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

更新时间:2023-01-30 浏览次数:6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
    A . 中国市场的大门被打开 B . 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C .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 . 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2. 恭亲王奕诉在给咸丰皇帝的一份奏折中写道:“夷人带有马步数千名,前赴海淀一带,将圆明园、三山等处宫殿烧毁。臣等登高瞭望,见火光至今未息,痛心惨目,所不忍言!”“夷人”指的是(   )
    A . 英法联军 B . 日军 C . 美俄联军 D . 八国联军
  • 3.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措施是(   )
    A . 兴办京师同文馆 B .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 . 开办轮船招商局 D . 组建新式洋枪队
  • 4.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转折点是( )
    A . 定都天京 B . 北伐失利 C . 天京事变 D . 安庆失守
  • 5. 下图《“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   )

    A .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 .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 6. 有人这样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幼稚的举人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鸦片战争
  • 7. 中国近代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彼之便利……”以上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哪一条约的签订( )
    A . 《南京条约》 B . 《虎门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北京条约》
  • 8. 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攻占过北京的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甲午中日战争    ③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9. 如果请你担任历史记录片《1908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拍摄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该设计的场景是(   )
    A . 许多外国公使在散步 B . 北京居民在准备晚餐 C . 某国使馆在举办舞会 D . 有外国军队在操练
  • 10. 下列关于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表明农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②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③表明农民对封建统治抱有一定幻想
    ④清政府“招抚”政策的影响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1. 重大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表述中正确的有(   )

    ①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武昌起义——清朝的反动统治迅速崩溃

    ③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④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2. 1912年孙中山在演讲中宣称“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这里的“社会主义”是指国家核定地价征收地租,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即为三民主义中的(   )
    A . 实现民族主义 B . 实现民生主义 C . 实现民主主义 D . 实现民权主义
  • 13.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在耶?”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内容,是针对(   )
    A . 慈禧 B . 溥仪 C . 孙中山 D . 袁世凯
  • 14. 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为此,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一本刊物为主要阵地,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本刊物是(   )
    A . 《民报》 B . 《申报》 C . 《新青年》 D . 《国闻报》
  • 15. 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第一个“天安门”应与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 . 开国大典 B . 公车上书 C . 五四运动 D . 卢沟桥事变
  • 16. 上海的这次会议除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当时的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已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了。这次会议(   )
    A . 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B . 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 . 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 .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17.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区,我与李奶奶是邻居。我与李奶奶的关系属于(   )
    A . 血缘关系 B . 地缘关系 C . 业缘关系 D . 法律关系
二、非选择题
  •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更里,坐阑房,前思后想,思想起,家国事,好不羞愧。我中国,受洋人,许多欺辱,既割地,又赔款,凌辱难堪。可怜我,百姓们,不知爱国,总说是国家强,与我何干。要晓得,国若危,家何能保……”

    ——《安徽俗语报》

    材料二:谭嗣同等人被杀的时候,不少老百姓其实是叫好的,他们都认为国家杀了奸臣。对老百姓而言,他们就是奸臣。启蒙可能是一个方面,而文化的改造一直会是个难题。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近代中国的历史选择和变法取向。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 (1) “我中国,受洋人,许多欺辱,既割地,又赔款,凌辱难堪。”列举史实说明从1840~1901年中国是如何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 (2) 举两例史实反驳“可怜我,百姓们,不知爱国”的观点。
    3. (3) 写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并指明它的局限性
    4. (4) 针对“文化改造“这一难题,近代中国的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主阵地在哪里?
  • 19. 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陈旭麓

    材料二: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选修4

    材料三: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

      1918年至1919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主要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的“两个主义”是指什么?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了?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8年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了什么新的变化?
    4. (4)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基本特点。
  • 2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间,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材料二:“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1. (1) 结合下图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并说明成立的意义
    2. (2)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件承前启后的大事,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3. (3) 中共“二大”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 (4)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此次历史事件让中国共产党得到怎样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