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

更新时间:2022-12-30 浏览次数:5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 二氧化碳分子 B . 碳原子 C . 氧原子 D . 氧分子和碳原子
  • 2. (2018九上·朝阳期末)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
    A . H2 B . 2H2 C . 2H D . 2H+
  • 3. 下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 B . 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 C . 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D . 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iCl3
  • 4. (2022九上·上思月考) 考古人员使用碳-14年代检测法印证了三星堆遗址属于商代晚期。碳-14原子与碳-12原子不同的是(   )
    A . 质子数 B . 中子数 C . 核外电子数 D . 核电荷数
  • 5. 2022年“世界水日”主题为“Groundwater-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 .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必须有蒸馏的步骤 C . 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并振荡后,会出现大量浮渣 D . 为节约水资源,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 6.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氧化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二氧化锰  洁净的空气 B . 一氧化碳  氦气 C . 红磷  冰水混合物 D . 稀盐酸  液氮
  • 7. 水通电分解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 水分子的能量 B . 水分子的组成和构成 C . 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 D . 水的化学性质
  • 8. “长征五号”火箭是我国研发的大推力火箭,它采用液氢、液氧为推进剂,又称为“冰箭”。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 液氢作燃料 B . 液氧作助燃剂 C . 推进剂符合环保、高效的理念 D . 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放于常温常压容器中
  • 9. 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A . 酒精和水 B . 食盐和沙子 C . 铁和铜 D . 厨房中的白糖和食盐
  • 10. 据报道,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发明了“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制取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
    A . 氧元素 B . 氧气 C . D . 氯酸钾
  • 11. 某可燃物 3.2g 在足量的空气中燃烧,生成 4.4gCO2和 3.6gH2O,该可燃物的组成为(   )
    A . 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B . 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 . 一定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D . 所含元素种类大于三种
  • 12. 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 13. 2019年4月,《自然》杂志发文宣布,科学家首次在太空中检测到氦合氢离子(HeH+)。HeH+被认为是宇宙中首个化学反应的产物,是宇宙演化的最重要标记之一。则1个HeH+(   )
    A . 只有1个原子核 B . 共有2个质子 C . 相对分子质量为5 D . 共有3个电子
  • 14. 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最具科技含量的场馆。它采用了当前最环保的制冰技术一一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通过压力变化使二氧化碳汽化实现制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B . 二氧化碳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C . 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发生了变化 D . 制冰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没有发生变化
  • 15. 为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乙硫醇()。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6. 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符号,或根据符号写出相应的含义。
    1. (1) 5个氮原子
    2. (2) 五氧化二磷
    3. (3) 3Mg2+
  • 17. 某县自来水的水源地是一个大型水库,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净化水的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对所取水样进行过滤、除了滤纸和上图想供的仪器外,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若过滤后,所得滤液浑浊,可能原因是(任写一点),应重新过滤。
    2. (2) 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性除去异味和颜色,再次过滤。
    3. (3) 为了检验所得滤液是否为硬水,取样加入搅拌,根据产生白色垢状物或泡沫的多少进行判断。
    4. (4) 从生活角度中看: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生活习惯应该摒弃的是(填字母)。

      a.用盆接水洗菜

      b.早起洗刷时不间断放水

      c.使用节水龙头

      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瓶

  • 18. 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 (1) 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 (2) X=
    3. (3) 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
    4. (4) A元素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
  • 19.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 (1) 该反应中共有种化合物;
    2. (2) 该反应前后数目不发生变化的(填“分子”、“原子”、“元素”);
    3. (3)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科普阅读题
  • 20. (2019九上·平遥月考)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豆制品是以大豆等豆类为原料,经加工而成的食品。以下为两种豆制品的主要制作流程:

    豆制品的营养主要体现在丰富的蛋白质含量上,另外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B.B,等,豆制品中不含胆固醇,所含豆固醇与不饱和脂肪酸有较好的祛脂作用,且热量很低。因此,肥胖和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多吃些豆制品.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豆豉的制作过程中,“发酵”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 (2) 豆浆经点浆、压制后变为
    3. (3) 豆制品中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这里的“钙、磷、铁”指的是(填“原子”、“元素”或“单质”),任选两种写出其化学符号
    4. (4) 滤浆的过程就是利用一种特殊工具把磨浆过程中产生的豆腐渣分离出去,其操作与化学实验中操作的作用相同。
    5. (5) 建议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适当多吃一些豆制品的理由是
四、综合题
  • 21.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硅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2. (2) 16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 (3) 表中与10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的元素符号有
    4. (4) 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该周期中各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5. (5) 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一个阳离子符号
    6. (6) 12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 22.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C、D、E是单质,其他物质为化合物,A、B常温下是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已知D由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组成,G在大气中浓度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

    1. (1) 写出有关物质的名称:F;G
    2. (2) A、B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化学性质不同,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原因:
    3. (3)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B→C+E
    4. (4) C与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5. (5) A与B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填“相同”或“不同”)
  • 23. 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是初中生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的要求。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能用D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且不与水反应的性质。
    4. (4) 将收集的氧气用作性质实验,如图F所示,水的作用是。写出F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 (5) 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除选D外,还可以选
  • 24.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实验时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1. (1) 【查阅资料】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时,元素的种类(填“增多、减少、不变”),钾、锰元素不能形成气体,产生的气体只含有一种元素;
    2. (2) 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氧气;猜想二:该气体为氯气;猜想三:该气体为氧气和氯气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案Ⅰ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瓶。

      木条复燃,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一成立

      方案Ⅱ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瓶。

      木条,淀粉碘化钾试纸为

      猜想三成立

    3. (3) 【反思评价】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①同学:方案Ⅰ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

      ②老师:不需要另外进行实验操作,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

五、计算题
  • 25. 中国天宫空间站预计2022年建成。空间站获取氧气的主要方式是电解水,计算若得到16kg的氧气,理论上最少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