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玉林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

更新时间:2022-12-26 浏览次数:4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4分)
  • 1. 2021年秋季期,我们告别小学,满怀希望进入初中,作为中学生(   )
    A . 只能结交初中的新同学,要忘记小学的同学 B . 必须开始全新的学习生活,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C . 可以在新的环境中创造机会,重新塑造一个“我” D . 要确定唯一的奋斗目标,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
  • 2. 中学生活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这主要体现在(   )

    ①中学生活是人生成长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②来到中学,我们要享受与小学完全不同的生活

    ③新的目标和要求能进一步激发我们的潜能

    ④中学生活可以让我们塑造出完美无缺的形象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 3.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国家“双减”政策背景下,我们要(   )

    ①积极调整自己,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②以“学霸”为榜样,一切向他们学习

    ③让教师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④ 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发展兴趣特长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4.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做到“减负”不“减质”,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

    ①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②放弃部分学习内容,只挑自己感兴趣的去学

    ③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④做大量练习,用题海战术提高学习成绩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5. 2021年秋季期,国家“双减”政策出台,玉州区许多中小学布置实践性课外作业,让同学们在生活的大课堂中探索实践,这一措施与以下我国传统文化诗句寓意相符的是(   )
    A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 .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 6.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些话对我们的主要启示是(   )
    A . 我们无法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B . 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做到扬长避短 C . 我们要隐藏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D . 我们只能通过他人评价才能认识自己
  • 7. 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 . 克服自己弱点,不断完善提升自我 B . 要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 C . 只要融入集体,我们就能完善自己 D . 全面认识自己,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 8. (2022七下·德庆月考) 观察如图漫画,女孩正确的做法是(    )

    ①主动交往,学会沟通    ②慎重交友,远离异性

    ③坚定自信,保持独立    ④打开心扉,克服胆怯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 9. 2021年10月24日,我国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该法律规定,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当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营造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这一举措(   )
    A . 能统一各成员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B . 能够完全运用法律解决家庭矛盾 C . 说明法律是维持家庭和睦的最主要方式 D . 有利于增强家庭成员的法律意识
  • 1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这让我们感悟到好老师(   )
    A . 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能决定学生的命运 B . 是学生成才与否的关键所在 C . 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优秀的人才 D . 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
  • 11. 2021年9月6日,湖南永州郡祁学校高中部校长王立新站在垃圾桶边当众吃光学生剩饭剩菜。教育中学生不要浪费粮食,这一做法主要体现教师职业特点是(   )

    ①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②养不教,父之过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2. 尽管近年来因新冠疫情等原因,有的家庭成员不能在春节回家团聚,但人们还是通过网络、手机等方式与家人聊天,感受家的温暖,主要原因是(   )
    A . 家是我们休息的场所 B .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C . 家是我们熟悉的地方 D . 家能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
  • 13. 亲子冲突在很多情况下具有巨大的隐患和消极作用,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同学们有效地化解亲子冲突的做法是(   )

    ①不要在乎父母的看法,自己完全独立

    ②通过双方 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③要主动和父母沟通交流,增进亲子关系

    ④和父母“顶”着干,我行我素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4. 近年来,玉林市积极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让行人在斑马线上走得更加从容。礼让斑马线这一做法主要体现(   )

    ①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②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③生命是独特的,是可以延续的

    ④生命是坚韧和顽强的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5. 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这说明生命的特性是(   )
    A . 来之不易 B . 独特 C . 不可逆 D . 短暂
  • 16. 2021年9月2日,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教师沈雪松因病去世,根据他的遗愿,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他人,让3人获得新生。他的学生说:“他用自己的言行在教导我,要做有奉献精神的人”。这一感人事迹体现了(   )
    A .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永恒的 B . 人的生命是十分脆弱的,我们只能向死而生 C . 生命在接续,大爱传递人类生命 D . 我们要助人为乐,随时为他人献出生命
  • 17. 2021年12月8日,顺丰武汉分公司唐家墩营业部快递员张裕,在毫无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危机关头,徒手爬上了二楼,救下被困在大火中受困的﹣名小女孩和两名大人。张裕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生命的价值在于能挽救他人生命

    ②生命是珍贵的,我们不要从事危险的职业

    ③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奉献和创造

    ④保护他人的生命,能彰显生命的伟大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26分)
  • 18. 在2021年秋季期中考试总结会上,小强同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考试第一次考了48分,任课老师李老师特别表扬了他,而小勇虽然考了53分,不但没得到表扬,还因基础知识不扎实而丢分被教师批评,小勇认为老师偏心,很不服气,觉得这太不公平。

    小勇在回家后,跟妈妈讲了这事,妈妈还对自己指责,老毛病不改,今后怎么能考上重点高中,还对此闲着没事尽唠叨。妈妈甚至把电视和电视网线都拔了,让他整天看书做题,电视、电脑也不让看、不让玩。因情绪不好,不小心损坏了一个茶杯,又被爸爸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小勇十分生气。

    1. (1) 如果你是小勇的朋友,请你帮助他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2. (2) 小勇与父母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 (3) 父母为我们付出毕生的精力,请你抄写一句歌颂父母的诗句或为父母写一句感恩的话。
  • 19.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1. (1) 请你说说什么是“中国梦”?你的梦想是什么?
    2. (2) 做为“我们都是追梦人”的中学生,应该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 20. 2021年11月12日,安徽省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陈建军为营救跳楼轻生女子不幸坠落,后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24岁。陈建军不幸牺牲后,引发各界哀思,群众晚上自发到案发地悼念他。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联决定追授陈建军“安徽青年五四奖章”。11月14日,陈建军的家乡一淮南市文明委决定追授陈建军同志“淮南好人”荣誉称号。
    1. (1) 淮南市文明委决定追授陈建军同志“淮南好人”荣誉称号,主要体现生命具有什么特点?
    2. (2) 陈建军不幸牺牲引发了广大民众对生命的思考,有少数人认为陈建军不值得为跳楼轻生女子付出生命。请你结合陈建军的事迹,运用生命相关知识倡导正确生命价值观,为他们解决心中的疑惑。
    3. (3) 作为平凡人的中学生,为活出生命的精彩,你准备怎样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