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数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大同六中集团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

更新时间:2023-08-31 浏览次数:42 类型:竞赛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5.0分。)
  • 16. 如图,已知中,平分 , 若 , 求的度数.

  • 17. (2017·黄冈) 已知:如图,∠BAC=∠DAM,AB=AN,AD=AM,求证:∠B=∠ANM.

  • 18. (2020八上·潮州期末) 如图, ,若 .求证: 平分 .

  • 19. 如图,的高,上一点,于点 , 且有求证:

    证明:

    中,

    上面的证明过程正确吗?如果错误,说明错在哪里,并写出正确的证明过程.

  • 20. 下面是小明解决一道课本练习题的过程及反思,请认真阅读并完成相应学习任务:

    一道课后练习题的解答与思考

    问题:如图,要测量池塘两岸相对两点的距离,可以在池塘外取的垂线上的两点 , 使 , 再画出的垂线 , 使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测得的长就是的长.为什么?

    理由如下:

    中,

    依据

    依据2),

    测得的长就是的长.

    反思:由于本题中 , 且的中点,因而可以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把的长度转化为的长度.所以当我们遇到“平行线和中点”的有关问题时,常常可以构造“”型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达到转化线段或角的目的.

    任务一:上述材料中的依据1,依据2分别指的是什么?

    依据1:      ▲ 

    依据2:      ▲ 

    任务二:如图,四边形中, , 点的中点,求证:

  • 21. 已知中,交于点

    1. (1) 如图1当时.求证:

    2. (2) 如图2当时,直接写出的度数为
    3. (3) 如图3,直接写出的度数为 用含的式子表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