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涡阳县高炉镇普九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12-11 浏览次数:31 类型:月考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 1. 默写。
    1. (1) 泱泱华夏,风月柔情,山河锦绣。王维《使至塞上》“”道尽了塞外奇特的风光;崔颢《黄鹤楼》 “  , ”展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吴均《与朱元思书》“ ”直接写出了富春江之水的清澈透明。
    2. (2) 人生是一场修行,短的是旅途,长的是风景。志得意满时可以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直接抒发对西湖早春的迷恋;寒酸落魄时也可以和王绩《野望》“  ,”一样借用典故抒发孤独抑郁的心情。
  •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他认为这要归因于他在少年时代在父亲的田里干过苦活,要归因于他在学校读书时与几个志同道和的人常常饿着肚皮,到华南山林中作长途的徒步涉,在严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着梁……这一切都是为了要锻liàn他们自己。他们凭直觉知道,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能力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涉(     )                  (  )梁          锻liàn(     )

    2. (2) 以上文段节选自 。文中的“他”是,“他”的美好品质是
    3. (3) 语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的写法是“
    4. (4) 请把文中画线句改为反问句  
  • 3. 学校开展“垃圾分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 (1) 下面是某同学摘录的一则新闻。请按要求作答。

      规范设置分类投放点、签订《生活垃圾分类责任承诺书》……【甲】为切实发扬公共机构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 西宁市积极打造机关垃圾分类新常态,从点滴抓起,从细微做起,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活品味,改善城市生活品质。

      据了解,全市102家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33所学校和6所市属医院成立专门机构,配备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乙】截止目前,规范设置分类投放点6000个,其中“四分类”桶近2000个。设置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50组……实现了回收、清运、分拣、再利用产业链。

      ①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②【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 

      ③【乙处】划线句子有语病,可修改为 :

    2. (2) 家住湟水小区的18楼的王阿姨经常把纸屑、果皮等垃圾往楼下扔,她觉得这些东西很轻,没人看见,也追查不到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作为邻居,请你结合表格中的相关材料进行劝说

      物品

      高空抛物杀伤力

      鸡蛋30克

      从4楼抛下可把人头顶砸出肿包,从18楼抛下能砸破人的头骨,从25楼抛下可致人死亡。

      空易拉罐

      从15楼抛下可砸破人头骨,从25楼抛下可致人死亡。

      西瓜皮(巴掌大)

      从25楼抛下,如击中头部,可致人死亡。

二、阅读(55分)
  • 4. 阅读

    蝉声嘹亮

    ①蝉声嘹亮,夏意正浓。自七月的枝头破窗而来,翠色的蝉声染绿了我们的枕席。

    ②南来的熏风中,蝉声裹挟着刺目的阳光在枝柯间跳跃,欢快的节奏将天地间搅得热浪滚滚。蝉,倾注全部的热情,礼赞属于炎夏的这份激情,礼赞四季中阳光最为灿烂、空气最为炽热的盛夏。这声声清脆的蝉鸣,为时光镀上了金子般的光泽。

    ③树木是蝉的产床,蝉将卵产在树上,及至第二年春,由卵孵化而成的幼虫钻入泥土,依靠汲取植物根部的汁液求生,在地下生活十几年后,终于在一个酷热的夏日,顶破泥土。

    ④钻出地面,身上沾着泥土微温的蝉,蜕去身上背负的沉重,用触须去感知地表的热情,用乍睁的双眼惊喜地打量这万物蓬勃生长的尘世,毅然亮出自己的双翅,把轻盈的生命交给风交给雨。

    ⑤但,隐忍十几年黑暗而盼来光明的蝉,生命却只有短短的两周时间。面对如此短暂的生命时光,蝉清楚地知道,这一分一秒当如金子般宝贵,既然无法延伸自己生命的长度,那就增加生命的厚度吧。蝉第一次飞上枝头,便迫不及待地亮开嗓门,歌唱阳光,歌唱大地,歌唱空气,歌唱这蓬蓬勃勃的天地万物。

    ⑥振翅的那一刻,它啄破了十几年来的黑暗,使出了十几年来蓄积在心头的力量,登上葱郁的枝头,豪迈地翻开了生命的崭新册页。

    ⑦它看到了绿油油的秧苗,齐刷刷地站在水田里,兴奋地沐浴着骄阳;它看到了逶迤的山峦静卧在蓝天白云之下,默默地享受着阳光的轻抚;它看到了耕作的农人正用勤劳的双手辛勤耕耘;它看到了河水正埋头编织着一朵朵欢快奔跑的浪花……这是多么恬静多么美好的尘世啊,怎能不让它嗓门痒痒?

    ⑧它俯耳倾听:禾苗拔节的声响那么清脆那么热烈,枝叶舒展的节奏那么轻快那么柔和,阳光拍打枝头的声响那么响亮那么和悦,林间茂盛的鸟鸣那么婉转那么动听……这是多么热情多么明亮的尘世呀,怎能不让它心潮澎湃?

    ⑨于是,顶着直铺下来的阳光,蝉发出了来到尘世的第一声欢叫,这一叫就像蓄了满坝的水突然决堤一般,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在枝头噼啪炸响。

    ⑩这是对生命的歌唱。十几年来,身陷厚重的泥土之中,吮吸着苦涩的汁液,承受着雨水的恣意浸泡和冰寒霜冷的煎熬,艰难地数着困苦时光的它,默默地品尝着孤独和寂寞,心中只存一个念头:有朝一日,定拱翻泥土,重见天日。

    ⑪没有经历过寒冬,哪知春之温暖;没有囚身过黑夜,哪知光明之珍贵。在对光明漫长的求索中,很多同伴倒在了泥土之中,再也见不到光亮,而幸存下来的蝉却初心不改,矢志向前。突然,前方的一缕光亮点燃了心头的激情,于是它们毫不犹豫地从泥土中杀出,从而获得了新生。

    ⑫新生是多么的不易啊,蝉没有理由停止歌唱。

    ⑬蝉知道,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要用自己的歌喉给这个缤纷的世界留下一串串美妙的音符,谱写出一曲曲优美的乐章。

    ⑭声声蝉鸣,叫热了夏季。炎夏以葱郁的绿波翠意给予回报,禾苗以拔节抽穗的方式给予应答,河流以欢快跳跃的浪花给予伴奏,草木以葳蕤繁茂的姿势给予感谢。

    ⑮步入蝉声翻滚的小径,我仰着头,仔细打量着一只伏在枝柯间身材单薄的蝉,只见它薄薄的羽翼在急速地颤动,似是使出了全身的气力, 来歌唱这宝贵的生命时光

    蝉鸣织就的全子般的时光给每一棵每一株草都镶上了一道道金边。蝉鸣声声,其实也是在提醒人们:当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宝贵时光

    ⑰立于树下,静静地倾听着这明亮的蝉鸣,我要把它装进心田,在蝉儿离枝后,让它依然响亮在我的耳际。

    (选自《安庆晚报》2021年8月5日有删改)

    1. (1) 阅读选文第⑦段,仿照所给示例,将画横线句子补充完整。

      蝉看到了,秧苗兴奋地沐浴着骄阳;①蝉看到了,;②蝉看到了, ;③蝉看到了,

    2. (2)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蝉第一次飞上枝头,便迫不及待地亮开嗓门,歌唱阳光,歌唱大地,歌唱空气,歌唱这蓬蓬勃勃的天地万物。

    3. (3)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⑫段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4. (4) 结合选文,说说你对标题“蝉声嘹亮”含义的理解。
    5. (5) 联系上下文,结合文章第⑮和⑯段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两点启示。
  • 5. 阅读

    材料一:

    古人云,人如其字,字如其人。写字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识字本身。 字是“门面”,一手好字,受益一生。本着更好地培养学生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选拔书法俊才的初心,安徽省将举办首届中小学生优秀古诗词硬笔书写大赛活动。

    (摘编自2020年10月21日“安徽网”)

    材料二:

    如今,人们走进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法展,但水平往往参差不齐。普通人和书法爱好者经常会有“为什么书法家越来越多,字却越来越看不明白”的困惑。书法的美学标准发生变化了吗?“社会上书法的‘失范’,根本原因是书法教育的缺失。”书法课取消后,大多数人连书法知识和审关常识都没有,千百年沿袭的传统虽然没有断裂,但也岌岌可危。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刘涛介绍,在古代社会,文字书写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之间并无泾渭分明的界限。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唐朝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稿》,当时不过是信笔写下的文章,经意于文,无心于书,却成为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毛笔书法贵在“气韵生动”。书写有“法”,法是千百年来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用笔技法与书写规则,书写有“道”它表现着书写者优雅从容的心灵。书法是中国人独有的文化密码,在笔势流动中,书法之美与诗文心性相通。涵养着国人的品格。圆,线条饱满、结实,具有浮雕感,其线条中锋用笔,也就是古人“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所比喻的效果。涩,不浮滑,笔锋在纸面上遇到阻碍和抵抗,笔迟涩进,线条呈现出本身的力感。千百年来,书法的美学标准代代相传,虽有演变,不离其宗。当硬笔取代了毛笔,书法的间架结构、运笔方式等还有所保留,写字还是一种习惯。但是,当键盘取代了手写,远离了握笔,没有了提、按、转、折,生疏了一撇一捺,书法之美如同空中楼阁

    梁启超曾说,中国人的“写字”有四美:线的美,光的美,力的美,表现个性的美。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也谈到“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

    (摘编自《书法的美学标准变了吗》)

    材料三 :

    “天、地、人、手、足……中国人的启蒙,大都从学写汉字开始,今天我们的工作生活,也时刻都离不开这个强大的交流工具。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患上“汉字失写症”。经常是一个字,看着认识,提笔就忘,一不小心就写成了错字、白字。

    中华汉字源远流长,承载着灿烂的华夏文明,横竖撇捺的间架结构和抑扬顿挫的音调中,不仅包含丰富的语言含义,也别具东方的美感和韵律。而书写是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衍生出的书法艺术,更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瑰宝。“一字一世界,一笔一精神”,汉字不仅仅是沟通符号,某种意义上,它也是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我们民族大树汲取养分的根须。

    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学习外语、加强与世界的沟通交流当然必要,但也应该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园,把根留住。回望各国文字的兴衰起落,不也正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吗?在新的时代,汉字书写并非无谓之技。其背后,恰恰是民族血脉的传续,是文化自信的重塑,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强调汉字书写,并非要逆潮而动,况且每个人兴趣禀赋不一,也未必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无论国家、社会、学校还是个人,都应当有这样一种文化自觉。规范汉字使用,支持书写教育,弘扬书法文化,吸引对此感兴趣的孩子、有志之士,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从自身做起,促成一个写好汉字、用好汉字的氛围,在这些方面,我们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在笔尖上重新发现汉字之美,在黑白间架中传承中华文化,这是中小学生的功课,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摘编自《在笔尖上传续中华文明》

    1. (1)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安徽省首届中小学生优秀古诗词硬笔书写大赛举办初衷是培养学生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选拔优秀书法俊才。 B . 如今的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各种各样的书法水平都不如人意。 C . 汉字是我们的交流工具,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患上“汉字失写症”。 D . 汉字承载着灿烂的华夏文明,既有丰富的语言含义,也别具东方的美感和韵律。
    2. (2)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3. (3) 结合三则材料,说说怎样才能做到“在笔尖上传续中华文明”?
    4. (4) 材料三中说“一字一世界,一笔一精神”,请对下面两幅书法进行评说。

          

       王羲之行书           颜真卿楷书

  • 6. 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上三峡》

    唐代: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三峡七百里中(     )    ②王命急宣  (    )     ③林寒涧(    )   ④三上黄牛(    )

    2.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3. (3) 【甲】【乙】两文都写了三峡的山   、 的特点
    4. (4) 面对三峡,【甲】【乙】两文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三、写作(55分)
  • 7.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母亲的陪伴,让史铁生感受到人间的温暖;老师的陪伴,让海伦∙凯勒获得了知识的力量;小猫的陪伴,让郑振铎拥有了人生的启迪……在你的生命历程中,谁曾点亮过你成长的轨迹?

    请以《因为有你,我便一路繁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与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