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2-12-02 浏览次数:7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句子默写
  • 1. 默写古诗文。
    1. (1) 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
    2. (2) ,志在千里。,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 (3)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4) 征蓬出汉塞,。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5. (5)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6. (6) 晓雾将歇,;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二、字词书写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辽宁舰官兵xián shú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2. (2) 长髯覆盖了两频,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yǒu hēi脸膛。
    3. (3)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ruì bù kě dāng
    4. (4) 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yǎo wú xiāo xī了。
三、选择题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新华社的评论员文章将台独分裂者的丑恶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 B . 国庆期间《长津湖》热映,该电影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志愿军不怕牺牲的精神让人热泪盈眶。 C . 国家重拳整治娱乐圈,因其不是藏污纳垢之所。 D . 成功的方法唯有殚精竭虑 , 不断努力,没有别的捷径。
  •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随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三位航天员送上空间站,让我国再次成为和平建设太空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引领者”与“参与者”互换位置) B . 未成年学生玩手机的危害应该得到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危害”改为“行为”) C . 一个人自学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删去“起决定作用”) D . 难道我们能否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不是中国人的骄傲吗?(删去“不”)
四、综合性学习
  • 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活动。

    阳江日报讯(记者/张影)9月27日,阳江市中小学“阅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主题阅读活动在阳江二中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定等领导参加活动。吴定指出,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孕育出许多影响深远的革命精神之花。我们要学习传承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红色经典书籍阅读,引导青少年通过阅读红色经典。广大青少年要学习了解党的历史,让红色经典永放光芒,让爱国主义精神薪火相传,增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神圣使命感。学生代表宣读了主题阅读活动倡议书,倡导大家多读书、勤读书,读经典,做到学以致用,更加自信、更加充实地走向美好的未来。随后,红色经典朗诵《可爱的中国》与情景朗诵《歌唱英雄王二小》,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接下来,我市将持续举行校园图书巡展与“名家进校园”活动至10月中旬。

    1. (1) 请用一句话概括该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 (2) 如果你是校报记者,请结合活动主题,设计两个问题采访参加活动的小杨同学。
五、对比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无与为乐者,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 , 水中藻、荇交横,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诗夜游》)

    【乙】

    岁十月之望,步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注释】①临皋:亭名,在黄风南长江边上。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无与为乐者         ②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       ④竹柏影也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②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 (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岁十月之望/实欲界之仙都 B . 雪堂/三峡七百里中 C . 今者暮/日西山 D . 安所得酒乎/野有麦场
    4.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有 客 无 酒 有 酒 无 肴 月 白 风 清 如 此 良 夜 何

    5. (5) 【甲】【乙】两文都是月夜出行,【乙】文中哪句话与【甲】文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有异曲同工之妙?
    6. (6) 【甲】文中“闲人”这一复杂情感,在【乙】文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六、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

    神舟十三号要以垂直的方式、径向的方式,垂直向上,从下面和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这项技术的难度非常大。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空间站任务总师孙军介绍,神舟八号以来,5艘飞船都是轴向对接。径向交会对接和之前采用的后向对接、前向对接有很大不同。因为它是从核心舱的下方来接近,实际上飞船和核心舱在轨道高度上就有一个偏差,前向和后向对接是在轨道同样的水平面上的,所以它的运动是比较稳定的。由于轨道高度的偏差,不同高度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就需要在这个径向对接的接近过程中,除了在径向方向有速度的位置的改变以外,还要去控制它在速度方向的角度。所以这样的整个对接过程它是高动态的,是控制系统要实时的去敏感核心舱的位置,并且实时进行控制。

    神舟飞船的发动机、控制系统和敏感器,都是专门为全方位与空间站对接而设计的,所以只有神舟载人飞船能够做得到和空间站进行径向交会对接。径向交会和前向交会都是中国空间站载人飞船正常的交会方式,会在未来空间站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交替使用。

    (材料来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载人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崇峰介绍,对接机构分为主动对接机构和被动对接机构。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以及后续将发射的两个实验舱,均配置了对接机构主动端,天和核心舱共配置了5个被动对接口,设计师们形象地称它们为“对接五兄弟”。“对接五兄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大哥”在核心舱的后端,是核心舱专门的“太空快递通道”,被称为“后向对接口”,主要用于对接“太空快递小哥”天舟货运飞船。“二哥”在节点舱的最前端,被称为“前向对接口”,除了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外,将来还会迎接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堪称“空间站守门人”。“三哥”是“径向对接口”,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就是对接在此处,是专门的“航天员通道”。“四哥”和“五弟”在节点舱的两侧呈对称分布,被称为“侧向停泊口”,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将来会永久停靠在这里。

    (材料来自《新华每日电讯》,有删改)

    材料三:

    什么是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空间交会与对接技术是指两个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上会合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个整体的技术。两个航天器交会后要调整各自的位置,使两个航天器之间逐步达到零距离,最终启动对接机构实现对接,在机械上联成一体,形成更大的航天器复合体。实现交会与对接是由交会与对接系统完成的,它通常包括跟踪测量系统、姿态与轨道控制系统、对接机构机械系统等。两个航天器在太空进行对接时。

    其初始条件是两者保持对接机构的同轴接近方式和确定的纵向速度,以及在其他线坐标和角坐标上的速度为零。但两个航天器之间的实际相对运动参数总是有偏差。一般情况下,两个航天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其平动速度通常是靠主动航天器运动控制系统和两个航天器的定向与稳定系统来维持,前者适用于控制质心的平动运动,后者适用于控制绕质心的转动运动。

    (材料来自中国载人航天网,有删改)

    1. (1)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是我国载人飞船首次与天和核心舱进行径向交会对接。 B . 天舟货运飞船、问天实验舱等不可以与天和核心舱进行径向交会对接。 C . 径向交会对接对于中国空间站载人飞船来说并不是常规的交会对接方式。 D . “对接五兄弟”中的“大哥”除了对接天舟货运飞船外,还有其他用途。
    2. (2)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进行径向交会对接克服了哪些困难?
    3. (3) 学校开设航天科普展,请你作为解说员,运用上述材料向同学们介绍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的全过程。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碗阳光

    冯继芳

    ①天高云淡的秋日,妮儿喜欢趴在窗台上看云。天空的云总是很轻盈,它们飘呀飘的,不紧不慢,像老家后山坳里的羊群,这儿两只,那儿三只的,还喜欢聚堆。

    ②一团薄云被风推操着,游移过来,悬在窗前。“妈妈快看,好大的棉花糖呀!”妮儿指着窗前的棉花云兴奋地喊道。

    ③妈妈停下手里的活儿,抬头看天,一团被风撕薄的云絮,悬在窗前,形状真的很像棉花糖。

    ④“妮儿,想吃棉花糖了?”妈妈的声音有些沙哑。昨天,妈妈从爸爸的单位回来后,嗓子就变成了这样。“妮儿要想吃,妈妈明天去给你买。”“不,我想吃爸爸买的棉花糖,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以前,不是几天就能回来了吗?”爸爸……”妈妈给妮儿拽一拽扭曲的衣襟,转头看着铺满阳光的窗台。

    ⑤窗台的罐头瓶里插着几枝野菊花,一片半枯的叶子,落在一个粉色花纹的小碗里,被碗里的阳光包裹着。

    ⑥“妮儿,妈妈想跟你说件事。”妈妈把头扭回来,脸上的疲倦掩饰不住。“你爸爸,你爸爸他……”“妈妈,你也想爸爸,是吗?”“我……嗯。”妈妈点点头。"我就知道,你肯定也想爸爸。”妮儿钻进妈妈的怀里,仰头去看妈妈的脸。“妮儿,你有理想吗?”妈妈摸着妮儿的小脸,转移了话题。“妈妈,我有理想,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外交官。”“外交官?”妈妈有点儿惊讶,没想到妮儿会有这么远大的理想。“嗯。”妮儿笑着点头。“为什么想当外交官?”“外交官口才厉害呀,还能谈判。”“为什么要谈判呢?”“谈判能解决很多平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呀,其实,我现在就特别想谈判。”和谁谈判?”“和爸爸,还有……”妮儿勾下身子去摸自己纤细的小腿。“为什么要和爸爸谈判?”妈妈的神情有些恍惚。“我想和爸爸谈判,想让他早点儿回家。”妮儿的身子重新坐直。

    妈妈咬着嘴唇没说话,扭头又去看窗台上的阳光。

    ⑧“妮儿,如果,我是说如果,万一爸爸有事,回不来了……”“不,爸爸一定会回来的,他和我拉过钩,说执行完任务就回来,和我去阳光下,玩跳格子。”妈妈听完,愣怔了几秒钟,才缓缓抬起手摸着妮儿的头轻声说:“妮儿,既然你和爸爸拉过钩,他肯定记得,爸爸一定会回来的。”

    ⑨妮儿笑了,眼睛弯成月牙。“妈妈,你知道吗?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爸爸穿着警服,戴着大盖帽,开着直升机飞回来的。”妈妈听完,突然站起身,踉跄着跑到外屋的厨房。妮儿在里屋问:“妈妈,你怎么啦?”“妮儿,妈妈没事……”妈妈的声音沙哑而低沉,还伴着压抑的哽咽。“妈妈……”妮儿趴着炕沿,探出身子。

    ⑩过了一会儿,妈妈揉着眼睛回到里屋。妮儿看着妈妈红红的眼睛,知道一定有大事发生,不然妈妈不会这么伤心。妮看着妈妈,乖巧地不再说话。

    ⑪后来,妮儿还是知道,爸爸在执行缉毒任务时失踪了。从那之后,妮儿就不再提棉花糖,即便心里再想吃棉花糖,妮儿也不提,妮儿害怕看到妈妈红红的眼睛。

    ⑫妮儿长大后,没能成为外交官,却成为一名专写儿童文学的作家。

    ⑬妮儿喜欢缩着发髻,穿着粉色的碎花裙子,坐在窗前写作。妮儿还偏爱在文学作品里写父女情,每个慈祥的爸爸,都特别爱女儿。

    窗台的花瓶里插着几枝小雏菊,它们喜盈盈地开在阳光下,朝气蓬勃。窗台上那个粉花小碗,此时也盛满了阳光。

    ⑮这个小碗是妮儿五岁生日时爸爸送给妮儿的,自从爸爸执行任务牺牲后,这只小碗就直搁在窗台上。每当阳光爬上窗台时,碗里就装上一些阳光,阳光爬得越高,碗里的阳光也就越多。

    ⑯妮儿伸出双手,捧起那碗阳光,轻声说:“爸爸,我已经不是那个敏感胆小的跛女孩儿了,虽没能在阳光下玩跳格子,却写过很多儿童故事,故事对孩子的童年,就像这碗阳光对我的童年,你知道我有多想你吗?”

    ⑰有风吹来,窗边的窗帘随风摇摆,小碗里的阳光也跟着摇晃起来。

    (材料来源于《小小说选刊》2021年第20期,有删改)

    1. (1) 标点符号在文章中往往有特别的含义,第④、⑥段画线句子都使用了省略号,请结合全文分析各自的深意。
    2. (2) 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妈妈咬着嘴唇没说话,扭头又去看窗台上的阳光。

      ②窗台的花瓶里插着几枝小雏菊,它们喜盈盈地开在阳光下,朝气蓬勃。

    3. (3) 以“一碗阳光”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4. (4) 在班级组织的“小说故事会”上,同学们围绕本文的主题展开讨论,有的认为是歌颂缉毒警察奉献精神,有的认为是表现残疾小女孩的成长,有的……请你参与讨论并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七、作文
  • 9. 每个人都会长大。有时长大不一定成年,而是懂事了。当别人表扬你一句:“你长大了。”你会感到无比的自豪,成长过程中的一件件事,就像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瓶子,被存放在记忆中。

    你肯定也有对“长大了”的真切体验与看法,写一篇不少于500字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八、名著阅读
  • 10.   2021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纪念日,班级开展《红星照耀中国》项目化学习,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 (1) 任务一:下列是红军长征的重大事件,请选出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遵义会议     ②血战湘江     ③强渡大渡河     ④四渡赤水

      A . ①③②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②③④① D . ④③①②
    2. (2) 任务二:长征,一条信仰之路——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已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万里长征路,每一步都非常艰难,请你概括出红军长征途中面临的困难。
    3. (3) 任务三:举办活动后,同学们反响热烈,表示要认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阅读名著,要有合适的关注点,如下表所列。参照示例,分析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关注点。

      序号

      作品

      关注点

      《朝花夕拾》

      “回忆中的我”和“写作时的我”两种叙述视角表达的不同情感

      《昆虫记》

      科普作品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红星照耀中国》

      高度纪实性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示例一:《朝花夕拾》:“回忆中的我”和“写作时的我”两种叙述视角表达的不同情感

      ①称呼阿“长”,从“回忆中对我”的视角,称呼她为阿“长”,表达对她的厌烦。②从“写作时的我”的视角,称呼她为“长妈妈”,表达对她的感激和怀念。

      示例二:《昆虫记》:科普作品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①如写蝉蜕壳时皮从背上裂开等内容,观察仔细,描述准确,具有科学性。②蜕壳之后,蝉享受阳光和空气,语言生动,富有文学性。

      《红星照耀中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