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阳江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

更新时间:2022-12-12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2高二上·浙江月考)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大量成功的执政经验,留攒下一批宝贵的政治遗产。“三三制”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项,它是延安民主的象征。下列关于“三三制”原则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在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上,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 B .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 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基础 D . 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 2. (2022高二上·齐齐哈尔期中) 明代三法司会审通常由大理寺提请或皇帝下诏启动,再通知刑部与都察院组织召开。会审时,先由锦衣卫押送犯人入场监问,监问结束后,报请三法司,正式审判程序就此开始。审理时,三法司审判官们要参照锦衣卫所给出的参语,经商议得出判决结果,并由刑部奏请皇帝做出最终裁决。这反映出明代三法司会审中(   )
    A . 遵循皇权至上原则 B . 锦衣卫侵夺判决权力 C . 刑部权力遭到削弱 D . 审判缺乏程序正义性
  • 3. (2022高二上·玉林期中) 古代雅典的神庙、议事厅、剧场、俱乐部等公共建筑,与代表着贵族文化、专制制度的封闭、沉闷相对立,把权力从皇宫的封闭世界中转移到集会的市镇广场中,曾经秘密操作的决策过程也被公共辩论所取代。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
    A . 实行直接民主 B . 公民利益至上 C . 民主机构健全 D . 民众乐于参政
  • 4. (2022高二上·浙江月考) 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 . 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 B . 社会混乱不堪 C . 专制统治仍然深得人心 D . 训政时期开始
  • 5. 北魏太和九年(485年)颁布的《地令》共15条。其中第3条后款有各户原有桑田“不在还受之限”,第6条“诸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恒从见口。……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这一规定(   )
    A . 反映出国家治理方式存在反复性 B . 利于缓解当时的社会矛盾 C . 说明自耕农经济出现消退的现象 D . 表明土地国有制已被废弃
  • 6. 汉初的统治集团主要由功臣家族和刘姓宗室构成。刘邦晚年削平异姓诸王,将刘姓子孙分封到各地;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宗室渐渐失势。基于此,西汉政府(   )
    A . 推行察举选官制度 B . 依靠宦官牵制外戚 C . 设立中朝架空三公 D . 北击匈奴开疆拓土
  • 7. (2022高二上·荆州月考) 在英国,撒切尔夫人将“政治态度”作为选拔高级文官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白金汉宫中的40位常任次官和135位副常任次官,大多数是由撒切尔夫人与其大臣根据他们的政治倾向而任命的。这一行为(   )
    A . 不利于文官参与政策的制定和决策 B . 导致了政务官和事务官职不分 C . 试图打破文官“政治中立”的传统 D . 破坏了文官制度职务常任原则
  • 8. (2022高二上·浙江期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形成过程中,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据此可知(   )
    A . 统一与分类相结合是干部管理制度根本原则 B . 公务员的选拔实现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C . 公务员属于国家事业编制,应依法履行公职 D . 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
  • 9. 1901年清朝颁布《学堂选举鼓励章程》规定: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这一章程的颁布(   )
    A . 推动选官制度向近代化方向变革 B . 标志着学堂选官制度正式开始设立 C . 实现了中国选官制度的根本转型 D . 确立了科举制废除以后的选官方式
  • 10. (2022高二上·朝阳月考) 明朝中后期,政府刊刻的日用类书籍摘引了许多古代贤达关于童蒙教育和四礼仪节方面的著述,如《司马温公家仪》《袁氏家范》等,使得“原来均属上层社会教育其子弟,维系家门及延续家风必采之道,如今亦见之于士民通用的民间日用类书籍中,以为四民共同参考使用”。明代政府这一做法(   )
    A . 推动民间教化,利于基层治理 B . 旨在使儒学思想实现世俗化 C . 降低法律效能,发挥名门作用 D . 体现了基层管理的礼法并用
  • 11. (2022高二上·浙江月考) 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认为,罗马法如同一只潜水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以更饱满的形象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A .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B .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 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律制度的渊源 D .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 12. 1982年以前宪法的结构顺序为“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982年宪法则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这一变化表明(   )
    A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 .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C .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变化 D . 社会主义法制逐渐完善
  • 13. (2022高二上·鞍山月考)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2003年之前的220多年间,先后审理了4000多个与宪法有关的案件。其中,被最高法院全部或部分否决的国会立法共计178项,被判为违宪(全部或部分)的各州议会立法有1200多项,推翻司法判例近200个。这体现了美国政治体制中的(    )
    A . 联邦制原则 B . 分权制衡原则 C . 代议制原则 D . 中央集权原则
  • 14. 秦统一后,在人数众多或居地较广的归附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属邦,与郡并行,实行“因其故俗”的政策,还对少数民族君公的部分罪行实行赎免。上述政策(   )
    A . 巩固了大一统秩序 B . 完善了基层治理体系 C . 扩大了秦朝的疆域 D . 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
  • 15. (2022高二上·饶河期中) 子孙“违犯教令”罪由来已久,秦汉已经出现类似罪名,唐朝正式立法。《唐律疏议》规定“祖父母、父母有所教令,于事合宜,即须率以周旋,子孙不得违犯。”统治者明确这一法律意在(   )
    A . 维系宗法制度的统治地位 B . 巩固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C . 赋予家长管教子孙的权力 D . 利用儒家伦理以维持统治
  • 16. (2022高二上·大石桥月考)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头骨,他须偿付三百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由此可见,罗马法(    )
    A . 保护公民政治权利 B . 注重法律程序 C . 极力维护奴隶制度 D . 崇尚公平正义
二、非选择题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严格监考。考试场所,室内有主考官,室内外各置一名监视,设有号军把守,以高官总摄全局。朝廷对于各考官的失职违纪行为严惩不贷,对受贿考官,严厉惩处。天子亲自复试可疑的举人、贡士,或由各省总督等复试个别省份的举人。各省乡试揭晓后,限期将试卷交付磨勘,查有不合格者,举人除名,考官受罚。清代科举取士,由于制度齐备,执法严明,一度使得康乾盛世群英荟萃。

    ——摘编自郭淑新、舒笛《清代官吏制度及其实施之得失辨正》

    材料二:

    二战以来,西方传统文官制度体系中政务官和事务官两官分途原则发生很大变化,逐渐呈现出相互交融的态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国家的文官试图打破“政治中立”的樊篱,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化倾向。随着政府所处环境以及文官制度核心价值观的变化,传统文官永业原则受到挑战。统治阶级为实现自己的阶级统治往往僭越制度的规范,典型的做法就是不经过考试任用的程序直接任免文官;另一方面,出于技术方面的考量,西方国家越来越倾向于将行政职位的一部分特别是高级职位向社会开放,不拘一格招揽优秀人才,这淡化了考试任用的制度刚性。

    ——摘编自秦勃《全球化语境下西方文官制度的嬗变与重构》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科举考试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以来西方文官制度原则变化的原因。
  • 18. (2022高二上·盐城期中)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是西方两大法律体系,其形成与发展对世界各国法律制度建设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二:

    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依据,法官的地位突出,因此,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也被称为“法官制定的法律”。其主要涵盖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

    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律体系比较完整;明确立法和司法的分工,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大陆体系国家的代表是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选择性必修1“历史纵横”》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法律体系形成的特点及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异同。
  • 19. 【古代家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的部分家训内容

    周王室

    文王在临终遗嘱上,告诫武王遵循“中道”,称王天下,使“商贾以通其货,工不失其务,农不失其时,是谓和德”。

    成王在册封蔡仲时训勉说,要“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惟孝;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

    孔子

    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老子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韩非子

    “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父薄爱教笞,子多善,用严也。”

    贤母家教

    鲁国大夫公父文伯之母,以身教子身居高位要勤勉于事,莫生怠惰之心。

    ——摘编自乔爱丽 史少博《论先秦家训及现代意义》

    材料二:

    宋代出现了“帝范”“家范”作为家训的范式,严格规定了皇帝遵守的规范和家庭成员恪守的纲常,并大量运用亲切婉转、朗朗上口的诗歌训诫子弟。《袁氏世范》是宋代著名的家训著述,不仅涵盖了家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涉及如何处理邻里关系、端正民风、官风,易循易行,使人人皆“能知”、“能行”。

    ——摘编自陈志勇《唐宋家训发展演变模式探析》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家训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时期家训的变化,并分析这一时期家训发展的原因。
  • 20.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历史事实平心客观地看,中国政治,实在一向是偏重于法治的,即制度化的。而西方近代政治,则比较偏重在人治在事实化。何以呢?因为他们一切政制,均决定于选举,选举出来的多数党,就可以决定一切了。法制随多数意见而决定,而变动,故说它重人、重事实。我们的传统政治,往往一个制度经历几百年老不变,这当然只说是法治,是制度化。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从材料中选取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你选取的观点。(要求:观点正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