博的恶习。最终因参与打架斗殴,造成严重后果,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

    1. (1) 小新答应了妈妈的约定,但暗地里却没有履行诺言,说明他没有践行哪一道德规范?在当今时代,这道德规范有什么重要性?
    2. (2) 针对大多数青少年网民安全意识薄弱的情况,请你为他们合理利用网络出谋划策。
    3. (3) 小新走上犯罪的道路给我们青少年带来了什么启示?
  • 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八年级的张强和李伟本是同学,张强个子大,身强体壮,经常欺负瘦弱的李伟,向李伟索要钱物,李伟不给就会遭到张强的打骂。终于李伟忍无可忍,于某日晚餐后,以请张强吃东西为由将他约到校外。两人见面后,李伟趁张强不备,用事先准备好的水果刀向张强连刺数刀后逃走。结果,张强倒在血泊中,后被路人发现送到医院,却因伤势太重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后,公安机关迅速将李伟抓获归案。

    1. (1) 李伟刺死张强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请结合犯罪三特征写出你的判断理由。
    2. (2)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违法犯罪?
    3. (3) 作为未成年人,我们应该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 23.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这一天,全国各地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了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某校八年级3班也准备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1. (1) 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三种活动方式。
    2. (2) 新《国家安全法》为什么要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3. (3) 青少年应如何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