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大庆市名校2022-2023年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2-12-09 浏览次数:3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积累(24分)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美观工整

    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有句谚语说得好:国王的礼貌是(kè)守时间。有教养的人允(nuò)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他不会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无论是在家里、在学校、在研究所、在供职的单位,还是在商场,或者在公共汽车上,他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 2.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qiè)     婷(pīn)     哑(sī)      心无旁(wù) B . (niē)     火(gōu)    养(rú)       强不舍(guō) C . 冠冕(guān)   忧(qī )     亵(dú)       宠辱忘(xié) D . 偻(gōu)    言(zhēn )   下(huī)      不容发(jiàn)
  • 3. 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 . 秋天像一颗无私的心,经历了无尽风雨,却碎了满地金黄;秋天像老当益壮的将军,经历了漫长的岁

    月,却留下了数不尽丰功伟绩……

    B . 成功的人做事总是留有分寸,失败的人总是一意孤行。记住: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留有回旋的空间。 C . 随著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留住忠诚度高的顾客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课题,为达到企业永续经营的目的,提高顾客满意将会是企业成功的不二法门 D . 游船驶进号称“万里黄河第一峡”的八里峡,两岸怪石嶙峋,形销骨立 , 山、水、崖用自己卓尔不群的风格勾勒出天然巧趣。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 B . 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C . 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D . 互联网浅阅读使人们蜻蜓点水般地广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但无法促进深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
    A . “稍逊风骚”中的“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B . 《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岳阳楼记》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C . 维克多·雨果,法国19世纪浪漫注意文学的代表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莎士比亚”。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
    D . 《艾青诗选》是著名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
  • 6. 下面对语法标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因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地辽阔啊。

    A . “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介宾短语做状语。 B . “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中的两个逗号应该使用顿号。 C . “精神的宇宙,是如此地辽阔啊”中的谓语是形容词。 D . “美观结实”“储物丰富”“扩大疆域”“增修新社”结构都不相同。
  • 7. 根据课文默写。
    1. (1) ,万古惟留楚客悲。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 (2)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3. (3) 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 (4)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5. (5)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现出诗人直言劝谏、老而弥坚的句子是

    6. (6)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中借历史人物和传奇人物表达自己对于往昔蹉跎岁月淡然态度的两句是
  • 8. 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前后连贯。

    经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更属于所有时代,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人类。这个节目以“和诗以歌”的形式,把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诗词经典相融合,用这个时代最易懂的方式将经典传播出去,叩开当代人的心扉,让经典焕发生机,并将经典传承下去。音乐与诗词相得益彰:音乐给诗词带来情绪的感染,,这些情绪和表情能让诗词广为流传,能让音乐更具内涵。因此,节目在文化传递和音乐创新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美学高度。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36分)
  • 9. 【古诗阅读】

    行路难

    【唐】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1)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在诗中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 B . 诗的开头两句用夸张的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被赏识的喜悦心情。 C . “闲来”两句运用典故,诗人期望有朝一日得到明君重用,宏伟的抱负得以施展。 D . 这首诗是以浪漫的笔法来书写诗人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的。
    2. (2) 诗的最后两句是诗人唱出的最强音,历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请说说为什么人们在身处逆境,失意苦闷时常常引用它来自我勉励。
  • 10. 【古文阅读】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王 , 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独俯首不视。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选自《纲鉴易知录》)

    【注释】①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②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③帝:宋太宗。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异二者之为 

      斯人,吾谁与归

      于邸中为假山 

      成,召僚属       

    2. (2) 选出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 予尝求古仁人心     置酒共观 B . 或异二者之为       帝亦假山未成 C . 吾谁归?       未复有能其奇者。 D . 然则何时乐耶?    杂然前陈者,太守宴也。
    3. (3) 翻译选文中画线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4. (4) 选文乙中姚坦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
  • 11.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2021年12月9日,在距地球400千米左右的中国空间站,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广大青少年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来自科学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A“天宫课堂”恰恰是最能激发人们好奇心的方式之一。把教学场地搬到空间站,能看到平时难以呈现的独特画面,比如微重力环境下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我真的不知道在太空,气泡是可以留在水球里面的。”一位观看现场直播的学生啧啧称奇。同时,空间站本身就是引人入胜的人造科技景观。B.作为最前沿的科技产品,它代表了中国人用脚步丈量宇宙所抵达的远方。空间站里独特的工作生活场景和物理学现象提醒人们,其后还有一个更大的未知世界,激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探索欲。将科学的种子撒向充满好奇的心灵,让更多梦想长成参天大树。

    【材料二】由于”天宫一号”是精密飞行器,航天员的投课活动必须小心谨慎。既不能动作幅度太大,干扰到正常飞行,还要当心漂浮的实验器材、液滴影响到航天器安全。

    作为主讲人的航天员王亚平,在备课时没少下功夫。她精心准备授课内容,向专业教师虚心请教讲课技巧。聂海胜担任太空课堂的助教,负责配合王亚平管理教具,维护课堂秩序。航天员张晓光几乎是被“捆”在舱壁上听完这堂课的,担任摄像师的他,要想在失重环境下保持平衡,必须把自己固定在舱壁上,才能在用手持摄像机的情况下,保持长时间稳定拍摄,把太空授课的精彩图像传回地面课堂。

    【材料三】国外曾开展过一项名为“中学生地球常识”的教育计划,学生们委托航天员将一台数码相机带到太空,安装在国际空间站舱内的玻璃窗上。通过网络,学生可操纵安装在空间站上的这台特制数码相机,在太空中选取最佳视角拍摄地球,再通过网络传回地面。学生们看到自己亲手拍的地球的海洋、山脉,兴奋不已。他们还有机会从太空拍摄地球污染情况,从而对环境保护有更清晰的认识。

    与载人航天器上的航天员进行视频通话也是太空教育的一项内容,在许多国家,该活动是完全免费的公益性教育活动。目前,仅国际空间站就进行了700多次业余无线电通话活动,共有40多个国家、数百万学生参与。我国组织了4次青少年与国际空间站航天员的通话。天地通话给青少年带来无穷的乐趣,并提高了他们的交往意识、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1. (1) 阅读三则材料,说说太空教育有哪些意义。
    2. (2)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画横线的A句中的“之一”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画横线的B句体现了语言的生动性。 B . 材料二主要写航天员为授课所做的准备;材料三告诉我们国外太空教育深入开展,我们的太空教育也应尽早起步。 C . 为了保证空间站航天器安全,航天员授课时动作幅度要严格控制,他们还要时刻防止漂浮的授课教具影响航天器安全。 D . 材料三画线句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空间站的公益教育活动吸引了大量的青少年参与。
    3. (3) 材料一和材料三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 12. 阅读《读书越多俗气越少》,回答各题。

    读书越多俗气越少

      ①读书可以明智,也可以长才,在给人启迪的同时,于潜移默化中养浩然之气。“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我们每一个人要读好书,多读书,这样才能做到修身律己、治心养性。所以读书越多俗气越少。

      ②读书使人反省察己、向上向善。读书的过程,也是净化心灵、自我教育、润泽生命的过程。“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这些精彩的名言,讲的都是读书在改造思想、加强修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一旦放松了读书学习,精神世界会变得荒芜贫瘠。有的人说,工作太忙,无暇读书。实际上,越是繁忙,越是需要挤出时间读书。国家领导人曾语重心长地告诫领导干部,“即便有了一点空闲时间。陪伴家人、尽享亲情、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强身健体、锤炼意志,这样的安排才有品味。领导干部自觉追求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久久为功,庸俗的东西就近不了身。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现实生活中大量的违纪违法案例表明,一些人走向堕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忽视读书学习,放弃修德养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不仅是修身之本,更是立德之基。

      ③读书的功效不在一时,而在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宋代大儒陆九洲讲:“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在唏嘘吟咏的书页翻动之间,含英咀华、心游万仞,必然有助于提升一个人的格局和境界,有助于培育现代文明人格。现实生治中,不难发现有道德操守的人,即使在外部监督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也能慎独慎微。因为一旦“内心的法”建立起来,对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的影响将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起到法律制度不能替代的作用。

      ④读书不仅是个体的行为,而且关涉整个社会风气、国家兴衰。对每个人来说,读书不仅是个人需要,也是社会需要。如果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那么,对一个国家、民族、政党而言,全民阅读风气则关系到国家、民族、政党的兴旺发达。我们提倡多一点学习、多一点思考,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少一点形式主义的东西。

      ⑤我们要把读书的觉悟沉淀在血液里、融会到实际行动中,还需要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真正把知和行统一起来,这样我们才会远离低级趣味,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纯粹的人。读书越多的人,才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人。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有删改)

    1. (1) 对本文中心论点的概括,下列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 读书越多俗气越少。 B . 读书不仅是修身之本,更是立德之基。 C . 读书不仅是个体的行为,而且关涉整个社会风气、国家兴衰。 D . 我们要把读书的觉悟沉淀在血液里、融会到实际行动中,还需要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2. (2) 第③段画线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第②段提出了什么观点?是怎样展开论证的?
  • 13. 阅读《记忆中那一扇柴门》,回答各题。

    记忆中那一扇柴门

    ①记忆中,总有一扇虚掩的柴门。

    ②柴门简陋,由零碎的木条钉成,推拉时“吱吱呀呀”,那是木头与木头摩擦发出的声音,像一首绵软的歌,将日子拉得悠远、漫长。

    ③清早,柴门内有淡淡的晨雾,有袅袅的炊烟,薄雾轻烟笼罩下的小院儿,诗意盎然,成了村庄最美的风景。是的,我喜欢这有人情味的烟与雾,它们让这闲居的日子充满了情趣。小院里的草木、菜蔬懒洋洋地向你招手:大葱、茄子、豆角,还有我最爱的小辣椒。当然,还有缠绵的牵牛花藤,和那上面一个个张开的摇曳生姿的小喇叭,都湮没在烟雾之中。

    ④牵牛花是最守时的。晨光微露,晓风乍起,初绽的花朵便吹起玲珑的小喇叭:淡紫的,高贵典雅:浅蓝的,宁静纯粹;桃红的,娇羞妩媚;绯红的,热情似火。它吹薄了烟雾,吹醒了露珠,在叶间对着你巧笑嫣然。它的叶子,密密匝匝地挤在一起,仿佛一湾秋水,在晨风中荡起涟漪。那蜿蜒盘曲的藤蔓,又宛若一条弯弯曲曲的乡间小径,通向幽谧的远方。藤条连着碧绿的叶,绿叶衬着斑斓的花,一片接着一片,一朵挨着一朵,和农村过大年时敲锣打鼓一样的热闹非凡。蝴蝶飞来,告诉你扬起的喇叭有多美;蜻蜓飞来,告诉你滚动的露水有多甜!

    ⑤最爱的,还是柴门内老梨树上的那一株牵牛花。远远望去,一支支小喇叭像一颗颗钻石镶嵌在上面,煞是好看!儿时顽皮,会央求奶奶为我编一个牵牛花环戴在头上,在院子里学那斑斓的蝶儿,翩翩起舞。长大之后,少有童心,也不忍摘取,只是静静地观赏。风起时,它无所畏惧,用藤蔓紧紧地缠绕在树干上;雨坠时,它将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这样,它迎风斗雨,誓死不休。谁言草木无心?不过是草木心清,没有人心芜杂。我想,万物皆有灵,植物和植物的缠绕、和大地的拥抱,或许也有着前世今生无可言说的因缘。沉思间,自己仿佛也成了一支小喇叭,奏响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歌。我想,这牵牛花的美,我也是懂的。

    ⑥柴门内的“荆山”,是触及灵魂的温暖。每至初秋,爷爷总会把镰刀磨得锃亮,催促我们赶在晨露将干未干就出门,找一处离家近又长势旺的地儿。我总是将镰刀扛在肩头,大踏步地朝前走,那耀武扬威的劲儿,逗得奶奶那一脸的皱纹更深了。开镰了,左手拽一把荆条往身后一带,握着镰刀的右手贴着地皮,“唰”的一声,荆条就倒下了。我们尽情地挥舞着手中的镰刀,一下,又一下,荆条也是一片,又一片地倒下。累了就席地而坐,奶奶一边给我讲故事,一边随手指一两种药草让我认识,还会用荆条编一顶花环给我戴。那花环香香的,常常能引来美丽的花蝴蝶呢。我总觉得荆条的香,不在于它的花,它的香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

    ⑦雨后就是另外一种美了,这种美是很接地气的,这样的日子,奶奶会和我一起采蘑菇、捡地瓜皮。松蘑、草蘑,常常簇拥在一起,一大片一大片的,没带篮子也不要紧,可以用草秆穿起来。地瓜皮嘛,是我们老家的叫法,学名是什么我也不清楚,是类似于木耳的一种菌类。捡回去,一遍又一遍地用清水冲洗,在大铁锅内,加入油、盐、酱、醋,配上小葱、大酱,就是一盘不错的下饭菜了。

    ⑧几天下来,手磨出了薄茧,小腿也满是纵横交错的划痕。冲凉的时候可遭罪了,划过的每一道痕迹,都是又疼又痒的。不过令人欣喜的是,秋天将尽时,柴门之内便堆出一座荆山,我知道,这个冬天又可以趴热炕头上写寒假作业了。

    ⑨有道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榜首,家家户户,一日三餐,一年四季,生火做饭,周而复始,柴草就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柴草垛也就成为日子红火的一个标志。而荆条经灶膛燃烧,在屋顶腾起的袅袅炊烟,又为乡村生活增添了无穷的诗情画意。如今想来,当年割荆条纯属为了生活的无奈之举,却因有了爷爷、奶奶的陪伴而充满了无限的快乐。

    ⑩柴门乾坤大,柴门日月长。光阴在柴门小院里慢慢地溜走,那一道柴门也永远封存在记忆之中。但我深信:柴门内的旧时光,定将成为一辈子的温暖。

    1. (1) “记忆中那一扇柴门”,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作者难忘那扇柴门的原因。
    2. (2) 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词句。

      ①淡紫的,高贵典雅;浅蓝的,宁静纯粹;桃红的,娇羞妩媚:绯红的,热情似火。(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②开镰了,左手拽一把荆条往身后一带,握着镰刀的右手贴着地皮,“唰”的一声,荆条就倒下了。(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

    3. (3) “我想,这牵牛花的美,我也是懂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4. (4) 联系全文,分析短文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三、作文 (50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