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2-12-18 浏览次数:69 类型:期中考试
一、第一部分(20 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在圣洁的雪山面前,任何急功近利、(fù yōng fēng yǎ)的行为都会被人们所(摒弃  抛弃)

    【乙】黛玉的长期的境遇,注定了她的伶俜无依,而她的性情,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戚

    【丙】它纸糊的墙壁化为灰烬 , 白雪的顶棚变作泥泞,露水的地面成了沼泽,江米纸的窗棂破裂,露出惨淡而真实的世界。

    【丁】全国政协委员、导演郑晓龙表示,对文艺作品的(盗窃  剽窃)、抄袭,就跟偷东西是一样的,应该受到法律的(zhì cái)。

    1. (1) 给上面【乙】【丙】两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忧戚                         灰烬 

    2. (2) 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词语。

      fù yōng fēng yǎ              zhì cái

    3. (3) 从【甲】【丁】两段文字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贝填入【甲】【丁】两段文字的空缺处。
  • 2.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 (1) 一封朝奏九重天,。(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 (2) 峰回路转,,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 (3) 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运用动作描写,表现既悲愤郁闷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自我形象的诗句是
    4. (4) 杜甫用 “①,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来表达对家乡的真切思念;苏轼也借月怀人,用 “②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 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人对于长城来说,是意志、勇气和力量的标志,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力量。”这个病句的正确修改意见是将“中国人”和“长城”交换位置。 B . “进入接种点的居民按照‘一米’间隔排队,首先经过测温,然后再签订知情同意书,登记完信息后进行疫苗接种。”这个句子属于承接复句。 C . 古代针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称呼,“莫说相公痴”中的“相公”是旧时对文人的称呼。 D . 写诗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更多的时候二者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诗人对土地和祖国的爱,就是借助“鸟”这一形象,通过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等的具体描写来抒发的。
  • 4. 2022年我国“全民营养周”的主题是“会烹会选  会看标签”。请你阅读下文,帮助同学读懂食品标签。

    如何挑选既安全又营养的食品,是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学会读懂食品标签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么该如何读懂食品标签呢?

    首先看配料表。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配料表中食品配料名称按比例从多到少排列,也就是说,前几种配料就是该食品的主要成分,比如,某种酸奶,它的配料表依次写着生牛乳、白砂糖等,说明其含量最多的是生牛乳,其次是白砂糖。

    配料表中排列靠后的那些陌生名词大多是食品添加剂。有的添加剂能提供特殊风味,例如让薯片有番茄味道的香精,改善果冻口感的卡拉胶,还有让酸奶更稠的果胶。如果去掉它们,你恐怕会对很多食物失去胃口。没有食品添加剂,食盐会结块,食用油会酸败,口香糖、配方奶粉等食品也将不复存在。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实行许可制度,只有确有必要使用、安全可靠并经过批准的才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在超范围使用或过量使用的情况下,可能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食品标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营养成分表,它标有食品营养成分项目、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NRV%)。我国要求必须注明5个基本营养参数-----能量(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钠的含量。此外,生产者还可以自愿标注其他项目,比如钙、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与矿物质含量等。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NRV%,即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它表示食品中的某种营养素含量占人体全天需要量的百分比。以某种吐司面包为例,100克面包“能量”的NRV%是20%,这意味着吃掉100克这种面包,即可满足人体全天能量需要量的20%。NRV%是帮助人们判断食品营养价值的重要依据。

    除了看清营养成分表,你还得关注食品的其他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以及致敏原等。生产日期比较“淘气”,它可不一定会乖乖待在食品标签里。如矿泉水,生产日期有时会印在瓶盖表面或四周,有时在瓶身上,还有可能在瓶子的包装上。保质期又叫“最佳食用期”,指在标签上规定的保存条件(比如通风、干燥或者4℃冷藏等)下,保持食品质量(品质)的期限。除此之外,食品标签还会在非常醒目的位置标注致敏原,这对那些对某种食物成分过敏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营养成分

    每日参考值

    营养成分

    每日参考值

    营养成分

    每日参考值

    能量

    8 400千焦

    胆固醇

    ≤300毫克

    维生素D

    5微克

    蛋白质

    60克

    碳水化合物

    300克

    15毫克

    脂肪

    ≤60克

    膳食纤维

    25克

    800毫克

    饱和脂肪酸

    ≤20克

    生物素

    30微克

    2 000毫克

    ……

    ……

    ……

    ……

    ……

    ……

    图表2       食品标签中人体每日所需营养参考价值

    1. (1) 请告诉同学阅读食品标签需关注哪些内容。
    2. (2) 薯片是常见的零食,请跟同学一起读懂图表1薯片食品标签的信息。

      ①    这袋薯片占比最多的配料是,我的依据是

      ②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的NRV%是%,意思是

    3. (3) 有同学说:“看了薯片的营养成分表,我打算明天只吃薯片,它口感好,营养又丰富。”请你综合上文、图表1和图表2进行劝说。
二、第二部分(  40分)
  • 5.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1. (1) 这是一组赠答诗,【甲】诗中的首联与【乙】诗中的“”相应和。
    2. (2) 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白居易的“赠意”和刘禹锡的“酬意”分别是什么。
  • 6.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雨麦:下麦雨。②有年:丰年。③汴(biàn):喜乐,欢欣。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进亦忧,退亦忧      是:         ②天下之忧而忧         先:

      ③始官舍                       治:          ④引种树                      流:

    2. (2)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之”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或异二者 B . 处江湖远则忧其君 C . 予至扶风明年 D . 以为休息所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亭以雨名,志喜也。

    4. (4) 两位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忧乐观”有何不同?
  • 7.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问题。

    养点静气

    周振国

    ①古语有云:“每临大事有静气。”苏洵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李鸿章的“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讲的都是这个意思。所谓有静气,说白了即无事能安、遇事不慌;无事心定,有事心静。

    ②“有趣的灵魂有静气。”这是朱光潜先生的话。按先生的意思,这里的“有趣”指有志趣、情趣、才趣等,就如冰心的一句名言:花要有色香味,人要有才情趣。《大学》中讲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人生的目标越明确,意志越坚定,静气越充沛。所以静气需要理想和志向来充盈。孟子说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是故静气需要正气来支撑,静气还需要本领来提升。《旧唐书》中记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战将秦琼,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试想,如果不是有一身本领,他哪来的勇气和自信?静气也需要智慧来凝聚。诸葛亮的空城计虽是演义,但以其才智谋略来看,也算是源于生活。如果不是大智慧,他哪来的镇定和从容,凭一把琴和两童子,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

    ③静气不是天生的,需要靠后天涵养。作为社会中人,不能指望进空谷或打坐参悟,而必须直面现实,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历练和提升自己。曾国藩说:“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王阳明则认为,人须事上磨练,方能立得住。

    ④古人说:“益人神智者,惟书而已”。但渐成趋势的碎片化阅读既浅又泛,恐怕不仅不能滋养静气,还会使人变得浮躁,所以阅读还是要留一点矜持,有所选择,最好能系统地、有深度地读点儿东西。“学而不思则罔”,读书学习必须和思考结合起来。当前尤其要坚持独立思考,培养独立人格,不能听风就是雨,或人云亦云。遇事要多看看、多听听、多想想,努力做到耳聪、目明、心亮。把学思行相统一,是孔子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提出来的。当下世相繁杂焦灼,躬身实践,用心做事,或许是最好的修行,多做事,多经事,多在实践中摔打,或许困惑犹疑便少了、心便静了,所谓“经事长智,磨事成人”。

    ⑤如今社会,团队协作和合作共事越来越多,这就需要通过共同的理想和意志,涵养一种共同的从容干事创业谋发展的静气;而不像拆烂污牌友玩牌,尽是指责和埋怨,甩锅比甩牌还勤。

    (选文有删节)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开头引用名人名言及诗句引出本文的话题“静气”,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第②段中“是故静气需要正气来支撑,静气还需要本领来提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 . 选文语言富有文采,善用反问句,增强了语气,突出自己的观点。 D . 结尾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真实有力地论证了团队协作与合作共事时应“涵养一种共同的从容干事创业谋发展的静气”。
    2. (2) 选文在论据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
    3. (3) 班级开展读书分享活动,你所在的小组组员较为浮躁,不能静下心来,请你结合选文内容为组长小语提出建议。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牵你的手,唯愿时光不老

    顾晓蕊

    ①依稀的时光,恍若梦境,已是回不去了。我唯有祈望能多些时间,牵着母亲的手,陪她慢慢地走。老舍说过:“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②到了家门口,发现忘了带钥匙,我抬手敲门。咚咚,咚咚,初时是有节奏地叩门,没人回应,而后敲门声细密起来,如冷雨敲窗,咚咚咚咚咚,仍没回音,最后变成了响亮的鼓点,咚——咚——咚。门总算开了,探出一张温柔和善的脸,是母亲,她皱纹里淌着笑意。

    ③ “哎哟,手都敲疼了。”我怨嗔地说。母亲腰间扎着围裙,手里掂着锅铲,我换拖鞋的工夫,她踅身回厨房,小声补充道:“累了吧,这就开饭。”慢慢地,我心里浮起几丝愧疚,尾随母亲走进厨房,盛饭,端汤,坐下来吃饭。只有两个人的午餐,母亲做得很用心,都是我喜欢吃的。“味道不错!”我边吃边夸赞,眼瞟向母亲,她轻皱着眉,鼻尖上悬着几粒汗珠,闪莹莹的,伴着咀嚼一颤一颤。我问她:“腰还痛吗?”半个月前,她到市场上买菜,被一辆三轮车撞倒,扭伤了腰。

    ④母亲已年过古稀,时光在她身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痕,白了鬓发,弯了腰身。想起村上春树的话: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瞬间变老的。我的心忽然疼了起来,总以为时间还长,但这么快,母亲就老了。家中的相册里,留有一张她旧时的照片,个不高,瘦脸,眉眼清亮,穿件蓝底白花衬衫,扎两个黑粗的长辫子,给人的感觉是素朴、爽利、端庄。

    ⑤母亲念过几年书,能写能画,是个极掐尖要强的人儿。父亲是一名军官,常年在部队,难得回来,母亲就一个人家里家外地忙。记得有一回,我放学后去绣花厂找母亲。院子里有棵高大的老杏树,足有十余米高,树上的杏子熟透了,灿黄诱人。我馋得口水直流,缠着母亲非要摘杏子吃。她仰头望树,迟疑了下,但还是牵着我的手,来到树前。母亲双手紧树干,脚使劲一 , 噌噌噌,便上高大的杏树。她坐在高高的树杈上,手捂胸口稳了会儿神,这才不慌不忙地站起来,折了根树枝,左敲一下,右敲一下,杏子“吧嗒,吧嗒”落下。我挎着小篮子,兴冲冲地跑着捡拾,边捡边吃,嚼得两腮泛酸,才肯住口。

    ⑥多年后的一天,我的一位舅妈从老家来,同时捎来一篮新摘的黄杏。隔着几十年的光阴,回想起往日情景,那一篮子的阳光和欢喜,闪动在记忆里。我跟她说起母亲爬树摘杏的事情,她一脸惊诧,摇头说:“不可能,你妈有恐高症,再者说了,她当姑娘时上屋顶晾晒粮食都会头晕。”

    ⑦我吃惊地望向母亲,想从她的目光里得到求证,母亲深讳地低低一笑,我霎时明白了。难怪逢到重阳节,我陪母亲爬山,到山脚下,她便不肯走了,说:“你往上去,慢着点儿,我在这儿歇脚,等你。”

       ⑧原以为母亲心若一池静水,无澜无惊,却原来啊,只因为她是母亲,便要将所有的怯懦与忧惧,小心地藏起来,用爱,为我撑起一片浓荫,遮蔽俗世的冷风苦雨。

    ⑨而今纵然老去,母亲仍不肯闲下来,每日读书读报,操持家事,保持着一份洁净优雅。那目光依旧纯澈、明静,如一汪清潭,仿佛能照见天光云影。

    ⑩可看着母亲一天天地老去,终究是让人伤感又无奈的事。母亲早年干活太过使力,无形中落下了病根。随着光阴远去,人渐老后,她被各种疾病缠绕着。很多时候,母亲都隐忍着,一忍,再忍,疼得实在忍受不了,也只是长长地吱叹几声。那叹息,一声声敲在我的心上。

    ⑪趁涮碗时,我扭头对母亲说:“等过些天,我陪你去鲁山,看万亩桃花,拍些艺术照。”以前也给母亲拍过照片,但都太随意,这回,我想专门为母亲拍一组照片。艺术这两字显得庄重了些,母亲很是欣喜不安。为此,她提前去发廊染黑了头发,翻出我买给她的暗红格子绒布衫,熨了又熨,像是去赴宴。

    ⑫到了周末,我陪着母亲坐车去山里。一到山脚下,到处都是灼灼盛开的桃花,嫣红灿漫,美如云霞。母亲站到一株株桃花树前,时而低头,时而仰望,或浅笑伫立,或微闭双眼。我举起相机拍个不停,她笑得眼里开出了花。我深望着母亲的笑脸,心中自是欢喜,又有些许酸楚,母亲的心,是如此容易安慰和满足。恍惚间,仿若时光倒流,我又看到当年的母亲。如果说母爱是一条河流,我多想时光不老,河水逆流而上,母亲永远是年轻的模样,那该有多么美好!

    ⑬依稀的时光,恍若梦境,已是回不去了。我唯有祈望能多些时间,牵着母亲的手,陪她慢慢地走。老舍说过: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在我的心灵深处,母爱的河流静静流淌,水面洒满银白的月光。有了这抹月光,我便不会陷入黑暗之渊,内心永远明亮,平凡的日子,也因此充满了温暖喜气。

    1. (1) 文章记叙了“我”与母亲之间的几件小事,请按时间顺序简要概括并完成填空。

         →   ②→母亲给“我”做好吃的 → ③

    2. (2) 结合上下文,说说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母亲双手紧树干,脚使劲一 , 噌噌噌,便上高大的杏树。

      ②那目光依旧纯澈、明静,如一汪清潭 , 仿佛能照见天光云影。

    3. (3) 对母亲恐高一事,文章早就埋下两处伏笔,请找出来抄写在下面。
    4. (4) 文章表达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 9. 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问题。

     

    1. (1) 腰封,是图书腰部包着的“印有图书推介性或宣传性图文”的纸带。请仿照示例,为《水浒传》设计一版腰封,可单纯使用文字,也可图文结合(注:介绍图片内容即可),并简述理由。
      示例:我为《儒林外史》设计的腰封包含三句话——“冷峻的笔端含着汹涌的怜悯与悲哀”“备受鲁迅、胡适赞誉的古典文学巨著”“古代讽刺小说之高峰”。这三句话既精辟地概括了小说的情感主旨,又客观评价了其文学价值,能很好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 (2) 班级举办以名著为剧本的微电影创作比赛,假如你是导演,在拍摄这一场景时,想加入背景音乐以烘托人物心情。请你告诉音响师音乐的风格,并结合相关情节说明理由。

      剧目:《水浒传》

      名著内容:林冲与柴大官人别后,上路行了十数日,时遇暮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紧起,又早纷纷扬扬下着满天大雪。行不到二十余里,只见满地如银。

三、第三部分(40分)
  • 10.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非凡”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解释为“超过一般,不寻常”。

    材料二: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材料三:一个人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创造了多么辉煌的业绩,而在于他在拼搏奋斗的过程中,承受了多少肉体的痛苦和精神的折磨!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自拟题目;③文体自定(诗歌、戏剧除外);④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⑤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