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九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

更新时间:2022-12-29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各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取用固体药品 B . 读出液体体积 C . 滴管用后不洗涤直接插回原瓶 D . 添加酒精
  • 2.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氮气、五氧化二磷、干冰 B . 红磷、冰水混合物、人体呼出的气体 C . 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牛奶 D . 铁、高锰酸钾、空气
  • 3.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H;②Fe;③2Fe2+;④H2O;⑤KCl(   )
    A . ③表示2个铁离子 B . 能表示物质组成的有①、②、④、⑤ C . ②可以表示铁这种物质 D . ④表示H2O由1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组成
  • 4. (2022·花都模拟)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氯属于非金属元素,镉属于金属元素 B . 每一个镉原子中含有48个质子 C . 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1个电子 D . 镉与氯可形成化合物CdCl
  • 5. 下列对化学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制取时,始终收集不到—装置漏气 B .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没有加二氧化锰 C .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水槽中水变红—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D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集气瓶底部没有铺细沙
  • 6.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B . 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C . 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D . 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 7. 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凡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 .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 . 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D . 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8. (2021·三水模拟) 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 . 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 . 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 . 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 9. (2020·衡阳) 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反应而制得。下列有关丙烯酸(C3H4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丙烯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 丙烯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 丙烯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4:2 D . 丙烯酸是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二、填空题
  • 10.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3个钡原子
    2. (2) 2个二氧化氮分子
    3. (3) 钙离子
    4. (4) 碳酸根离子
    5. (5) 硫离子
    6. (6) 硫酸亚铁
    7. (7) 氢氧化铝
    8. (8) 甲烷(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9. (9) 标出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10. (10)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 11. 如图是某些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1. (1) 能表示氦气和氖气的混合气的是(填序号,下同)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2. (2) 如果“○”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则由图③所示物质在点燃条件下转化为图①所示物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12. 芯片是电脑、手机等的核心部件,碳基芯片采用石墨烯碳纳米管工艺,性能比硅基芯片更好,我国已突破半导体碳纳米管关键材料的技术瓶颈,请回答:
    1. (1) 石墨烯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性。
    2. (2) 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n=,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周期。

    3. (3) 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在制硅反应中还原剂是
  • 13.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1. (1) 分析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能够发生燃烧的是(填“a”“b”“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2. (2) 试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环保。
    3. (3) 用水灭火和摁灭烟头的灭火原理分别是
    4. (4) 可燃物在有限空间里急速燃烧可导致爆炸。下列混合物,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天然气和空气 B . 氮气和氧气 C . 面粉粉尘和空气
    5. (5) 了解防火防爆的安全知识非常重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 . 在加油站不能接听和拨打手机 B . 夜间发现厨房内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C . 室内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身迅速离开 D . 面粉加工厂、煤矿矿井内要严禁烟火
三、综合题
  • 14. 有A、B、C、D、E、F、G、H等八种物质,其反应关系或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均已省去。其中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为一种黑色粉末,通常状况下F为无色液体。E、G都为混合物,且E为液体,G为固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D在该反应中起作用,写出H的化学式
    2. (2) 用文字表达式写出下列有关反应的原理:反应①
    3. (3) 反应②属于反应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 15. 下列是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请回答问题。

    1. (1) 图一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分液漏斗的优点,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 (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3. (3) 分别把点燃的木炭放入装有空气和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如图二。对比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说明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一种因素是;木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4. (4) 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的液体除水外,还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
  • 16. 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B装置中长颈漏斗必须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
    2. (2) 从节能环保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图中(填装置序号)进行组合。
    3. (3) 若小明选择装置A和E来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还可用装置(填“C”或“D”)来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
    4. (4) 若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F装置的(填“a”或“b”,下同)口通入;若将F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F装置的口通入。
四、计算题
  • 17. 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满足人体需求。如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

    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 (2) 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 (3) 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
    4. (4) 按照金钙尔奇说明书补钙,若改服用葡萄糖酸钙片,一日次,一次应服用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