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韩城市新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

更新时间:2022-12-06 浏览次数:34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17分)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进(pián)冕(guān)渎(xiè)调(hé) B . (wēi)火(rǎn)流(pàn)鲜(yán) C . 婷(pìng)烂(fǔ)摇(yì)谷(suì) D . 想(wàng)飘(yì)宿营(shù)腰(zhé)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沉醉  羡幕  禅师  沉甸甸 B . 黎明  旁骛  妖娆  敬业乐群 C . 忧戚  勃发  丰润  强郭不舍 D . 风骚  枉然  杜绝  言不及意
  • 3. 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
    1. (1) 兼葭苍苍,。 (《诗经·蒹葭》) 
    2. (2) 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3. (3)  !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4. (4) 清晨入古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 (5)  ,略输文采。(毛泽东《沁园春·雪》)
    6. (6) 总理啊,!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
    7. (7) 而现在/乡愁是/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8. (8)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艾青《我爱这土地》)
    9. (9)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贺敬之《回延安》)
    10. (10)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 4. “学者先要会疑。”张明同学阅读名著时常常质疑,下面是他提的一个问题及提问原因。请你也分享你阅读《艾青诗选》时的质疑。

    张明阅读的名著∶《朝花夕拾》

    他提出的问题∶鲁迅先生对儿时所受的教育究竟持什么态度呢?

    提问的原因∶我发现,一方面小鲁迅颇不自由,他在特别想看五猖会时,被父亲勒令背书,很痛苦另一方面他又很自由,可以在三味书屋趁老师不备偷跑进后园游乐,很开心。

    你阅读的名著∶《艾青诗选》

    你提出的问题∶    

    提问的原因:

  •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劳动创造价值,一个国家     发展到什么阶段     要崇尚勤劳致富。②习近平总 书记指出∶“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③当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④但横向比较,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人均财富尚属中等水平。⑤因此,我们仍要大力弘扬勤劳致富、艰苦奋斗精神,激励人们通过劳动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1. (1) 请在第①句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
    2. (2) 按照短语结构类型划分,"共同富裕"属于 短语。
    3. (3) 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二、综合性学习(7分)
  • 6. 为了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热情,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了“走近航天,放飞梦想”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同学们参观航天技术成果展览,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请将活动主题“走近航天,放飞梦想”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 (2) 在第一展厅,显示屏上有一则新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本报酒泉11月7日电 11月7日15时12分,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并顺利将天启星座十一星送入预定轨道。

      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是北京星河动力旅备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一款小型固体商业运载火箭,可满足近地轨道微小型卫星发射需求。搭载发射的天启星座十一星是天启物联网星座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提供数据采集传输服务,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负责研制和应用。

    3. (3) 参观完航天技术成果展览,带着满满的收获,班级准备制作一期板报。请你为本期板报设计相关栏目。(不少于三项)
    4. (4)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说∶"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够触摸得到。”请你就“梦想”的话题,照样子再写一句话。

      梦想就像         

三、阅读(46分)
  • 7.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英国博物馆协会发布“博物馆改变生活”报告。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与社区携手合作,发挥积极的社会影响。

    一博物馆促进身心健康,提升幸福指数

    博物馆与医疗及福利机构开展合作,为有不同需要的社会人群提供支持和帮助,提升了他们的自信,拓宽了公众的眼界。在坦布里奇韦尔斯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关爱痴呆患者合作项目中,坦布里奇韦尔斯博物馆和美术馆鼓励痴呆患者多去博物馆参观,患者的健康状况因此得到了显著改善。据评估结果显示,在长达两年的学习中,参与者的幸福感得到了大幅稳定提升。

    观众发展部经理杰瑞米·基梅尔说∶“对那些感觉逐步被社会孤立的患者而言,博物馆可以利用精美、独特的藏品吸引他们,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帮助他们找回自我,走出痴呆症的阴影。”

    二博物馆改善生活与工作环境

    (A)博物馆促使我们更加珍惜赖以生存和工作的环境,帮助我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通过与社区组织合作,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决策制定,博物馆让我们产生归属感

    北爱尔兰国家博物馆针对贝尔法斯特和伦敦德里贫民区的人们,在当地图书馆和社区中心举办了藏品学习课程,很多人通过这些课程第一次与博物馆亲密接触。博物馆还组织人们集体前往博物馆进行参观。

    资本项目经理阿琳· 贝尔说∶“与历史文物接触会激发人们的兴趣,追溯历史,品味艺术,探索自然,同时也成为提高人们参与度的催化剂。”

    三博物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B)博物馆与社会组织进行合作,公众积极参与博物馆,为博物馆带来更多创意。他们在这里分享经验,交流想法,互相学习。博物馆通过其新究和藏品展览挑战各种猜想,促进交流探讨,推动人们为改变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在莱斯特大学的特殊群体项目中,4名残障艺术家利用英国最著名的8所医疗博物馆的资源,进行喜剧、舞蹈、电影等艺术创作。这些创作发人深省,促使观众站在残障者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最终改变了人们对于特殊群体的看法。可见博物馆深受公众信赖,肩负责任。

    【材料二】博物馆教育非常重要,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增长点。苏州博物馆文博论坛围绕馆藏文物、展览、苏州地方文化,邀请相关文博专家进行知识讲座,每年实施20场左右,至今已完成讲座共187场。

    博物馆注重社会教育活动之外,还应加强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去年苏州博物馆文创收入达1400多万,且基本没有库存,营业额在全国博物馆界名列前茅,还借助了互联网和淘宝进行合作,直接面对数以亿计的网络消费者,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

    希望中国博物馆事业通过探索和创新来满足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材料三】美国盖带信托基金主席、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古诺说∶“当我19岁时第一次在卢浮宫博物馆看到《汉谟拉比法典》,感受到我与另外一个时空、另外一个文明产生了奇妙的连接……博物馆使我们与万里之外、千年之前的物和人相连接,不论我们是在哪里。”

    【材料四】央视虎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火出圈。作品美得不可方物,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没有《千里江山图》就没有《只此青绿》,美的是江山,美的是世代代打江山和守江山的人民。一件文物尚可以掀起如此的波澜,假设每一件文物都得以被挖掘、展示、并赋予新的艺术生命,那将是怎样一种不可想象的巨大力量……

    1.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博物馆可以利用精美、独特的藏品吸引痴呆患者,从而对他们的健康状况起到积极的影响。 B . 英国的8所医疗博物馆的资源助力残障艺术家进行创作,创作出来的作品让人们对特殊群

      体有了更多了解,能够站在残障者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

      C . 社会教育活动和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和推广都是博物馆应该重视的工作内容。 D . 文物之所以能够有巨大的力量,是因为后来的人们将其挖掘、展示,并且赋予它新的艺术生命,比如《千里江山图》的文化内涵是《只此青绿》赋予的。
    2. (2) 若将【材料三】作为【材料一】的论据,你认为适合放在A处还是B处?为什么?
    3. (3) 请结合四则材料的具体内容,说说博物馆所具有的积极影响。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豆摇铃

    ①有时候,会在梦中听到那一片熟悉的声音,西风长长地拂过,大地上便响起了密集的声音,像无数根手指极快地弹着纸片。清脆又略带一点点钝感的声音,随着风的疾缓,如波浪般起伏。

    ②在我们这片黑土地上,那个年代,种植得最多的庄稼,除了玉米,就是大豆。而我们叫黄豆,儿时所说的大豆,却是菜园里另一种东西。生长的过程中,在满地的庄稼里,黄豆是最低调的。它不像玉米那样直直,也不像谷子那般纤纤,更不像高粱那么亭亭,但是它们很和睦,虽然长到最后也没有一米,却是枝叶交错,不分彼此,渐渐地挽成一片。

    ③我们时常奔走追逐于田地里,隐藏,寻找,欢笑,却极少踏进黄豆地。因为枝叶密集,行走困难,也不利于躲藏,而高高密的玉米地和青纱帐,却是极佳的去处。渐渐地熟视无睹,在未来的某一天,忽然想不起黄豆开花时的样子。问母亲,母亲的话如一阵柔柔的风,吹散了笼罩在旧时光上的迷雾,我又看到了那些花儿。

    ④黄豆花儿也低调,不张扬,很小,三五朵挤在一处,雪白或淡紫。黄豆花儿类似于一种女子,乍看之下平凡,细看,看得时间越长越好看。像一只小小的蝶儿立在那儿,翅膀竖起并拢,在微风里轻颤。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平凡的花儿在大地上默默地开谢。就像邻家的那个女孩,每天放鹅,割草,采野菜,偶尔笑,或者辫梢儿上系一根红红的头绳,没人注意到。

    ⑤当黄豆结荚的时候,便生动了许多。一嘟噜儿一串儿,碧绿碧绿,还不丰盈,怯怯地聚在一起,悄悄地张望着这个人间。当它们熟悉了大地上的风和阳光,昼与夜,便迅速地成熟成长起来,走过青涩的时光,身躯渐渐饱满。

    ⑥这个时候,我们这些孩子便开始幸福了。摘些青黄豆回来,带荚煮,熟后剥开荚,小小的豆粒碧意盈盈,清香无比。更多的时候,没有耐心去剥。我们拿起一个豆 , 捏着一端放进嘴里,一挤,用牙一撸,几个豆粒便出来了,大嚼,口齿留香。后来搬进城里,才知道这种吃法,叫煮毛豆。

    ⑦西风渐起,悄悄地把大地染上不同的色彩。黄豆也轻轻地换了装,不再绿意盎然,特别是那些豆荚、开始泛黄泛褐,就像泥土的颜色。用手一捏,且粒已经有了棚性,也长到了最大。再过些日子,颜色便越发深浓了,已经干了许多。我们已经迫不及待,总是偷偷地连秧割下来一些,在荒僻无人处堆成一小堆,点燃,看火旺旺地着起来。待火熄之后,在灰烬里翻找那些烧熟了的豆子,吃得满嘴满脸的黑。这是最好吃的时候,等到收割了之后,且粒干得差不多了,烧的人就多起来,却远没有此时好吃。

    ⑧秋天渐深的时候,黄豆便一改两个季节的低调沉默。此时的它们,且英和豆粒都已经干爽得像最纯真的笑。在浩荡的金风里,豆粒欢快地碰撞着豆荚,摇响着一片喜悦。大地上都是它们的声音,而别的庄稼都已经垂着头沉默了,它们没有弯腰,却依然收获满满,且载歌载舞。我们站在田畔、看着那些声浪起伏着四处游走,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在黄豆地上轻轻地抚过。我们也会摘下一串豆荚,摇动着回到村里,伴着一路细细碎碎的声音。

    ⑨祖祖辈辈传下来一个词,摇铃,竟然充满诗意。我摇着那一小串铃铛进了院子,立刻便吸引了所有禽畜的目光。我看见邻家的女孩,正在院子里跟着弟弟学习写字,辨梢依然系着一根红头绳,也在风里轻轻地摇着。

    ⑩黄豆收割以后,大地上便简洁了,黄豆地里只余一排排整齐的豆茬,镰刀斜斜地掠过后的痕迹,是一排排细细的尖。我们拿着四股叉或者二齿子,提着土篮子,去刨挖那些豆茬。有风吹过时,耳畔似乎还响着黄豆摇铃的余音。偶尔一只田鼠,在不远处匆匆奔过,东跑西蹿地捡拾遗落的豆粒。豆茬回去晾干后,交到学校班级,这是我们整个冬天烧炉子的柴火。

    ⑪长长的西风吹过长长的岁月,那一片摇铃之声,依然不时地起伏在心底,遥远而又亲近。远得隔山隔水,故土苍茫,近得入心入梦,闻之泪下。

    1. (1) 细读文章⑥~⑩段,简要概括“我”儿时和大豆有关的趣事。
    2. (2) 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们拿起一个豆荚,捏着一端放进嘴里,一挤,用牙一撸,几个豆粒便出来了,大嚼,口齿留香。

    3. (3) 本文有多处照应,请找出一处,并简析其作用。
    4. (4) “长长的西风吹过长长的岁月,……闻之泪下。”请对文章结尾这段话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5. (5) 请品析文章题目“大豆摇铃”的妙处。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凝之慕老菜、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州三礼辟西曹主薄,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暮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

    (选自《宋书》,有删改)

    【注】①辟∶征召。②主簿∶官名。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高尚不

      凝之老莱、严子陵为人

      凝之散之亲属

      与凝之共俭苦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凝之共安俭苦 B . 游者相乐 C . 汝毕力平险 D . 蒙论议
    3. (3)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

    4. (4) 结合文章,说州里为什么多次礼聘刘凝之做官?刘凝之为什么不接受?
  • 10.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 (1) 诗人用“几时休”想责问统治者什么?
    2.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作文(50分)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雨过天睛的彩虹,她的艳丽,她的娇美,引发了我们多少美妙的退想。你心中也会有美丽的“彩虹”吧她是你的一种美好回忆,还是你的一种珍贵体验她是你的一种青春企盼,还是你的一种不懈追求?……无论她是什么,她都是伴随你年轻的生命走向成熟的一种精神食粮,一种精神支柱,一种精神力量。

    请以“心中的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等相关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