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大石桥市九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2-12-15 浏览次数:3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30分)
  • 1. (2020·黔西南)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
    A . 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B . 《韩非子》关于远古时代的记述 C . 《山海经》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 D . 历史研究学者的推测和论述文章
  • 2. (2020·无锡)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芭芭拉·沙尔和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普鲁加南联合开展了一项DNA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栽培稻的确起源于中国。你能从下面哪个遗址中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证据(   )
    A . 北京人遗址 B . 河姆渡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龙山文化遗址
  • 3. (2020·遵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 . 炎帝、大禹 B . 炎帝、黄帝 C . 蚩尤、大禹 D . 炎帝、蚩尤
  • 4. 五岭广场的神农雕像是郴州人民为纪念传说中炎帝的丰功伟绩而树立的。下列属于炎帝功绩的是( )
    A . 发明算盘 B . 教民冶铁 C . 教民耕种 D . 创造文字
  • 5. 战国时期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战国时期的是(    )
    A . 马陵之战 B . 长平之战 C . 牧野之战 D . 桂陵之战
  • 6. (2018·宜宾)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直接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
    A . 承认土地私有 B . 建立县制 C . 奖励军功 D . 奖励耕织
  • 7. (2020·青岛) 人文胜迹满载历史,山水之中皆有故事。漫步在成都平原,我们可以感受到下列哪一人文胜迹的魅力(    )
    A . 长城 B . 都江堰 C . 灵渠 D . 紫禁城
  • 8. 我国古代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元妃(嫘祖),始教民养蚕,治丝茧以供衣服”的传说。这些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 . 多元并存 B . 和谐平等 C . 农耕文明 D . 游牧文明
  • 9. (2020·柳州) 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学派提出了自己的治国方略,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提出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主张的是(   )
    A . 儒家 B . 法家 C . 道家 D . 墨家
  • 10. 有史学家指出:“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相对于分封制,郡县制(   )
    A . 解决了贵族权力继承的矛盾 B . 有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C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 . 削弱了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 11. (2021七上·朝阳期末)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比较关心重视的问题。农民,在促进历史变迁和社会更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 
    A . 黄集起义 B . 黄巾起义 C . 项羽、刘邦起义 D . 陈胜、吴广起义
  • 12. (2021七上·德惠期末) 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年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为此,汉初统治者实行(    )
    A . 以“礼“治国 B . 用牛车代替马车 C . 对匈奴和亲政策 D . 休养生息政策
  • 13. (2021七上·铁西期末) 以注意节俭而著称的西汉皇帝是(    ) 
    A . 汉高祖 B . 汉文帝 C . 汉景帝 D . 汉武帝
  • 14. (2021七上·江油期末) 汉武帝接受朝臣建议,实施新型专卖政策,“敢私铸铁器、煮盐的人,用脚镣锁住左脚,没收该人用以生产的工具和赃物充入府库。”材料中“新型专卖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   )
    A .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 . 保障生产生活稳定 C . 促进各地的经济交流 D . 防止诸侯王势力过大
  • 15. (2021七上·松原期末) 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富豪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面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 . 兴办太学 B . 统一铸币 C . 盐铁专卖 D . 平抑物价
  • 16. (2021七上·德惠期末) 东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着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候”,意思是指东汉正直不阿的大臣李固被权臣梁冀害死后暴尸路边,而奸臣胡广等反而封侯爵。这首童谣反映的是当时(    )
    A . 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 . 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C . 政治腐败,官场黑暗 D . 农民起义,推翻东汉
  • 17. (2021·定西) 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
    A . 割据称雄,争夺霸主 B . 奖励军功,授爵赐土   C . 讨伐商纣,建立政权 D . 稳定统治,巩固疆土
  • 18. 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期,动荡主要表现在(    )
    A .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出现 B . 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 C . 周王室势力逐渐衰微 D . 诸侯之间争霸战争不断
  • 19. 某地曾上演“烟雨春秋”水影秀,展现了一个激情动荡的春秋时代,在这场演出中不宜出场的人物是(    )
    A . 齐桓公 B . 周武王 C . 晋文公 D . 楚庄王
  • 20. (2019九下·湛江月考) 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是(    )
    A . 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 . 西起咸阳,东到鸭绿江 C .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 . 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
二、非选择部分(40分)
  • 21.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 (1) 图一是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图二是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
    2. (2) 居住在图一所示的房屋中的居民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居住在图二所示的房屋中的居民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3. (3) 原始居民建造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结构房屋的原因是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平王将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以强并弱,齐、楚、秦、晋等国开始强大起来,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

    材料二:过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地位,如今“政令征战自诸侯出”,霸主实际上取得政治上的最高地位。

    材料三: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的政治特点。
    2. (2) “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孔子对“管仲相桓公”持何种态度?材料中的哪句话体现了这一态度?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春秋争霸的影响。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时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

    ——《汉书》

    1. (1) 据材料一,图示体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什么措施?汉武帝是接受了谁提出的建议?这项措施解决什么问题?
    2. (2) 材料二这段史料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 24. 读史有感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而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秦的统一奠定坚实物质基础的是什么事?
    2. (2) 秦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3. (3) 秦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
    4. (4) 作为中华儿女,秦的统一对你有何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